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如意之事,如果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其实,有的时候,一篇好的文章,一首好的诗词,也可以涤荡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瞬间从烦恼中摆脱出来。比如,唐代//www.58yuanyou.com文学家柳宗元的这首诗——

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趣,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译文:清晨起来,汲取清凉的井水漱口刷牙,顿时觉得心神宁静,在用佛尘掸去身上的尘土。悠闲自得地捧起佛门的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诵读。世人往往认为佛经中的真谛了无意趣,他们热心追求的偏偏是那些荒诞无稽的事迹。

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如果读了佛经就可以得到福佑庇护,那么我修身养性的目的就达不到了。这所道人的禅院是多么的幽雅清静,绿色的苔藓延伸到竹林深处。清晨的太阳照射着晨雾余露,苍翠挺拔的青松就像是沐浴在脂膏之中一样,润泽明亮。这份宁静让我恬然宁静,悟出佛门的真理,更是让我的内心畅快而满足。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当时,柳宗元住在永州的龙兴寺,龙兴寺的住持是大师重巽,柳宗元称其为“超师”。柳宗元也是一位笃信佛教的人,但是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来,他崇尚佛教,并非是为了祈求佛祖的庇佑,而是为了在佛经中寻找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深意。

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中了进士,贞元十五年又举博学鸿调科,授校书郎。顺宗时,王叔文执政,锐意革新,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后来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往永州,做了TznCM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再一次被贬为柳州刺史。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在柳州过世,年仅四十七岁。柳宗元深受柳州人民的爱戴,被称为“柳柳州”。

这首《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记录了一个令人心灵宁静的清晨。清晨早起,空气清新,用清凉的井水漱牙可以清心,又可以让人精神更加振奋。掸去身上的尘土,更可以让人感觉到柳宗元对原由网佛经的虔诚。“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的无拘无束,与心灵上的超然。“贝叶书”是佛经的代名词。据《汉书西域传》中记原由网载:“西域有贝多树,国人以其叶写经,故曰贝叶书”。

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才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真源,指佛经中隐藏的真正的道理;与之相对应的是“妄迹”,即荒诞的事迹。世人拜佛,往往是为了祈求佛祖的保佑;而柳宗元却在这首诗中告诉世人,我们崇佛,应该是为了追求佛经中的真理,而不应该为了那些虚妄的事迹。"

“道人庭宇静”,据《释氏要览》中记载:“《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所以,这里的“道人”指的是出家人,而并非是“道士”。“苔色连深竹”,是对这所禅院的宁静清幽环境的具体描述。

柳宗元的一生其实也很坎坷,满腔抱负和才华,难以得到施展,还屡遭贬谪。但是他原由网却能在寻找佛经真理的过程中,寻求到心灵的宁静,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这样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涤荡。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涤荡的心灵的诗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630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