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造句很少的

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共9题35分,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共8题35分,第三大题为语言文字应用,共5题20分,第四大题为写作,1题60分。其中,选择题,11题33分;非选择题,12题117分。试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

现代文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阅读)两个部分,共设9小题,分值为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现代文阅读Ⅰ为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采用非连续文本形式,重点考查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2021年广州市一测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以2020年全国新高考两套卷试题为依据,结合对2019年山东省、海南省适应性测试和2021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试题发展趋向的深入研究,在充分考虑高三备考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命题。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在甲骨文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并没有文字记载。不仅把考古工作视作“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认为它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指出,“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为了突出一测试题选材育人的功能,引导当代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年轻人热爱考古事业,同时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本题选取“田野作业”的相关材料作为阅读文本。材料内容涉及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西方学术的中国化等内容,充分体现了科学家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材料涵盖信息类文本中论文和报告两个重要类别,学术性强,代表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材料一是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作者结合自身的历史学学科背景和人类学领域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的看法,并指出了历史学者在借鉴吸收“田野作业”方法时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材料二是科大卫的《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指出了历史学者要走到现场去,在现场向人学习,并观察和聆听历史,最后提出历史学家要到现场去认识中国。对学生的阅读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两则材料在概念和论域上一致性强,但在行文脉络、论证思路、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命题时根据考查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了摘编和整合。设题着眼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重点考查考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等关键能力。依据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2021 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该题赋分为19分,其中,选择题3小题共9分,非选择题2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舅舅造句很少的

舅舅造句很少的

舅舅造句很少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中华民族展开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不能只采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因为有些民族的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过程往往会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B.威廉斯借用小提琴家的左手与右手来比喻历史学与人类学,准确形象地说明了两大学科的密切关系,强调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应彼此协调。

C.历史学者运用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这一研究方法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相信所看到的历史遗存,因其离开所处的时代可能发生性状变化。

D.尽管已经深受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文明的影响,但在不少地方还是能看到原生知识的代代相传,学者们依然能从“田野作业”中发现历史。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

【试题分析】A选项,材料一第二段提及“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故而“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便开始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辛勤钻研历史文献,做

‘访问死人’的工作”,选项内容与原文一致,表述正确。

B选项,原文提及“人类学家威廉斯在谈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时曾把历史学比喻成 ‘小提琴家的左手’”,威廉斯只是把历史学比喻为“小提琴家的左手”,用“小提琴家的右手”比喻人类学,是作者提出来的,而不是威廉斯提出来的,选项属无中生有;“历史学与人类学……应彼此协调”也与文意不符,文章只强调两者并重,缺一不可。故B项为本题答案。

C选项,材料一第四段提及“很多号称‘原始’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或者至少已发生性状变化……提醒历史学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

‘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选项内容与原文一致,表述正确。

D选项,原文提及“每当我走访一个地方,我会特别留意该地方是否一直有人居住,定居的历史有多久。在这些地方,你还可以看到知识代代相传,尽管人们已受现代教育、电视和互联网的影响甚深”,选项内容与原文一致,表述正确。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2.11,难度为0.7。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历史学者就应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式,不能只关注历史文献,还必须做“访问活人”的“田野作业”。

B.虽然纳西古乐在远离文明繁衍中心的边缘之地被保存至今,但仍不能确信它是真正的唐乐,这个例子说明现有的历史遗存很难不变化失真。

C.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相比,那些在“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数量更多,对学者们的研究来说也更有历史价值。

D.“田野作业”中关注受访者如何说是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文中山东那位老人家对他的村子只有一个姓氏相关原因的解释,正是典型例证。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析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试题分析】A选项,原文材料一首先阐述了“‘田野作业’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可以改变传统史学单纯依靠文献的局限”,又提出呼吁“历史学者是否可以将人类学视为‘小提琴家的右手’,在自己从事的研究中,也主动吸纳人类学者重视抽象理论与宏大叙事的积极元素”,可知历史学家在关注历史文献之外,还需做“田野作业”,故A选项表述正确。

B选项,原文论及“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并举纳西古乐为例进行论证,“一旦……就”这一关联词说明,原文认为原生态环境的不复存在,极易导致文化习俗或遗存变化失真,故B选项表述正确。

C选项,原文材料二提及“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只属极少数”, 但并未将“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与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的数量进行比较,也未将二者的研究价值进行比较,“数量更多”“对学者们的研究来说也更有历史价值”均属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故C项为本题答案。

D选项,原文材料二在论述“田野作业”的时候,提及“你从人们谈话的方式捡拾到一点这方面的历史,这样一种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是:重要的不在于人们说些什么,而在于他们如何说”,并举山东老人为例,故D选项表述正确。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77,难度为0.59。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成果,结合文献史籍资料,对汉代边塞和烽燧、西域丝绸之路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详尽的考释,创立“二重证据法”。

B.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是因为原始部落文明在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很少性状变化。

C.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先后开展了著名的“江村调查”和“云南三村”等人类学研究工作,接触到了文明发达程度较高的民族。

D.世界第一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导演在回忆录中透露,影片中展现爱斯基摩人部落原始的捕猎海象方法的画面其实是摆拍的。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E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设问方式上有所创新,考查论证的逻辑,要求考生在学会概括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够联系现实案例,进行逻辑推断,很好地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另外,本题还涉及到整本书阅读所要求的《乡土中国》,以及相关社会学人类学著作,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

作答本题需要首先明确材料一最后两段中心论点,而后选出适合作为论据支撑这一观点的选项。材料一最后两段的中心论点是: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历史遗存,但历史遗存往往已经失真了,不能轻易相信。

A选项,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成果,结合文献史籍资料,创立“二重证据法”,作为历史学家的他,既注重“田野作业”的成果,也注重历史文献的价值,意在说明历史学家同时注重“田野作业”与历史文献,不能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的中心论点。

B选项,摩尔根的著作以《古代社会》为名,恰恰是因为他所研究的原始部落文明—— 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在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很少性状变化,与材料一所论述的“历史遗存往往已经失真”恰好相反,不能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的中心论点。

C选项,费孝通先生开展的“江村调查”和“云南三村”等人类学研究工作,接触到了文明发达程度较高的民族,说明传统的乡土社会已经有了自己的文明,而不是出于“原始” 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中,故本项不能支撑材料一最后两段的中心论点。

D 选项,《北方的纳努克》导演在回忆录中透露的情况表明,原始的捕猎海象方法的画面其实是“摆拍”的,看似真实的历史遗存其实是假的,这一历史遗存已经失真,直接论证了中心论点。故D项为本题答案。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87,难度为0.62。

4.两则材料都围绕“田野作业”展开论述,但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说明。(4分)

【参考答案】材料一:①启示历史学者要重视借鉴人类学研究中“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②更要看到遇到的困难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①指出“田野作业”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②强调开展“田野作业”时要深入实地考察,做一个“科学的观察者”。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内容、观点方面异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E级。

【试题分析】本题目要求学生在检索、提取文本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对比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信息之间的异同,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题目在提出“两则材料都围绕‘田野作业’展开论述,但目的各不相同”,要求考生对于写作目的分别加以说明。“目的”一词提示考生在梳理概括文意的基础上,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且需聚焦于两则材料写作目的的不同点进行作答。

考生作答时,可以从选文标题《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入手,材料一抓住中心句——“‘田野作业’,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但‘田野作业’难免遭遇困难”,并结合后文并列式结构;材料二注意一二段与三四段论述中心的差别,不难归纳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而推断相应的写作目的。

本题对考生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也需要考生学会把握文本结构,否则极易在概括时遗漏信息,导致答题不全;选文出处往往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的一个重要抓手,善用标题信息,能为阅读文本提供一个不错的切入点;结合题干要求组织答题语言,灵活变通,也是对考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74,难度为0.44。

本题得分率不高,在作答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部分同学未理解到“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一种方法,如材料一①表述为“‘田野作业’对人类学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困难”,混淆了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学生对核心概念不够敏感,把握不准确,导致答题出错;

第二,对文本结构把握不准,导致信息遗漏、概括不完全的现象比较常见,比如材料一未注意到第一段信息与选文标题信息,表述为“材料一论述的是‘田野作业’中遇到的困难” 的,漏答了“田野作业”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材料二未注意到一二两段信息,表述为“材料二目的是说明应注重‘田野作业’,从中学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漏答“田野作业” 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三,误读文本,对文本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区分文本关键信息与次要信息,比如材料一因部分篇幅涉及的是人类学研究需注意历史文献,就将这作为文章重点,如材料一表述为“人类学家需要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也有因材料一多处涉及“田野作业”存在的困难,而错误地将之表述为不要信赖“田野作业”的,对原文信息把握不到位;

第四,单纯摘录原文信息作答,而未进行信息概况整合,导致答题不准确,如材料一只摘录最后一段信息进行作答,表述为“历史学家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

第五,读题不仔细,未注意题干限定,组织答案时未体现“目的”二字,如材料一表述为“材料一侧重于‘田野作业’的方法存在一定困难”,或者表述得与“田野作业”关系不大,如“材料二目的是在说明历史学家要怎么做”。

5.如何理解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分别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甲】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类学者自废武功。

【乙】我说“人还在”,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吗?

