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清 明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天地清明,地敞亮

文 | 韩星星

春雨不急不缓,清澈安静,落在清明,就多了缱绻悱恻的情愫。

又逢春雨,又是清明。说好的天清地明呢?天上,人间,梨花带雨如昨。书上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我回来了,但没“至此”,只能旁观另一种清明:阴郁,忧伤。

我在城里过阳历。数字化的生活屏蔽了自然,但每年清明,我都如约回到家乡,看望父母,给爷爷上坟。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比家乡更遥远,我所记得、抵达的,也只有清明,还是作为节日。时光也欺生,这些年来,清明的天况和词义总相反,开玩笑般地糊弄着我。

我行其野, 芃芃其麦。春雨贵如油,麦子开足马力生长,俯下身,能听见悠远的抽节拔穗声,仿佛正从天边驰来。这也是古人对麦的解释:天所来也。我总片面地认为,麦是天之子,所以五谷中,只有麦被尊称为麦子;所以爷爷老了,才麦子般被埋在麦田里。

爷爷喜欢把麦写成麥 ,耐心地给我解释:麦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左边的“人”是爸爸,右边的“人”是母亲母亲,下边的大“人”是你……。我很困惑:我是小孩啊?爷爷在哪吃饭呢?爷爷笑,抚摸着我的头说:别急!你会长大的。爷爷站在上面的“十”字架上看你们吃呢,你们吃得香、吃得好,爷爷也就饱了……

现在,爷爷仍坐在麦田里,只是凳子换成了坟,绕膝的我换成了麦,家换成了冢。

走到爷爷坟前,父亲的眼忽地明亮起来。他老了,也就走两三里路,都汗流不止、气喘吁吁。我让父亲烧纸钱,我添坟。除草,砍灌木,添新土,摊平。耳濡目染了三十年,虽第一次干,我也做得游刃有余。最后,放坟头,碗形,两个,一个向下,一个向上。

坟是爷爷的家,坟头这抷土就是点睛之笔,只能由父亲做。我问:为何一座坟要两个坟头?还要一上一下?父亲看着我:两个坟头,是说生无遗憾、死而清明;一上一下,是说顶天立地、继往开来。我讶然,父亲不通文墨,但这些话却像浸润在血脉里,脱口而出。

生和死,天和地,在一座坟上和谐、统一。就像家和冢,不原由网差一笔一划;生和死,也不隔一草一木。“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除去节气和节日,清明还有着更洁净、源远的内涵,流淌在一代代人的血脉里——清清白白老去,明明朗朗活着。

我恍若看见爷爷,清洁而明净,比清明还清明。我揉揉眼,是父亲,他越活越像爷爷了。

我在坟前跪下,磕头。麦苗青青,染绿了我的膝盖、手掌和额头。春天来了,我和父亲来了,爷爷看到了吗?儿时的情境悄悄浮现,爷爷在地上写个“春”,教我认:春就是三个人过日子,爸爸、母亲母亲和你……。现在,我年已而立,不会再傻兮兮地问爷爷去哪儿了。

古人说:虚壹而净,谓之大清明。这就是大地上的清明,天地清明,心地敞亮。

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清明

文 | 耿艳菊

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最让人期盼。单看这二字,已觉清爽明净了。陌上花开,芳草鲜美,绿草晴天。“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能不盼清明?游春踏青莫过于此时了。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是西汉时期《淮南子》中的记录。“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此时天地也豁然清朗爽净,明净光洁,处处潜藏着生机。《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万物生长,清明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www.58yuanyou.com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清明最初只是一种节气罢了。

清明距寒食节很近,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古人对祭祀祖先也十分重视,故称为寒食节。而清明时节天朗气清,适合外出,韦应物有诗日:“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民间寒食、清明并举相沿成习,官方遂以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可见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是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在清明来时进行。

古时春回大地时,还有一个节日叫上已节,俗称三月三。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天气柔和舒朗,祓禊、踏青是沉寂了一冬后的主要活动。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原由网,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踏青也渐渐地成为了清明节的主要风俗。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清明节,会举办很多活动,像清明祭祀扫墓,结伴踏青,蹴鞠,放风筝,荡秋千,植树,插柳,吃冷食等。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最终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时光悠悠,岁月漫漫,很多习俗不知不觉丢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如今的清明时节,主要是缅怀先人,上坟扫墓,郊外踏青。不关历史如何变幻,时光多深远,清明节依旧是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对先辈们的尊敬和感念,还有对明媚春光的追求,永远是一成不变的。

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清明的

文 | 郭利

天清水暖,又近清明。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清明不仅兼具了节气与节日的功能,更是一场对亲情、对生命的盛大怀念和祭祀。每年这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奔往同一个去处——哪怕隔着山高水远身不能至,心魂也会不由自主地萦绕奔赴——奔赴这条清明的路。

这时候,我们在岁月中不断迟钝的记忆开始悄然复苏,不期然就想起很多往事,想起与逝去亲人谈笑宴宴的温暖时光——是的,我们一点也不难过,全都是温馨美好;这时候,我们在红尘中坚硬麻木的心变得柔软缠绵,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放下工作生活的牵绊,摆脱世俗情绪的纠缠,踏上这条清明之路。

清明的路蜿蜒曲折,它凝聚着无数时光岁月的记忆,堆积着数不清的星辰片羽,无意一瞥,随手捡拾,都有无数的故事扑面而来,都有真切的场景清晰而现,让我们悄然无语,心中已然是千折百回,波涛汹涌。

绿草春花铺满清明的路,它从远古通向未来,无尽无休;相思怀念萦绕着清明的路,它从现实的肉体通向虚无缥缈的灵魂,无处不在。在这条路上,有我们的前世今生,有我们的魂牵梦绕,有我们不能割舍的世俗生活,有让我们难舍难忘、不离不弃的亲情岁月。

清明的路是一场心灵的旅行。我们不仅与逝者隔着时空对话,也在与自己贴心扣问。生与死,爱与恨,都在这条路上回归简单与通透。站在依山绵延花草簇拥的墓碑间,多少烦恼都如云烟散去,多少纠结都自动解开。那些碑文删繁就简,省略了一生的云卷云舒,猎猎长风,只剩下一个个不同的名字和生卒年,无言告诉天地岁月,这个世界,他们来过,他们爱过生活过,无论生时是波澜壮阔还是平淡静好,最终都殊途同归,所以何必多说,只要他们自己记得,他们的亲人记得就好。世上有路千万条,只有清明这条路,让我们穿过生活的繁花密柳,找回迷茫的自己,感恩来路的坎坷风尘,思考失去与收获,生命与成长。

春风抚过清明的路,让草长莺飞,山川锦绣;细雨洒落清明的路,让天地清澈,满眼温润。生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传奇,死是一个无可原由网怀疑的结局。在生与死之间,在清明的路上,有生者的相思与怀念,有先人的目光与岁月;有我们深情的爱与诚挚的祭奠,有他们无声的祝福与坚韧的信赖,一代又一代,绵延相传。

每次踏上清明的路,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每年走过清明的路,我们收获了亲情抚慰与滋养cpfNVDxDj的心灵,自会变得更加丰厚宽阔,优美生动。

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 END--

▍推荐阅读│请点击下面标题

陶瓷信息微信第939

发布产品 | 求购 | 招聘 | 代理 | 爆料 | 吐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清明节的美文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2802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