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是老家除过年之外最浓重的节日。

据资料考证,在民间,七月十五面人要早于八月十五月饼。

传说,隋炀帝好巡游,迁都东京后,他一直很留恋金陵之水,于是,派将军麻叔谋开运河,引南水。麻叔谋是个凶残暴戾之人,开河到达商丘的宁陵后患病,卧床不起。求医诊治,医生把脉后说:务必用嫩羊羔肉蒸熟了加药物一起食用。此风一出,邻村不少百姓为了讨好麻叔谋,都争先为其献嫩羊羔。麻叔谋收下羊羔后给送羊羔者丰厚的报酬。这时,当地有一个心性残暴的富人,为了求得麻叔谋绕道挖渠以保住他家祖坟的目的,就偷了别人家的小孩,杀死后去了头和脚象蒸嫩羊羔肉一样加药物蒸熟了送给麻叔谋吃。小孩肉蒸中药,味美鲜嫩,麻叔谋一吃便上瘾了。从此,他就命手下寻机偷小孩蒸着吃,方邻左右的村庄天天都有丢失孩子的母亲的哭泣声。为了躲避孩子被偷,人们专门用厚重的木头做了柜子,四角用铁皮裹边把孩子关进去,晚上着人轮流照看。就这样,仍不时有孩子丢失。宁陵的孩子都快被他吃完了,他派人去鹿邑城偷小孩。一时间,麻叔谋的名字成了瘟疫,人们闻之便惊魂失色,恨之入骨。小孩更是闻风丧胆。后,一说是有英雄闻知,将其生擒宰杀;一说是有人告发,朝野惊。隋炀帝派大将来护儿将其逮捕,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贼盗宝、擅易河道”等罪名将其腰斩。不管麻叔谋是怎么死的,人们都担心他做鬼也是个恶鬼,仍会食人子。从此,每年七月十五家家都要捏面人,并将面人用麻丕绑在谷草上做祭祀,以求保全自家孩儿平安无事。

也由此,麻叔谋的名字,成了小孩的最怕。直到今天,老家民间仍有一句惊叹语:呀,麻虎虎,怕死人了!或者,呀,麻胡子,怕死人了!据说,“麻虎虎”或“麻胡子”就是麻叔谋的演变称呼。

八月十五吃月饼,据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且起初月饼都是宫中特有的吃食。流于民间大概已在宋朝末期了。民间一般人家八月十五吃月饼,据资料推测,应该在元朝中后原由网期。

进入元朝,蒙古人统治了汉人。当时社会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为统治者;二等满族、女真等少数民族,享有相当的统治权利;三等汉族,是被剥削、被压迫阶层;四等南人,即原来南宋王朝统治下的汉人,为下下层,统治者根本不把其当人看。为了统治汉人,朝廷实行了十户制,即将百姓十户为单位划分开,派一个叫十户长的蒙古人、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鞑子进行监视、管制。鞑子平时就由这十户人家养着,他们轮流在百姓家吃住,谁家有好吃的都得由鞑子们吃剩了才能让家里其他人吃。百姓叫他们为家鞑子。这些家鞑子平日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有不顺心就陷害残杀老百姓。有大姑娘小媳妇的人家,得向家鞑子买门槛子,而门槛子的高与低定价又由着他们,他们想要多少就要多少,有钱人家买得起,家鞑子还稍微收敛点;没钱人家买不起门槛子,就只能任其不管闺房还是洞房,想在哪儿睡就在哪儿睡。家鞑子们还享有管辖区内新婚媳妇的初夜权。老百姓对他们恨如山,仇似海。到了元末,农民暴动时有发生,为了加强管制,民间禁用铁器、刀具等,就连做饭用的切菜刀日里都的交给家鞑子保管,用时取来,用完归还。

反元怒火已到了一触即发地步。

七月十五送面人和八月十五送月饼在这个时候前呼后应地成就了一场浩大的、名流千古的反压迫运动

不知道以前做祭祀时面人捏得有多大反正杀鞑子那年的七月十五面人就开始得很大了。在严禁使用刀斧工具的高压形势下,为了准备杀鞑子的工具,人们用五六斤面捏一个大面人,将刀具等铁器工具裹在面人中,送到住鞑子的户家。收到面人者,将其束之高阁,以示祭祀,一点都不会引起家鞑子的怀疑。工具备齐时已进入农历八月,组织者们又利用打月饼之机,把“八月十五午夜子时杀鞑子”的字条在月饼馅中,以相互赠送月饼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求得统一时间,统一行动,杀家鞑子们一个措手不及。

