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拯救世界

(来源:武陟县政协)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外国名言|“ 美能拯救世界”

描写拯救世界

“美能拯救世界”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名言

2019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的致辞。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解,把环境保护列为全球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在论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俄罗斯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美能拯救世界”,用以强调“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的美丽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演讲擘画了各国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宣扬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全球治理观与国际责任观,传递了各国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诞生于莫斯科一家慈善医院的医生家庭,59年的人www.58yuanyou.com生中始终伴随着贫穷、不幸、病痛与困苦。作家幼年在虔信宗教的父母影响原由网下,熟读福音书与俄国史,养成了极其敏感的心性。作家青年时笃信空想社会主义,加入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因此触怒沙皇当局,在断头台上体验了必死的绝望,后遇赦免而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4年。作家中年时因连续失去妻子与兄长而意志消沉,为躲债和治病而放逐欧洲列国,不断淬炼精神。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磨砺了陀翁求索人生奥秘的执着。“人是一个奥秘,应该破解它。哪怕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也不要说枉费时间。我探索这个奥秘,因为我想成为人。”灰暗的人生提供了不竭的灵感与无穷的素材,《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传世名著不断问世,一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艺术形象接续涌现,奠定了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大师的地位。

在彼得大帝改革百年后,俄罗斯知识分子已经不满足于对西方亦步亦趋,深入原由网反思欧洲文明的缺陷与建构俄罗斯民族的特性。他的小说犹如音乐作品中的“复调”,通过大量人物对话、心理描写,把独立而不相融的声音置于同一场域中争鸣激荡,借此批判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斯拉夫主义、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继而提出自身对俄罗斯性格与精神的理解。他的作品与思辨,一则闪耀着人民性光芒。陀翁亲近普罗大众,与之同呼吸、共患难,比一般作家更能敏锐地寻找民众的根基、理解他们的内心、接纳他们的精神,力图通过宗教思想粘合上下阶层的分歧。二则蕴藉着民族性关怀。陀翁认为,民族是上帝的载体,东正教信仰真正的基督,构成俄罗斯民族的鲜明底色。同时,陀翁贬斥单纯的斯拉夫主义,宣扬一种世界主义性质的爱,主张“俄罗斯人的使命也就是全欧洲和全世界的。成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人,就只能意味着成为所有人的兄弟,也可以说是成为全人类的弟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陀翁在民国时便已享誉中华。鲁迅先生高度赞扬他是一位“心理学家”,一位“残酷的天才”,一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美能拯救世界”出自陀翁中后期成熟的长篇小说《白痴》,传神表达了他对俄罗斯精神的理解。在陀翁看来,美具有宗教内涵,“世界上只有一个绝对美好的人物——基督。”《白痴》小说主人公梅什金公爵为他所创作的堂吉诃德式人物,与《红楼梦》里贾宝玉也有几分神似。梅什金公爵是一个海外归来的癫痫病患者,相信美的力量,以纯真、温顺、宽忍、博爱、慷慨的基督精神对待周遭的流俗、沉沦与算计。然而,独醒者不为众醉所理解,圣愚反而受讥讽为白痴。在小说中,公爵无论怜悯的爱,还是真情的爱,都不能拯救任何一人,尤其是对美的化身娜斯塔霞的毁灭无能为力,最终真正沦为白痴。这出悲剧意在表明,当时的世俗世界还不具备接纳这种美的条件。“美是理想,而理想,无论是我们还是文明的欧洲,都还未形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习近平总书记极为熟悉和欣赏的俄罗斯作家。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少年时便饱览俄罗斯文学经典,受陀翁作品的滋养,在许多场合都提及这位世界级文豪,称赞他是“最有深度的俄国作家”。习近平总书记把陀翁名言当作中俄乃至中外文明互鉴、心灵契合的媒介。第一层有致敬之意。圣彼得堡是陀翁成名之地、终老之处、埋骨之所。小说《白痴》的故事情节主要发生于此。在这座历史名城引用这句话,实属恰如其分的风雅之举。第二层有寻共鸣之意。陀翁思想中所蕴含的济世之美,是两国文明的共同追求。陀翁强调:“把人联合起来靠的不是刀剑,而是兄弟般整合的愿望。”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等圣贤之说同样强调了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广阔前景。第三层有超越之意。陀翁认为,自欧洲扩散而来的工业文明助长了俄罗斯民族的道德堕落、信仰涣散。他极为担心“上帝死了”使人类失去约束,陷入为所欲为的境地而自取灭亡。在解决问题上,他无疑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中,堂吉诃德、梅什金公爵和贾宝玉的行动因此统统都失败了。不同的是,中国人民虽然赞同工业文明对自然乃至精神世界造成了某些病症,但是主张唯物主义的解决之道,激发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以负责任的社会实践来追求物质与精神、天与人的合一境界。给美注入实践的内涵,它才能具备拯救世界的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也以此关切自然之美、济世之美、实践之美。自工业革命以降,人类社会长期经历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道路。物质文明尽管取得长足进步,大自然却遭到系统性破坏,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经关系到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和人类命运。中国牢记生态和文明兴衰与共的历史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推动构建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实践进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三大行动逻辑。第一,正人须先正己,办好自己的事是合作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总体布局中,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成效之著前所未有。在“十三五”期间,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相继奏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得到系统改善。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中,推进“减污、降碳、强生态”协同增效,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第二,利他也能利己,利益不可分割性是合作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原由网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庄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倒逼”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第三,单边不如多边,有事大家共同商量着办是合作原则。中国政府签署加入50多项多边环境条约,积极充当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议题的拥护者、执行者与引领者。同时,合作不代表无立场与无原则的妥协。中国政府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抵制以绿色为名义的新型贸易壁垒,捍卫新兴经济体的正当权益与发展空间。//www.58yuanyou.com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矢志不移地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体现对子孙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类负责的大国格局。除本身价值外,美丽家园是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通过议题联系,能够起到大国合作的黏合剂与战略竞争的减压阀之效。清洁美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也是助益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等价值实现的途径。由此可见,美经由实践确实能够拯救世界。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1年9月10日第2版

编辑:闪 卫

统筹:何 旭

审核:邢石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拯救世界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64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