【参考答案】

【甲】①这句话概括了作者的观点:人类学研究应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②以“武功” 为喻,表明中国人类学者没有放弃“田野作业”;③语言生动形象,轻松活泼。

【乙】①这句话概括了作者的观点:代代相传的原生知识还在民间保留。②承接上文,含蓄地提醒历史学者应重视这些原生知识;③又以设问方式,引起读者的关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理解“画横线句子的作用”。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理解原则,学生需要依据文本的文类特征来理解这两个画横线的句子。

甲句“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类学者自废武功”出自材料一的第3段,第2段和第 3段都论述了在中国开展“田野作业”的困难。句子中的“这一变化”,指的是中国人类学者既要遵循田野作业的学术轨范,同时又不得不结合中国研究环境的特点,使用历史学者辛勤钻研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自废武功”是形象的说法,指的是人类学者放弃本领域特有的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这里是把“田野作业”的研究方法比喻为人类学者的“武功”。作者在严肃的学术论文中进行这样的表达,增强了行文的趣味性。从信息类文本的特点看,这句话的作用包括了三个层面。首先,它概括了文章的关键信息,即作者“人类学研究应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的观点;其次,这个句子也隐含了作者的基本倾向,即他认为“田野作业” 的研究方法并没有因为研究环境的改变而被放弃;最后,还应该要评估句子在体现作者的读者意识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用生动形象、轻松活泼的语言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乙句“我说‘人还在’,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吗?”出自材料二的第3段。这里的“人还在”是指历史现场中还有人存在,根据文意,这句话首先是强调了历史学者要从历史文献中走出来,隐含在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指出历史学者要重视在现场的原生知识,由此,这句话就能体现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即“代代相传的原生知识还在民间保留”。结合句子使用设问手法来增强语势和信息类文本的特点,学生可以得出句子所包含的三层作用。首先,它概括了文章的关键信息,即作者的观点;其次,这个句子承接上文,含蓄地提醒历史学者应重视这些原生知识;最后,是它在与读者、听众交流时产生的作用。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1.7,难度为0.28。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呈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文本观点等关键信息的理解不准确。

如认为[甲]句的作用是“以‘武功’这一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词语和‘自废’这样形象的说法,表明作者对中国人类学者崇实精神的肯定”;又如认为[乙]句的作用是“表明了作者提出的历史从实际出发,访问活人的观点”,或者认为[乙]句是“运用设问句,引出段落的观点:‘人是探究历史的关键’等。这些回答,都体现了学生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关键能力的不足,不能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

第二,对句子作用的理解仅停留在语篇结构的层面。

如认为[甲]句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承启转折之笔。上文写了人类学要兼顾田野作业与文字研究,但却违背了人类学的基本手法,此句转折下文,说明此法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又如认为[乙]句“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从活生生的人中学习,解释上文‘人还在’的意思” 等。另外,对句子语言作用的理解,也有学生回答为“条理清晰”“结构清晰”“论证严密” 等。从答题来看,学生并非读不懂文章,但未能根据文类特征来理解句子的作用,机械地将语篇结构的答题套路移用过来,体现出了应对新的问题情境时灵活性不够的问题。这类问题在本次考试中大量存在,在下阶段的备考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对句子语言特点的理解不准确。

句子语言特点并非得分点。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必一定要点出句子使用的手法。但有些学生在回答时,所指出的特点不准确,反映出对现代汉语的必备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如认为[甲]句是运用了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手法,认为[乙]句是运用了下定义、举例论证、反问等手法。

第四,结合新高考题目特点的备考不充分。

相较于以往的课标卷试题,近两年的适应性测试和2020年全国新高考的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问题情境丰富,灵活度大,二是套路化的试题少,防套趋势明显。但学生在答题时,呈现出来的特点正好相反,一是灵活性不足,不能顺问答题,二是答题时趋向于找套路。可见,我们出现了针对新高考题目特点的备考不充分的问题。如上述的第2、3类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生对“如何答”的茫然。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总分值为16分;题量为4题,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选择题为两道单选题,分值为6分;两道简答题,分值为10分。

本次文学类文本为群文的方式。文本一是军旅作家贺捷生的散文《幺姨的灿烂年华》。文章记述了幺姨在极其艰难的革命岁月中,自愿参加红军、亲历红军长征及竭尽全力帮助萧克将军完成长篇小说《罗霄军》的故事,从一个小侧面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浴血革命的艰苦,其情感炽烈,情节生动,细节感人至深。出于命题的需要,对所选文本进行了删改,文本二节选自《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的《后记》和《自序》。该散文2013年获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当时的授奖词这样写道:“贺捷生是元帅的女儿、军队的女儿,也是文字的女儿、文学的女儿。在《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中,她用真切感人、如泣如诉的笔调,回望真实而曲折的历史,表达崇高坚定的信念,既沉静忧伤,又宽厚温暖。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折射着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命运,映现着志士仁人坚毅不屈的伟岸身影。这是用骨血写就的生命之书,是对我们精神血脉的追溯和确认。” 作家自己在《后记》和《自序》中也饱含深情地书写了信仰的力量,“2009年和2012年,为上天子山给父亲扫墓和缅怀牺牲在三湘大地上的无数英烈,我不顾七十多岁的高龄,先后两次回到故乡,重访一个又一个英雄的牺牲地,凭吊一座又一座烈士陵园。满目青山中,埋着许多与我的家族有着亲密联系的先辈和亲朋。沿路我想了很多很多,理想信仰的问题再次撼动我的心灵。”从文本二作家对散文创作的原则和目的自述中可见一斑。

贺捷生,贺龙同志的女儿,军旅作家。她发表了多篇回忆贺龙元帅的文章。80年代,她在从事军史研究的同时,又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在《昆仑》《人民文学》分别发表了《共青畅想曲》《击毙二王的报告》《祝你一路平安》3部报告文学作品,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2013年凭《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获人民文学奖优秀散文奖。2019年写成《幺姨的灿烂华年》。著名文艺评论家韩小蕙在谈及近几年的散文创作时曾说,“散文不能缺少‘情怀’ 和‘境界’。中国作协副、作家张抗抗称贺捷生的作品营造了“原由网红色意境”。自古‘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国知识分子一贯奉举的‘先天下’家国情怀,应该在散文中大写特写。”可以说贺捷生的散文做到了上述期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舅舅造句很少的

舅舅造句很少的

舅舅造句很少的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

B.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

C.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又升华主题。

D.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届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文本一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考查角度较多,有文本内容理解、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

A项,幺姨的“有文艺范”并不是幺姨参加红军队伍的个人因素。故A项分析有误。

B项,文本一对贺龙元帅集中在3-6段的对话中,相对全文而言,着墨极为简略。当幺姨来参军时,贺龙元帅故意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可看出他的风趣随和。考虑到身份特殊性,后又神情肃然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这都体现了他思虑周密。故B项理解正确。

C项,文章首尾都写到幺姨坐上轮椅,正是首尾呼应的写法,也体现了幺姨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深化了主题。故C项理解正确。

D项,文章以我的回忆行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基本没有夸张、比喻的修辞,但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既通俗生动,又亲切感人。故D项理解正确。

所以本题选A。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2.28,难度为0.76。

7.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本文“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写都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

B.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能够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C.《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将军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

D.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文本拓展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为D。

A 项毛泽东诗词“五岭逶迤腾细浪”把逶迤的五岭比作起伏的微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红军对困难的藐视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本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背”“搀”“坚定”等词的运用写出了尽管长征路途艰难,但以母亲、幺姨为代表的红军依然义无反顾,意志坚定。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词语的恰当运用,都使描写富有画面感,自然而然地触发读者的想象,感受到红军坚定的革命意志。因此A项正确。

B项“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的事情是母亲转述给幺姨的。而“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件事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可见这件事是直接叙述。B 项“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 的说法正确。无论是作者的舅舅还是李伯钊同志,在艰险的长征路上都不畏惧个人的牺牲,表现出对战友深挚的情感。因此B项正确。

C 项主要涉及到文本一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选项中“《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将军夫妇的‘孩子’”的说法正确。“虚构性”是小说的一般艺术属性,“孩子”的说法极言这部小说凝聚了萧克将军夫妇的心血。这部著作诞生的背景和作者身份、经历的特殊自然能够为反映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提供弥足珍贵的参照。因此C项正确。

D项鲁迅的《藤野先生》是亲历者“我”对与藤野先生交往往事的回忆;本文虽然是

以“我”的口吻展开叙事,“我”并非幺姨“革命往事”的亲历者。因此D项错误。【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0.53,难度为0.18。

8.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幺姨的青年时代是灿烂的,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投身革命,并收获了爱情;②幺姨的一生是灿烂的,她献身革命事业,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 这道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整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文章的主旨句。考生需要读懂题干的两个关键点:“幺姨的年华”和“灿烂”。从文本来看,本文主要回顾了幺姨在不同时期的“灿烂”事迹:最青春靓丽的年华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并收获爱情,长征路上九死一生,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孕育“生命”,高龄骨折勇敢接受手术。她的一生可谓摇曳多姿、活得坚定顽强。就本文而言,又重点突出了她青年时代的“灿烂”。据此,在分析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可以从青年时代的灿烂和一生都灿烂无比来概括、分析。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2.27,难度为0.57。

这道题相对简单,但概括性要求较高。文本本身阅读理解的难度不大,题型也比较常规。从改卷场上的分数分布来看,满分4分的学生不少,0分的学生极少。有不少学生无论在对文本的理解,还是答案的语言组织上,都显示出较高的阅读水平。

例:①年轻时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她时髦有文艺范儿,参加红军义无反顾。②一生为中国革命奋斗,意义非凡。年轻时参加爱国运动、参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她的年华是灿烂的。③她一生的经历丰富多彩。与萧克将军相爱结为革命伴侣,长征、战火中分娩,年老接受手术不愿向命运低头,她顽强的一生是灿烂的。

但在题干理解和作答规范性上也有欠缺。

第一,有一部分学生审题出现偏差,没有注意到这道题问的是“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将其理解为“题目‘幺姨的灿烂年华’的含义”或者理解为“幺姨的灿烂体现在哪些方面?” 还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了套作。

例1:①表层上看是指幺姨的生活于她是幸福的,且她的岁数大,经历的年华长。②深层含义是指幺姨加入了革命队伍,为革命的付出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她的年华灿烂多姿。

例2:①幺姨的青春是灿烂的。她在最美好的年华参加了革命,在花样年华嫁给萧克将军。②幺姨的生命与精神是灿烂的。幺姨的一生从不屈服,顽强奋进,不愿被命运打败。例3:①从人物形象上看,幺姨年纪轻轻就参加红军,塑造了幺姨不畏艰苦,英勇向前的人物形象。②从情节上看,以幺姨参加红军为线索,贯穿全文。③从主题上看,揭示了幺姨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第二,学生缺乏必要的概括意识,不能依据文本内容很好地分层次作答,简单罗列幺姨的事迹。这一点在本次考试中比较突出。例如:①15岁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②18岁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参加革命 ③ 在花样年华嫁给萧克将军 ④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坚持走长征路。⑤抗日战争中生育孩子,创作文学作品。⑥近百岁拒绝保守治疗,接受手术,勇敢地站起来。

