荤粥造句

荤粥造句

荤粥造句

荤粥造句

学五原古诗 其一

这本《五原古诗薮钞》,可以说是一部边塞征战的历史,是一曲血与火组成的长歌。读史可以明智,学诗可以冶情。确实,不懂史诗,特别是不懂生养我们这方水土的史诗,是个遗憾。

我们所选的这上百首五原古诗几乎无一首不与征战有关,无一字不打着血与火的烙印。先人们抛头颅、洒热血,以有尺寸之地。就是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曾浸润着殷红的血。

五原古诗中,很难看到江南水乡那种莺啼燕舞、红绿相映的秀丽景致。所能看到的,是高山、大漠、黄云,白草;听到的是风吼、雨淋、雁唳、狼嗥。除此之外,我们就只能置身于大军转战、铁骑突出与金戈相向的战争之中。哪怕这诗是写景抒情的,咏史怀古的,思乡念亲的,惜别赠友的,伤时悼亡的,都无法与边塞征战脱离关系。

这里的人,性情粗犷豪放,长期征战所形成的血液,从秦汉唐宋元明清一直流淌到现代。最近一次抗击日寇的五原战役,迎来百年和平宁静,但骨子里的自强精神并未泯灭。

“吴钩上有仇人血,解向尊前笑共看”。今日的后生小子读此会顿感恐怖,但彼时彼地的人就是那样的。因为他们是在保家卫国或开疆拓土,他们是在打造明天所幸福生活的土地。

人不能食黄土。但当连黄土也没得食,则民将不民,国将不国,便成了真正的流浪汉。

从流浪汉到睿智冶情,只有半步之遥,就看明理不明理。因读史诗而读懂了祖先,体悟到他们暴霜露、斩荆棘的艰辛,就会珍惜且敬畏;读不懂则会暴殄天物、数典忘祖。那样前行的路就是迷茫的。

这本《五原古诗薮钞》,从南北朝始,至清代止,大量的篇幅所写都是中国与北方少数民族所发生的战争。有的是写当时发生的战争,有的是以怀古的形式追溯了秦汉时或者更远一点的战争。

所谓北方少数民族,是采用了现在的说法,就历史的当时而言,这些少数民族的体量未必小,无论所占土地面积、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军事实力,有的远超中国,有的等量齐观,有的弱也弱不到哪里去。明代黄廷用《赠刘带川兵宪延绥.其一》有:

文武昔曾输上策,

胡人何地不知名。

这句诗证明。就连周文王、周武王及其祖先都不是匈奴的对手,则胡人在彼时的强大就可想而知了。

少数民族出现在诗中,具体所指主要是匈奴,或者用匈奴泛指各少数民族;有时称胡人,胡虏。也有时的指称。鬼方、楼烦、犬戎、鲜卑、氐羌等。但这些名称随着朝代的更替在不停地演变。

我们具体论述一下诗中所描述战争的性质。

其一 战争的残暴性

清代傅昂霄在《饮马长城窟》中写道:

阴山九月风怒号,

风吹戍火连云高。

战争发生的地域在阴山,时间是九月,即秋收之后,用怒号的北风来渲染气氛的冷峻。紧接着,在疾风劲吹下的戍火窜上云霄,染红了天空,血与火的洗礼拉开了序幕。结果便是:

平沙直上黄云天,

沙中白骨堆何年?

浩瀚黄沙将天上白云也映染成了黄色,就在这洪荒之中,战死的将士,其血肉之躯变成了一堆堆白骨,经年累月暴露于野外。

其二 战争的无道

我们在引用"阴山九月风怒号"的诗句时,只知双方开战,战争的性质并不明朗。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清楚发动战争的双方,哪一方是有道的或正义的,哪一方是无道的或非正义的。但下面的引文或许会给我们一些答案。

明代冯惟讷在《闻警二首.其一》中写道:

八月塞门开,单于猎雁回。

前诗所述战争的时间是九月,此诗的时间是八月,都是秋季,而且农历八、九月刚好是收获结束。正当此时,匈奴的单于率领铁骑踏破塞门,猎雁而回。所谓猎雁,是发动战争的委婉说法。而匈奴单于发动战争就是为了“猎雁”,也就是抢夺。他们抢夺什么呢?宋代卢篆《题梨岭冯唐调》中写道:

五原塞外骄儿悍,

万死台前女子多。

前诗中的单于,此诗中的骄儿,指的是同一对手,他们曾自诩为“天之骄子”,所以诗中称其为骄儿。单于也好,骄儿也好,他们要抢夺的除了财物,还有妇女。导致在万死台前人相食。这样的行为,定为无道,是没有什么疑义的。

其三 战争的防御性

从匈奴一面看,古诗反映他们所发动的战争具有侵略性;从中国一面看,战争具有防御性。这种防御性上升为一种思想,从《易经》中能找到理论根据。孔子在《论语》中闭口不谈军事,在《易经》中涉及到了军事,但基本定位为防御性质。

无独有偶,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所筑长城就是防御的典型。明代屠隆《出塞》中写道:

明月五原容射猎,

长城万里不防胡。

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工程浩大,靡费无数,修筑时间漫长,劳动人民不堪重负。然而,建筑它的目的却十分简单,就是用来“防胡”。

