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平桥村的

近期活动学习共同体3月28日直播培训:在线学习共同体与混合式学习

寒假在家“闭关”期间,看了许冠杰主演的《笑傲江湖》,堪称经典。其中风清扬在传令狐冲独孤九剑时说了一句话让我为之一振,原来独步江湖的独孤九剑竟然是从“败剑”之中悟出。这不由得勾起我往日的回忆,我自2012年跟随陈静静博士研究学习共同体以来,所上的公开课、研讨课每个学期至少要五六节。而七、八年来积累下来的几十节课中 可以说胜少败多,但我知道 所有的失败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在某一个时间出现在我的课堂。风清扬能从失败中创出独孤九剑,我为什么不能从我的课堂中总结出“学共九式”呢?于是乎便生了借侠客的噱头总结一下我的学共经验的念头。

描写平桥村的

学习共同体研究课现场 2019

所谓学共九式从“学材”“课堂”“师生”三个方面,讲文本解读之法、课堂教学之法和营造氛围之法。九式如下:

去蔽式、去伪式、去噪式

抛锚式、收放式、点睛式

观人式、听人式、破题式

学共九式在神不在形,在内不在外,在道亦在术。这与独孤九剑极为相似,独孤九剑胜在想在敌人之前,能判断对手的招数,并以合适的剑招破解致胜。

描写平桥村的

采用easy/hard questions备课的学习共同体语文组

第一式:“去蔽”打通任督二脉

“蔽”指的是作者的障眼法,它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读不懂”或者“不知所云”,这就是作者所设之蔽。难道作者不希望读者读懂文章吗?也不尽然。有些作家喜欢用高深的文字来寻求“高雅之士”的欣赏,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大众的口味,例如梁实秋就是追求高雅的代表作家之一。鲁迅先生曾经批评这样的思想说“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上的绝作了”。他还要求作品创作时一定要心里想着读者和观众,要让他们能够读懂,看懂。可见鲁迅先生在创作时是想着大众的,但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又是最难理解的呢?我们先来看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序中所写的一段文字:

我这书只预备给一些本已离开了学校,或是终究从无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索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 ”的人去看。

显然,沈从文先生在写《边城》的时候是 对读者有所选择的。沈从文如此,//www.58yuanyou.com鲁迅的很多作品也是一样。

之所以受蔽,可能还有读者自身的问题,我们习惯了浅表的阅读而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兴趣;亦或是受了大众思想的影响而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举个例子,鲁迅的《社戏》中有个孩子叫双喜,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具有许多美好的品质。所以当我们读《社戏》时,总喜欢把他作为平桥村民风淳朴的一个典型人物来分析,这样的阅读不是错的但却把文章读浅,把人物读扁了。双喜身上除了上述的美好的品质之外,还有一些小瑕疵。文中有几处细节,双喜提出不再看戏,他是陪我看戏的,我还没说不看,他却表示要走,原因是“双喜终于熬不住了”;再看一处,在偷豆时,聪明是可以知道谁家的豆好的,但却把这个选择题留给阿发做,这又是为什么?所以,在双喜身上不只有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一面,也有小私心、小狡狯的一面。在这样的认识下再去看双喜与六一公公的对话,就别有一番味道了。造成我们解读肤浅的原因一个是一提到“平桥村”大家自然会想到“民风淳朴”这个词。在这样的大众的共识之下,我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社戏》是为了写平桥村的民风淳朴,那么《社戏》的所有人都应该是民风淳朴的典范了,双喜作为主人公之一,自然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了。平桥村民风淳朴不假,但表现民风淳朴的形式却并不单一。另外一个原因是,作为读者我们确实缺少了一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素养。如果懂一点文学理论,我们会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是“圆”的,而我们分析出来的双喜的形象确实“扁”的,一个扁的人物形象如何传世?鲁迅作为一个大文学家难道会不知此理吗?

因此,我想说学会“去蔽式”才能打通人的任督二脉—— 文艺理论和生活实际。只有打通了任督二脉,你才能体会到上乘的武功秘籍——文本的奥秘。上面说到,我们有必要学一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这是其中一个方法;另外一个就要与生活相联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依托于生活,如果你没有文艺理论这一脉,还可以打通生活这另一脉。我举一个我女儿学诗的例子,小学二年级有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于“万条垂下绿丝绦”,她说绿丝绦是柳树的裙子。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是不懂什么文艺理论的,但却不妨碍她读诗,为什么? 诗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与生活关联。如果说,既没有文艺理论支撑,又没有所谓的生活经历那又该如何读懂文本呢?就好像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如果对于没有送别经历的学生来说,该如何引导呢?这里要推荐大家一种解读文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这是孙绍振先生对于文本解读具有巨大影响的一种方法。能抓住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与“孤帆远影碧空尽”之间的矛盾,就能读出这首诗的真谛了。

