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七幅古画,七种人生,但画外的人生又何止七种。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首诗,往往因景而生情,因情而成诗。

一幅画,画的是风景,风景的背后,往往是整段人生。

01、王冕《南枝春早图》: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王冕《南枝早春图》

元朝仅有的16次科举中,中进士的,蒙古贵族就占了一半。

那一年,是王冕最后一次参加科举,可是仍然没有高中。

返家后,他一把火将自己的举业文章付之一炬。

然后,穿着木屐蓑衣,带着木剑《汉书》,骑着黄牛,开始游历四方。

他来到元大都,看到了人分四等后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内心怒不可遏,便画了一幅梅花,并题诗说:“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以此来讽刺蒙古权贵,因而遭到当局通缉。

南归途中,恰遇黄河决堤,百姓四散逃难。

王冕含着悲愤对朋友张辰说:“黄河北流,天下自此将大乱,我也BqZnidE只好南归,以遂吾志。”

王冕就此开始了归隐的生活。

王冕素爱梅花,在万般萧瑟的严冬中盛开,却又在百花齐放的春天凋零。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

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他的这一生正如这《南枝早春图》般,遗世独立,淡雅高洁。

《南枝春早图》是王冕的代表作,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上,一枝老梅虬枝如铁,从左上方以s型直插向右下角,粗壮的主干以书法的笔意奋力写出,挺劲洒脱,浑朴自然,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枝干的末梢长短粗细各有不同,颇有汤叔雅的遗意。在构图中主张“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种构图观念在这幅作品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枝干交错中,繁花簇簇点缀其间,疏密有序,聚散得当。茂密处虽花枝满目却丝毫不显塞滞,疏朗处气息通畅又能够给人以水天无尽的遐思,更衬托出梅花的清雅高逸。明代的徐渭在看到王冕画的梅花后也发出了“吾圈花少让元章笔”的慨叹。

02、徐渭《墨葡萄图》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徐渭《墨葡萄图》

1562年,胡宗宪蒙冤被捕,作为其幕僚的徐渭也锒铛入狱,徐渭的前半生便在这铁窗中落下了帷幕。

在此之前,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青年丧妻。跟着异母兄弟长大,却寄人篱下,饱受虐待。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少有神童美誉,却八次科考不能中举。

他还是一个军事家,曾于东南沿海屡出奇谋,痛击倭寇,诱降海盗,自己却最终深陷这铁索寒窗之中。

入狱后,徐渭九次自杀,耳窍被刺破,肾囊被击碎,虽侥幸未死,却已经被折磨得疯疯癫癫了。

徐渭是泼墨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山鼻祖,这是理所应当的。非为这种酣畅淋漓的技法无以表述其一生的悲剧。

他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

他在《墨葡萄图》中自题诗原由网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后人总结其一生: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

徐渭的绘画成就主要体现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墨葡萄图》是一幅很能代表徐渭水墨大写意风格的作品。此画构图奇特,描绘的是一丛葡萄,枝叶从右边伸过来,由于枝条伸出了画面,中间还有一块空白,信笔挥洒,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正如他自己所说:“信手拈来自有神”、“不求形似求生韵”。上方是那首著名的肆意狂舞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署款:“天池”、“湘管斋”朱文印。诗的意思是说自己一生潦倒,现在已经变成老翁了,就像一颗无人识货的珍珠,随随便便地被扔在草丛里埋没了。诗里的“明珠”落实到画面上显然就是葡萄。

03、顾恺之《洛神赋图》: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洛神赋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这个世上有一种相遇叫做“一见误终生”。

当13岁的曹植第一次见到比他大10岁的甄宓时,便已注定了今生此情难却。

只可惜,这个女人后来成为了他的嫂子。

对于甄宓而言,曹丕野心勃勃,专佞跋扈;而曹植才高八斗,善良多情。哪一个更值得倾心,不言自明。

然而,伦理道德的沉重枷锁,深深禁锢着两个人。因此,即使心底是你侬我侬,却始终相见如宾,不敢越雷池半步。

曹丕称帝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是把父亲曹操的后宫纳为己有。并最终听信谗言,将甄宓赐死。

