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诗词创作

之起承转合

主讲:跑堂

……初学宜从七绝始。说到绝句,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起承转合,这是后人总结出//www.58yuanyou.com来的,普适功能很强大。而平起、顺承、跳转、妙合的说法,十分的形象,更具有实际操作的指导性。

……《千家诗》的第一篇,是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起承写景,转合抒情,余心乐的出现,看似有些突兀,其实是一种跳转。而学少年既是暗示,也是释放,可谓妙合。也正如此,我们才能联想到在起承二句的场景里面,作者一定有放浪不羁爱自由的行为举止,如苏东坡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样。当年有人改了几个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跪床前。时人不识余心苦,谓我偷闲学拜年,一副活生生的陈季常范,聊为一笑。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李白的代表作《独坐敬亭山》。鸟儿飞走,浮云闲游,看不出深意,但无妨,平起顺承,就是说,起句不要唱高调,承句不用多惊警,“打蛇随棍上”,顺着杆子往上爬就行了。然后三句说相看而不厌,和谁呢?看结句我们才//www.58yuanyou.com知道,只有敬亭山,原来鸟呀云呀的也就是个陪衬,根本不入作者的眼。转合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大有文章,所谓冲淡,大抵如此。彼此不厌,山吗?GwitUOLK人吗?山或是人,人或是山,这就是景即是我,我即是景。

我们说写诗的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对于诗人来说,三种境界依次修炼达到,不可能跨越,而李白这个就是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诗词很个人,对于创作而言,我始终存在,这是绝对的,如果没有我,也就不会写诗填词了。感觉不到我,突出的我,有我而舍我,这是我认为的三个层次。我有个朋友写过一句,“满城秋雨一人知,”得到大量点赞。我深不以为然,唐人诗曰“满城风雨只秋知”,相比之下,高低立判。何故?秋既知道,我岂不知?

顺便说一下,自我大中华倾力开展旅游业以来,各地景点都绞尽脑汁抬出古文化名人来打榜,走过路过都不会放过,于是,凭块二十一世纪立的碑文,李白和玉真十分荣幸地躺枪,姐弟恋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开来。倘真有这等好事,李白何故倒插门宅居十年喝闷酒呢,又何故不能像王维一样弄个京官遛遛鸟混混日子。野史佚事,有些可以采信,聊备一说,有些真不能,历史毕竟不是清宫戏、穿越剧。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起承转合具有强大的普适性,但又不是绝对的,那么,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呢?

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第一句,感觉话根本没说完,也就是说第一句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和第二句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这就不存在起承的关系了。后面第三句没有转,第四句也不是合。那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上半说风光不同,下半说不同之所在,这是上下结构,在绝句中也是大量的存在。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又如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二句有起承的架子,三四句没有转合,这也是上下结构的写法。我觉得,像杨万里、志南和尚这类原由网纯写景的,是不必拘泥于起承转合的。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是写景,以问起,以答承。三句说转,字面上貌似是,但意思上却是承二句而来。也就是说,三句并没转,只在字面上因特指,有加重语气。四句也不是合,是承三句的一个说明。非常忠实地陈述一个事件,或者说对话过程,赋笔为主。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结构呢?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三问三答,省略了两问,情节的层层推进,情感的跌宕起伏,既自然老到,又天衣无缝。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递进结构。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初学者,意先通,然后工,形式上稍加注意,关键在达意。写诗不难,就如说话,先说清楚,再说流畅,倘能说到心坎里,即已入门原由网

………………………………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傍花随柳的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9246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