总结一下去蔽的方法,一是读点文艺理论之类的书籍,二是联系生活实际,三是掌握一点解读文本的技巧(方法)。

第二式:去伪存真

“伪”主要是针对伪教学和伪学习两个方面而言。“伪教学”有几种表现,一种是“ 拿来主义”,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填上自己的名字,就堂而皇之的占为己有。《儒林外史》中有两个人,一个叫蘧駪个叫牛浦郎,蘧駪把从叛党王惠手中得到的珍藏于大内的一本书印上自己的名字发行,得了一个少年名士的称号,牛浦郎知道牛布衣死了又没人认得,于是便冒了他的名到处招摇。这二人所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其结果是蘧駪东窗事发险些丧了身家性命;牛浦郎被牛布衣的夫人告发官司缠身。前一段时间闹得满城风雨的某名师的事件也是如此。伪教学的另一种表现是“ 迎合人心”,尤其是听课者或者评委。就好比一个东北菜馆到了上海,为了迎合本地人的口味所有的菜都要偏甜,这样一来客人是多了,但菜的精髓也就随着口味的变化而消失了。如果说,迎合他人也并非老师本意甚至是有些无奈的话,那么课堂上听学生发表见解时就是依据主观的喜好了。这里要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17年的时候我上了一节《壶口瀑布》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当时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看了一次壶口瀑布还要看第二次?大家看到这位同学之后的表现吗?一直低着头,一位观察员后来在交流时说,这位同学此后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他很不服气也不再参与课堂了。这位华东师大心理系的高才生后来告诉我,我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刻板印象。我在观察其他老师的课的时候,也时常看到像我这样处理学生问题的情况,学生回答的与老师想要的答案相去甚远的时候,老师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的“请坐,再好好想想”。我们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其实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一堂课,还有他的自信和兴趣。老师的耳朵里为什么只能听到与自己的预设相似的回答,却听不得那些看似“离谱”的表达呢?

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讲《伤仲永》,有个同学就问了:

为什么王安石的家在临川,仲永的家是金溪县,而他又随父亲在扬州生活,那么他是怎么听说仲永其人的?

有了前一次的教训,我就把这个看似离谱的问题写在了黑板上,让大家思考一下。结果出乎意料,竟然把整篇文章都串联起来了。原来,王安石同父亲在扬州生活,且听得仲永其人,可见此时仲永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扬州或者临川,总之已经不只是金溪了。要知道在古代消息闭塞,能把名声传出去是不容易的。那么仲永的名声又是怎么传出去的?这又与文章仲永的父亲的行为联系起来,文中写道“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的名声传播经过了两个过程,当大家得知他是神童的时候,乡人们的做法是“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后来,仲永的父亲不满足于此,才有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的行为。分析父亲这一做法的根源,又涉及到文章开头“世隶耕”三字,这样整篇文章就通过一个“离谱”的问题就串联起来了。

我举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是想说,生成性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真的敞开怀抱接纳那些不完美的发言,要给那些表达不清楚的同学多一些表达的机会。课堂中的“伪”不仅在老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 伪讨论、伪倾听、伪交流,伪合作,伪思考、伪记录 等等,有的合作甚至并不是围绕问题的是非以及依据展开,是以情感为核心缔结情感同盟,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深入文本的阻碍。

如何破解?首先老师不能教的太肤浅,否则学生会没有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他们不断参与互动。然后还要师生达成共识,有一定的交流规则和契约。

第三式:去噪——宁静和谐的氛围营造

宁静和死寂,吵闹和活泼是有区别的,当我们进入课堂,无论是自己上还是听别人上,都干感觉到某种气场。课堂的走势可能就从这样的气场开始了。大家都很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气氛太轻松了是不是就吵闹起来,学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阳光给多了灿烂大劲儿了就很难收回来了。你要是板着个脸,学生自然是乖乖的,但是太乖了以至于有种死寂的感觉。你说的每一句话,就像是对着空气,你会非常累,越讲越累,到最后找个理由爆发。太沉闷学生有想法也不敢收,太活跃又说话不假思索不经大脑。既要让大家能安静的思考交流,又不想让他们像脱缰的野马。说实话,拿捏好这个度还真不容易。对于“噪”,我比较倾向“组合拳”。