甄宓临死前做了两件事,一是写了一首《塘上行》,表达了自己与曹丕的夫妻情分已断。

另外便是托曹丕把自己做姑娘时用的金带玉缕枕,赠送给曹植,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公元222年,曹植从京师回属地,在滂沱大雨中,抱着甄宓的玉枕一路痛哭。

行径洛水之畔时,梦见甄宓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今与君王。”

曹植一切都明白,这是一个开始,然而来不及珍惜就已经结束了。

梦醒后,面对着茫茫洛水,曹植有感于此,便写下《感甄赋》。

后魏明帝曹睿即位,认为此赋影射其母亲,将其改为《洛神赋》。

而今斯人已去,我们只能通过这幅《洛神赋图》来一窥那段爱情的面貌。

曹植之后的心路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可以从600年后,李商隐为他和甄宓所作的一句诗中得到体会: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层灰。

04、赵佶《瑞鹤图》:君为丹青真绝代,奈何生在帝王家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宋徽宗《瑞鹤图》

绢本设色 纵138厘米 横51厘米

宋徽宗赵佶本该是一只在艺术王国中自在翩翩的白鹤,然而命运牢笼却把他关成了一只金丝雀。

因为迷恋书画,不贪权力,他反而被向太后扶上了帝位。一心只想做一个丹青手,最终却成了亡国之君。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就这样,被折磨了九年。

公元1135年,已经被折磨得发疯的宋徽宗赵佶死在了五国城。

一代丹青圣手,工笔花鸟画的开山之人,却终抵不过命运的捉弄。

命运无常,但人气节,人的一生不能仅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要有所坚守,有所承担,有所追求。

图中描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是赵佶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画后有作者赵佶以瘦金书自题,所述之事与《宋史仪卫六》载"政和二年延福宫宴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及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诏制瑞鹤旗"可相互印证。所署"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押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祥龙石图》及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五色鹦鹉图》相一致,故推断其为赵佶所作无疑。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局部

传世宋徽宗赵佶的画有两种,一种是“御笔画”,一种是“御题画”。“御笔画”出于赵佶的亲笔,“御题画”则由他人代笔作画,徽宗书题押款,由此宋徽宗名下之作数量虽多,其中尚有部分为代笔,而《瑞鹤图》独具清俊潇洒之格调,形神兼备,经学者BqZnidE考证属赵佶之“御笔画”。赵佶绘画,注重写实,讲究画理法度。据载赵佶曾亲自挑选宫廷画师,设题画鹤。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局部

《瑞鹤图》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局部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局部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帝国,遂尽掠九十二府库160余年所积藏的金银财宝、书画珍玩等,连同徽、钦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鹤图》遂散落民间,不知去向。

05、郑思肖《墨兰图》:画兰无根土,兰心清且直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郑思肖《墨兰图卷》

公元1273年,抵抗了元军40余年的襄阳城被攻破了。

郑之因当即上书朝廷,怒斥当权者尸位素餐,恃权误国。并上书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

然而,因为言辞太过于激烈,上书被扣押,郑之因失去了面圣的机会。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返家后,他写下了这千古名句。

这世上有一种傲骨,有一种气节远甚于生命之重。

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元朝建立。

郑思肖一生擅长画兰,宋亡之后,他笔下的兰花便再也不画根土。

墨兰并非无香,只是这种正气,只有忠贞之人,才能闻到。

郑思肖78岁去世,临死前嘱咐友人为他画一块牌位,并亲自写下“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写完便去世了。

他用自己已丧之躯背负起了整个世界的责任。

06、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大抵年华当乐事,好怀开处莫空过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黄公望画像

黄公望晚年的画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画的巅峰之笔,而他的《富春山居图》被后世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黄公望的艺术风格,创作源于多方学艺