9.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幺姨的灿烂年华》刻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营造了“红色意境”;②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抒发崇敬、赞美之情,体现了“真实和真情”的创作原则;③热情讴歌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当下事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作品信息,以及鉴赏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本题与今年省适应性测试的第9题非常相似,考察学生同题材多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准确作答本题,除要关注试题指令“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和限制语“结合两则文本”之外,还要重视“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的情境。作答时,需提取材料二中的相关观点等关键信息“红色意境”“真实和真情”“信仰”“鼓舞”,并用文本一的内容予以阐释。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3.21,难度为0.53。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信息提取能力存在明显缺憾,尤其是对第二材料信息要点提取不全。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二中“经色意境”“真实与真情”“主题与当代价值”三方面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的能力,但近七成同学没有提取到“红色意境”这一概念,导致作答不完整。

第二,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审读试题情境语能力需要加强。试题中设置的“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情境,近一半同学读题时没有关注到或作答时没有回扣情境,以致作答没有分析出为什么要分享或分享的当代价值。

第三,作答思维不清晰,不能清晰运用材料一内容阐释材料二的观点或概念。不少同学要么只提及材料二的观点不作分析,要么只有对材料内容的概述却没有材料二的观点。还有少部分同学甚至完全没有提取材料二的关键概念。例如下面这种作答“①虽然在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却以朴实的语言让文章走入读者的心灵。②通过回忆的方式,字里行间轻松却能见到那年的热情与战争的艰苦。”

第二大题

古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共设8小题,分值为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史记》,题目包括5小题,其中三道单项选择题、一道翻译题和一道概括分析题。命题形式与2020年全国卷及2021年省适应性测试保持一致。综合考查考生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断句、理解包含古代文化知识的词语、理解并翻译句子以及概括分析综合文中信息等能力。材料文字选自《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并不回避名人正史传记,这是近年高考文言文命题的一大趋势。在此篇列传中,司马迁采用“以文传人”的写法,简练地记述了司马相如一生游粱、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而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如《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等共八篇,却全文收录,足见司马迁“特爱其文赋”,“心折长卿之至”。原文近 11100字,为了适应考查需要,删去了阅读难度大的文和赋,仅留下671 字,保留了司马相如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件事:少时更名、客游梁地、作赋讽谏、通西南夷等,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展现了一位名留青史的文学家、政治家形象。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被誉为赋圣、辞宗。《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天子游猎赋》等,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在处理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时候,汉武帝命令司马相如两次出使西南,妥善处理朝廷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司马相如开发边贸,修路,通关,是一个开边的功臣,更是西南丝绸之路开拓者之一。

从试题考查的角度看,此人物形象具有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而《史记》语言典范,符合叙事性文体和文字浅易的具体要求,均符合考题对语料的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舅舅造句很少的

[注] ①上:指汉武帝。

【参考译文】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学习剑术;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为相如。他侍奉孝景帝,任武骑常侍,但这并不是他喜欢的职位。恰巧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梁孝王来京城朝见景帝,带来了善于游说的人邹阳、枚乘这些人。相如见到他们,很高兴,以生病为由辞掉官职,客居梁国。梁孝王让相如与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能够有机会与这些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适逢梁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不能维持生计。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在外做官,不顺心,可以来我这里。”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旅馆。皇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就召来相如询问。相如说:“有这件事。但这赋写的是诸侯之事,不值得您看。请允许我写篇天子游猎赋,赋写成后进献皇上。”皇帝答应了,并让尚书给他笔和木简。相如用“子虚”这个虚构的人物,为楚国说好话;“乌有先生”也是个虚构的人物,为齐国驳斥子虚的言论;“无是公”同样是虚构的人物,是用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的。所以假借这三个人作赋,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苑囿的胜景。赋的结尾把主旨归结到节俭上,用来劝谏皇帝;赋献给天子后,天子很高兴,任命相如为郎官。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平定、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额外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巴蜀百姓十分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问责唐蒙,借此机会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皇帝复命,唐蒙已经平定并打通了夜郎的道路,趁机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很多人死亡,耗费的钱财非常多。蜀地民众和当地的汉朝官员大多说这样做不好。这时,邛、筰的首领听说南夷已经与汉朝交往,得到赏赐很多,多半都想归附汉朝,请求做汉朝的官吏,待遇与南夷相同。皇帝询问相如,相如说:“邛、筰离蜀地很近,道路也容易开通;秦朝时曾经开通道路设置郡县,到汉朝建立时才废掉;现在如果要重新开通,为当地设置郡县,那么意义超过南夷。”皇帝认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他为中郎将,持节出使。司马相如便平定了西夷。邛、筰的首领都请求做汉朝的臣子。相如开通了零关道,返回京城报告皇帝,皇帝很高兴。此后,有人上书,说司马相如出使时接受贿赂,相如被免官。过了一年多,又被征召为郎官。相如口吃,但善于写文章,他担任官职,不曾愿意同公卿们讨论国家之事,称病在家闲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 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B.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 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C.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 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D.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 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文言文断句的关键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试题分析】本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具体而言,四个选项主要围绕两处不同断法设置考查点。第一处是“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正确断法为“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理解这两个句子含义辑需要联系前文: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这句话大意是司马相如代表皇帝到巴蜀问责唐蒙、安抚百姓,所以“相如还报”是指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皇帝复命,“唐蒙已略通夜郎”是司马相如复命的内容,意指唐蒙已经平定并打通了夜郎的道路。两个句子意思独立完整,后一个句子是前一句“还报”的内容,所以“相如还报”后应该断开。第二处是“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正确的断法是: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及逻辑关系需要从主谓宾合理搭配的语法角度去把握,这:一为参加修路的人有数万人,二是修路耗时两年。两句综合,突出了参加修路的人数之多、时间之长,所以正确的断法为“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综合这两处断法,可确定正确答案为C选项。

考查内容对应的标点为:相如还报,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发巴蜀卒,作者数万人。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73,难度为0.58。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对皇帝的尊称,《史记》以“上”称武帝,以谥号称景帝,暗含臧否之意。

B.苑囿,在汉代是皇帝和诸侯的专属领地,具有生产、游猎、www.58yuanyou.com赏玩、宴请等功能。C.转漕是指转运粮饷,古时陆路上的运输称为“转”,通过水道运输则称为“漕”。D.节即符节,古时象征皇帝亲临,司马相如出使时,朝廷授予其节作为凭证信物。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词语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

【试题分析】 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

A项,“上”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实词,在文中出现多次,如“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上闻之”“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等,都是对皇帝的尊称。司马迁著《史记》时,汉武帝仍然在位,不能称谥号,故称“上”。而此时汉景帝已经去世,故称谥号。称“上”和“谥号” 都是古代常见的对帝王的称谓方式,主要区别是帝王去世与否,而与褒贬臧否无关。故此项不正确,为参考答案。

B项,苑囿,指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

“苑囿”一词常见于古籍中。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先秦及汉代苑囿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兼有游赏功能,多依托湿地等生产力较高的自然环境,其物产主要供给祭祀活动及宾客宴请,是中国园林的初始形态。其后,苑囿性质逐渐变化,游赏功能逐渐取代物质生产功能。汉扬雄《羽猎赋》中有载:“立君臣之节,崇圣贤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中有言:“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说明苑囿具有生产、游猎、赏玩、宴请等功能。故此项正确。

C项,转漕是指转运粮饷,“转”从“车”,专指陆路上的运输,“漕”从“水”,指通过水道运输粮草,现代汉语有“漕运”“漕河”等说法。《史记萧相国世家》中有“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的说法,《资治通鉴汉高帝六年》也有“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的记载。故此项正确。

D 项,节即符节,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它可以用于身份证明,作为出入国境、关卡、军营、要塞的凭证,又可以作为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可见符节是中国古代朝廷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象征皇帝亲临,“出使时,朝廷授予节作为凭证信物”也是古代常见的现象。故此项正确。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43,难度为0.48。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相如志向远大,才华出众。他少时喜欢读书、击剑,早年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而改名;他善于著书,后因作赋受到赏识。

B.司马相如借赋进谏,方法独特。他创作了《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无是公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武帝,得到肯定。

C.司马相如尽心国事,安边有功。他出使西南,开通边疆道路,将当地的各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D.司马相如历经两朝,宦途坎坷。景帝时,他客游梁地,孝王死后,因无官可做而投奔王吉;武帝时,定西夷建功,后被免官。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文意概括与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有针对性地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A项概括分析了司马相如的志向与才华。分析部分共两层意思,用分号隔开,分别对应“志向远大”与“才华出众”,具体到原文,则对应“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与“相如口吃而善著书”“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以为郎”,前两句稍作对照,便不难判断,因作赋而受赏识这一点则需要对原文大意进行概括,略有难度。

B项概括分析了司马相如的进谏艺术。根据原文,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是在梁孝王身边时,后来汉武帝读到此赋,觉得写得很不错,便召见相如,相如为表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当即表UtkdK示《子虚赋》只是讲“诸侯之事”,可以再作一赋,描述“天子游猎”之事,并虚构 “子虚”“乌有先生”与“无是公”三人,借他们之间的对话来表现天子苑囿之远胜齐、楚,并告诫诸侯们要节俭爱民。由此至少可以做出三点推断:①《子虚赋》并非为武帝而作,“劝谏武帝”于文无据;②司马相如为武帝另作了一篇赋,该赋主要通过三个虚拟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③《子虚赋》未必..也是通过这三人对话形式展开(事实上《子虚赋》也是借此三人对话展开,但从逻辑推理上说,无法得出肯定结论)。因此B项“他创作了《子虚赋》,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无是公三个人物,以此劝谏武帝”这三个小分句中,第二句存疑,第三句表述确定有误,所以B项为正确选项。