设若胡人就此止步,倒也相安无事。问题是这“万里长城不防胡”,那么这万里长城就等于不存在。所以,此后战争爆发,中国就不再以长城为界线,打出长城以外,在更远的地方重新筑城。

唐代白居易《城盐州一美圣谟而诮边将也》写道:

城盐州,城盐州,

城在五原原上头。

自筑盐州十余载,

左衽毡裘不犯塞。

在五原的区域内筑城,离战国时期的长城就远一些了。也就是说,那地方有的不在长城的范围内。但当匈奴主动挑起战端,那么打起来的结局,就由不得哪一方掌控了,亡国灭族,丧家失土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非正义的战争最终会失败,正义的战争最终会胜利。所以,五原筑城是由战争的性质决定的。随着战争的发展,这城可能会筑到更远的地方。但不论筑到哪里,它的防御性质是不会改变的。

其四 战争的胜利

中国与匈奴的战争很漫长,从战国一直延续到唐代,匈奴这一称谓才从史册中消失。在这一过程中,汉族有时取得了胜利。卢思道《从军行》中写道:

单于渭桥今已拜,

将军何处觅功名。

诗中的渭桥应视为长安的代称。匈奴的单于已到长安跪拜称臣,就等于结束了战争,达到了战是为了不战的目的,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为了突出这一天大的好事,诗人用“将军何处觅功名”这种惋惜的语气来反衬,显得更有玩味头。失败的一方用归顺来免除生灵涂炭,也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不管怎么说,生命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李白在《塞上曲》和《发白马》中分别写道: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双方休兵,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再不用爬冰卧雪,餐风宿露;再不用血溅五尺,人头落地。确实,大战过后,萧条万里,万里萧条——李白两次用到了这个沉痛的词,可见战争的破坏性严重到何种程度,也说明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

其五 战败的情况

我们说,得道的、正义的战争最终要获得胜利,但并不是说没有局部的战败。五原古诗中透露了许多战败的信息。因为敌国曾一度很强大。唐代陶翰《出萧关怀古》中写道: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面对这样强大的军队,汉高祖刘邦都曾被围在平城的白登,差点被灭。当时,“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在这样的形势下,战败实在是难免的。

战败怎么办?汉高祖采纳陈平计贿赂匈奴单于夫人,放了他们一条生路。那么这也可以看成保生命而求和的一种方法。

以此类推,战败被俘或投降也理应被视作求和保命的出路。因为战争也不完全是以杀人为最终目的。李白《千里思》中写道: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李陵就是战败被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汉武帝没有原谅他,满门抄斩。但后人的诗文中明里暗里对李陵报以同情。李白诗虽将李陵与苏武形成对照,但也未将李陵看成十恶不赦的汉奸。然而中国的伦理道德实际上是连被俘与投降也不光彩的。明代江瓘《咏史五首》中写道: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

不能捐躯,则乖大义。中国人特讲究大义凛然、义薄云天,取义成仁。将此升华为道德底线。故以逃跑、投降为耻辱,以宁死不屈、杀身成仁为光荣。

因此,苏武、文天祥就是依照这样的道德标准树起来的英雄。文天祥在《和中斋韵》中写道:

泪似空花千点落,

鬓如硕果数根存。

这两句写出了一种怅惘、憔悴和无奈,读来令人心碎。也可以想见,文大英雄的灵魂已被儒学的精髓浸润透了,他明知回天无力但义无反顾地一步步迈向黄泉路。

面对这样一种文化所武装起来的民族,完全彻底地战胜,是没有太大可能性的。

其六 和戎之策

陆游在《水亭独酌十二韵》中写道:

历览千载事,和戎固常有。

“和戎”就是指与少数民族讲和,和平共处。据传少数民族的共祖是炎帝。《史记》中记载:“炎帝欲侵凌诸侯,诸候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炎帝战败,他的部落就应该逃往边远地区。所谓少数民族指的是他们了。就是说,他们也是华夏这块土地上黄皮肤黑眼睛的原住民,他们与我们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文武的先祖后稷死后“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见《史记》)

后稷的后裔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薰育戎狄欲攻打抢夺其财物土地,古公便领着他的部落逃难到岐山之下,改变了戎狄之俗,回归华夏。这段历史说明,虽然后稷是黄帝之重孙帝喾之子,但传到文王武王时,与戎狄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和戎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而中国最强悍的敌人匈奴,其实他们的先祖可能是夏后氏。帝舜死后大禹即天子位,国号曰夏后,其后实行分封制,以国为姓,故有夏后氏一支部族。那么商灭夏,他们很可能游离于外。这一历史渊源,也说明匈奴与我们共祖同根,讲和、和亲是很正常的了。

宋代岳珂《宫词一百首》中写道:

五原塞上款呼韩,

春草新迷拜将坛。

从此车书三万里,

边臣日日报平安。

自从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到长安跪拜称臣,又娶了昭君姑娘,边臣日日平安,这难道不是大好事吗?

明代郑学醇《前汉书十七首.其十四<匈奴传>》中也写道:

去岁单于款五原,

汉宫今喜共朝元。

金章盩绶新承渥,

却领王候竭至尊。

各民族组成了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这是千载难逢的幸事,我们确乎应该祝福。

杜甫在《近闻》中写道:

似闻赞普更求亲,

舅甥和好应难弃。

就连远在天边的西藏王都不辞万里,结成亲戚。这舅舅和外甥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的和好,值得普天同庆,亿兆欢呼!