黄公望的山水画渊源于赵孟頫。赵孟頫年长黄公望十五岁,他在杭州的活动主要为两个时期:其一是大德三年( 1299 )到至大二年( 1309 ),任江浙儒学提举,此时黄公望任江浙地区小吏;赵孟頫由翰林学士致仕返家,一直到至治二年( 1322 )去世,这段时间恰是黄公望仕途受挫,遁入道门,在苏杭、无锡一带往还交游频繁之时,赵孟頫与黄公望的交流很可能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黄公望很可能是后世称颂的“元四家”中,唯一得到赵孟頫亲自指点的画家,直到赵孟頫去世后多年,黄公望仍在赵孟頫遗迹上敬书题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赵孟頫《千字文》,其后有黄公望跋文:经尽仁皇全五体,千文篆隶草真行。当年亲见公挥漓,雪松斋中小学生。黄公望稽首谨题。“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黄公望很可能是后世称颂的“元四家”中,唯一得到赵孟頫亲自指点的画家,直到赵孟頫去世后多年,黄公望仍在赵孟頫遗迹上敬书题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赵孟頫《千字文》,其后有黄公望跋文:经尽仁皇全五体,千文篆隶草真行。当年亲见公挥漓,雪松斋中小学生。黄公望稽首谨题。“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富春山居图

由此可见,赵孟頫不仅在生前曾亲授黄公望作书,即是在去世二十余年后仍对其有所影响。

黄公望在赵孟頫处学得董源、巨然一脉奠定基本风格后,又进一步学习荆浩、关仝、李成诸家路数,在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保留了黄公望所作《写山水诀》,开篇即云: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黄公望85岁才完成的《富春山居图》则不但融汇董、巨、荆、关诸家,更体现了元人山水画之变的特征。这种大气象的杂糅需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黄公望的耄耋之年显然已经在画作水平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富春山居图》画作到底有何神秘之处?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而得名,没想到,这个地方永远因此而长期流传,并不断被注入传奇色彩。

《富春山居图》主体“无用师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33厘米,横636.9厘米,起首一段沙渚汀洲为《剩山图》山丘余脉,近景屋舍掩映,又有小舟待渡,叶以浓墨点染,远处则淡墨渲染山峦。起首汀州过后起山峦,第二段峰峦与第三段紧密相连,山谷中云雾缭绕,可见村舍山路。此处山峰多用干笔短皴,近景树用墨较浓,山顶树叶用横笔淡墨点出,而第三段山峰则有所差异,虽然用墨仍保持着近景偏浓、远景偏淡的习惯,但峰峦顶端树木则开始用竖笔点染,近景树枝亦是如此。此后经一段岸汀后峰峦再起,此处不仅以横竖墨点构造树叶,还以单纯墨点点于峰峦顶端,几乎混杂了前卷所用技巧,而这或许正与其后自题“三四载未得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相合。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局部

竟凭记忆画出仿作

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4年后,黄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这幅画刚刚完成时,无用禅师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结果这幅画后来的命运便走上了坎坷与离奇的磨难。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黄公望画作

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处。沈周是“明四家”之首,www.58yuanyou.com也是文徵明和唐寅的老师。沈周对它爱不释手,把它挂在墙上,反复欣赏学习、临摹。当时,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书画珍品拿去请好友、名人题跋是种时尚,题跋的越多、越长,书画作品的文化积淀就越深。沈周也把这幅画交给一位朋友去题跋,没想到那位朋友的儿子竟见利忘义,把画偷偷卖掉了,还愣说画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被卖掉的《富春山居图》,他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返回画摊时,画却已经被人买走了,沈周后悔不已,捶胸顿足放声大哭之后沈周仍念念不忘这幅让他魂牵梦萦的画作,他愣是凭着记忆画出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他的仿作与原作在构图等方面都惊人的相似。 传世名作险遭火焚 被救出后断为两段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黄公望到了45岁,才在浙江廉访司得到了书吏的微职。官没做几天,便因上司贪污而牵连到了狱中。

等到出狱时,已经五十多岁了。想了想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自己有必要去做点什么。

于是毅然拂袖而去,当了道士,浪迹天涯。

他想画画,便立马就去学。

每日坐在大石头上,看山看水,看草长莺飞,看流水潺潺,看渔人晚归。

在79岁时的一个秋天,黄公望游历到了浙江富阳。

只见富春江面,澄澈如练,渔舟唱晚,落霞孤鹜。

只那一眼,他便决定了留下来,一住就是四年。每日竹杖芒鞋,沿江而走,徘徊林间,风雨无阻。

在黄公望80岁那年,想着时日无多了,才正式开始画《富春山居图》。

他要在画中讲述这河流的一生,这山林的一生,以及自己的一生。

四年后,黄公望84岁,《富春山居图》也终于完成了。

他把笔扔进了江中,长舒一口气:“我的这一生也完成了”。于是把画送给了师弟无用,便大笑而去。

人的这一生,又岂会比这人,这画更不幸?这世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不管多晚,都能做好一件无愧于心的事。

