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来源| 商界洞见(biz998)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点剖析

继达能出售乐百氏、中粮集团出售五谷道场后,今日中国快消食品行业又爆出一项重大资产出售事件:统一集团作价9.5亿元人民币出售健力宝贸易(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2007年,统一公司不顾健力宝复杂的身世取得了健力宝贸易的全部股权。时隔十年,“中国魔水”再次被转手,而接手者正是曾经养大了健力宝的“娘家人”——健力宝集团。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几乎无人再提,行至今日即将“回家”,对健力宝而言,迎接它的是腾飞还是动荡呢?

01

曾属于中国的民族传奇——东方魔水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健力宝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更是一个从未缺少故事的品牌。

1984年,中国公司的元年正式开启。在这一年,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标杆性企业”诸如联想、海尔、万科等公司相继创办。而在这一年,最耀眼的莫过于诞生于广东三水县的健力宝。健力宝的前身为广东三水酒厂,1984年时还只是广东一个边陲小县的百人酒厂。时任厂长的李经纬,突然把眼光瞄准了8月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当时他手上有一种还没有投放市场,甚至连用什么来包装和商标是什么都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新饮料。

李经纬,1939年4月生于广东三水,自幼出身贫苦,在孤儿院长大。10岁开始他便打零工,擦皮鞋、扇扇子、还在印刷厂当过工人,后升任厂长。1960年出任三水县体委副主任。1973年,因受人排挤又被发配到县里的酒厂当厂长。那是一个只有几口米酒缸的作坊工厂,李经纬去后苦心经营,竟然开发出了一条啤酒生产线,生产出的强力啤酒在当地渐渐站稳了脚跟。

1983年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那时的可口可乐在中国中心城市日渐风靡,一些小型的饮料工厂已经在各地冒了出来,体委干部出身的李经纬很“天才”地想到了让企业生产运动型饮料。当时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了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李经纬便登门要求合作,经过100多次试验终于做出了一款橙色的、含碱电解质的饮料——这就是日后的“东方魔水”健力宝。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当年的三水酒厂,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除了产品,当时的健力宝可谓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怎么把它卖出去?胆识过人的李经纬决定开展“体育营销”,把目光直接定向了大洋彼岸的奥运会。

1983年中,李经纬打听到两个消息,一是国家体委正在为首次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准备饮料,二是第11届亚足联代表大会将在广州召开。

李经纬决定将产品送到亚足联的会议上,在体委面前露脸。该决定遭到了厂里人一致反对:那个年代,白送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新产品一分钱没赚,就要先往外送钱?李经纬随即展现了其决心和对酒厂的绝对控制力。几天时间里,他先是想出了“健力宝”这个品牌名称,又找人设计了一个在当时超凡脱俗的商标,接着是工商注册,所有工作一气呵成。

万事俱备,只欠生产。李经纬希望用易拉罐来包装健力宝,因为在当时的消费者看来,能用易拉罐的都是高档饮料。但那时候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三水酒厂更不可能有这样的生产线。李经纬四处奔波,先是说动了一家香港企业,为健力宝订制生产了小批量的易拉罐,接着他又通过关系找到了深圳百事可乐公司,在对方的生产线上偷偷将饮料装进了易拉罐里。

一番秘密行动后,200箱光鲜靓丽的健力宝出现在了亚足联的会议上,引发了与会者和媒体的关注,这之后,它无可争议地成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出征”饮料。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实现了“三连冠”的鸿鹄伟业,举国沸腾。随后日媒发表了一篇《靠“魔水”快速进击?》的花边新闻稿,猜测“中国运动员取得了15块奥运金牌,可能是喝了具有某种神奇功效的新型运动饮品——健力宝——的缘故”。后经国内媒体大量转载,“中国魔水”与“东方魔女”交相辉映,在早已沸腾的奥运热上再添一分充满了神秘气息的民族骄傲,健力宝一夜而为天下知。

奥运军团出征前,健力宝的销量几乎为0,8月至年末,企业在几个月内实现了345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这个数字蹿升至1650万元,再下一年是1.3亿。

1987年,广东健力宝有限公司成立,健力宝成为当年全运会和之后1990年亚运www.58yuanyou.com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大噪。在经营健力宝的过程中,李经纬的经营才能不断展现,“拉环有奖”的促销创意至今仍是营销界的经典案例之一。1991年,健力宝还被送到了当时参加大选的克林顿夫妇手中,1993年,他又将健力宝送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圆形GRoCRa会议桌……

