约非然也前一句

天津四区12月高三语文

第I卷(33分)

一、(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消行一向就甚为寥(lio)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tng)云密布,朔(shu)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身形羸(l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yn)而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 ,也可以是走了火的雷霆霹雳;可以是寥寥的 ,也可以是不停的絮絮叨叨;可以直时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素不相识的陌路人;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A.和风细雨 片言只语 悄无声息

B.温文尔雅 三言两语 默不做声

C.和颜悦色 一言半语 默默无闻

D.平易近人 轻言细语 无声无息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那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③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④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枚。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B.“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如今100多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自己。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智慧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上世纪末,肯威尔伯对西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痛苦。“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方人的世界观’。”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经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当代著名化学家,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其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富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伴随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现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沉湎于虚拟世界等等,都在剥夺人们对幸福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主宰,而是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以JmpVcuI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结合,确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现在我们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在继续调整,但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当前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方法,在标准化、流水化之外,因人因地不同对待。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桩,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从基础教育做起,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选自楼宇烈《重新认识东方智慧》,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类因有分辨能力而在天地人三才中具有特殊性。

B.中华民族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伟大复兴的目标。

C.两次世界大战促使西方各界反思西方文化片面性,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新的人文精神。

D.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要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又主张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主宰自然。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www.58yuanyou.com头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发展历程,提出“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的观点。

B.文章运用较多篇幅阐述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以此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照应开头“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C.文章第二段运用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说明释道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精神。

D.文章列举了不少实例说明西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借鉴,强调深入发掘、宣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觉和自律是一种人本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它要求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并管理好自己。

B.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因人因地不同对待的方法,说明了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

C.当前,不少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的现象反映了科技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

D.肯威尔伯认为,西方二元思维是人类灾难痛苦的根源,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界观。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踵:脚后跟

B.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素:平素

C.北并陈蔡,却三晋 并:吞并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坐:犯罪、犯法

9.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普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C.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B.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C.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D.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第II卷(117分)

四、(24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4分)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a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出了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多病的处境的诗句是: , 。

(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贾谊在《过秦论》中就以“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某同学搬新家有了自己的小书房,父亲希望他用所学知识给小书房取个雅号,于是他就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 , ”,将小书房命名为“容安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9分)

柳堤

[明]金銮①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缓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①金銮,明代散曲家。陇西(今属甘肃)人。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请结合诗句说明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200字)(6分)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20分)

约会白桦

张波

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时,我想哭……”

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

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

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没错,是约会——次企盼已久的相会。

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源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一大片白桦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在已毫无必要。

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蓝天和太阳。

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一个过程,以及一种磨练。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此时,我己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同她们平等对话。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只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我走进她们当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我知道,她们此时正在打量着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冒冒失失的赴约者。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约。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的无数只眼睛。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的图腾。片刻之后,我心痛万分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一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开一只眼睛!

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最苦的是她们,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白桦林啊白桦林。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走出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我己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但我知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目光中所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更是我朝圣的记录。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取材自《中华名家散文精粹》有删改)

15.作者写冬天的白桦树之前,为什么要先写夏天的白桦?(6分)

16.作者将“看”白桦林说成是“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为什么?(4分)

17.作者以“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作结,请简析理由。(6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冬日白桦处于蓝天下、白雪中,意在用环境烘托白桦的纯洁、美丽,为下文的感叹作铺垫。

B.由初见雪地白桦时向她们问好,到后来不敢随便问好,说明作者由初来时的随意,变为后来的郑重。

C.文章用“想哭”描述看到冬日白桦的感受,显示了冬日白桦的品格带给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冲击。

D.“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中“缓缓”二字,显示作者此时内心的敬意,他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艰难。

E.作者认为,白桦树身上的眼睛是她们久经磨难的证明,因为每次磨难,白桦都会睁开一只眼睛。

六、(1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19.“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 的说法。(2分)

20.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优”。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21.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请围绕划线句子,就这段文字,结合小说情境,向同学介绍赏析“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与步骤。(200字左右)(7分)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同学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

1.(3分)B(A.编辑,销行;C.脑袋;D.羸(l†i)弱,丰盈(yng

2.(3分)A

3.(3分)C

4.(3分)B(A.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子杂糅到了一起,留一即可。D.“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二、(9分)

5.A(B.“实现了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正确,原文为“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C.“促使”于文无据;“一致认为”不合文意。D.“主张人要……主宰自然”不正确,原文为“不能……去做天地万物主宰”。)

6.C(文章第二段的对比是为了说明中国的人本精神确立早于西方。)

7.D(“肯•威尔伯认为……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界观”说法于文无据。)

三、(12分)

8.(3分)A(踵:行、走。旋踵,回转走。)

9.(3分)C(①“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B;③“疑之”的主语是“鲁君”不是“君”。排除A;④分析可知,C.断句正确。)

10.(3分)B(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11.(3分)D(“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无此义。)

四、(24分)

12.(8分)译文。

(1)(4分)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所以,……的原因。乃,就是;才。此乃吾..上也,判断句式。)

(2)(4分)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体上。

(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

13.(7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4.(9分)

(1)(3分)C(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五六两句“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应是以动衬静。)

(2)(6分)提示: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

(1)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

(2)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学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

(3)字数需要达到要求。(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诗歌虽未见“柳堤”二字,却紧扣标题“柳堤”写景、言情、明理。(未有亦可)