学校和班级都是讲规则的地方,但是有时候规则定的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说规则固然重要,有时候也要讲讲感情。我讲一个例子,有一次我上《野望》,我进到班级皱着眉头跟大家说,老师遇到麻烦了,想写一篇关于《野望》的文本解读,但是无从下手,希望大家帮帮忙。大家听完之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就各种讨论怎么解读这首诗。但是他们毕竟能力有限,思维是动起来了,但没有路径和方法,读的很生硬也无非是翻译。这时候我说,古人读诗的时候喜欢玩个换字的游戏,把名家的诗拿过来然后挖去其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然后大家补字,看看谁的更好?于是我就把“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中的“树树”隐去,让大家填。接下来,大家找到方法了,各种试换之后,发现还是“树树”好。秋天的树与树之间的叶子不同,一棵树不同的枝干上的叶子也是不同,“树树皆秋色”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秋天可以是凄的,也可以是美的。这节课的氛围就很好,不吵不闹,也很活跃,关键是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结一下,去噪的方法除了制定规则之外,还要讲究个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宁静和谐的课堂一定是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留恋的课堂,当然也是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

4.

第四式:抛锚定向,直捣黄龙

学共这本秘籍中最经典的招数应该是核心挑战性问题的设计,这是核心技术也可以说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为什么说不是秘密的秘密呢?因为设计一个又有挑战又能设计文本核心,又能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它就像是航船的锚一样,锚一抛船就跑不了了。然而,如何抛锚定乾坤,直捣文本黄龙?

我喜欢用逆向思维、甚至是逆向之逆向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比方说,我们对单篇文本教学有个期许:教一篇知一类,举一反三。我的思考方式就是知一类方能教一篇,心中没有三很难教好一。教《背影》正常的思路是要通过教《背影》让学生知道如何阅读散文。我的思考方式,我要先知道散文该教什么然后再想如何教背影。这就是逆向思维,如果以散文的特点来看,分析父亲的形象则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因此,设计文章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和流泪,以及父亲的形象如何的问题,可能就偏离了散文特点。而我们用偏离了散文特点的教学去教学生读散文,其结果又会如何呢?我曾经研究过许多叙事散文,结果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中都会有“我”,又都会写“我”的心路历程。《背影》《秋天的怀念》《灯笼》《春酒》《藤野先生》等等,这些文章都是在写“我”的心路历程。如果对于这些文章的定性没有问题,而它们又属于典型的散文,那么这些大作家的散文就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典范,而学习什么呢?不只是语言、情感、思想,还有他们是怎样写散文的。抓住了“我”的心路历程这个核心的普遍性的问题,对我们如何读散文,如何写散文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逆向思维。那么什么是逆向之逆向思维呢?我再举个小说的例子《变色龙》,以逆向思维我们会知道分析人物形象该是小说的重头戏,那么逆向之逆向思维呢?不分析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分析别人吗?我不是这样想的。我的思考方式是,既然大家都认为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那么如果他不是变色龙呢?他如果不是变色龙谁会是变色龙呢?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变色龙》中谁是“变色龙”?把一个确定变成了不确定,这样的课就有意思了。

可能很多老师都跟我一样,拿来一篇文章不知道该教什么?看上去这一篇跟别的也没区别,感觉上教这也行,教那也对。但是仔细一想,好像又都不对。哪里不对,有说不出。所以,就更加觉得困惑,觉得语文难教。其实道理想清楚了,可能也就不困惑了。不管教什么文章,得先看什么文体,在文体特征下去探寻这一篇的特点。教这种文体下的这一篇,大的方向就不会错了。

总结一下,对于教学我们要学习总结,从众多的普遍的现象中提炼出共性的东西,在这个共性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单篇文本的特性,就可以直捣黄龙了。

5.

第五式:收放有时,衔接自如

如果说“抛锚”是这本武林秘籍的核心技术的话,那么“收放”就应该是这本秘籍的核心艺术。什么时候“抛锚”,什么时候“収锚”这是有讲究的,毕竟船是要前行的。常言道,常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我想大家也都跟我有过相同的经历,抛出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也没收回来。后来我从放风筝中悟出一个道理,上课就像是放风筝,得把线牵在自己的手中,前一秒的收线都是为了下一秒让风筝飞得更高。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把这根线握在手中呢?