C项概括分析了司马相如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该选项对应的原文为“相如为郎数岁…… 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道”。因为唐蒙治理不得法,巴蜀百姓受到惊扰,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前去抚慰百姓,再听了他的相关汇报后,便任命他为中郎将,前往出使治理,结果 “略定西夷,邛、筰之君皆请为内臣。通零关道”,这也就是选项中所说“出使西南,开通边疆道路,将当地的各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需要注意的是,选项中所说的“西南”是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可直接与文中的“西夷”对照,便认为二者不一致。其实从司马相如所说的“邛、筰近蜀”可以看出,它们是属于我们今天所谓“西南(地区)”的。

D项概括分析了司马相如的为官生涯。该选项对应的原文文段跨度较大,是对原文的高度概括,有一定难度。所谓“历经两朝”,是指司马相如先后在汉景帝与汉武帝两朝为官。景帝时期,司马相如任“武骑常侍”,这一职位他并不喜欢,后来“客游梁”,几年后,“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因为“临邛令王吉”曾告诉他如果仕途不顺,可以找他,所以便去投奔。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奉命安定西夷,立下功劳(事见C项解析),

“天子大悦”,但“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也就是选项所说“后又被免官”。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0.65,难度为0.22。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以为郎。(2)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今诚复通,为置郡县,愈于南夷。

【参考答案】

(1) 赋的结尾把主旨归结到节俭上,用来劝谏皇帝;赋献给天子后,天子很高兴,任命相如为郎官。

(2) 秦朝时曾经开通道路设置郡县,到汉朝建立时才废掉;现在如果要重新开通,为当地设置郡县,那么意义超过南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级。

本题的命题形式与全国卷相似:一是要求翻译字数在20-30 字之间的文言句子,本题两个小题的句子分别为28字、29字(含标点);二是本题给出的分值中,“译出大意”的赋分均为2分,要求要兼顾对整体文意的考查,大意分体现为“读懂”,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三是重视对关键词语的落实,因为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有赖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关键重点词的意思。

【试题分析】 第(1)小题在大意理解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司马相如写 “天子游猎赋”的目的:司马相如借助于“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作赋,用铺叙的方式展现了天子诸侯苑囿的壮阔、奢华,赋的核心落在了节俭,反语正说,目的在于劝诫汉武帝要节俭。另一方面是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后不怒反喜,任命司马相如担任郎官一职。两个方面有因果关系,司马相如因写赋的才华、也因其借赋委婉规劝皇帝要节俭,赢得了汉武帝的欣赏,

本句的关键词语为“卒章”和“风谏”,“卒章”应该译为“结尾”“最后一章”“最后”

“总结部分”“结论”“末尾”等;“风谏”可译为“进谏”“委婉规劝”“讽谏”“上谏”“进谏”“进言”等。

第(2)小题节选了司马相如应答天子的对话中的一部分。在整体语境中,天子询问“邛、筰之君长”“欲愿为内臣妾”的问题,司马相如表达自己对西南夷问题的看法,他认为“邛、筰”两地靠近蜀地,道路容易打通,而且在秦朝时就已经有通路设为郡县的历史,现在重设,应该是比与南夷相通意义更重大的事情。在翻译时,大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秦朝时邛、筰两地曾开设为郡县。联系上下文,此句中“通为郡县”可理解为“开通道路,开设郡县”,笼统地表达为“开通为郡县”亦符合大意要求。另一方面是这两个郡县在汉朝时废弃。联系上下文此句中“罢”可理解为“废弃了道路,废止了郡县”,笼统地表达为“废除”“废弃”“作罢”“停止”等亦符合大意要求。

关键词部分,“诚”可译为“如果”“假如”“真的”“果真”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词,译作 “的确要”“确实要”等也可。译做“想”“的确”“应该”“确实”“的确应该”“要”等,不表达假设关系,且不符合臣子回答君王的得体要求,不得分。联系上下文,“愈”可译为“更好”“胜过”“好”“优越”“意义重大”“价值更高”等。译作“推广”“有利”“更多”“治理”

“治好”等,不得分。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4.08,难度为0.51。

从答题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重点实词理解不准确;未能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大意;为翻译而翻译,生造词语、错别字的现象比较明显。

重点实词理解不准确,反映出学生课内实词的积累不扎实,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断的能力也不足。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关键词的翻译中,也体现在大意的理解中。

例如,第(1)小题中的“卒章”“风谏”“大说”“以为”,第(2)小题中的“罢”“诚” “愈”等。有的考生把“卒章”理解为“士卒的兵法”“最后的文章”等;不少考生把“风谏”翻译为“风趣地进谏”“像风一样的进谏”“凭借着这种风气上谏”等;“大说”应该是初中所学过的文言实词,但仍有一些考生翻译成“大声地说”甚至“大怒”;有一半以上的考生把“诚”翻译成“确实”“应该”这些表达肯定强调意思的词,虽然也属于“诚”的义项,但是却不符合上下文语境;能准确理解“愈”字意思的考生少之又少,很多考生翻译成

“安抚”“平定”“治愈”“有利于”“越过”“穿过”等,这明显是忽视了“邛、筰之君长”

“比南夷”的意图,反映出考生并不能联系上下文语境推断词意。

再如,有考生把第一个句子翻译成“文章写得很节俭”“文章很简单”,还有把第一句译成“士兵因为司马相如的节俭而归顺于他”,更有甚者,把第一句理解成“士兵死于节俭”。有不少考生把“秦时尝通为郡县”译为“秦朝时尝试着连通各个郡县”“秦朝时曾经通过郡县与南夷相连”“秦朝曾打通了所有郡县”“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司马相如在秦朝进曾经任郡县的长官(到汉朝兴起时就被罢免了)”等,这些说法都脱离了上下文的君臣对话语境,不注重主谓宾的搭配、不考虑句意的逻辑性与通畅性,甚至完全没有常识

翻译时没有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重点实词的意义是造成本次翻译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后期备考要加强实词的积累,一词多义的实词语义推断训练等。

其次,考生的表述不规范。考生在选择恰当的现代汉语词汇时,暴露出词汇量严重不足,以致生造词语,主要表现为生硬胡乱地组词,例如“奏”译为“演奏”“奏说”等,“谏”译为“规谏”“演谏”“举谏”“谏曰”等,“郎”硬译为“郎外”“士郎”“大郎”“官郎”“仕郎” 等。还有一些考生翻译的句子表述不完整,语病严重,表意不清,语言不流畅。部分考生书写不够工整,字迹较潦草,出现不少错别字。比如有考生把“任命”写成“认命”,把“郎” 写成“朗”,还有个别考生把原句中的“奏之天子”误看成“秦之天子”。

14.司马相如“客游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①司马相如在景帝处得不到重用,②相信自己能在梁孝王那里施展才华。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2020年教育部命制了5 套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新高考Ⅰ卷较广东考生使用的全国Ⅰ卷在题型上有不少变化,就文言文阅读而言,就是增设了一道主观题。从新高考 Ⅰ卷和山东各地的模拟试题来看,目前主要的考查内容有对人物形象、言论、行为和特定事件的概括或分析,其他诸如对作者观点、文中引文的概括与分析,也偶有涉及。值得注意的是,一月份省适应测考试中,对这一题的考查内容又有创新,不仅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还间接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在封建专制时代的政治斗争中,什么罪行是“最为严重”的?这次“广州一测”考试也延续了这种做法,涉及古代士人“士为知己者死”“择主而事”的立身心态。

先看原文表述,在司马相如“客游梁”之前,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对他的籍贯和表字的介绍,第二句是讲他的年少经历与名字“相如”的来历,看起来与“客游梁”没有直接关联。有直接关联的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三句说司马相如在景帝身边做“武骑常侍”,这一职位官秩六百石,主要职责是做景帝的贴身侍卫,在他游猎时还要参与对猛兽的格斗,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也任过此职,对年轻的司马相如来说,这一职位并不低微,但是“非其好也”,主要是这一职位并非自己兴趣所在;第四句则主要讲“景帝不好辞赋”(这里的“好”要翻译为“喜好”,而不能理解为“擅长”)与“相如见(邹阳、枚乘)而说之”。根据下文,司马相如正是以写赋见长,所以可以推知司马相如客游梁地和在景帝身边职非所喜、与景帝又缺少共同语言有关;正在这时,梁孝王来朝,带来的游说之士邹阳、枚乘使相如“见而说之”,这里的“说”不宜简单地理解为“高兴”,而是指志趣相投。此外,“会景帝不好辞赋”一句中的“会”字也需要注意,它说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不喜其职、“景帝不好辞赋”与“相如见(邹阳、枚乘)而说之”三件事之间存在关联,共同导致了“客游梁”的结果。

另外,“客游梁”前面还有“因病免”三字,很容易被误认为也是相如离朝去梁的原因之一。这里需要对“因”字稍作解释,在句中,它应该理解为“趁着”,“因病免”就是“趁着生病的机会”,相如虽然不喜欢待在景帝身边,但毕竟为人臣子,不便直言,何况梁孝王也只是一个诸侯王,也不敢贸然接受主动离职前来的司马相如,所以这时候正好相如生病,不再适合担任需要良好体质的武骑常侍一职,被天子免职理固宜然,再去投奔梁孝王便没有多少顾虑了。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1.01,难度为0.34。

考生在答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答题范围不清。题目要求答出“客游梁”的原因,只需要在原文“客游梁”之前寻找即可,但是很多考生把答案范围扩充到全文。

第二,不少考生受“因病免”一句的影响,答案误作“因为生病而辞官”。

第三,人物称呼、指向不明。后文一直称呼“景帝”,但不少考生学被“会景帝”的“会” 带跑了,一直把“景帝”称呼为“会景帝”。相如交好的对象是邹阳、枚乘之徒,不是梁孝王,但不少考生理解错误。

第四,答题角度缺失。答题应该分别从景帝和梁孝王两个角度思考,但是很多考生只看到其中一点。

第五,文本理解不到位。很多考生把景帝“不好辞赋”的“好”理解为擅长,还有不少考生认为“受梁孝王赏识”是已然状态,对文言文本理解不到位。

(二)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力。本次题目整体分值、题型与2020 年全国Ⅰ卷、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0 新高考全国Ⅱ卷一致:一道单项选择题,3分,一道简答题,6分。

