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不老松前一句

【人物简介】于晓东,男,中共党员,现任大连市瓦房店太阳街道王店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扎根基层23年,为家乡建设倾尽心力,被群众誉为“一棵党的不老松”。2012年4月,被大连市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一棵不老松前一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

这是现年57岁的大连市瓦房店太阳街道王店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于晓东最爱听的一首“红歌”。因为这首歌,道出了他的革命情怀,道出了他的奋斗精神,道出了他对家乡土地的依恋挚爱。

一棵不老松前一句

入党28年,扎根原由网家乡23年,于晓东从没有后悔过。他牢记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走到哪里,就要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www.58yuanyou.com

于晓东有理由不后悔。自从他举起右手向党旗宣誓的那天起,他就决心把一切献给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于晓东领导的王店村,处在水源保护区,靠水没水,靠地没地,曾是大连128个低收入村之一,村民致富之路曲折。历史上历经过三次修建东风水库,三次移民搬迁,村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都被水库淹没。受水库原由网移民搬迁影响和水源地保护地政策限制,王店村长期以来面临发展空间小,产业发展路径窄的窘境。

穷则思变。于晓东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面对村民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不等不靠不推诿,扛起了带领村民致富的“大梁”。

他深知,王店村要有出路,必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他认真贯彻瓦房店市委提出的“支部委员+”、“党员+”工作理念,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紧紧围绕“规划原由网先行、产业立村、项目带动、党建引领”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党建+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带领广大村民走上一条致富快车道。

于晓东严格根据水源保护地要求进行规划,并且提出了“瓶颈作出径,领跑不抢跑”的工作方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村两委班子统一了发展思路:在水源保护区外建“飞地”,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和养殖业;在水//www.58yuanyou.com源保护区内建“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在于晓东的带领下,按照一屯(组)一策,一山头一品思路,推动大樱桃、矮化苹果和农光互补灵芝菌三大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金斗房等村民组8000亩大樱桃种植、赵沟等村民组2500亩苹果树、杨店等村民组1000亩油桃、赵屯村民组500亩矮化果树、陈屯等村民组400余栋果蔬大棚、周屯村民组32栋农光互补大棚等示范基地的新产业格局。

新产业格局的形成点燃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期望,于晓东和村委会成为全村人的主心骨,一呼百应。为了迅速形成市场效应,于晓东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采取党员干部“入户讲、示范带、集中供”三位一体方式,动员村民开展土地流转,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招商引资,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于晓东发挥主心骨作用,牵线58户村民以每年每亩800元进行土地流转,引进果树大户栽植从荷兰引进矮化果树,建成500亩矮化果树示范基地。动员村民种植大樱桃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免费为村民提供优质大樱桃苗木32.5万株,帮助村民统一规划土地,免费为村民挖树坑、浇水、看护、修作业道,现已形成500户村民集中连片栽植6500亩大樱桃。目前全村共有700余户村民种植大樱桃,年产值5800万元,人均增收近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樱桃产业第一村”。2020年11月5日,时任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深入大樱桃基地调研,给予王店村“党组织+产业”樱桃产业模式充分肯定。

经过3年艰苦奋斗,于晓东带领王店村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人均纯收入从脱贫攻坚前的8687元,增至2020年的20780元,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全村已步入小康社会。

吃水不忘打井人,村民不忘“不老松”。这些年,每次村党总支换届,于晓东仍是全票当选。

【先锋人语】于晓东:老人说老话。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村支书,我的确老了。亲身经历和看到今天王店村的发展变化,我感到很欣慰。我实践了当初入党的誓言,一生无悔。只要村民百姓需要我,我永远做一颗党的“不老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一棵不老松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2478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