其七 对和亲的异议

清代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写道:

青冢哀笳出汉宫,

白登奇计还天子。

顾炎武是大学者,曾经也是反清复明之士,其母临死前诫其弗事二姓。看来对他影响至深,故他对昭君和亲之事报有偏见。

清代李长霞的态度更明显,他在《唐申拟古.其二》中写道:

晚世驰纲纪,和虏在偷安。

寡义安知舅,饰懦藉仁言。

留此青冢草,愧彼汉臣颜。

这几句诗应该是对汉武帝“晚世”的微讽,也是对和亲的否定。诗人认为“和虏”是纲纪废驰、苟且偷安的表现;诗人还认为胡虏薄情寡义,根本不会顾及娘舅之情,而娘舅的所谓仁爱说辞只不过是对自身懦弱的掩饰;诗人甚至认为,留下昭君坟,是要成为一种警示,时时提醒汉臣要引起愧疚、羞耻之心。

这些说法都是站在坚持大汉至上、民族分裂的立场上大放厥词。

给思维一个转身,就会是另外一番气象——摈弃前嫌、和平共处。退一步说,和亲至少也会提供使节往来、互通消息、增进了解的机会。战是为了不战,为了赢得和平。那么任何媾和的机会和方式都是不应该放弃的。这也应该是汉廷一直主张和亲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和亲是达成民族大融合的里程碑。所以现代诗人董必武写道:

胡汉和亲识见高,

昭君自有千秋在。

舞文弄墨总徒劳,

词客各抒胸臆懣。

董诗旗帜鲜明地拥护和亲,对思想狭隘的词客骚人的批驳一针见血。他的诗犹拨去蔽日之浮云,给我们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愿望之诚挚直抵人心。

其八 民族共同体

唐代薜奇童《云中行》中写道:

忆昔魏家都此方,

凉风观前朝百王。

诗中魏家应指鲜卑族拓跋宏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这个鲜卑族出自黄帝轩辕氏,即黄帝之孙受封北国所繁衍。曾受匈奴统治。东汉初,北匈奴西迁后,他们始迁居大漠南北,尽有匈奴故地。留居漠北匈奴人先后归顺他们,鲜卑遂强大起来,成为继匈奴之后蒙古草原上的霸主。

北魏的都城原来在平城,孝文帝拓跋宏为了加速汉化进程,下令迁都洛阳。其汉化进程有这样几个特点:①改变鲜卑风俗,包括服制、语言;②奖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③将鲜卑姓改为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他自己就从拓跋宏变成了元宏。唐代大诗人元桢的祖先即鲜卑族的拓跋姓。

由上可知,北方少数民族不仅战败后归顺中国,愿意讲和,战胜后成立王朝,也要主动汉化。

这是讲和的有力证据,不单单是汉族讲和,少数民族也讲和,成为两情相悦的事情,所以我们提出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汉族讲和,是因为受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则两利”“和而不同”思想的熏陶。而少数民族讲和,特别是在他们战胜后讲和,其主要原因是喜欢乃至崇拜汉文化。例如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乃马真皇后为孔子墓立碑,刻"宣圣墓"三字。满族建立清朝后,康熙皇帝六至曲阜,乾隆八至曲阜,对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汉化进程中改变满族风俗,包括语言、文字、服饰、饮食、联姻,姓氏,应改尽改。可以说将满族完全彻底地改变成了汉人。

可见,古代五原虽文化多元,但交流文化仍为儒学。儒家的文化就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讲和之资。

学习五原古诗 其二

通过学习五原古诗来了解这一方水土所养的这一方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增强乡土情结,培养文化自信,建设好自己的文化家园,十分必要。

五原古诗无疑是文学中的贵族,不像视频故事那样有冲击力,一看就明白。它好比核桃,不砸开坚硬的外壳,是享受不到内里的酥香。所以读古诗先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下面分几个要点谈一下。

(一)了解五原的历史沿革

我们所说的文化知识,第一要点就是了解五原的历史沿革。

1、五原区域

相传,夏禹根治那场地球上最大洪水时,来到阴山之巅,眺望黄河冲击平原,看到大泽中有五大原所,有人在上面辟林造屋,耕田种地,繁衍生息。于是给这里起名为五原。

五原有多太?大约西自宁夏黄河平原,东至云中古郡的黄河平原,都应囊括于内,总称河套平原。

当赵武灵王在黄河之北设置云中郡时,包头一带设九原县,产五原为九原县的西部地区。

秦王朝分天下三十六郡,九原县升格九原郡,五原为九原郡西部地区。

汉武帝年间,将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改名五原郡,西部改名朔方郡。今五原属朔方郡的东都地。

北魏时期,现在的河套地区属于沃野镇管辖。黄河南迁,故道改称乌加河。至此,始有黄河前后套之说。前套为土默川,后套便为西起磴口,东到乌拉特前旗,所谓八百里即是。磴口以西宁夏河套平原于汉武帝时应属朔方郡。