题目材料选用了北宋黄庭坚的诗作《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黄庭坚病逝后,被追赠为“龙图阁大学士”、谥号文节。文学艺术方面,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著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黄庭坚的诗以杜甫为宗,诗风奇崛,为江西诗派开创者。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由此正式进入我国诗坛,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它是以黄庭坚诗创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最具宋诗艺术特色。黄庭坚在诗歌技法上特别注重用字(要字字有来处)、重视句法、讲究章法。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是一首酬和诗,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八句。第一联,从杜诗诗风的传承角度来写,首先说明杜甫的文章具有一家之长,他在创作中传承了古代诗歌《诗经国风》的优良传统,保持了纯正的诗风;第二联,从杜诗诗风的特点来写,用“帝阍悠邈”“虎穴深沈”来比喻杜诗深沉雄健、沉郁顿挫的风格;第三联,从杜诗的写作笔法和情感内容来写,前句以“史笔”点明杜甫的创作笔法为“诗史笔法”,即用现实主义手法记录当时社会的“千古是非”,后句点明杜甫将自己对家国的耿耿忠心寄托在“江花(江上的浪花)”;第四联,由称赞杜诗的特点转为建议盖郎中要注意研究杜诗,其中“升堂室”即“升堂入室”,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遗编”是指前人流传下来的关于杜诗的不同版本的作品集子,整联的意思是如果你自己心里想要对杜诗有深入的研究,一定要自己研究比较不同版本的杜诗作品,校对正误。全诗既有对杜诗的高度称赞,又有对盖郎中学习杜诗的内心喜悦,以及对盖郎中学习杜诗方法的建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 黄庭坚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

帝阍①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

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

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②。

[注]①帝阍:指天帝宫门或守门人,又指帝都宫门。②舛差:指差误、差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氏与作者得知盖郎中研习杜甫诗歌,先后赠诗,体现了古人以诗酬和的雅趣。

B.“帝阍悠邈”“虎穴深沈”两个比喻,表现了杜诗深沉雄健、沉郁顿挫的风格。

C.“江花”寄寓了杜甫的百年忠义,由此可以推测出杜诗中曾经使用江花的意象。

D.盖郎中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前程,一丝不苟地学习杜诗,作者对此深表赞赏。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对诗歌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答案为D。先看A选项,从诗歌题目中的“次韵”(也叫步韵,和诗的一种方式,是指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可知,作者得知盖郎中研习杜诗,按照伯氏(长兄)写给盖郎中的赠诗的韵来写的酬和诗,体现了古人彼此写诗互赠酬和的雅趣。故A正确。再看B选项,“帝阍悠邈”意思是天门悠久邈远,“虎穴深沈”意思是虎穴深邃隐蔽,借二者来比喻杜诗的风格特点,即深沉雄健、沉郁顿挫。故B正确。再看C选项,“百年忠义寄江花”的意思是杜甫将自己对家国的耿耿忠心寄托在“江花(江上的浪花)”,而杜甫在自己的不少诗歌中都有使用到“江花”这一意象,如《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中的“江花未落还成都”、《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中的“江花未尽会江楼”、《不离西阁二首》中的“江花冷色频”、《送赵十七明府之县》中的“江花报邑人”。故C正确。最后看D选项,从诗歌题目中的“喜”字可知,既是说盖郎中喜欢学习杜诗,又可以知道作者对盖郎中喜欢学习杜诗的欣喜与赞赏。同时,“独抱遗编校舛差”的意思是学习杜诗一定要自己研究比较不同版本的杜诗作品,校对正误,所以D选项中“一丝不苟地学习杜诗”的表述准确。但盖郎中学习杜诗是否是为了在仕途上追求更好前程呢?这一说法是对诗中“升堂室”的错误理解,“升堂室”即“升堂入室”,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所以,“潜知有意升堂室”意思是说知道你想要在对杜诗的学习研究上有更高深的造诣,而不是为了追求仕途。故D错误。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68,难度为0.56。

16.作者对于学习杜诗有哪些见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要学习杜诗传承古代诗歌(“国风”)的优秀传统,保持纯正的诗风;

②要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笔法和其中的忠义精神;③要深入研究杜诗的不同版本,校正错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分析】本题的设问是“作者对于学习杜诗有哪些见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回答此题时,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语境“学习杜诗”,答题角度必须从“学习杜诗”的角度回答,应表述为“(作者认为)学习杜诗应该……”“应该学习杜诗的……”“杜诗的……特点值得学习”,而不能简单地仅回答为对杜诗的评价,不能表述为“杜诗……”。

其次,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概括分析诗歌内容,即题干中的“学习杜诗的见解”。一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与作者观点态度分析,先是按照顺序逐联分析概括出要点,然后进行整合,从而得出答案。

具体来说,第一联,从杜诗诗风的传承角度来写,首先说明杜甫的文章具有一家之长,他在创作中传承了古代诗歌《诗经国风》的优良传统,保持了纯正的诗风;第二联,从杜诗诗风的特点来写,用“帝阍悠邈”“虎穴深沈”来比喻杜诗深沉雄健、沉郁顿挫的风格;第三联,从杜诗的写作笔法和情感内容来写,前句以“史笔”点明杜甫的创作笔法为“诗史笔法”,即用现实主义手法记录当时社会的“千古是非”,后句点明杜甫将自己对家国的耿耿忠心寄托在“江花(江上的浪花)”;第四联,由称赞杜诗的特点转为建议盖郎中要注意研究杜诗,其中“升堂室”即“升堂入室”,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有高深的造诣,“遗编”是指前人流传下来的关于杜诗的不同版本的作品集子,整联的意思是如果你自己心里想要对杜诗有深入的研究,一定要自己研究比较不同版本的杜诗作品,校对正误。

【答题情况】 本题平均分为1.79,难度为0.3。

考生在答题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第一,审题不准,回答角度错误。主要表现为不少学生没有审准题干,没有从“学习杜诗”的角度回答,而是从诗人对杜诗的评价的角度回答,尤其是第①②两点的回答都是“认为杜诗怎么样”。

第二,解读不准,理解能力欠缺。本题失分主要集中在不能理解“杜甫传承《诗经国风》的优秀传统”与“深入研究不同版本的杜诗”,同时将“校舛差”理解为“校正自己的错误,追求更好的自己”。

第三,分析不当,作答思维混乱。部分学生将“百年忠义寄江花”的分析重心落在了意象“江花”上,而不是“忠义”精神。同时,还有部分学生,作答时将手法、语言等角度混杂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会因世人的称赞而特别奋勉、不会因世人的非难而更加沮丧,他能做到“ , ”。

(2) 李白的《蜀道难》用鸟鸣渲染蜀道空寂苍凉的氛围,如“ ”和“ ”两句,分别借林中鸟和月下鸟的鸣叫,烘托诗人的哀愁之情。

(3) 宋诗有以诗言理的特点,如“ , ”两句,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哲理相似。

【参考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只)缘身在最高层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试题分析】本题内容分别出自庄子《逍遥游》、李白《蜀道难》和王安石《登飞来峰》。前二者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后者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其中两篇是高中篇目,一篇是初中篇目,覆盖整个中学学段;一篇是文言文,两篇是诗词,涉及多种文体;同时在内容上涉及品行之道、审美之趣和哲理之思三个方面,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

本题(1)(2)两小题沿用近几年全国卷相同的命题形式,题目沿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再只是简单地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考生去填写,而是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的要求进行补写。这样做不但能考查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包括理解名句的能力和理解题目的能力。本题第(3)小题采用的则是更加灵活的考查形式,不再限定于一个单个的文本语境,从而出现更多的情境设计,允许学生在符合题干语境下作答出更多更丰富的答案。当然,该小题的正确答案之一,定会来自于高考要求的必备篇目。这种题型的出现,更加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情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也更高。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2.77,难度为0.46。

本题难度不大,但失分较多。失分情况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字写错,主要集中在“辩”“夜月”“畏”“遮”“缘”等字,写错同音字和形近字。第二,理解出错,填写的两句话是篇目中另外的句子,不符合题干给出的情境。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2道选择题和3道主观题组成。主要参考2021年高考适应性测试试题以及2020年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题量大致相同,赋分总体相同,共20分。

本大题的题型与2021年高考适应性测试基本相同,突出以语篇为载体创设语言运用情境,着眼于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考点分布全面合理,难易比例配置合理,落实新高考的命题原则,体现向新高考平稳过渡的特点。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语言文字运用Ⅰ”所选的文本是关于天池景色变化的散文。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龙门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天池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雄伟的长白山群峰之中,是中国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以此为命题材料,能引导学生感受“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重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加深对“美丽中国”的认识,从而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

该文本改编自散文集《俯仰关中》的文章《天之池》,作者是陈忠实。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曾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俯仰关中》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共分为人情景物、关于记忆、行走见闻、人生与写作四个部分,收录了陈忠实的散文随笔若干。《天之池》收录于该书第三部分“行走见闻”,全文中心突出,内容集中,语言流畅优美又富含意蕴,能为读者带来审美愉悦。

所选文本共387字,由3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共4句话,描写阳光驱散浓雾后,天池令人震慑的景象。第一句,描写阳光照耀下,天池由暗至明的变化。第二、三句,以白云白雪和山峰为衬托,描写天池之水的平静、幽深。第四句,继续描写天池在阳光和浓雾下的明暗变化。第二段共3句话,由上一段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表达对天池的喜爱和赞美。第一、二句,指出天池“羞色里的纯净”的特点让我印象深刻,并解释其含义。第三、四句,以对比、反问等手法突出这一特点在一切湖光山色中的稀有、可贵。

第18~20题构成语言文字运用Ⅰ,以阅读为中心,将标点符号运用、语句衔接、修辞手法分析等放在一个语段中集中考查,采用“两客一主”的题型,总分为10分,其中2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1道主观题共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神秘的面纱徐徐地揭去了,令人灵魂震慑的景象出现了:一片幽深的蓝色,平静地闲适地躺在群山群峰的足下,阳光爱抚着投射下来,那一袭长裙的色彩变幻莫测,胸脯淡了腹上浓了腿脚又浅淡了;愈是颜色浅淡的裙褶里,万千的宝石和碎金的闪光愈是璀璨。山顶上的千年积雪倒映不出影像,被深沉的蓝得发青的水融解了。白云白雪和山峰都无法在其中投下倒影留下印记,她太深了,抑或是太娴静了,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只有太阳是可以骄傲的,可以在那一袭长裙的每一寸裙褶的宝石上撩拨起闪光,她却依然沉静……雾的面纱又徐徐地遮盖过来了。

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是羞色里的纯净。至纯至洁的天池之水,便自然蓄蕴着羞羞的神色。她高踞海拔两千多米的长白山巅,绝除了灰土、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浸染,保护着一份至纯至净至洁,( ) 再到哪里去寻觅如你——天上之池——一样的羞色?告别天池,告别长白山,留一份纯净,留一份羞色,陶冶情感滋润心灵。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突然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奔涌前行。

B.花开花落,候鸟迁徙,四季轮回,潮汐涨落……自然界的周期重演现象可曾引起过你的注意?

