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鼓的

诗写平原大地上的鼓韵传奇

——王长征的长诗《平原大鼓》赏析

文/潘京

长诗《平原大鼓》原载《延河》(下半月)2020年第1期,是安徽省九零后诗人王长征已完成数十首优秀长诗中的一首。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诗写了自幼耳濡目染的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渔鼓”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通过诗歌的形式赞美了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界首渔鼓,是平原大鼓(又称淮北大鼓)的一种,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被专家们誉为颍河流域曲艺的“活化石”“安徽曲艺一枝花”,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渔鼓长期在历史文化舞台上起起伏伏,却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视之为难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近年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它,关注它,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当一位诗人要以诗歌的形式来呈现平原大鼓这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艺术的时候,他必然要面对两种能力的拷量:一是他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思考是否有足够的深度,二是他对这一文化艺术是否有足够的诗性呈现力。

王长征自幼沉浸在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少年时期曾拜著名渔鼓表演艺术家苗清臣为师,从艺多年,17岁加入安徽省曲艺家协会,成为当时本省最年轻的会员。他曾多次跟随市、县、乡的艺术家们下乡巡回演出,这种独特的求学经历与生活体验深深沉淀在记忆深处。他酷爱这门艺术,情有独钟,对其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他还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和艺术呈现力,取得不菲的成绩,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长诗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奖”“第四届郭小川诗歌奖”“全国十佳新锐诗人奖”等。因此,他创作的《平原大鼓》有着精细典雅的艺术风格,内容平实而丰富,笔致从容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繁复有序,叙事里蕴含着抒情,抒情里承载着叙事。熟悉的乡村场景,新鲜活泼的情节,崭新的审美意象,构成了一曲淮北平原乡村恋歌。

诗人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写作,行笔从容淡泊。这种沉静气质意外地激发了这首诗内在的生命力,它仿佛一下子捉住诗人的手,让诗人行云流水般地,把它的艺术魅力呈现在读者面前。

《平原大鼓》长诗分为七节,每一节都有着特定的内容,故事依次递进,完整地描写出平原大鼓在乡间巡演的一天。

开篇描写了渔鼓出场的自然环境,乡间早晨明亮的调子与大鼓的神秘气象融为一体。作者用复调形式徐徐展开,一面是大地宽博宏阔的绚丽色彩,一面是平原大鼓奇特的铿锵音韵,各个声部各自独立,又和谐地融为一体www.58yuanyou.com。作者在上半节七行诗中,用了“抬”“醒”“翻”“催”“顶着”“跃出”“竖起”“收拢”“听”“流出” 等十个动词,把乡间早晨的勃勃生机展现在读者面前。“白昼一抬腿”“黑夜是锄头翻过去的”“顶着金发的太阳”,这些都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和艺术魅力。下半节讲述渔鼓的样式。“渔鼓”是用竹子做的,将竹心掏空,然后用竹子的壁膜做鼓面,贴在竹筒一端,另一端是空的,用手指击打,声音浑厚饱满响亮,夹有颤音。渔鼓唱词常常以很多颤音来配合。作者自小听“鼓书”,那种边白边唱,余音袅袅的乐音曾令他为之着谜。竹,在传统人文意象中,象征着“高洁”“虚怀若谷”“君子”。诗中不仅讲述了渔鼓的样貌——“粗壮的竹筒”“中空的竹”以“清瘦的手指击打”,还讲了它的“魂”——那是“平原血管里流出的颤音”“乡韵里/连着高山与河流”。

第二节,作者以像明义,讲述传承、传播渔鼓的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身着“灰色长袍”,脚踏“平底布鞋”。他们的舞台就是大自然——“平展展的麦地是荧幕/弯曲的小路是分帧/黑黢黢的泥泞啊/诉说着苦痛的呻吟”。“炊烟”“庄稼”“草叶”都是他们的听众。他们“血管里不甘平静的风暴”,在现实中执着于对艺术的热爱。用手中的渔鼓倾吐、赞美着历史上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感染着无数听众——“即使我们是局外人/照样被感染的分不清身在何方”。

第三节,渔鼓艺术是个“古老的信仰”。它“口口相传”于民间,“宣传道德,歌颂智慧”,惩恶扬善,它无形的力量令人“敬畏”。被这种力量感召,作者曾励志苦学,大学毕业那年暑假,曾在师父家跟几个老艺人在一起,每天听他们唱曲艺段子,大约整理出200个段子,因为这个都是耳口相传,以前没有文字,很多老艺人大都没有文化,只能边听边记,抄了满满一个笔记本。后来,生活促使他成为一位诗人,或许正因如此,他的这首描写渔鼓的长诗才如此包含深情,涌动着连绵不竭的激情。