八月十五晚上,有家鞑子的户家都在院里放了桌子,摆了月饼,水果,西瓜,烧酒等食品,一是中秋祭月,二是专门供家鞑子们享用。西瓜是必备的,尽管八月十五的北方已经过了吃西瓜的季节,但有家鞑子的户家必须备有西瓜,其目的是:万一不到动手时间暴露了刀具,就以孝敬家鞑子,为其切西瓜为借口规避被怀疑。入夜了,男人们都来到有鞑子的户家家里,陪着鞑子吃月饼、水果等到子时,鞑子们已喝得醉醺醺的了,人们掰开面人取出刀具,一齐动手,一霎时,把为非作歹的家鞑子杀了个尽光……

子时一过,走上街头的人们悄悄打听事态,当得知无一鞑子漏网时,大家燃鞭炮,振臂高呼,庆贺杀鞑子成功。

对于大汉民族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大记事!从此,七月十五捏面人、送面人,八月十五打月饼、送月饼便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送面人都在七月十五以后,而送月饼却在八月十五以前的出处了。

星移斗转,更朝异代。送面人、送月饼早已演变成了民间相互传递友谊、增进联系的节日礼节了。

小时候,盼望节日只为能吃到面人和月饼。而今,再一次重温了节日背后的传说故事,觉节日本身比吃食更绵长、更有滋味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的七月十五,正是新麦刚刚收仓的季节,女人们早摸黑把新麦子在石磨上磨成面粉:头遍子、二遍子、三遍子,分类储藏。捏面人用的就是最好的头遍子面。到了七月十四,家家户户开始发面了。年月,人们普遍都穷,白面少,好白面更少。会过日子的婆姨们,既想把面人捏得大些、漂亮些,又想多些。于是,家家都发酵两至三盆面,即,头遍子白面三、四遍子白面或细玉茭面。捏面人时外面包一层最好的白面,里面裹着的就是三、四遍子的白面或细玉茭面出锅了的面人胖乎乎、白生生,麦香扑鼻,而掰开了,里面发黑的白面或黄匆匆的玉茭面。不过挺好吃,白面裹着的黑白面或玉茭面,比纯粹的黑白面或玉茭面窝窝好吃多了。小孩们照样爱不释手。

然而,最让人留恋的还是捏面人、蒸面人的热闹气氛。十五一大早,男人们带提前蒸好的贡(纯白面的小圆馍馍)上坟祭祖去了。女人们这一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捏面人。孩子们一个个都高兴得晕乎乎的,蹦跳着东家出西家进看各家捏面人。面好了,大案板往炕上一放,女人们就盘脚打坐地在炕上开始捏面人了。老家的面人风格简洁浑厚、朴实雅洁,大都有纹样,点染时也不用大红大绿涂抹,只用筷子点红点点或用细高梁杆裁齐了,掏空端口的杆囊,六根六根地捆在一起,形如梅花,然后蘸着红色点梅花花。所以,捏面人的工具也很简单:切刀、剪刀、锥子、梳子、眼睛籽儿、高粱秆儿、红吃色。七月十五捏得主要是面人和面鱼(春节是花馍、枣牌,清明是寒猪、寒羊//www.58yuanyou.com)。年长的女人们边捏边教,年轻的媳妇、女子们边捏边学。真有捏得好的呢。一团面在她们手里,两刀三剪子就是个人样,然后眉、眼、鼻子、嘴,样样放周正,嘴角上翘是抿嘴笑,用尖压一个麦粒大的小面条,是樱桃小品种主要有仙女捧桃、爬娃娃、七人人、美人鱼等等。最复杂的要数“仙女捧桃”了,有头戴、腰裙、项珠、腕珠,仙女手捧的仙桃上要有两片叶子,肚上还盘有蛇盘兔(取蛇盘兔,必定富之意),满身都有纹样、撒有海贝、花絮,真漂亮。“七人人”要捏七个,每一个一个动作,左脚右手捏粘在一起是踢鬼人人,四肢青蛙一样盘曲的是耍水人人等等。而且,每一种姿势都编有一个小故事。记得我大姑捏面人时就边捏边给我们讲每个面人的职责故事。那时候太小了,现在虽然想不起故事的具体内容了,但当时真的觉得特好玩,我们一群孩子没有一个捣乱的,都是静静地听着,巴达巴达地看着。