C.在那个遥远的村庄,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谣: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D.穿长袍的看他是一个外地来的陌生人,就问道:“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解答这道题,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第一,分析判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第二,分析判断各个选项中省略号的作用;第三,将前面两个步骤分析判断的结论进行比较,从而根据题意选出“作用相同”的一项。要顺利完成这三个步骤,前提是掌握省略号的基本用法,关键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运用这一必备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新版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省略号的基本用法有七种:(1)标示引文的省略;(2)标示列举或重复词原由网语的省略;(3)标示语意未尽;(4)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5)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6)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7)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等。

在调动储备的知识后,再仔细分析原文及选项中省略号的具体用法。“只有太阳是可以骄傲的,可以在那一袭长裙的每一寸裙褶的宝石上撩拨起闪光,她却依然沉静……雾的面纱又徐徐地遮盖过来了。”在原文的这个句子中,省略号前的内容写的是在太阳出来后的天池依然沉静,省略号后的内容则另起话题,写的是雾气渐渐增多,省略号的内容延续 “依然沉静”的话题,它的用法是“标示语意未尽”。A项,省略号前写的内容是湖水平静,省略号后的内容则与之相反,写的是湖水奔腾,省略号的内容延续“平静”的话题,它的用法是“标示语意未尽”。B项,省略号前的内容列举自然界的周期重演现象,省略号后的内容则总结前文所述内容,该处省略号的用法是“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C 项,省略号位于句子末尾,之前的内容是引用歌谣的具体内容,该处省略号的用法是“标示引文的省略”。D项,省略号前的内容写的是穿长袍的人在等待戴礼帽的人的回答,省略号后的内容是戴礼帽的人对此的回答,该处省略号的用法是“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综上所述,本题选A。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2.36,难度为0.79。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正是沉静里的羞色,而这气韵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了。

B.那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正是沉静里的羞色,而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这气韵了。

C.那沉静里的羞色正是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而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这气韵了。

D.那沉静里的羞色正是与天生丽质俱来的一种气韵,而这气韵在一切作为风景胜地的水镜中都不可能找见了。

【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选择正确句式使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补写段落或句群中的语句,要从语言表达连贯的角度思考,根据话题是否一致、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衔接等,选出补写最恰当的一项。

首先,明确本语段的基本内容。本段共3句话,由上一段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表达对天池的喜爱和赞美。第一、二句,指出天池“羞色里的纯净”的特点让我印象深刻,并解释其含义。第三、四句,以对比、反问等手法突出这一特点在一切湖光山色中的稀有、可贵。括号内的句子是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分句,括号前的内容交代天池周边的环境,突出其“至纯至净至洁”的特点;括号后的内容是第四句,以对比、反问等手法突出这一特点在一切湖光山色中的稀有、可贵。

然后,再根据上下文,比较各选项之间表述的差异及效果。首先,“那沉静里的羞色”中的“沉静”与上一分句结尾中的“至纯至净至洁”紧密相承,排除A、B两项。然后,比较C、D两项,D项前后两个分句以“气韵”相承,衔接紧密,而且以“不可能找见”作结,与下一句的“再到哪里去寻觅”语意连贯,所以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选

D。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1.86,难度为0.62。

20.拟人的特征是把事物人格化,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①把天池之水(天池)人格化,②将幽深(没有倒影)、平静、纯净的天池之水(天池)写成一位“娴静”“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的女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任务情景,分析对象为“文中画横线句子”,表达要求为“简要分析”,分析内容为“把事物人格化”。答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 “把事物人格化”,据此,需要完成三个步骤:(1)确定目标(“事物”):找出被人格化的事物对象;(2)概括筛选(“人格”):找出人的特征;(3)建立关(“化”):找出事物与人的特征关联。

然后,对画横线句子拆解分析。“她太深了,抑或是太娴静了,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本句陈述的主语是“她”,其特点有:深、娴静、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根据上下文,可知本句中的“她”指代“天池之水(天池)”,接着将“她”的特征与“天池之水(天池)”的特点逐一比对还原,可得出如下内容:深——幽深,娴静——纯净、平静,不把任何献媚者收入眼帘——无法倒影。最后再加以整合,可得出答案。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2.19,难度为0.55。

总体来说,学生的答题情况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做题思路,但是答题过于笼统,或者对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次答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考生未能结合语境来解读句意以致对事物的特点把握不准确。主要的情况如下。

(1) 审题不清。考生没有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分析拟人的手法在句子中是如何运用的,而答成了赏析句子或分析句子其他手法。

(2) 答题过于注重套路,分析过于笼统。不少考生没有真正读懂句子的含义,只是利用答题套路来分析,没有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天池”和“少女”的特点。如写出了 “少女”的特点是“娴静”,但没有对应写出“天池”的“宁静”的特点;写出了“少女不把献媚者收入眼帘”,但没有点明这表现了“天池”的“清高”的特点。另外,考生对天池的特点也没有把握全,两个特点往往只是答了一个。

(3) 分析对象不明,缺乏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句意的意识。不少考生在理解句子的代词“她”的时候,只关注了前一句或后一句,没有结合整个文段的主要内容来理解,导致把“她”理解为“天山”“白云白雪和山峰”“长白山与天池”,甚至有理解为“太阳”“积雪”等。

(4) 对句子中人格化的两个事物的特点理解不到位,或者表述不准确。出现这个问题还是学生没有整体去理解文意,没有把句子放在语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如“天池” 的特点是“宁静”和“幽深”,考生会理解为“明亮”“恬淡”“神秘”等,完全没有结合上下文中的“一片幽深的蓝色”“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是羞色里的纯净”“至纯至洁的天池之水”等句子来理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本题选用的语段类型为信息类文本,话题是睡前沉溺于玩手机的危害。该文本改编自2021年1月7日《科技日报》第08版的文章《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该病通常是高龄退化的结果》。

文段共357字,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共六句话,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列出网上说法,树立批驳对象。第二层从分析原因和解释概念的角度批驳网上的说法。第三层总结文段。第二段共三句话,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承上文批驳网上说法,并提出观点:沉溺于玩手机易损人体健康。第二层通过研究分析沉溺玩手机的具体危害。第三层提出建议:要合理使用手机。选文贴近生活情境,向考生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个人身体健康,体现“健康中国”的思想。选文中心明确,内容完整,语言明白简洁又富有趣味性。

第21~22题构成语言文字运用Ⅱ,与2021年高考适应性测试相同,本次命题继续采用语段综合的形式。设2道主观题共10分,第21题要求考生进行连贯补写,设3个空,6分;第22题要求考生修改指定句子的语病,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 (1) ,如同患上了“眼癌”,完全无药可治。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包括眼部炎症、高血糖、吸烟等,(2) 。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引发的。“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

不过, (3) ,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科学研究显示,①睡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②导致视力大幅下降;③长期玩手机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④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干涉褪黑素的分泌,⑤使我们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⑥但不能进入深睡眠。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参考答案】(1)造成眼部黄斑疾病(或:导致黄斑变性)

(2)这与玩手机无直接关系

(3)虽然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语境补写题是在语用板块中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一道题,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目一般都选取一个有明确中心的语段,在其中空出三个关键性的句子,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补写相关语句,而这些语句在内容上要与上下文密切联系且文意贯通,在结构上要与上下文前街自然,前后连贯。该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境把握能力、根据上下文推断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语言表达题。值得留意的是,在2021 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中,这道题目有了新变化。一是字数锐减,由常见的 1215 字锐减为6 个字;二是所填句子属性更多样,除了常见的前提句、总结句外,还出现衔接性的词语、句子以及推断性的表述。

第(1)句,先看同一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下一个分句中“如同患上了‘眼癌’” 中的“如同”一词,可知横线处的句子与后一个分句构成并列关系,在内容上与“眼睛患病” 有关,在结构上为动宾关系。再看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下一句的开头“其实”一词,可知前后两个句子构成转折关系,而后一句子中的陈述对象“黄斑变性”在前文没有提及,可知横线处需要提及“黄斑变性”一词。综合上面两点,可得出答案:造成眼部黄斑疾病(或:导致黄斑变性)。

第(2)句,先看横线所在句子的结构层次,先总起“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再列举具体原因,横线句子的内容应与该原因有关,但内容无法确定,因为它与上文可以构成并列、对比、递进等多种关系。再看紧随的句子,“此外”“也不准确”表明它与前句构成并列关系,由此可知横线句所填内容为否定式的判断。而本语段陈述的对象是手机与黄斑变性,综上可知,该横线处内容应包括对象和关系的判断这两方面,具体可以表述为:这与玩手机无直接关系。

第(3)句,横线前的“不过”以及其后的“但”均表示转折关系,这就需要弄清楚两处转折的始末。“不过”连接的是前后两个段落,上一段说的是网上流传的说法不科学,下一段说的是这一不科学的说法中也存在有价值的内容——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因此由“不过”所连接的转折中,前后内容均已完整呈现。“但”连接的是前后两个分句,后者总括该段中心内容“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而且这两个分句还承担承上启下的功能。因此,横线处的句子既与后一句子构成对比关系,又与上一个段落构成承接关系。综上可知,该横线处内容应包括总结上文内容和作出判断这两方面,具体可以表述为:虽然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2.77,难度为0.46。