先说一下“收放”,如果你提出的是一个核心问题,那么你可能先要学会“放”,因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力,如果学生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可能会致使他们一蹶不振。这时候你要先“放”,给大家一些时间和空间“热身”,进入到接下来的挑战中。例如,我在讲《百合花开》的时候,就先问了一个小问题:百合花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在大家慢慢进入文本后,我又话题一“收”,抛出了一个大问题:既然百合花有那么多美好的品质,为什么蜂蝶鸟雀还有野草却不喜欢它呢?如果你是让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这时候你要先“收”,待大家提好问题后,你可以通过“ 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情感、关键词、内容指向等不同需求把问题合在一起,给学生提出一条解开文本的线索,将大家引向文本深处。例如在讲《鸟》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六个问题:

1、第一段说“我爱鸟”与第二段和第八段ksHPzd写被囚于笼中之鸟有何关系?

2、“我爱鸟”是因为鸟给我带来了愉悦,可为什么还要写第六段“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这是否矛盾?

3、“我”对鸟的爱与“诗人”对鸟的爱有何不同?

4、第三段前半部分说鸟鸣比作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后半部分却说是“哀乐”,这是否矛盾?

5、第五段写杜鹃的“豪横”与“我爱鸟”的主题是否矛盾?

6、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表达对鸟的同情还是对人的批判,到底想表达什么?

我要做的就是把这六个问题“收”起来,减少对问题探索时的消耗,同时给出线索让大家可以顺藤摸瓜。仔细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六个问题有些共性的东西,例如“我”和“鸟”是大家关注的高频词,那么所有涉及到“我”和“鸟”的都可以合并成:我和鸟的情感或者关系。另外还有对“主题”的关注,这个就可以直接保留。然后再将两个部分在合并一次,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我和鸟到底什么关系?我要借鸟表达怎样的思想?

至于牵在手中的线何时收放,还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学生的问题多了,就有必要收一下,如果学生没问题了,那就是当地放一下。总之掌握一个原则,每一次收放都要让学生对文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6.

第六式:点睛之笔,可遇可求

画龙要点睛,舞狮要点睛。往往点睛之笔都要留给最重要的人,那么课堂上谁最重要?我认为,学生的重要性要略高于老师。因此,如果能让学生点睛,这堂课就甄于完美了。那么该如何让学生点睛呢?

再举一例:我在讲周敦颐的《爱莲说》之时,有位学生发现了首尾的叙述顺序不同,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提供了一则材料,作为课文的佐证。结果是,发现问题的学生在材料中找到的答案。

这里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一直以来老师都是画龙点睛的不二人选,我们希望把最精彩的留在结尾,给一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可能也正是这样的完美主义的思想,使得我们代替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残缺和遗憾呢?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挑战,哪怕不够完美、哪怕与我们的期待值相去甚远,甚至成了这节课的败笔。我觉得这都没关系,重点是,我们每堂课都这样去训练学生,让他们总结,让他们点睛。如果一个星期友节课,ksHPzd一个月就是24节课,一个学期就是72节课,对于一个大班额的班级来说,一个学期每个学生可以轮到一次点睛的机会。也许机会太少,但总比没有的好。

要想使这样的点睛之笔变得可遇也可求,还是要在预设上下功夫,所谓万条溪流终归大海,可从哪里开始,问题由谁提出都不重要,只要你清楚这节课该最终归向哪里,就不会有大的偏差。《爱莲说》这节课,当我把提问的机会交给学生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会有人关注到文章首尾叙述顺序的不同。前面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而到了结尾却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当然,我相信学生会找出这个问题,也是基于长时间培养的师生之间的默契,绝非臆测。因此,我早早地把自己的解读和所查的资料准备好,就等着大家无解的时候用。有时候老师们会问我,程老师你上课的时候是不是不知道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也有人问,程老师你的课都是生成的对吗?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的课绝对是有预设的,而且要比一般的语文课预设的更多,所以现在无论学生回答出什么样的答案,我都不会太惊讶以至于慌乱盲目。这份笃定的背后,就是踏踏实实地备课。

7.

第七式:观人

作为执教者的观察与观察员的不同,观察员针对个体进行观察,执教者既要关注个体又要关注群体。侠客在过招之前都会注视对方,以不变应万变,见招拆招。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招式来随机应变:

第一招,静坐观其气在引入课文之后,往往会有一个初步阅读文本的时间,这个期间我喜欢静静地坐在讲台前注视着整个班级。哪些同学在认真地阅读,哪些同学在用心地圈划,哪些同学在开小差就一目了然了。在有了初步的观察之后,我心里会有一个推测,什么样状态的同学适合回答怎样的问题。需要敲打的可以问个提示性的问题,想要深入探究可以提给那些用心思考的同学。大环境的观察是把握动态学情的开始。

第二招, 巡视观其需。在学生同伴交流的时候,我喜欢一圈一圈地巡视,看他们交流的表情就可以基本判断出,他们是有所得还是有所困,然后再进一步介入讨论,拿到第一手的信息。 对于有见地的讨论要及时肯定以增加他们的信心;对于存在的困惑或指点,或让他们将疑问提出来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当然,无论你怎样游走可能还是会有很多有价值的讨论无法被发现,这时候就要借助观察员的眼睛了。

第三招, 注视观其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喜欢站在他们身边静静地注视着他们。那些不太确定的发表可能就在肯定的眼神的注视下,颤抖地讲//www.58yuanyou.com出他们的想法,你的关切的眼神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8.