“仙女捧桃”捏成抿嘴笑,是送新媳妇必不可少的礼品。

在老家,闺女从订婚开始,连续三年婆家每年七月十五都得给娘家送面人。“仙女捧桃”抿嘴笑便是首选。为了展示婆家的仗意、婆婆的手巧,面人捏得特别细致,五六斤面捏一个。讲究的人家还请民间巧手专门去捏。那面人可真叫个大,一口敞口大铁锅都得把面人头和面人身子分开来两次蒸出锅了,头和身子再用预先制作好的高粱秆串起来,然后www.58yuanyou.com红吃色点画。点画出来的面人鲜嫩嫩,白胖胖,有红是白,好看!邻居都争相去欣赏。从七月十六开始,大面人放在长方形的大竹篮里,上面遮白毛巾,由新女婿背着亲自送往新媳妇家。在送面人的过程中,路过村庄户家时,只要人们提出来要看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新女婿不得拒绝。如果拒绝了,就会遭人笑话,甚至说新女婿小气、不精明(智商不够)。村里人大都是就近结亲,话一但出去了,风一样快,传到新亲家耳朵里,就使原由网刚刚定亲的两亲家心理上不愉悦

在老家,人们认为小孩子吃面人是件吉祥的事。所以,直到二十年前,我远离老家寄居城原由网市时,每每七月十五过后,母亲总要想方设法托人从五六百里远的老家给我儿子捎来一个大面人。而今,八月十五还在送月饼,而七月十五的捏面人、送面人却已几近淡出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的迅速消失,好多民间文化习俗也正在快速地淡出人们的生活眼下,老家的农村乡野十村九荒,村里没有了年轻人,仅有的几个留守老人们再也懒得捏面人了。而暂居城里的年轻人们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追时髦懒得捏了。偶尔在城市超市的熟食柜台上见到简单的面人——其实已不是面人而面鱼鱼了,提示人们:七月十五到了!至于东家西家相互帮忙捏面人、巧媳妇们相互暗自较量谁捏得面人更好看的氛围,任走遍乡野都难以寻得到了。捏了一千多年的面人,已沦落到了民间文化传承项目的行列里了。

历史就是这样,该衰的衰该盛的盛,没有理由。现在,八月十五已发展成了仅次于春节的浓重节日了。虽然送月饼在当下被演绎出不少趋炎附势的内涵,但对月亮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却是千古不变的主题。从文化发展的源头来说,八月十五比七月十五唯一多了的就是一枚永远不老的月亮。

记得小时候,八月十五的前天,村里就有人支烤炉,模具,开滩打月饼了。那时的我们,关心月饼远胜过关心月亮。支一台烤炉满村子都是月饼味。村子里,白天晴烟袅袅,晚上炉火通红。你家三十个他家二十个,家家都打不多,但家家都要打。站在顺风口的山圪蛋蛋上,香甜香甜的月饼味一股一股地绕过来,让那些行路的、放羊的、收秋的人们时不时抬起头来,扇扇鼻翼,陶醉其中。就连黄匆匆的油案板上那咔、咔、咔刻月饼声,都清脆清脆地香甜着……

那时候的农村人都很穷,一年见到的时候很少,相互之间的很多交易都还是以物易物。比如打月饼,自己端着面拿着糖提着油,再带上面或者其它粮食抵顶打月饼的工钱。月饼打回来了,最神秘的还是那个祭月的夜晚。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打三二十个月饼,给爷爷奶奶、老爷姥娘和必须送的亲戚过后,姐弟每人最多也就只能分一个。十五晚上,母亲在院子里的石磨头上铺一块垫子或者放一块木板,作为临时桌子。然后,把仅有的三两个未分出去的月饼切成六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牙儿,放在盘子里;再把放了好长时间的西瓜也切成牙儿放在盘子里,还有葡萄、果子、枣等自产水果都放在盘子里,再端在磨头上的垫子上或木板上,对着月亮摆好后,再将盛了粮食的升子(盘粮食的容器)里插上三柱香,放在月饼和水果的下方。香点燃了,人对着月亮跪地磕三头。这就是祭月。那是一个很神秘而肃穆的时刻,月光清濯濯地浸润着简陋的农家小院,三柱香燃起来,袅袅青烟仿佛与挂在天空的月亮有了一丝联系。母亲在虔诚地一项一项做着规定动作。父亲是共产党员,一般不参与这种活动。我们姐弟几个静静地站在一边谁也不敢出生,仿佛咳一声就会震裂薄薄的月纱。时间过得轻轻的,像冲荡天地间的月光。香终于燃烧完了,月饼和西瓜可以吃了,姐姐赶紧伸手拿了两牙牙月饼送到了父亲和母亲嘴里(否则,他们是不舍得吃的),等她扭回头来时,盘里的月饼早已让弟弟妹妹们分吃完了。

有时候,即使村里支起,我们家也不去炉上打月饼。到十五那天,母亲自己用油、糖和面,在家里的铁锅上烫些硬饼子十五就算过了。

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八月十五宰了你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264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