总体来看,本题学生的答题情况相比其他两道语用主观题要好,得分较高,其中第一句的补写得分相对比较高。考生基本有结合前后句来推导的意识,也会留意前后句的句式和关联词,如第三句的补写能通过后一句的“但”来写到“虽然”。但本题更偏向语境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的把握,要求更高,所以学生也出现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 没有从语段的整体内容、结构层次去推敲补写的内容。考生没有结合前后文内容去推导补写的句子,写出了不相关的内容,甚至相反的内容。

如第一句,考生写成“眼睛受到伤害”或“视力大幅度下降”等,大都是没有注意文段一的中心话题是与黄斑病有关,所以答错了。又如第二句,有考生写成了“夜晚玩手机是一个因素”或“因素多种多样”等,皆因考生只看了横线前介绍了诱发黄斑病的因素,却没有留意本段是要推翻“长时间夜晚玩手机会得眼癌”的错误说法,因此第二句应理解为黄斑病的诱因很多,与夜晚玩手机无关。还有学生甚至写出了“都是不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语段的中心完全无关。如下列各例。

(2) 欠缺根据语段的结构层次和逻辑来进行补写的意识。本次题型注重语段逻辑层次的梳理,要求考生要明确补写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作用,结合语段的层次来推导补写的内容。如第三句补写有考生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虽然眼癌未必是玩手机造成的”,就没有承接上文,是错误的。考生没有考虑此句位于第二段开头,是过渡句,应承接上一段反驳网上说法的这个主要内容并对此作出判断,而不应只是承接上段末句的内容。如下例。

(3) 表述不准确,有语病。如下列各例。

2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4处语病,请修改。

【参考答案】病句:① 修改:“睡前长期”改为“长期睡前”。病句:④ 修改:“干涉”改为“影响”。病句:⑤ 修改:“睡眠”后加上“的状态”。病句:⑥ 修改:“但” 改为“而”。(或:删除“但”。)[每处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延续了2020年新全国Ⅰ卷和新全国Ⅱ卷的命题形式:一是呈现载体是一个意思完整的语段,二是考查内容包括辨析及修改两方面。要做好这道题目,首先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其次是结合文段大意理解修改部分的内容。选段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横线部分具体从两个方面对此作出解释:一是①②两句所说的“导致视力大幅下降”,二是③-⑥句所说的“使睡眠质量下降”。

有语病的句子是第①、④、⑤、⑥句。第①句,“睡前长期”语序不当。“长期”,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受前面“睡前”的时长限定,“玩手机”这一行为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太长。这里表述的意思是“睡前玩手法”的行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出现,因此应改为“长期睡前”。第④句,“干涉褪黑素的分泌”动宾搭配不当。“干涉”,主要指:①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如:互不干涉内政;②关涉,关联,如:二者了无干涉。“干涉” 不能与“分泌”搭配,可将“干涉”改为“影响”。第⑤句,“处在浅睡眠”宾语残缺。“处在”,指在某种地位或状态,后面需接“地位”“状态”等词。因此,可在“睡眠”后加上“的状态”。第⑥句,关联词搭配不当。本句中的“但”表示转折关系,前半句说的是“处在浅睡眠的状态”,后面半句说的是“不能进入深睡眠”,前后两个句子是顺承关系,不是转折关系。因此,可把“但”改为“而”或删除“但”。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2.1,难度为0.53。

总体来说,学生的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得分不高。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从四个病句代表的四种语病来看,学生掌握得最好的是搭配不当,所以第四句的修改得分比较好;第五句和第六句的修改相对比较差,可见学生对于成份残缺和关联词的搭配掌握较差。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缺乏联系上下文语境来修改语病的意识。考生虽然能够找到病句,但是在修改的时候未能结合语段的话题内容来理解句意,导致未能准确找到病因,或者是修改后的句子不符合文意,越改越错。如第一句有考生直接把“睡前”或“长期”删掉,就改变了文意。此句与第三句之间有分号,是并列关系,第一句强调在睡前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如果长期形成习惯就更不好,而第三句是强调长时间玩手机“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各有侧重点,删掉任何一个词都不合上下文的文意。又如第四句有考生修改为“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其实句子原意是“屏幕的光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减少会导致较难进入深睡眠,这样修改就与文意完全相反。再如第五句,有考生把“更多”删掉,这样表述就变成绝对化了。如下列各例。

(2) 对语段内部的逻辑关系把握不准确。如第六句有考生把“但”修改为“因而”“却” “进而”“并且”等表示转折、因果、递进和并列等逻辑关系的词,但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只是顺承的逻辑关系,所以这种修改是错误的。也有考生没有从语段层次去理解,为句子添加关联词,改变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越改越错。如下列各例。

(3) 审题不清。在题干中明确有“四处语病”需要修改,但是却有考生去修改标点符号。还有个别没有按照要求去修改病句的现象。如下例。

(4) 答题不规范。学生在修改病句时欠缺规范答题的意识,没有看清答卷的形式,导致答案的呈现方式多种,出现了用箭头示意修改或直接写出修改后的句子等方式,十分混乱。

如下例。

第四大题 写作

第四大题由1小题构成,分值60分。集中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 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②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份演讲稿。③“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给“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广州市2021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写作题,仿照2020年全国高考卷及2021年适应性测试作文的命题形式,采用近年全国高考及适应性测试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考生须在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写作材料、写作主题与三个任务、写作要求。

材料由一个段落构成,整体上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由两个句子构成。第一句话“‘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茫茫宇宙、玄黄天地的浪漫想象及深入思考。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脍炙人口,嫦娥飞天、月宫琼楼、吴刚伐桂等想象美丽而奇幻,既代表了古代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好奇,也隐含了人类亘古以来超脱凡尘、拥抱浩瀚太虚的热切梦想。屈原的《天问》瑰丽奇伟,寄托了先人对天地、自然的无穷叩问与执着思考,体现了先贤的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如果说第一句话体现了古代先民对宇宙及真理的“知”,那么第二句话“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则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方面的“行”。面对浩瀚宇宙及其背后的无穷奥秘,古代科学家没有耽于玄思与浪漫想象,而是以无比的勇气、毅力及创造精神将梦想付诸实践,孜孜以求,上下探索。观天象,意味着科学家们对宇宙星空的观察与测量;制历法,表明科学家们把握了星象规律,并运用于实践生产,福泽百姓;研制浑天仪,是科学家们融合经验、智慧与创造精神,制造出探测天象仪器的巨大成就;万户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则是以悲壮的勇毅之举迈出了人类摆脱地球引力、奔向高空的无畏探索的第一步。现代航天人“飞天揽月”的努力与古代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真理的行动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材料第一层概述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艰辛追梦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对未知的探索早已内化为民族的性格,尽管这探索的过程少不了坎坷和失败,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第二层,也由两个句子构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 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这句话承接前上文,按时间顺序概述了中国航天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所展开的“飞天揽月”的探索,记述了“东方红一号”“嫦娥工程”“天问一号”等标志性航天工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航天业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环境下艰难起步,艰苦的环境、薄弱的基础都无法熄灭航天人的梦想,更无法让航天人停下探索的脚步;上世纪70 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中国实现了太空探索“零”的突破,成为能与欧美强国并肩的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之一;今天,“嫦娥工程”历经嫦娥一号至五号的持续探索与不断超越,终将“玉兔”月球车送上月球,又取回月壤,成功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月球探索战略,并为实现 “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远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探月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中国航天人走向星辰大海的探索雄心并未止息,“天问一号”飞越太空的漫漫征途,即将迎来登陆火星的新的超越。

“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这句话是对中国航天人的探索精神、超越精神的总结。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在建国后不断进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实现了科学技术、经验智慧、拼搏精神的薪火传承;也是因为一代代航天人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拥有“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超越极限”的精气神。这都是中国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伟大的中国航天精神,更是伟大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舞着青年人在更广阔的时代生活中奋进。

总的来说,材料第二层通过三个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呈现了新中国航天业艰难起步、奋勇前行、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并重点展示了中国航天业不断探索、成就辉煌的现状。三个阶段的列举,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角。考生既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中国航天业的一个阶段,也可以纵观新中国航天业的整个发展史。省略号,提示考生展望中国航天业的美好未来。最后一句概括出中国航空精神的内涵,引导考生深入探讨中国航天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材料以太空探索、航天事业为切入点,分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层面,展开了一幅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宏阔画卷,让考生在历史的传承中思考航天事业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在材料这后,题目明确呈现写作主题和三项供考生选择的写作任务。

“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是三个不同任务的共同主题。“探索”包含对答案的探寻、对未知的求索,指向科学精神;“超越”强调胜过前人的成就、追求更高的价值,指向哲学意义。结合材料中对中国航天历史和航天精神的概述,这个主题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在内容层面,“探索”既体现了对宇宙玄秘与飞天梦想的思索,也体现了科学观测、实践创造的行动;既包含古代科学家对浩渺宇宙的探求,也涵盖当代航天人“飞天揽月”的探索。“超越”可理解为从“知”(思)到“行”的跨越,也可理解为科技探索从古至今的超越,还可理解为现代航天人不断取得成就,中国科技不断突破自我、华丽蝶变的飞越。“探索” 和“超越”既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和动力,又是中国航天人的实践与行动,“从未停步”

“永无止境”在精神上体现为坚持不懈、奋勇无畏,在行动上表现为敢于探索、勇于超越,二者缺一不可。

在时间层面,“探索”和“超越”的过程涵括了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探索从未停步”既是对中国航天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中国航天现状的描述;“超越永无止境”既是对中国航天精神的赞美,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展望。

在哲学层面,“从未停步”说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前人精神的传承、对前人事业的继承,“探索从未停步”的背后,体现的是矢志梦想、勇敢坚毅、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神;“永无止境”意味着每一代航天人对航天技术的创新、对探索领域的开拓,“超越永无止境” 的背后,展现的是奋斗拼搏、团结协作、超越自我的精神。“探索从未停步”与“超越永无止境”两者相辅相成。

在明确写作主题之后,题目给出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三选一的写作任务设置形式给予考生一定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做了适当的限制——不能多选,只能选一个。