北周宇文氏置银、夏两州,黄河后套置永丰镇,属于上述州郡。

隨文帝时,废郡置州,今五原属于丰州。隨炀帝改州为郡,五原又称五原郡。郡治在今五原境内。

唐初,全国分为十道,二百九十三府州。五原属关内道丰州。唐中叶内蒙西部改设燕然都护府,后套应属此府。有段时期五原属盐州。

高宗年间,黄河后套置永丰、九原两县,后又置丰安县。

武则天时期,黄河北岸修筑屯兵城堡,即东、中、西受降城,现五原地区有西受降城。后又改为定军制,府州悉由节度兼领。五原隶属军使节度兼安北都护府。

唐末,党项族拓跋部成为五代时期强国,称西夏。五原皆为西夏属地。

元朝施行省制,省下设路,路下设州。五原属中书省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

明洪武末置卫所,河套全境属宁夏,隶陕西。明中叶后河套内外悉为蒙古之游牧驻地。

清朝时,五原属鄂尔多斯部伊克昭盟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各一部。后置道设厅,五原属归绥道、萨拉齐厅西部地。再后设五原厅,治所于隆兴昌。

民国元年,改五原厅为五原县。后划出五原东西各一部,设安北、临河两县。再后,析五原西部地增设晏江县。

共和国建立,五原县西接临河县,东至乌拉特前旗,北依阴山,南临黄河,现有建制再未改变。

纵观五千年沿革,五原初指地域面积甚广的黄河平原,后划出宁夏黄河平原与土默川,五原所指区域即黄河后套。再后来的五原,有时归宁夏,有时纳陕西,有时属归绥,飘忽不定,反映在五原古诗中,其区域十分广大。但中心区域即河套,明清时特指后套。

民国、共和建国以来,区域划分越来越小,五原只占后套四分之一面积。

2、五原人文

相传4800年前大禹治水来到古代五原,看见原所上有人造屋耕种,繁衍生息。就是说那时五原已有人间烟火。这人从哪里来?最切近的联想便是5000年前黄帝与炎帝在坂泉发生大战,炎帝战败,领着部落中人逃向了北方。

自那之后,社会公认黄帝是汉族的先祖,炎帝是少数民族的先祖。因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所以统称炎黄子孙。

那么,远古生活在五原的那些人是否炎帝后裔?尚未可知。《易经》中提到一个叫“鬼方”的少数民族,就在五原一带活动。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早生活在河套地区的一个民族,时间起码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

例如,关于鬼方族,有的史料说是异族人(古印欧人或斯基泰人),有的说是华夏少数民族,只是名称在不断的变换。周王朝时代,鬼方改称昆夷、熏粥、猃犹,都前在五原放牧。直到唐代杜甫写诗还涉及到其中一个民族:

近闻犬戎远遁逃,

牧马不敢侵临洮。

此中的犬戎即猃狁。看来各民族之间的战争由来已久。

到了战国末期,正当中原各诸侯国打得热火朝天,无暇顾及北方之际,有一个叫匈奴的民族强大起来,据说他们就是鬼方后裔。他们翻过阴山,占领了黄河南岸的土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面临的强敌就是匈奴。到了汉武帝年间,主要的敌国仍然是匈奴。这个时代写战争的诗章特别多,五原古诗中就常能看到单于、呼韩邪、冒顿等字眼。其中有:

传道五原烽火急,

单于昨夜寇新秦。

战与和,始终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我发现汉民族的战争观念中始终贯穿着和平意愿的主线,主要体现在和亲方面。五原古诗中两次提到昭君:“青冢哀笳出汉宫”和“留此青冢草”。

虽然有的封建文人对和亲百般诋毁,但从汉代以来,和亲始终是消弥战争的一种手段。

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归顺汉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也不断推进。例如秦代兴起的匈奴,在强大武力打击下,有一部分被消灭,或跑到了西亚。而更多的匈奴归顺了汉民族,当他们也有了姓氏,就成为了汉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仍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史称五胡。生活在土默川的云家蒙族,据说其祖先实际上是鲜卑人。羯、氐、羌几个民族,在唐宋诗中均有出现: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羌人钞暴为常事,见敌不争若收雨。

鲜卑拓拔部势力在此时日渐强大,从东北大兴安岭南迁,向西进入河套地区,统一了北方各部落,建立北魏王朝。

唐朝武则天时期,我们从古诗中看到筑了三座受降城,白居易诗中写的应该是其中一座: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

诗中的降,也可以理解成归顺。归顺的少数民族有一部分生活在黄河后套,当时应属受降西城。

无论和亲还是归顺,都体现了儒学所提倡的包容、亲和主张。因而汉民族在兼容并蓄中发展壮大。

宋代所兴起的党项族拓跋部,实际上是羌族的一支。他们建立了西夏国,五原那块沃土上所生活的又成了党项人,古诗中称氐羌或羌。

蒙古族建立了元朝,五原为蒙古人牧地。直到明朝,此地仍被元裔蒙古人所占据。

清朝征服了土默特部,划定五原为蒙古牧地。

山西、陕西汉族大量迁入黄河后套,大约是在萨拉齐设厅前后。因为此时旗不管汉,厅不管蒙。就是说,占据此地的蒙古王公贵族同意汉人走西口进入河套,开发五原这块处女地。清政府为此专门设立衙门管理。

如果从十七世纪算起,距今也只有400余年的历史。蒙古民族于五原游牧上千年。再前溯则各少数民族走马灯般活跃在这块土地上。进入河套的汉族人,其主流是山西、陝西人。如果问此地人的祖籍,回答则不是河曲,就是府谷,抑或神木。