到1997年,健力宝发展到鼎盛时期,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而在当时,娃哈哈的销售额还不及健力宝一半。据说,在最紧俏的时候,三水到处是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卡车,有时一车皮健力宝的批条甚至被炒到2万元。

一系列的营销大战让健力宝一跃成为国际品牌,也被誉为“民族饮料第一品牌”。随着健力宝一路走红,李经纬也荣耀加身。

02

陷入产权之争,创始人与品牌奇迹双双陨落

可是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乐”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以及新进国产饮料不断涌现,健力宝的上升势头开始放缓。1997年起,尽管每年广告费仍在亿元之巨,健力宝销售增势出现停滞。1999年起,产销下滑速度加快,健力宝内部多年累积的体制及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最为甚者,李经纬的经营团队多有安插家族亲信进入公司担任要职,这令健力宝演变为一个盘根错节的内部人控制企业。早自1995年始,针对李经纬个人及其管理团队的各类举报,就未有中断。

市场因素、内部管理之外,一颗从健力宝诞生之日起就埋下的定时炸弹也爆发了。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三水政府对健力宝是产权意义上的控制,而健力宝管理一直由李经纬个人掌控,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也相对独立。但正是“产权意义上的控制”,这个当初李经纬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此外,1997年健力宝集团将总部搬迁到广州,也牵动了三水市政府敏感的神经:总部搬到广州,是否意味着这株摇钱树将从自己的土地上“飞走”?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这些怀疑如病毒一样在三水市政府官员圈内繁殖和扩散,有人甚至质疑健力宝的海外战略也是一个“圈套”。因为,“上千万美元的钱被投入到美国市场,可是在那里的超市并看不到健力宝的产品”。这些怀疑最终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识,那就是,李经纬已经不跟三水人一条心了。

从此,他的所有行动都被打上了可疑的标志,这也为今后健力宝的曲//www.58yuanyou.com折埋下“祸根”。

1997年秋天,李经纬试图推动健力宝在香港上市。在上市方案中,涉及到企业经营层的股权分配。三水政府以“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经营团队购买股票,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围绕健力宝的产权,健力宝内部的体制和管理矛盾也爆发,直至最后势如水火。

1999年,李经纬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过程中,三水政府逐步加大对健力宝的掌控力度,李经纬逐步失去对健力宝的控制权。健力宝的市场拓展止步,而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内耗却不断升温。

2001年,健力宝经营业绩下跌到31亿元,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000万元左右。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与三水市政府草签协议,三水市政府作价3.8亿元,将健力宝100%的股份全数售出,在这个协议——以及日后 所有协议中,显赫无比的健力宝品牌的评估价格均为零。

这一决定让李经纬难以接受,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市政府宁可把企业出售给素不相识的外国公司,也不肯卖给一手将企业创建起来、为此呕心沥血了一辈子而且还愿意出更高价格的自己。一时间国内媒体闻风而动,“健力宝被无情贱卖”、“中国第一民族品牌旗帜被砍”等等舆论铺天盖地,其间夹杂的高昂情绪显然让三水市政府难以招架。健力宝一方面向外宣称,愿以4.5亿元的价格替健力宝“赎身”;另一方面则对试图进入公司审核查账的新加坡人全面抵制,拒不交出相关的商业资料。

李经纬的对抗姿态和汹涌而来的舆论攻势,把本来就缺少公关应对能力的三水市政府逼到了一个万分尴尬的墙角:既然不能卖给外国企业,他们就想方设法卖给国内企业,总之健力宝不可能回到李经纬的手里。

为了应对,李经纬找到了当时最有可能的买家——娃哈哈的宗庆后做工作,劝说其高抬贵手。这之后,他找到市长,公开将心底的疑问说了出来:为什么不能让我们买回来?

