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描写

无意识描写

“ 也许我的确是无意识地

在描绘一个城市的孤独 ”

- Edward Hopper

无意识描写

夜幕初下的现代都市,社交网络似乎天罗地网,然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前所未有的疏离。行色匆匆的我们,看起来竟是如此孤独。

无意识描写

某个时刻,看到爱德华霍普安静而落寞的画作,就如同阅读那些情节寂寥的小说,会想起卡夫卡,雷蒙德卡佛。

虽然艺术形式不同,却都表达着某些相似的,关于内心的隐秘情感。

无意识描写

这些作品平静而强大,如果遇见,“似曾相识”之感往往喷薄而出。

无意识描写

爱德华霍普1882年出生于纽约奈亚镇,孩童时期沉默寡言,常遭同学欺辱,于是逐渐脱离人群,寻求独处。

这段经历也激发了他在喧嚣之外,捕捉细微美感的天赋。

“记不清何时开始,我就感觉照射在房屋上部的光与低一点的光不同,当看到上部的光,我就感到无比愉悦。”

无意识描写

Room by the sea

大学毕业后,爱德华霍普前往让艺术家癫狂的艺术之地——欧洲朝圣。那个年代的艺术风格变幻无常,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派、野兽派甚嚣尘上。

无意识描写

可霍普似乎不为所动。他依旧远离尘嚣,画远山,画天空,画静谧的海水,画孤独的灯塔。把一贯信奉的现实主义,渲染上空白的画布

无意识描写

Hook Mountain, Nyack, ca. 1899

他很会构图,布局有条不紊、滴水不漏。有几幅画作的构图几乎是古典的,透着清明的理智。

无意识描写

Coast Guard Station, Two Lights, Maine

无意识描写

Cape Ann Granite

欧洲旅行回来,爱德华在商业绘画领域中工作了几年,1920年后,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城市,描绘独特的都市风光。

无意识描写

1925年他画出了《铁道旁的房屋》,日后成为美国艺术的经典之作,也开启了著名的“荒凉都会”系列。

无意识描写

House by the Railroad,1925

无意识描写

Railroad Sunset ,1929

散发古典主义严谨风原由网格的构图,亮到诡异的光,让一切无所遁形,画中人似乎始终沉默,空洞眼神透露无处倾诉的寂寥,尽显美国日常生活荒诞的一面。

无意识描写

绘画的图像是静止的,但霍普的画却给人以流动的故事感。仿佛只要凝视地足够久,就能看到画的人的动态。

无意识描写

他让想象驰骋,将思维放诸画框外的世界(空间)和事件发生前后(时间)。

无意识描写

Chop Suey, 1929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情绪”,马丁塞利格曼曾说。

“20世纪初是焦虑的时代。这种情绪基调是弗洛伊德奠定的。他亲眼目睹了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顷刻间土崩瓦解,而新世界又百废待兴。。。

当旧的价值体系崩塌,新的尚未建立之时,时代被焦虑和不安充斥。”

无意识描写

Manhattan bridge

爱德华霍普沉默寡言,却洞悉世事。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麦卡锡时代、冷战、越战、股市崩盘和大萧条。

无意识描写

经济衰退和硝烟弥漫的阴影之下,是战争摧残过后的狼藉。土地弥漫着惨淡的愁云,现实如同经济泡沫一触即发,浮世繁华瞬间灰飞烟灭。

无意识描写

Greenwich Village

若无法改变现状,言语便成为最无用的表达方式。

如同沉默的目击者,霍普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独特沉思,用画笔细腻的传递繁华都市背后的孤独与忧郁。

无意识描写

阿兰德波顿在著作《旅行的艺术》里,这样阐述爱德华霍普的画作:“这些作品中,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无意识描写

画中人貌似都远离故土;原由网孤单地或坐或站,在旅店床边读信,或在酒吧独饮;在疾驰的列车上凝视窗外,或在旅店大堂捧书默读,多愁善感,若有所思。

他们漂泊四方,居无定所,寻找工作、性和友伴。

无意识描写

画中的世界寂静无声,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岛,带着天然屏障,彼此孤立。

张扬而浓重的色块对比柔和的光影,拼凑出都市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深夜彷徨,和喧嚣背景下的落寞寂寥。

无意识描写

霍普竭力精简人物场景,定格的瞬间将生活的碎片用大块色调填充,营造出物象之间的微妙情绪,削弱了故事的叙事性,却释放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无意识描写

僵直的线条、空寂的环境,冷漠的人物,无不透着清冷的疏离感。

无意识描写

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认为,窗如同摄影镜头,是建立空间内外对话的渠道。光不可描述,如同空气和风不可捕捉。但艺术可以用绘画和影像呈现出光的形式。