关于任务①的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交待了写作背景,明确了事件与时间(70年代)。70年代,一方面中国社会仍处于“文革”期间,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开始转入新阶段。“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它的成功发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既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有力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当时中学生的身份”,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当时”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写作者要考虑特定历史环境下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特殊情况,要体现70年代中学生对探索知识、科技进步、祖国发展的强烈感情,要写出“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对当时的中学生,乃至全国人民所起到的振奋人心的激励作用。

“学校广播站”,明确了写作对象。文章需由广播站进行广播,而学校广播站的受众一般是校园内的师生,考生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对象感与针对性,要注意师生对时事的兴趣点,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点。

“一篇广播稿”,明确了写作文体。广播稿的特点为语言明白晓畅,内容生动,结构简洁,主题集中,情感相对充沛,具有一定的宣传感召作用。

关于任务②的理解:“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交待了写作背景。电视台节目具有鲜明的信息传媒属性,“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名称,更是明确了“电视课堂”的教育性质,也点明了“以新颖的课堂形式指引学生在新学期开好头,让学生从节目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的教育宗旨。

“向全国中学生演讲”,明确了写作对象。“全国”界定了范围,指的是电视节目在整个国家境内面对的观众;“中学生”明确了观众的身份,指的是与写作者年龄相仿,身份相同的十几岁的青年人。“学生代表身份”,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写作者首先是一个学生,对青春、人生与社会大事应有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理解;其次是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的代表,则其所思所言应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新时代的接棒人”的高度为全体青年学生代言。

“一份演讲稿”,明确了写作文体。演讲稿在格式上有特定的语体要求,包括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需要有得体的称谓和礼貌的问候语;演讲语体具有交互性,需要有称呼等语言交流内容;观点具有鼓动性与号召性,需要有祈使句等句式表达等。演讲稿的开头语、鼓动话语、警示话语、强调话语、结语等文体要素,与其他文体不同,不可或缺。

关于任务③的理解:“‘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交待了写作背景。写作需要建立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未来可能成为事实的背景上,结合材料的相关内容,表达对这一突破性航天成就的态度与情感,并挖掘此历史事件背后的时代意义、精神内涵。

“以学校团委名义”,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写作者不是个人,而是学校的团委。校团委作为共青团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的基层组织,是团结、教育校内广大青年师生的核心力量。因此,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作,既要体现青年学生组织的朝气活力,也要体现一定先进青年的代表性,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

“‘天问一号原由网’团队”,明确了写作对象。“天问一号”团队是中国“探火工程”的灵魂力量,是“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幕后功臣,是能够代表中国航天精神的杰出团队。以 “天问一号”团队为写作对象,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与贡献,体现他们的成就对当代青年人起到的鼓励与鞭策作用,体现写作者对中国航天人的崇敬之情,理解团队在奋斗征程上的艰辛与付出的牺牲,承继伟大的航天精神,达到“慰问”的目的。

“一封慰问信”,明确了写作文体。书信的文体特征必须突出,书信格式要规范准确,如开头称呼(顶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等,都须齐备。

表-10:三项任务中写作背景、写作者身份、写作对象、写作文体对比一览表

任务

写作背景

写作者身份

写作对象

写作文体

任务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考生要注意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巨大意义。前有 50 年代航空业的艰难起步,后有 20 世纪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新纪元,是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对中国人民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70 年代的中学生

学校广播站的听众

广播稿:

口语化,利于抒情,内容生动,主题集中

任务 ②

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

考生要考虑节目的教育和宣传功能。远有古人对宇宙的追梦历程,近有新中国航天人的奋斗过程,航天事业的繁荣以及航天精神对中学生具有多重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当代中学生代表

全国中学生

演讲稿:

强调现场感、与观众的互动,具有宣传性和教育意义

任务 ③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考生既要聚焦于“天问一号”团

中学团委

“天问一号”团队

慰问信:表示慰劳、

队所代表的航天人群体、更要有展望未来的眼光和格局

问候、致意的书信,表达真挚自然的慰问之情

本写作题中,写作主题与写作任务不是孤立的存在,其与写作材料是一个整体。考生须在厘清主题、任务与材料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下两个关系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是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材料是写作的起点,主题则是写作的方向。材料提供了中国人民从追梦到圆梦到再出发的航天历史,而主题则限定了考生思考的范围,考生既要立足于材料,围绕中国航天事业和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的精神展开议论,又要把握主题,对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勇于超越的民族特质进行思考;考生既不能离开材料就“探索”和“超越”空泛说教,也不应将写作内容仅仅局限在航天领域,还可以拓展延伸到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探索与超越,如高铁、桥梁建设等方面。

其次是材料与写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材料是写作的基础,而身份则是表达的主体。身份的限定,要求考生的写作既要从客观上写出对材料内容、含义的认识,又要结合个人经验、以特定的身份展开想象,从主观上表达对青年的实践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独特思考。既要写怎么想,还要写怎么做,既要写认识,还要写启示,从而使文章不流于空洞口号。

题目最后是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对材料处理、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身份意识和背景要求等五个方面明确指引;二是文体的要求,必须体现出相应的文体特征;三是对考试纪律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四是强调考试公平要求,严禁考生在文中泄露个人信息;五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800字。

【答题情况】本题平均分为43.54,难度为0.73。

本写作题融合了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不同特点,难度颇大。在考场写作中,大多数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围绕主题、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考生的写作大体呈现以下

4个亮点,简述如下。

第一,能结合材料进行论述,文风端正,大部分考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大部分考生具有材料意识。能思考材料的内涵,能表达自己的感悟,能通过分析材料得出启示。

第二,能围绕主题谋篇布局,文脉较清晰,部分考生能深刻揭示主题的内在逻辑。

主题是写作的方向。“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是题目所给的主题,大多数考

生能够围绕主题的两部分设置分论点,并划分较为清晰的层次,从而使文章的结构较为严整。

更有部分考生能够将主题中的“探索从未停步”和“超越永无止境”关联在一起,探讨两者的关系,使文章的组织呈现出辩证的特点。如:例(5)

第三,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应用不同的文体,较灵活地表达,文气较顺畅。

题目中设置了三个写作任务,包括三种不同的写作背景,三种不同的写作者身份,三种不同的写作对象和三种不同的文体。大多数考生能够依据写作背景,突出写作者身份,展现了一定的对象意识,显示出较强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第四,能就任务展开想象,凸显时代特征,部分考生能从材料出发进行拓展,视野开阔。

材料的组织和三个任务的设置,将考生的写作情境放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三个节点之中,这就要求考生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去思考“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的航天事业对个人、民族和国家的意义。部分学生不囿于材料,又能做到收放自如,显示出高超的写作技巧

本次测试中,考生在写作部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第一,对写作主题的忽略或理解偏差。

本次测试的引导语规定写作主题是“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即针对题目材料从该方向和角度切入并展开分析。部分考生对写作主题的忽略或理解偏差,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偏差:部分考生只关注材料而忽略主题,全文围绕材料中的“航天精神”撇开

“探索”“超越”谈“攻坚克难”“协同奋进”“好奇心”“梦想”等,从而出现审题问题。

例(13)将航天精神解读成了永不言弃,例(14)围绕东方红一号提炼出航天精神为信仰,这两个考生都忽略了写作方向。

第二种偏差:本次测试给出的写作主题是“探索永不停步”“超越永无止境”,部分考生只围绕“探索”或“超越”写作,丢掉了一个部分内容,还有部分考生篡改主题内容。

第三种偏差:对主题关键词内涵理解不恰当。

第二,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不恰当

材料作文中,材料是写作的起点和重点。但部分考生对材料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不足,有的完全忽视材料,仅围绕探索和超越写作,将材料作文当成了话题作文;有的仅在开篇出现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完全抛离材料;有的将材料随意在某个段落当成论据使用……以上几种情况是部分考生作文严重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对完成写作任务的重视不足。

本作文题设置了三个任务供考生选择其一,考生宜在文章开篇处清晰明确地表明自己的选择,并交代清楚写作身份、写作对象、场所等情境任务。部分考生可能急着写作,忘了表明自己选择了哪个任务,或者遗漏部分任务,造成失分。

写作任务中包含了具体的写作背景,要求考生的写作需具有情境意识,同时应配合任务要求,选用恰当的语体,但大部分考生只是在第一段和结尾段落中简单粗暴地完成情境规定的具体任务,远远不能做到选择恰当的语体、人称等灵活贴切地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本次作文的三个任务项目分别对应广播稿、演讲稿和慰问信,大部分考生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未能体现相应的文体特征,统一写成了普通的议论文,这种情境意识或者说情境写作能力远远没有达成题目的要求。

第四,思维品质有待提高。

在保证达成“符合题意”的基础上,考生的写作成绩要再提升,需不断锤炼思想,提升思维品质。在这方面,大部分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本次写作情况看,考生思维层次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缺乏。

其一,大部分考生对主题所包含的两个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思考。题目材料通过回顾中国的航天历程,提炼出航天精神为探索和超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并列,如“不断探索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的航天成就”;可以因果,如“正是航天人的探索不息精神带领中国的航天事业收获不断超越,而不断的超越又给了中国航天人探索不息的动力。”绝大部分考生不能搭建起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探索+超越”1+1式论证思路,整个论证呈现一种相对割裂的形态。

其二,对材料的拓展欠广度。

题目材料谈航天精神,我们的分析却并不一定要始终局限在航天领域,较少同学能做到拓展到其他领域分析论证。

其三,论证内容空洞。

绝大部分考生对航天领域的人与事比较生疏,又缺乏拓宽思路的能力,这导致考生在写

作中除了引述材料外无话可说,因而只能空洞地喊口号凑字数,以致大部分文章内容不充实。

总撰稿:唐吉民(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李伟文(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廖嘉亮(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现代文阅读部分:廖嘉亮(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彭小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尧卫国(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李海燕(广州市第七中学)古诗文阅读部分:倪晓龙(广东实验中学)、王义刚(广州市第二中学)、廖波(广州市执信中学)、王志龙(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梁诗咏(广东实验中学)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郭子健(广州市第六中学)、刘文岩(广东广雅中学)、龚健(广州市协和中学)写作部分:黄春兰(广东广雅中学)、杨子江(广州中学)、李宗蔚(广州市真光中学)、李伟文(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舅舅造句很少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86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