第四节讲了传唱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当时,元末时期,社会空前黑暗,地主阶级对农民横征暴敛,实行残酷剥削压迫,加之黄河泛滥,造成灾民遍野,民不聊生。为了发动群众起义,他在颍河边埋下一个独眼石人,上面写到:“石人一只眼,挑起原由网黄河天下反”,借机聚集几万人,成立“明教”。刘福通是作者的老乡,鼓书里有很多关于歌颂他的段子,其中一些故事作者耳熟能详。这段写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声势浩大,壮怀激烈,荡气回肠,有着浓郁的地方腔调和说书节奏,仿若身临其境。

第五节进一步展现平原大鼓的魅力与文化传承。简板一敲,“人们驻足停留/麦粒在手中开始发芽/儿童眼中尽是渴求的目光”。而平原大鼓的传承则是一种“天意”:“必须拒绝三次,还要考察三年/在母亲面前桀骜不驯的牛犊子/最终屈服于无形的鼻环。”这段描写非常生动,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师徒技艺传承的繁琐精彩呈现出来。师道尊严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保障。拜师不易,反衬传统文化的严谨与博大精深,即是闻名于世的“中国功夫”。

王长征的诗读多了,就会发现他创作上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简洁通透。他对诗歌语言的驾驭能力极强,行笔一向从容淡定,挥洒自若,犹如书法用笔的“到位”和“到味”。在刻画平原大鼓演出时的几个角色时,他只用寥寥几笔,就把繁复的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说的鲜活透亮:

“一人分饰多角,矛盾互相对立/时而目光清澈如水/化作闺房娇羞的新娘/时而吹胡子瞪眼/千军万马指挥若定/一板、一鼓/撑起世界舞台/是善是恶,是丑是美/全靠我一人安排 ……”

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深切的艺术体验,让作者的诗写得有血有肉,极具生命力。

第六节再次赞美淳朴大地哺育了渔鼓艺术的不同寻常。诗人的语言纯朴高贵:“来自泥土中的嘴巴/携着地心深处的启示”博大深厚,充满张力和艺术生命力。渔鼓艺术传递着真善美,教化着人民。 牛羊肥美,背上是勤劳的种子/粟米被奉献,向着明晃晃的智慧/江河在他的掌纹中流淌/燃烧的舌头/亮光可以与太阳媲美/冬去春来,麦子绿了又黄/河水干了又涨/喜爱热闹的农人/一次次树荫下聚集/人生好比永不谢幕的舞台/重复上演的剧情/环绕着虫鸣/在回顾过去的细原由网节中/升高,为早已耳熟能详的结局唏嘘。

艺术来源于大地、生活与人民,又反哺于大地、生活与人民,艺术始终与人民水乳交融:——“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故事的主角”。曾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的谢冕认为:“古往今来,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真正源头,不在于创作者个人的语言、技法、禀赋、才华,而是以土地为辽阔空间,以生活为创作源泉。”

诗的最后一节写一天演出结束,“灰光笼罩着沉重的眼皮/直到星星打起了哈欠”呼应着出发时的黎明,“白昼一抬腿就醒来/黑夜是锄头翻过去的/顶着金发的太阳被鼓声催促”。忙碌一天结束了,而“盛大的叙事一丝不苟”。古老的艺术使乡人“贫乏的光阴”变得丰盈,他们又从乡人的聆听与热爱中获得精神的力量。他们游走于乡村,四处“寻访有意消失的艺术/可以丢失岁月/不可以丢失求索的灵魂”。诗人生动地写出了这些朴实的艺术家身上呈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最古典风度。从长江到淮河,从远古到今天,他们倾听着大地上和岁月中“生命的回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魂魄,生gfkCCiualg生不息。

诗人王长征以最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平原大鼓最丰沛的情感与热爱,以特有的典雅笔致,把这一古老文化艺术的内在精神品质充分地原由网展现出来。全诗飞扬着音乐般的旋律。

非遗不是古董,是古老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延续。令人欣慰的是,渔鼓已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传播着。2016年,在央视三套《顶咯咙咚呛》第二季第六期节目中,我欣喜看到界首渔鼓非遗传承人苗清臣老人与时尚流行歌手尚雯婕共同登台,倾情演出,形式新颖别致,给我以极大的触动。传统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将新鲜血液注入古老的艺术,这是多么可贵的艺术探索与传播!民间艺术是结合好的内容存在,还是不改变它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更纯粹更有意义呢?这是一个艺术之外值得探讨的课题。而我们的诗人王长征选择以诗的形式对古老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让我们情不自禁走近平原大地鼓韵翻滚的艺术传奇之中。

描写大鼓的

【作者简介】潘京,60年代出生,湖南湘乡人。文学编辑,副教授。出版文学艺术评论集《在文字里呼吸》。现居黄河入海口。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大鼓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509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