无意识描写

霍普对窗的理解和对光线的精准把握,亦如此摄影镜头般的存在,为观者创造了一个偷窥式的角度,也成为霍普画作最具艺术张力之处。

无意识描写

比如1942年,爱德华霍普最著名的《夜鹰》,创作于珍珠港事件之后,

一反战争的暴力,《夜鹰》静如死水。动荡时期的深夜,荒芜静谧的街道,酒馆沉默的独酌,一切冷漠而淡然。

无意识描写

Nighthawks,1942

明亮的封闭餐厅,反衬街道的阴鬱氛围;锋利的锐角构图,配合浓重的光影明暗www.58yuanyou.com

餐厅矩形的窗户与轮廓分明的线条,仿佛把画中人禁锢在灯光笼罩的孤岛之中。画布边缘被硬生生切断,不留下任何逃离此时此地的通道。

无意识描写

霍普用顺畅而克制的笔触,制造出过于夸张的冷静氛围,却予人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紧迫感。画面充斥着隐秘的情节和丰沛的情绪。

静寂,让故事如暗流般涌动。

此时的霍普,以旁观者的眼光窥视着一切。如同隐藏在黑暗的夜行者,独行于冷清街道的他,一样是孤独的存在。

无意识描写

霍普的画中几乎都有窗,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光线从低角度斜长射入,留下满墙浓烈的影子,干净清朗、寂静透亮,弥漫着一种缄默、疏远的气息。

无意识描写

Office in a Small City

无意识描写

如果说光是善与美,暗是罪与罚,那霍普的画中光暗并存,似乎每笔色彩背后,都暗藏玄机。

无意识描写

这些作品成为后续无数艺术家再创作的灵感之源,也是解读现实主义影像时无法回避的一座巅峰。

无意识描写

The Lighthouse at Two Lights

希区柯克经典影片《惊魂计》里那栋令人毛骨悚然的荒凉别墅,几乎就是霍普笔下孤零零的维多利亚式大宅翻版。

无意识描写

Edward Hopper's "House by the Railroad"

Right: Alfred Hitchwww.58yuanyou.comcock's "Psycho"

德国导演Wim Wenders的电影构图深受霍普的影响,在著名电影《德州巴黎》与《柏林苍穹下》中,都可以找到霍普式的构图和色彩。

无意识描写

Paris, Texas,Wim Wenders,1984

相似的取景与光线隐晦地暗示了绚烂表象下的虚无与苍白。

无意识描写

Himmel ber berlin,Wim Wenders

如果说《银翼杀手》中的街景似曾相识,那也是因为霍普早已不动声色地,将那种无可排解、无处倾诉的寂寥,种植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了。

无意识描写

Blade Runner, 1982

建筑犹如城市夜幕中的“孤岛”,落寞的身影,忧郁的街区,黄昏的惆怅,和寂寥的道路。彼此间模糊、暧昧又疏离,听得见呼吸,但眼神却从不聚焦。。。

这便是霍普给我们描绘的现代生活。

无意识描写

“这些平常的卑微的琐碎日子

过着过着就成了永恒 ”

雷蒙德卡佛小说里句子很配霍普的画

无意识描写

作为捕捉现代性忧郁的天才,霍普如同一面明澈的镜子,折射着文化背影与社会动荡,那是20世纪时代阴影下,美国式孤独最真实的写照。

无意识描写

霍普画作的中心不是空间,也不是人,而是人与空间的关系,和空间投射到人物的表情姿态,里面包含的是有关时空的记忆。

无意识描写

开放的公共场域本应提供交流的纽带,但霍普笔下,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果——空间的开放反而凸显出人物难以言喻的寂寥——世界有世界的喧嚣,我有我的孤独

无意识描写

诡异的采光描述的是平静下的暗潮汹涌,是浮华盛宴后的落寞寂寥,也是现代人的存在主义困局。

无意识描写

面对霍普的作品,越试图进入,越遥不可及,无所适从的时空失落感,仿佛“空镜”,成为某种城市影像划痕的放大,让观者深入关注到人和城市的情感,体会不再日常的感受。

无意识描写

无意识描写

奥地利导演Gustav Deutsch,更是直接将霍普的画作拍成电影,名为《雪莉:现实的愿景》,故事由霍普的13幅画作串联而成,从虚构女主Shirley的视角,解读上世纪中叶的美国往事。

无意识描写

Shirley: Visions of Reality,Gustav Deutsch

侦探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痴迷霍普画中深入骨髓的孤独,连同16位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为霍普17幅经典画作写下短篇小说,集结成《光与暗的故事》。

无意识描写

In Sunlight or In Shadow,Lawrence Block

大卫林奇的《双峰》中很多场景,也都有霍普绘画的//www.58yuanyou.com影子,看似寻常的美国生活景观中透出一种寂冷、忧郁的氛围。

无意识描写

Twin Peaks,David Lynch,2017

霍普成名后,作品备受世界推崇,然而他依旧如繁华都市的沉默者,以冷眼旁观的视角,还尘嚣以真实的原貌。将自己推崇的主义和无可排解的寂寥,深深植入在时代的潜意识里。

无意识描写

白昼解不开的结,黑夜慢慢耗

深夜的窗外漆黑一片,暗的仿佛置身荒野,静的仿佛听得到内心无助、茫然与恐惧的孤独回声。

无意识描写

时代是轮回的,孤独、自由、死亡、生命的无意义,是存在主义关注的四大问题,霍普笔下的孤独,何尝不隐藏在我们每人的内心深处。

无意识描写

耀匀独家前线专栏

建筑设计硕士,

美国斯坦福艺术史专业,

回国后清华规划院做地产策划。

热爱艺术

让我们一起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无意识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73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