其实汉民族的百姓在秦朝时已经进入五原。到了三国时期,内战不断,无暇顾及边远地区,政府曾一度放弃了五原,将百姓迁回山西。当然未必会全部迁走。而且各个朝代的战争缓冲期也会有汉族百姓进入河套谋生。故明朝的朱诚泳所写一首诗可说明河套已形成田园美景:

五原三畴各西东,此地人言是武功。

杨柳池塘科斗水,杏花村店酒旗风。

农耕绿野春台里,客在青山罨画中。

日暮官程摧马去,树头微雨正濛濛。

这应该是五原腹地的真实画面。它的四周确实是黄沙白草,但河套却是米粮之川。现在,这里人口密度很大,差不多隔几公里就是一个村庄。这样一个宜居的风水宝地,应该很早就有农耕。所以释函可也写过“遗民风雅在”的诗句。

(二)由五原辐射的文化知识

读懂五原古诗,除了解五原的历史沿革外,还需要知晓由五原所辐射的相关文化知识。这是上文所说文化知识的第二个要点。

1、历史人物

魏绛、李悝、廉颇、郭解、师旷、湘灵、鲍叔、信陵君、项羽、虞姬、雍齿、汉武帝、张骞、魏尚、卫青IgStKpLWD、霍去病、李广、苏武、李陵、韩公(张仁愿)、光武帝、隗嚣、刘盆子、王郎、巨无霸(长人)、刘备、诸葛亮、杜预、杨雄、晋武、惠皇、绿珠、陈琳、贾生、谢公等。

2、少数民族及人物

鬼方、匈奴、氏羌、羌人(党项族拓跋部)、楼烦、伊兰、乌孙、犬戎、胡虏、银鹘、呼韩邪、冒顿、魏家(鲜卑)、单于、左贤王、右贤王、赞普等。

3、历史地名

泛称:幽方、青海、瀚海、河梁、塞北、塞外、垣塞、朔方、朔北、孤城、诸闽、辽东、汾晋、三楚、秦陇、三秦。

专称:安西、茂陵、甘泉、萧关、灵武、白登、飞狐、洛阳、长安、咸京、玉门、定远、益州、盐州、并州、鄜州、剑门、箭括、雁门、宣润、长杨、细柳、高奴城、新秦、白庭路、青阳门、镐京、蓟门、龙庭、渭桥、临洮、轮台、舂陵、长城窟等。

4、山河名称

百丈峰、祝融峰、回雁峰、铜山、葱山、北邙、雁岭、浚稽山、武夷山、丹山、燕然山、阴山、祁连山、狼居胥山、姑衍山、君山、王屋山等。

瀍洛、滹沱河、渭水、金河、汾河、黄河、交河、延水、三峡、九溪、曹溪、沧溟、巩洛、耒水等。

5、军事名称

鼓鼙、羽书、虎符、亭堠(烽堠)、绣斧、尺檄、吴钩、贰师、鱼文宝剑、骠骑、羽林、请缨、碛火、刁斗、材官、拜将坛、偏师、羽檄、汗马、旌节、旌旆等。

6、天文、典故、别称

天文:旄头、极斗、星火雷电、乾坤坎离、太白、参井。

典故:雍齿候、落花金谷、刘家的卢、金粟龙媒、石虎街箭、金人祭天、经纶钓、宰相刀、苏武节、吕虔刀、式微篇、信陵门、金章盩绶、单于刑白马、公主嫁乌孙、重瞳虞美、梁园枚马、赤伏符、三生石、双镜池、九赐绿章、抽簪期。

别称:舅甥、粉闱、鸾骖、銮驾、绂冕、数奇、二庭、双阙、金與、系匏、龙种、豹韬、三合殿、豸冠、羌笛、谶纬、骸骨、黄庭珠、丸泥、三畤、凤铎、凉州曲、三辅、轩轾、玺书、牝牡等。

7、小结

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在没有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前,猝然阅读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五原古诗,将会遇到不少拦路虎。如此生涩,读几首便兴趣索然。

所以,我们对这些散见于各篇古诗中的文化知识进行了归类。一类一类地认识,这样,得到整体感悟就容易多了。

(三) 意象的迁移参互

掌握读古诗的文化知识十分必要。基于此,才能将那些物象升华为诗中的意象。所谓物象,是指我们所整理归类的那些文化知识,将它们从古诗中摘出来,便是一些孤立的、静止的、客观的事物名称。而将它们摄入诗中,便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些事物就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然后通过这一个个的活生生的形象,也就是意象来营造整首诗的意境。

为了更好地把握诗中意象,我们要调动所学诗歌中有关文化知识来参互理解。这一过程也可称作“迁移”。

就是说,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乃至大学,从课本上所学的古诗不少,这里边大量的信息可以迁移到五原古诗的解读当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已知解读未知,这是学习中的一条捷径。

下面分类将五原古诗与课本中或课外所读古诗产生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进入艺术鉴赏。

