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一辈子只写一本书而且靠此博的大名的,一般都是奇书。比如古代的《红楼梦》、《聊斋志异》,那是真的批阅十载呕心沥血,且只留后世名不换当时利,让人崇敬得五体投地。

而现代,想要一辈子只写一本成功的书就更加困难,成名后利益的驱动,出版方的压力都会让作家继续创作下去。真正一本鲜吃遍天的人,若非实在江南才尽无以为继,如《鬼吹灯》的天下霸唱,就是在一本书中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全部热情与生活经历,就像《狼图腾》的作者姜戎。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在原著小说的最后,写着这样一句话: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从那个充满红色激情和梦想的时代过来的人,姜戎把自己全部的人生回忆、时代感悟和价值观念,化成了这样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看到那个年代的吉光片羽。而这本小说最大的特别之处,是站在了几乎前所未有的角度,让我们得以有机会去审视北边那个和我们时敌时友的民族。这种努力和成就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无论是十年前小说问世时,还是今天电影上映后,都遭致了不小的非难之声。有趣的是,这种声音来自两个方面。大汉族主义者痛斥作者美化异族,淡化历史罪行,而作为书中不惜笔墨褒赞的一方,一部分蒙古族学者却又指责作者不谙民族文化,错戴了“图腾”这顶帽子。

以我的理解,蒙古民族的神话传说,以“苍狼白鹿”为肇始,那么至少狼应该是蒙古图腾之一。而尽管蒙古人的图腾崇拜是多元的,但作为草原之王,作为蒙古元祖们最崇拜和最善于模仿的动物,狼仍应是蒙古人最重要的图腾。

当然,你可以说蒙古人对于狼,恐怕是“憎恶”多于“崇敬”。因为狼不但吃羊,甚至在灾年之时,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但是,这种敬畏不是恰如人类对于大自然,如同蒙古人对于他们的长生天腾格里一般吗?上古之人,对自然,对万兽,哪有无缘无故的爱,或者无缘无故的恨www.58yuanyou.com?能吃可用的,自然是爱,危险可怕的,难免就由恨生敬,甚至获得某种超自然的身份和地位。天雷地裂,猛禽巨兽,莫外如是。

由此说来,要说蒙古人,或者更广义的推至所有游牧民族以狼为“图腾”,似乎又颇有道理。

转过头来,再看看汉人对于《狼图腾》的种种非议。

本书最让人诟病的,是作者姜戎提出的“输血论”——他将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中原大地的一次次入侵,看做我们这个老迈、内敛民族一次次获得新的活力的“输血”过程。这无疑勾起//www.58yuanyou.com了大汉族主义者们的疮疤之痛。那一段段屈辱求和、一次次放低身段,甚至一滩滩献血淋漓,怎么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其实,若是忽略过程的惨烈,这种说法自有其站住跟脚的基础。文化的碰撞和民族的融合,甚至是战争本身,都会为一个文明带来新的活力,这是历史上公认的定律。虽然游牧民族的文明与汉族相比过于原始,可毕竟为汉文化带来了不一样的观照对象。而足够与汉文明等量齐观的阿拉伯甚至罗马文明,都是经由游牧民族而传入中原王朝。

最后,还有人诟病的,是原著对“狼性”的顶礼膜拜。德国汉学家顾彬在看完小说后就直接说:“《狼图腾》是法西斯主义,这本书让中国丢脸。”

但是且慢,如果你收集足够多的意见,就会发现本书最受欢迎的地方,也正在于这种“狼性”。www.58yuanyou.com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就及其欣赏此书,并将书中草原的生态竞争比喻成现实的市场竞争,很显然,他希望海尔集团成为草原上的那一群狼。

这种对“狼性”的描写,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部世界名著《野性的呼唤》。虽然一则为狼,一则为犬,但其内核颇有相似之处。杰克-伦敦的这部小说之所以风靡一时,与当年美国的淘金热和美国人性格中冒险和奔放的精神不无关系。而同样一种野性,到了中国却成为不受待见的东西,为什么

或许,这正是我们汉民族的奴性所致。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与游牧民族“狼”一般的血性相比,汉族确实有一种如同羊一般的“奴性”。这或许是农耕民族血脉中天生的懦弱作祟,又或许是屡屡在异族铁骑下苟延残喘练就的生存智慧。总而言之,先贤的大智慧慢慢演变成了阿Q式的小聪明,先秦乃至汉唐时的铮铮铁骨,也渐渐变成KUwKRTZ一群麻木不仁。

仔细想想,似乎汉民族的种种劣根性,恰恰站到了“狼”这种动物的对立面,或者说,“狼性”的种种优点,正好可以弥补我们民族的各种不足。战斗精原由网神和血性不待说,汉人爱闹内讧,狼恰恰是团队合作最好的大型动物之一,汉人灵活变通,而狼则拥有着最顽强勇士般的坚定意志。

这就牵扯出另一个话题,如果姜戎所谓“输血论”成立,那么为什么汉民族最缺乏的,偏偏就是这些游牧民族从狼身上所学到的最精髓的东西?大概只能怪孔孟之道带给中国人的伦理基础太过深厚,从而自动排除了一切与之不符的价值观吧。