诗歌前三联以写景为主,且景中含情;尾联则以“攀折”言“折柳”这一意象来表达离别相思的主题。(1分)用“劳‘攀折’”与“还‘自生’”来描写“堤柳”生命力顽强,繁茂之状;(1分)任游子怎么攀折,来年仍是新枝繁生,大有“游人折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1分)而一个“更”字,又把这一句对柳树的赞扬与前三联对柳堤美景的描写联系起来;(1分)既使全诗成为一个整体,又使全诗在表面的欢乐下面,表达出离愁别绪的主题。正是:年年折柳寄相思,日复一日愁上愁。(2分)

五、(20分)

15.(6分)先写夏天的白桦具有女性美丽的风采,虽然纤弱却充满生命力。(2分)这样为下文写雪地白桦,揭示其精神本质作铺垫。(2分)丰富了白桦的形象内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分)

(从内容上看,作者写夏季白桦是为了强调其纤弱曼美的女性风采;从结构上看,先写夏季白桦为后文展开冬季白桦的描写作铺垫;从表达效果方面看,丰富了白桦的形象内涵——融纤弱与坚强、潇洒深情与饱经磨难为一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6.(4分)“约会”使用拟人的修辞,(1分)把白桦人格化了,表明“我”认为“我”与白桦树有着心灵的沟通(或“对白桦的崇敬;敬重;充满敬意”),(2分)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白桦向往已久。(1分)

17.(6分)经过这次与冬日白桦的约会,作者感到:

(1)外表柔弱的白桦树,身处严寒却从容平静、充满生命力。(2分)

(2)虽然历经重重艰难,JmpVcuI却仍然充满深情(爱意)。(2分)

(3)这种博大胸怀,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并深入到我内心,伴我终生。(2分)

18.(4分)B D(B.作者最初来时并不随意;D.作者的脚步并未变得沉重艰难。)

六、(13分)

(一)(6分)

19.(2分)先生在说自己;自谦(每空,1分)

20.(4分)

(1)(2分)孔子:认为有仁德者修为高超,乐天知命,所以面对人生各种不如意境遇时,都能“不忧”。

(2)(2分)孟子:立足尧、舜帝王身份,认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理想的继承者而为天下百姓“忧”。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

(二)(7分)

21.(7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1)评分标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思路正确,理通、意对、句顺即可。

①(方法,2分)言为心声,分析语言描写,首先要把握语境(明确说话环境背景)。其次,要明确说话对象、目的(明确说话针对性、目的性)。

②(分析过程,4分)这段话王熙凤是黛玉刚到贾府,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其时有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也有与黛玉同辈的迎春等姊妹。王熙凤赞美黛玉是为讨好贾母,但又不能忽略其他,所以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句,既赞美黛玉又照顾到迎春等人。

③(结论,1分)可谓一石三鸟。表现了王熙凤能言会说,八面玲珑的特点。

(2)参考答案:(点到、理通、意对即可)

言为心声,分析语言描写,首先要把握语境(明确说话环境背景)。(1分)其次,要明确说话对象、目的。(1分)王熙凤是黛玉刚到贾府,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这段话;(1分)其时有贾母、王夫人等长辈,也有与黛玉同辈的迎春等姊妹在场。(1分)王熙凤赞美黛玉是为讨好贾母,但又不能忽略其他;(1分)用“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句,既赞美黛玉又照顾到迎春等人。(1分)可谓一石三鸟。王熙凤能言会说,八面玲珑的特点跃然纸上。(1分)

七、写作(60分)

22.(60分)作文。(略)

【写作提示】

1.本试题为“任务驱动型”的模式,以材料、导语和要求构建试题的任务驱动。

(1)“材料”呈现具体的人与事,设置情境,其目的是让考生明确作对象,又有所感触,有话想说。

(2)“导语”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对考生作进一步的启发和提示,引导考生“评人议事”“因事说理”,既指明思考的方向,又限制写作的内容。“要求”则对应作文材料,明确真体的写作任务,确时也合对饰作条件的限制。

(3)试题提供了三种“传家宝。要求考生选择“更有价值”的传家宝来写。

2.这三种家宝有属于物质形态的,有关于思想精神层面的,也有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点的。

(1)小张的传家宝可能是一个价格不菲的文物,同时也具有超越金钱的文化、历史价值,或因承载着家族的记忆而显得弥足原由网珍贵。

(2)小杜家的传家宝见证了爷爷的努力和奋斗,象征着祖辈们用血肉换来的荣誉具有激励后入前行的精神力量,所以,它也是值得珍视的。

(3)小程家的传家宝是中量国许多家庭都有的祖训,在我们这个注重家族观念的国度里,祖训代表了一种信信仰,是一个家族重要的精神密码,是维系家族、沟通代际的组带,属于传统文化的部分。

3.考生必须在写作中主次清楚地表达自己“更有价值”的认知与判断。

(1)在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说理到位,论述深刻,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思辨性以及批判性都是体现考生才华的地方。

(2)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一种来写自己所认定的“更有价值”的传家宝即可。如果写作中转换到其他话题,如写“孝心”“坚持”“勤俭”“价值”“财富”等,则属于离题。

(3)考生如果忽视试题具体任务(做什么),没有针对“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展开阐述、论证,也未能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而是根据原来的写作思维,对我们为什么要有传家宝或传家宝有什么意义进行论述,则会导致作文被判为偏离题意。

【附】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人诋毁吴起说:“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JmpVcuI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殷纣的领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回答说:“讲的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约非然也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0200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