1、历史人物

唐佚名《送薜大夫和蕃》中魏降:见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明江瓘《咏史五首》中李广:见王维的《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明于慎行《赠于子冲大参请急南旋》中贾生:见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明释函可《寄赠宗尉》中鲍叔:见杜甫《贫交行》“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明于慎行《赠于子冲大参请急南旋》中谢公:见杜甫《别房太尉墓》“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宋卢篆《题梨岭冯唐调》中魏尚:见王维《老将行》“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魏尚乃云中太守。

通过迁移参互,便能较快地理解诗中所提到的这些历史人物的用意。例如魏绛,他是春秋时晋国的大臣,提出了和戎之策,用金帛结好戎人,取代从前的征伐之策,从而蚕食戎地,扩张晋国的疆域。据此,读"戎王归汉命,魏绛谕皇恩”一句,则知其旨。

再如卫青与李广,他俩同是汉武帝时期的将军,同样英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贵戚卫青因为“天幸”不断地立功受赏,并且一直做到大将军的位置。而名将李广只因“数奇”,不但没有被封侯,反而得罪受罚,最后落得个刎颈自尽的下场。知道了这个故事,再来理解“天幸与数奇,词组成轩轾”,便容易多了。

2、典故

唐陶翰《出萧关怀古》中式微篇:见王维《渭川田家》“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明释函可《次刘五原见寄韵》中钓矶:见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元刘诜《题文山衡阳原由网跃马图和须溪韵》中金粟龙媒:见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尽去鸟呼风。”

南北朝卢思道《从军行》中石虎衔箭:见卢纶《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中受降城: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明刘诜《题文山衡阳跃马图和须溪韵》中落花金谷:见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至竟皇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同上》中重瞳虞美:见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明卢楠《秋日寄上晁春陵内翰五首》其五中湘灵云和:见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古诗确乎文学中之贵族,一旦遇到“掉书袋”的诗文,句句用典,不知此典何意,读起来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传统文化经积淀形成许多的典故成语。我们要尽可能地积累有关知识。但这个积累又不能孤立起来单纯地学,只有将它放到诗文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诗经》中的式微篇,原诗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说如此地衰败了,还不回归?王维诗用一个“归”字统领主题,乃寻求的是个人归宿;而陶翰是慨叹汉师的怆矣苦寒,希望能停止战争。他们都是在“式微”中寻找精神的皈依。

再如钓矶,字面意思很简单,即钓鱼所坐石矶。实际暗含对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桃源洞天的向往。那里没有残酷的贫富之分,也不存在朝代的血腥更替,大家和睦相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读诗读不到这个境界,就不知“寄语宗居士,何妨拂钓矶”的真意。

有的典故不能望文生义。例如《城盐州》"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中的韩公,此人叫张仁愿,朔方总管,为抵御突厥的入侵,修建了东西中三座受降城。被封为韩国公,白诗简称“韩公”。如果只看字面,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3、别称

明释函可《次刘五原见寄韵》其一中东林:见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东林精舍近,日暮旦闻钟。”

唐李白《发白马》中沧溟:见李白《上李邕》“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唐薜奇童《云中行》中双阙:见王维《奉和圣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冯惟讷《闻警二首》中羌笛:见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宋陆游《秋声》中銮驾:见李德裕《长安秋夜》“内宫传照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明屠龙《出塞》中塞外:见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地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明黎民表《吴子化授武学博士还塞上》中青袍:见李商隐《春日寄怀》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明李攀龙《上郡》其二中孤城:见高适《燕歌行》“大漠穷愁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元刘诜《题文山衡阳跃马图和须溪韵》中女墙:见刘禹锡《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明郭子奇《世祖光武》中丸泥:见毛泽东《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唐佚名《送薜大夫和蕃》中旌旆:见高适《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中鼙鼓:见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贾至《出塞曲》中羽檄:见王维《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唐陶翰《出萧关怀古》中刁斗:见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清李长霞《唐申拟古》其二中羽书:见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宋张镃《醉后偶书》中茱萸:见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古诗中看起来不经意地用了一个词,其实绝非闲笔,都含有深刻意蕴。释函可在写五原的诗中出现了“东林”这个远在庐山的地名,这是东晋剌史桓伊为高僧慧远建造的精舍,也是释函可所向往的空净之地。而在“不负当年愿,东林去又还”中却是用来衬托五原才是世外桃源的主旨。

“羌笛”这个异域乐器名称,它不单单是个乐器名,同时蕴含着离愁别绪。李颀的《古意》中写道:“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一首羌笛出塞曲引起的思乡之情,竟使三军将士泪如雨下。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中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羌笛之声本自凄清,更何况吹的是一首离别之曲《关山月》。征人思接万里,用那无形之物勾连起一段异地同悲之情。高适"月明羌笛戍楼间”更激荡起一个游子的离愁别绪,让每颗远离故土的心,驻足倾听。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写到的茱萸也不例外,它满含着思乡念亲的感情。诗人王维借插茱萸,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与伤感。而杜甫却是在醉眼朦胧之际,手把茱萸,细细赏玩,似要将这每一瓣花,每一片叶都刻进脑海,装进未来的记忆中。