2002年1月9日,三水市政府与健力宝团队再次开会对话。此时的李经纬已击退GRoCRa新加坡人、劝止宗庆后,而且在舆论上颇占上风,他认定命运不可能第三次从他手中抢走健力宝了。双方商定,李经纬团队一次性拿出4.5亿元买走全部的健力宝股份,从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对桌人马话不投机,条款拟定,即冷冷地一拍两散。

眼看着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可是,命运却在这个时刻无比残忍地第三次耍弄了李经纬。

6天后,三水政府将所持有的健力宝公司75%股份转让给浙江国投的张海(后因涉嫌职务侵占与挪用资金罪,被判入狱),作价3.38亿元。在仪式上,功败垂成的李经纬如一匹被弃的老战驹,默默地坐在会场一角,难掩一脸的落寞神情。第二天,他“含泪仰天,不发一语”的照片被刊登在国内所有的新闻网站和财经媒体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对他(李经纬)而言,就像是自己养了十八年的孩子突然被人抱走,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李经纬的老部下,原健力宝总裁助理、总裁办主任李志强谈及此事,很是感叹。

这也成为李经纬的最后一次悲怆亮相。从此,这位个性开朗、很喜欢跟年轻记者交朋友的老者再也没有在公开的媒体上说过一句话。

李经纬的厄运还没有到头。在签约仪式举行后的第九天,他在家中突发脑溢血,从此在病床和轮椅上度过了余生。同年10月中旬,病榻上的李经纬收到一纸通知,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涉嫌贪污犯罪为罪名罢免了他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至此,扑朔迷离、一波三折的健力宝产权交易事件,以李经纬的涉嫌犯罪而尘埃落定。然而,让人难解的是,一直到5年后的2007年初,检察院都一直未对李经纬正式提起诉讼。

2004年,健力宝集团出现资金危机,拖欠供应商货款、工厂停产、经销商逼宫。号称总资产47亿元的健力宝,负债近3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5亿元,实际资产负债率超过70%。

此后几年,健力宝如一片跑马场,几路诸侯轮番杀伐,仅有的那几分元气也行将失尽。知名作家吴晓波曾撰文指出,健力宝的竞争对手始终是它自己。“在它创业的前10年,几乎看不到任何危机存在的迹象”。

有记者问健力宝员工:“你知道现在谁是公司总裁吗?”员工漠然答道:“爱谁谁。”面对这一派难以收拾的乱局,有人突然又想起了病榻上的李经纬。

2005年,随着张海的锒铛入狱,健力宝也被推向了崩溃的边缘。随后广东三水市政府再次出面寻找新买家,并于2005年10月与统一集团签订了收购合约,直至2007年台湾统一集团正式入主健力宝。

即便是统一收购了其商贸公司全部股权,人们记忆中的健力宝,这个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品牌,挣扎着重新崛起,却难得解救。数据显示,健力宝近几年业绩都不理想,远低于历史最高营业额,市场份额萎缩,销量不佳,股东正逐渐失去信心。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霸主地位日渐难以动摇,娃哈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80亿元,台湾的康师傅和统一在茶饮料、果汁饮料市场上更有收获,而后起的蒙牛、伊利则凭借独特的奶源优势异军突起。跟这些巨子相比,昔日的龙头老大健力宝已不复当年之勇,人们对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也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这就是“中国第一饮料品牌”健力宝的兴衰实录。一场基于实业公司平台的疯狂的资本盛宴在一片狼藉中曲终人散。

03

再度被卖,福兮祸兮?

作为曾经流淌着国企血液的“创业型公司”,行至今日,健力宝的发展让人不胜唏嘘感慨。健力宝和其创始人的身后,其实站着一大批人,他们曾在改革浪潮中成为“英雄”,但也因产权不明、政企关系、以及国企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失等原因,最终让企业家买单。可惜的是,李经纬没有成为另一个褚时健,他创建了健力宝,却没能看着健力宝再次辉煌。

2013年4月22日,李经纬辞别人世。他生前只留下两句话,一是我死了比活着舒服;二是希望落叶归根,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遗言。李经纬得以落叶归根,他曾在三水统治了一个行业,最终在此永世长眠。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如今,将“健力宝”揽入麾下达十年之久的统一再度出售健力宝贸易全部股权。公开信息显示,统一公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几次“续命”(品牌专属授权),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增速都在放缓,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儿都还来不及,何必经营一个“租”来的品牌,这与其今年“放弃”今麦郎异曲同工。不过,对健力宝而言,福祸就很难判断了。

在复兴的荆棘路上,在市场经济日益规范的今天,健力宝能否再站起,考验着未来掌舵人和企业的智慧。不难预见的是,对健力宝而言,很快就会有新故事发生。

商业洞见(biz998)综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综合资料参考:

《健力宝:倒下难再起?》网易财经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

《李经纬曾与地方政府交恶:健力宝偏不卖给创业人原由网》环球企业家杂志

《统一9.5亿售健力宝100%股权,"中国魔水"再次转手》网易财经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健力宝为什么衰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2875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