第八式:听人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原由网的四种能力,其中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过程。“听”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听”的作用更大。要想让学生“听”老师,老师要先学会“听”学生。只有教师先“侧耳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会“洗耳恭听”老师的教诲。“听”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第一招, 乱中听真。“听”要先从教师自己开始修炼,要愿听、会听。前面说到的《壶口瀑布》的例子,我一直不敢忘怀。“听”作为一种态度,首先要张开怀抱,以接纳的姿态去倾听每一次发言。作为一种能力,他对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是极大的,因为学生的表述不能像成年人那样严谨、得当,所以你要非常专注地倾听,只要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错过一个精彩的转折点。这种捕捉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倾听训练。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提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有些语无伦次,表述不清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就要耐心地倾听并将他们混乱不清的发言整理出来。请看一小段视频(插入《凡卡》视频)。

第二招, 听出矛盾。课堂要想向纵深发展,除了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之外,还可以抓住学生在发言时的矛盾,把两个或几位同学前后发言的矛盾提炼出来,让大家的思想相互碰撞,也可以生发出新的认知。再举一个《老王》的例子,我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我和老王是什么关系?有同学回答了,朋友关系。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主顾关系。这样一来前后两位同学的矛盾就出来了,但接下来的问题可以让阅读更进一步。我的问题是:我和老王到底是什么关系?从“什么关系”到“到底什么关系”是进一步追问,可以使接下来的课向广度扩散,也可以向深度探究。

第三招, 听出问题。听的目的是为了收集学生对当前问题的反馈,如果在学生的反馈中存在混乱、模糊、有争议的内容以及一知半解的情况,那么有必要将问题重申并反刍到文本中作进一步的思考,《老王》的例子就说明学生对这个问题还只是一知半解,这样的话,就必然要返回文本。

9.

第九式:回到原点,破解难题

历来武功秘籍的最后一招都是不传之秘,有些甚至是无招无形。我想这一招也是煞费苦心,真的写到最后的时候,不是江郎才尽,而是不知道到底该怎样总结。在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我仿佛有些领悟了。很多武功秘籍的最高境界恰恰不是招数和功力达到顶点,而是又回到原点,不忘本心。那么我们语文教学的原点和本心又是什么?是让学生喜欢语文,并学以致用。老师最大的悲哀就是,自己有满身的武艺,但学生却不愿意学。所以这最后一式我想做一点尝试:回到原点,破解语文教学的难题。应该说不止是语文教学,所有的知识与技术的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有兴趣可能会无师自通,没有兴趣即便有师也可能不通。而我们的语文课又不能丢了“语文”的本质,把语文上城别的课。我的做法是让语文课“活”起来。我这举几个例子,供大家批评。

第一招, 情境活动。为了更好地学习文章,走进文本,创设情境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他可以还原事件中的情境,再现当时的场景。既可以活跃气氛又能深入阅读文本。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卖油翁》)。

第二招, 课堂游戏。自从看了梁俊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在舞台上演唱袁枚的《苔》之后,我就对“唱诗”很感情兴趣,学生也很有兴趣。于是在学诗的时候,多了一个环节——唱诗。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唱诗视频)

第三招, 诗情画意。诗言情,画写意。我讲诗歌的时候除了喜欢让学生唱,我自己喜欢在黑板上画。当然我画的可能也不算画,称为图还马马虎虎。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娱乐性,另一个是把诗的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后来学生都说我是灵魂画手,每次讲诗他们都很兴奋地说,老师今天画不画。我也让他们画,他们画的比我好,像画了。到最后我的图娱乐了大家,他们的画陶冶了我。当然画画也不只是陶冶情操,还能以画观诗,以诗观画。平时读诗无非是读读背背默默,诗中讲了什么,意境如何,学生是全然不会关注的。但是要画出来,就不容易了,有些画不出来的东西怎么表示,这就需要动脑筋了。

最后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笑傲江湖》中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结束我的分享。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 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 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描写平桥村的

程春雨老师开设语文课程

语文培训直播回放

——以《月光曲》为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平桥村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546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