诗中的每一个别称,都是一个个活脱脱的意象。由诸多意象来营造诗的动人意境。

4、古代地名

唐陶翰《出萧关怀古》中萧关:见王维《使至塞上》“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明宋濂《题李广利伐宛图》中轮台:见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清顾炎武《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青冢:见柳中庸《征人怨》“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清王又旦《故陈忠悯》中安西: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宋陆游《水亭独酌十二韵》中细柳:见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唐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诮边将也》中鄜州:见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清李长霞《唐申拟古》中茂陵:见李贺《金铜仙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清纪炅《陇城雨中即事》中凉州:见杜枚《河湟》“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南北朝卢思道《从军行》中龙城:见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卢楠《秋日寄上晁春陵内翰五首》中交河:见陆龟蒙《孤独怨》“前回边使至,闻道交河战。”

明林大春《游石华洞示季弟兼怀仲氏》中君山、昆仑:见方干《题君山》“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唐陶翰《出萧关怀古》中关河:见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古诗中的人名、地名究其实,都是构筑诗之意境的意象。只有理会了其所蕴藉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才算读懂。

例如关河,它可以泛指一切山与河的关隘与天险。也有专家认为它指关中四塞的萧关、散关、武关、潼关,河指黄河、泾河、渭河。那么古诗中常出现的关山,也可以理解成有那“四关”的山。但我们最好把关河、关山看成是关隘险阻的意象为好。

明代卢楠诗中写道:“誓欲扫龙庭,长驱出交河。”交河远在新疆,但军队仍要从那里返回滹沱河,“还顾望五原”。五原在黄河之畔,离交河十万八千里。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战场之广阔,行军之艰苦的情感。

古代地名,诗中有的是意象,由这些意象来构成诗人想要的那种文学境界。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所表明的地理位置。例如唐代许棠《成纪书事》写道:“东吴远别客西秦”,接着又说:“三楚田园归未得。”那么这东吴与三楚是什么关系?所谓三楚,分南楚、东楚、西楚。东楚指的就是东吴。诗中的“东吴远别”与“三楚归田”说的是一回事,都在咏叹厌倦官场、思念家乡之情。

学习五原古诗 其三

上面介绍了解读古诗的意义和方法,是要培养我们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学趣味。为达此目的,需要调动我们长期积累的古代文化知识,对所读古诗形成整体感悟,然后进入意象与意境的鉴赏。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所谓二度创作,即对古诗形成自己的理解。

理解古诗要调动智慧元素,因为研讨的写作背景、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信息,不是现代人都能把握,有的必须要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智慧元素是属于个体的,体现着解读者的个性行为。所以,解读古诗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受到文化层次、知识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必然是这样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二度创作的意思。

读五原古诗,在如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二度创作。

(一)思想认识

读罢五原古诗,掩卷长思,不期然地想到这样的问题:

1、什么是汉民族,汉民族从哪里来?

2、什么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从哪里来?

3、生活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溯其源是何关系?

带着问题去探讨,我们发现,凡生活在中华这块土地上的黄皮肤黑眼睛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大都是炎黄二帝之苗裔,统称中华民族。黄帝是汉民族(包括一些从三代时期分裂出去变成少数民族)的共祖,炎帝是少数民族的共祖。就是说,中华土地上的各民族不论有多少种语言、服饰、文字、风俗、信仰,炎黄的基因决定了我们是同种、同源、同一个屋檐下的同路人。所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已将我们载于同一战车上,面对世界,我们有没有必要于内部划分太多的界限?我国与世界各国尚且求同存异,那么同一个国家的兄弟姐妹,更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自然和社会凶险的挑战。

五原古诗一书还告诉人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一个民族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内部分裂,随之招致外部侵略。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匈奴曾经很强大,南北分道扬镳后,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西迁,现在变得无声无息了。鲜卑、低羌亦如是,皆因内部的不团结而退岀历史政治舞台。这些都是长鸣的警钟。

其次,中华各民族在几千年战与和的磋磨中已融合在一起,已形成一种文化的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打着自己民族烙印的文化,但在历史的演进中,主流文化,应该是儒道佛。在儒道佛中,占核心地位的是儒学。汉民族,可视为这种文化的典型。汉民族这一概念,在汉朝时才被确立。汉代之前,有文字记载的3000年历史,汉语、方块字及其学说典籍,十分明显地流传着,而且被公认为一个民族的鲜明标志。

如果没有了文化特征,比如鲜卑族和满族,他们已自觉扬弃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饮食、风俗、信仰和典籍,那我们还能从哪儿看岀鲜卑族和满族就是鲜卑族,就是满族?

这其实是拓拨宏、拓拨焘以及康熙、乾隆这些伟大的帝王推进本民族汉化的结果。今天,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冠以汉族姓氏的鲜卑族和满族人,他们与汉族几无任何区别。例如唐代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乌兰夫(云泽),就是如此。

我们有时说,河套文化或五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它确实存在着各种文化,例如草原文化、宗教文化等,但就五原古诗而言,它反映的主要文化思想,仍是汉族文化的思想。

(二)军事方略

汉民族的文化比之于少数民族,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具有较大优势。而且历史悠久,文字详实,门类齐备,学派纷呈。《尚书》全面记载了三代(夏商周)史实,《易经》己建立完善的哲学体系,《礼记》昭示了明确的社会伦理,《诗经》形成了高雅的文学审美观,《春秋》评价了朝代兴替、战争与和平的演进。就是说,汉民族到了战国时期,其文明已高度发达,而且形成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业国家,安土重迁。基于这一客观事实,一般说来,汉民族在历史上很少主动出击别的民族。从思想理论上看,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思想家诸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等人,都倡导良善仁爱,都主张亲和包容。有的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有的说以德报怨。因此,用这种理念所浸渍岀来的灵魂,一般也不会惹是生非。

