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作为周游列国的哲学家--孔子,最令人钦佩的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各国奔走的过程中,孔子及其学生经常会约到各种冷落、误解甚至危险,以至于有人嘲笑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丧家之犬”。也有人劝说孔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现在是乱世,统治者们听不进去道理,你就不要徒劳了。但孔子却坚定地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即他不会放弃悬壶济世的信念。这种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中国文人的基本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在动荡岁月振臂高呼。孔www.58yuanyou.com子的思想高山仰止,孔子的精神更让人景行行止。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提到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会自然的联想到孔子。也许,他也可以选择“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同那些隐士智者一般,不再为一个从政者,不再为国为民忧心劳累,但他却没有退隐,在繁杂的浊世中求仕,他内心的责任感告诉他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几度死里逃生,多少次遭到世人的讥讽,他内心的苦楚有谁堪知?只有他自己明白,为了一个虚幻般的信念,他可以终日奔波劳累,不知疲倦。面对世人隐士的不理解,孔子感到悲凉,却未曾动摇。也正是孔子的坚韧不拔,才使得后人对他的敬畏倍深。孔子也可以像陶渊明隐居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雅然闲适,抛去尘世的忧虑与琐碎,但他却不曾动摇信念去选择退隐。孔他的内心使他不得选择离弃天下,离弃百姓,离弃礼乐升平的理想。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代表人物-林则徐。林则徐禁烟抗英,却被革职充军。面对厄运,他没有惊慌,没有绝望,而是慷慨悲歌,镇定坦然。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壮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时,“知其不可而为之”,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坦然。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执着,一份信念。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四处碰壁依然坚持讲学论道的执着;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海瑞冒死进谏的大无畏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曼德拉铁窗面壁也要斗争的坚持。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今天继续分享《论语》13-14篇的成语,让我们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在经典学习中祈福武汉,加油中国!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子路篇第十三》

13-1、【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论语子路》(1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3-2、【手足无措】【无所措手足】——措:安原由网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论语子路》(13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3-3、【鲁卫之政】——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论语子路》(137):“鲁卫之政,兄弟也。”

13-4、【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论语子路》(1311):“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13-5、【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论语子路》(1315):“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13-6、【一言丧邦】——指一句话可以亡国。《论语子路》(1315):“一言而丧邦,有诸?”

13-7、【近悦远来】——使近处的原由网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3-8、【悦近来远】——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13-9、【迩安远至】——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论语子路》(1316):“叶公问政。//www.58yuanyou.com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13-10、【欲速不达】【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论语子路》(131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1、【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论语子路》(131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2、【子为父隐】——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论语子路》(1318):“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3、【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论语子路》(13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14、【斗筲之人】——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论语子路》(1320):“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5、【斗筲之器】——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论语子路》(1320):“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6、【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论语子路》(13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17、【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论语子路》(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宪问篇第十四》

14-1、【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论语宪问》(14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14-2、【没齿无怨】——比喻永无怨言。《论语宪问》(149):“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14-3、【见危授命】——授命:献出生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论语宪问》(141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4-4、【谲而不正】——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论语宪问》(1415):“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14-5、【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论语宪问》(1417):“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4-6、【披发左衽(rn)】——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孔子《论语宪问》(1417):“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4-7、【匹夫匹妇】——平民男女。泛指平民。《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8、【匹夫沟渎】——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原由网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9、【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论语宪问》(1417):“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14-10、【文子同升】——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论语宪问》(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4-11、【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论语宪问》(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14-12、【思不出位】——思:考虑;位:职位。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比喻规矩老实,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闯劲。《论语宪问》(14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14-13、【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论语宪问》(1428):“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14、【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5、【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6、【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论语宪问》(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1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4-18、【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14-19、【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论语宪问》(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14-20、【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论语宪问》(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14-21、【深厉浅揭】——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论语宪问》(1439):“深则厉,浅则揭。”源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14-22、【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述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论语宪问》(1443):“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不可知其也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700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