就像现在,许多人无论是看原著还是看电影,都预先带着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的“正确性”,去批判那些相异的价值取向,而缺少一颗包容万象的心,审视不同的美与力量。

或许是因为对这种争议的担心,又或许是出于简化的目的,最终表现在电影中的价值观和主题表现,与原著可谓大相径庭。狼性和生存竞争让位给人与自然,充满民族特色和文化冲突的基调变成环保的普世价值。这个包括两位奥斯卡级别的金牌编剧、导演阿诺本人以及中国第一编剧芦苇的超豪华编剧团,最终交出的作业令人难以置信的中规中矩。

据说片方找来让-雅克-阿诺,是为了给电影带来一种“法式”的浪漫。老爷子可能确实是世界上最会拍动物的导演,他的《虎兄虎弟》和《子熊故事》都是观赏性非常高的经典之作。但作为一个法国人,他既不够了解中国的那一段特殊历史,对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矛盾和融合也没有深入研究,再加上不知是刻意回避还是无意忽略的意识形态等问题,让整部电影陷入一种奇观展现式的碎片化,叙事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也在原著本身不算强大的基础上再打折扣。同样的,他对电影中“人”的戏份着力不够,特别是对蒙古人与狼关系的理解陷入过度功利化之中,造就了整部电影几乎成为“狼明星”们的独角戏。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所以本片最大的成功,还要归到驯兽师安德鲁-辛普森身上。据说这位当今世上最为优秀的驯狼师在接到剧组的电话时,很爽快的接下了这份工作,并且开玩笑道:我早就知道会接到这份工作,从看完原著小说后,我等这个电话已经等了好多年。

辛普森花了三年时间,驯养了三代“狼明星”,最终取得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效果。动物明星们堪比影帝的演技,既有了如同DISCOVERY纪录片般的真实感和震撼感,又不乏堪比CG特效的细节表达,难怪在影片结束后,驯兽师们实在舍不得这群宝贝,干脆给它们办理“移民手续”,统统带回了加拿大。

的确,电影中出现的每一只狼,都有着迷人的魅力,加上蒙古草原雄阔无垠的壮美景色和颇具民族风情的铿锵雄性的配乐,都为电影增添了极大的可观性。特别是作为剧中的高潮部分,“狼马大战”一段拍出了一种荡气回肠般的史诗感和雄阔的自然生命力。但是,这毕竟不是一部关于狼族的纪录片,单纯的弱化为环保的主题,也有些暴殄天物。原著中真正的精髓,却在导演大刀阔斧的删减中,面目全非。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只有两个地方,导演仍然保留了他的独到视角和人文关怀,,显示出更加深邃复杂的主题性。文章的最后,笔者希望就此稍作探讨。

其一,是信仰的问题。汉人对信仰的匮乏毋庸多说,蒙古人的信仰其实也夹杂着原始的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混乱。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对“天”怀着最基本的敬意,总不会是件坏事。

本片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只用了几处笔墨勾勒。首先是毕力格老爹的那句话:别让我们的神成为你的奴隶。这不仅仅是图腾信仰的问题,更多的饱含着原始野性的生活方式,被现代文明侵蚀消亡的忧心。其次,是蒙古人的天葬传统。在本片中,天葬的宗教意味比不上陆川的《可可西里》,更多表述了一种“肉体回馈自然”的原始环保理念。最后,导演用两次云朵形成的图景——长生天和狼,不仅暗示了“狼图腾”与神祗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也将冥冥中那高于一切个人意志的“天意”,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方式,视觉化的表达出来。

或许我的理解很肤浅,但我仍旧有这样一种感觉:蒙古人对长生天的敬仰是精神上的力量,却也不乏实用主义。无论好事坏事,只要按上腾格里之名,似乎就有了道义上的合理性。摔死嗷嗷待脯的小狼虽然有其无奈,可毕竟残酷无情,但只要告诉自己,它们不过是回归长生天的怀抱,似乎对自己、对孩子都有了交代,心中也就心安理得了。如果脑洞再开大一点,联想到历史上十字军东征,现代伊斯兰社会的教派战争,宗教、宗教,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其二,是最后两头草原狼的震撼死亡。无论是在洞穴中印发崩塌而自尽的狼,还是在长途奔跑后累毙的狼,都是一种“狼性”最完美的体现。甚至,你很容易联想起武士道精神,是不屈、不饶,是不卑、不亢。导演用浓墨重彩的一笔,把电影对“狼性”赞歌的淡化一次性填充到极致,而这个悲壮的“反高潮”被安排在结局之前,更加增添了电影的悲剧色彩。这是“狼”的末路,是草原英雄终结的时代。就像黑泽明的《七武士》,哪怕胜利者也只是失败者,因为,更大的、无法逆转的历史洪流,逐渐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扫进只供缅怀的角落。

在现代化、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里,游牧的生活方式和狼性的英雄主义终究会消逝,但狼性的图腾却不应该被忘记。

因为,无论何时,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片草原上,吃,或者被吃。

而草原上的战争,结果早已注定,唯一的变数是,你是狼,或者是羊。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狼图腾狼是怎么吃的羊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ankang/2213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