07、苏东坡《潇湘竹石图》:殷勤作业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金陵李家秘藏两百年

这幅《潇湘竹石图》为绢本,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画作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的苍茫景色。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强烈对比,画面极富层次感,让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

除了艺术上的不凡造诣,《潇湘竹石图》最难能可贵的,是其流传有序的身世,画作上包含了元明的26家,共计3000多字的题跋,这些题跋有的叙事,有的赏析,有的仅是发表赞叹之情。近千年来,《潇湘竹石图》辗转保存至今,历代书画鉴赏家功不可没。

苏东坡《潇湘竹石图》

苏东坡去世前两个月,游览金山寺时,看到了当年李公麟为自己画的画像,百感交集,

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自己一生做了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一直以来,苏东坡被视为中国贬谪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喜爱苏东坡并非仅仅为其才情,更多的是为他在坎坷中的乐观,风雨中的笑。

在黄州。他生活贫困,往往与僧人同食。于是脱下儒衣,换上短褐,躬身为农。当看到自己种地上的冒出针尖般小的绿苗时,他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

苏东坡素爱竹,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子仿佛就是苏东坡人生的真实写照,直且坚韧。

《潇湘竹石图》是他两幅传世画作中的其中一幅,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立根破岩的坚强,负石而生的不屈,以及向阳而生的乐观。

七幅古画,七种人生,但画外的人生又何止七种。

我们欣赏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宝,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有所诫,有所得,是为有幸。

真而似幻,山水便成了一幅画。

那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一米绢本,天地清旷,远处的山水笼罩在雾气之中,近处有两块山石,石下长出几株虽然稀疏但生命力顽强的幼竹。画石用飞白笔法,画竹用楷书及行书撇、捺、竖、横等笔法,而稍加变化,画烟水、云山、远树则用淡墨点染,气韵生动。此画现存中国美术馆,为国内苏轼作品孤本,辗转至今已900余年,历代题跋文字3000余言,凡26家,熟悉或者陌生,但想每个人背后必定衍生有一个被岁月洇湿的故事,浓浓淡淡,深深浅浅。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苏东坡《潇湘竹石图》

最动人的一个故事,却关联着一个没在画卷题跋中出现的人。

1961年,四川一位老人来到北京,要出售一幅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苏画早已失传,这幅画是真是假,引起古画收藏家的争论。北京的画店怕是赝品不敢收购。邓拓看了此画,尽管一时也难以判定是否为苏东坡真迹,但他从画的风格、气势、纸质,从画面上宋代以来二十六家的题跋来看,认定是一件颇有价值的珍品。卖主要价5000元,邓拓当时手头只有几天前从《北京晚报》预支的《燕山夜话》的2000元稿费,他想都没想,当即就把这2000元给了这位收藏者。第二天,邓拓又请荣宝斋的师傅来家中,从他的个人收藏中挑走14幅画,凑齐3000元后才全部付清画款。终于将画买下。

这则轶事出自顾行、成美撰写的《邓拓传》,邓拓为《潇湘竹石图》的最后一位私人藏家。如我读书,关于邓拓,初知因为他撰写《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被诬陷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分子”,为表明对党的忠诚,证明他的清白,而选择了以死来做最后的抗争。其收藏家的身份,则是我近年来接触艺术方才得知。所不知的是,这位著名学者曾署名“左海”撰写发表了大量古代书画评论。收藏《潇湘竹石图》后,为了研究和考证,他从历史博物馆借来历代丝织品的样标,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分析历代丝织经纬的特点;同时也大量查对苏轼不同年代的书法作品,潜心琢磨苏氏的用笔特点,广读苏轼所用的金石印鉴,对这幅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半年后,他终于得出结论,这幅画确是苏轼真迹,并把研究结果写成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题跋》一文,连同画卷发表在1962年第6期《人民画报》上。此外,邓拓还刻了一枚“苏画庐”的闲章,以示自己收藏到这幅珍品的欣喜之情。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苏东坡雕像

在苏轼的潇湘图卷上,我既找不到潇湘之水,也找不到潇湘之山,也许在他的山水画中,地点并不重要,他的画不是为考据学家准备的,他是为欣赏者而画的。黄庭坚说:“东坡居士作枯槎、寿木、丛筱、断山,笔力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诚非虚言。想见苏轼当时心境,大有屈子离骚情调。邓拓考证苏画,也没有按图索骥前来潇湘,甚至从未到过潇湘,对潇湘的山山水水是陌生的。但他对苏轼之画的珍爱,像吕洞宾的点金仙指一样,教我们如何睁开眼来,饱饫宋代的山水和色彩。

《潇湘竹石图》的众多题跋中,并没有苏轼自己的诗词,他仅在末端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根据其款识,明代庐陵人吴勤考证,“莘老”即孙觉,苏轼同年进士,与苏轼在政治观点相同,思想也非常接近,苏轼集里多有投赠莘老之作,此画便为苏轼在黄州时(公元1080-1085年)赠予孙莘老的墨宝。

但在苏轼的画语中,我读到他题宋代宋复(宋迪)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一诗云:

西征忆南国,堂上画潇湘。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旧游心自省,信手笔都忘。会有衡阳客,来看意渺茫。

这诗句,用来题咏苏轼自画之《潇湘竹石图》,应该也无不可吧。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苏东坡《枯木怪石图》

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过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的逸趣人生,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面对纷扰的外部世界,他们还多存隐逸之心,诗意、真实,浪漫,是一些最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苏轼画潇湘,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而且也是对现世的讽谕。潇湘远离尘嚣,让画家返回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

苏轼书画潇湘,让我们知道,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而言,潇湘山水是一个绕不开的粉本。比如潇湘八景成为历代画家笔下的图景。古代文人对潇湘风景的描绘,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屈原,而关于潇湘的传说,更可追溯到舜帝和湘妃。屈原的牢骚和湘妃的哀怨,形成了潇湘文化的传统。往日的潇湘,曾是朝庭流放文人的穷山恶水之地,面对潇湘风景,迁客骚人都将内心的郁忿诉诸笔端,画家们也会于有心无心之际,在笔下山水中流露些淡淡的怨愁,虽达不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屈原《离骚》的境界,但也能各出机枢,纳洞庭潇湘之八百里山水于胸臆,并诉诸尺素笔墨。

作为潇湘之人,我对纸上山水喜欢的,仰瞻低徊,深厚真挚的情思,从水墨里透出,一波波袭来,攫住我的眼睛与心。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臧克家书写的“仰望东坡”

后来,我在书上读到潇湘八景,作者高居翰这样写道:我一直有意回避“潇湘八景”的问题,尽管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宋代诗意画的典范。除了对现在关于这一题材的几项出色研究的尊重之外,我仍然认为,我无法接触到宋迪11世纪的原作,以说明“潇湘八景”在我要追溯的诗意画发展中的位置,或它与米家山水和其他文人山水之间的关系。成功演绎这一题团的存世杰作,是13世纪题为牧溪、王涧等僧人画家的作品,现仅存于日本,它们属于文人画之外的另一类绘画——事实上,文人画对其颇有敌意,因为文人批评家对它们十分鄙视。

书中也写到苏轼,但在“潇湘八景”中并没有提及《潇湘石竹图》,而是重笔浓墨写了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此画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BqZnidE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高居翰认为此画是他要界定的诗意画中最有感召力的上上品,画面的任何一处布景都不断衍生,通过构图的交相错落和对墨色的把握来取得这种清晰性;人们能够在他们的画面上自由走动,有时面对作为一个单元的整片的山景或树林,有时走到一个封闭的景观,那里有无限丰富的细节供人探寻发现。这种移动阅读的方式,像是接近真实景物的视觉经历,仿佛有身临画中的感受,唤起观者记忆中对相似体验的共鸣。

读至此,我想我也是卧游。所不同的是,我本生活在潇湘山水中。潇湘,随处见山,随处见水,几百年前铺呈纸上,江水全部留白,而岸上却是一个丰富而浩大的世界,既有沙洲片片的河岸,也有渐渐高起的山峦,连绵起伏似乎皆顺势朝内,经意不经意间有一种诗意的亲密。我的脑际突然迸出四字:万山朝宗。

中国人的山水画,是人面对山水,人在山水中。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苏东坡画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小扣材扉久不开的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4205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