但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一一匈奴,到战国时已经十分强大,控弦之士三十万,构成了对中国汉民族的极大威胁。为此,燕、赵、秦三国修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意在阻挡匈奴及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其典型的防御性战略之实例。

我们姑且不论这长城能不能挡住少数民族的进袭,但能说明汉民族仅只为守护,没有主动侵略之意。

这种举国行为,一方面基于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原因,再方面秉承思想家们以和为贵的理念,三方面是定位我们对于战争性质的理论。

这理论就是被动的、保守的防御。中国有一部书叫《易经》,引用几段来证明上面观点。

1、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一一《习坎卦彖传》

2、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

一一《师卦彖传》

3、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一一《萃卦彖传》

4、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一一《既济卦九三》

5、利用行师,征邑国。

一一《谦卦上六》

6、王用岀征,以正邦也。

一一《离卦上九》

7、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一一《革卦彖传》

引文中的:

1旨在研究自然界的山川丘陵之险,启示我们用兵来守卫国家。这大概就是修筑长城御敌的理论根据。

2旨在行正义之师,执中庸之道。军事讲的是正义非正义,得道与失道和过犹不及的政治道理。

3旨在防备不测而修治兵器,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即是。想当绵羊但不能忘了豺狼。

4旨在捍卫领土主权,动用军队讨伐敌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朋友来了有酒喝,豺狼来了有刀枪。

5旨在维护国家安定,惩处不法邑国。名为属国,然山高皇帝远,难免无法无天,故教化须恩威并重。

6旨在出兵征讨邪恶之徒,使国家走向正道,每个朝代总有乱臣贼子篡党夺权,祸国殃民,里通外国。对这种人不能手软,杀无赦。

7旨在用军事实力来进行顺应民心的革命,中国古代的帝王也称天子,天子就是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的意思,否则只能打翻在地,此之谓革命。

《易经》中涉及军事内容的,主要是这几条。前4条为攘外,后3条为安内。攘外强调战争以防御为主,战是为了不战;以战促和;战是手段,和是目的。可以说这是老祖宗定下的兴国安邦的千古方针大计,几千年来,历朝历代基本上就是这样贯彻执行的。

因为秉承这样的古训,汉民族在战、守、和的历史演进中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现在,连人口基数在世界上都冠于其他各民族。不是因为汉族女人能生孩子,是我们亲和包容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每一次战争,大量的少数民族归顺了汉民族,其人气能不旺盛吗?

(三)和亲

汉民族们价值观讲以和为贵、亲善包容。体现在军事上讲正义与非正义,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在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常常采取和亲的方式。这种方式有时显得有些一厢情愿。例如汉高祖派刘敬选择宗亲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约为兄弟,每年还要赠送大量的丝绢酒食。但冒顿根本不把汉王朝放在眼里,想起了就要入塞杀掠、抢劫一番。

尽管这样,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求亲,我们仍将昭君姑娘嫁到北地。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减少战争纷争,促进民族团结。

不少封建文人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是示弱,是屈弱。从表象看,这样说似乎有些道理;从深层次想,一个数千年来提倡仁者爱人的民族,这样做正是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的表现。匈奴能被感化当然好,不能也无伤大雅,结亲而已。中国人有“宁拆一座庙,也不破一门亲”的格言。

(四)视死如归

在和亲的问题上,如果对方以为汉民族软弱可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向来有先礼后兵的说法。

万一刀兵相见,我们的战士,就会体现令敌人吃惊的民族精神、英雄志节的一面,那就是为了保卫家国,他们会杀身成仁,会舍身取义,会显示凛然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五原古诗中有赞颂汉代民族英雄苏武的诗。《汉书苏建传》中是这样写苏武的:“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曰:‘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在匈奴十九年而不屈不挠。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他?就是圣贤们的仁义忠信的节操观而使然。在这种观念的濡染下,从古到今,已经涌现岀数不清的像苏武这样的仁人志士。他们就是我们民族的中流砥柱。

在这样的民族英雄面前,匈奴是不是处于同一个层面,看一看《史记匈奴列传》中一段话便会明白:“匈奴”逐水草迁徙,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娶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如果说汉民族的文明程度及生死观已达至高境界,那么匈奴还处于蒙昧的野人阶段。别的姑且不论,仅"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一条,就预示匈奴很难占据统治地位。

发动战争仅仅是为了利益,有利就进,无利就退,而且不以逃跑为耻辱。这在汉民族看来无非是流氓无赖小混混。仁义是道德准绳,汉民族的将士在战争中的狼狈逃跑和苟且投降,都被视为无耻之尤而不能容忍。汉代李陵兵败投降,被满门灭绝。要知道,李陵的夫人是皇帝的至亲骨肉,也不能幸免。由此便可窥见汉文化战争观之一斑。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其文化的良莠。历史证明,汉民族的文化,是底蕴深厚的优秀文化。这种文化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已淬炼成钢。在与时俱进中,将更加光芒万丈!

修辞举隅

在做具体分析之前,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什么是修辞?

所谓修,狭义地说,就是修饰的意思;广义地说,就是调整适用的意思。

所谓辞,荀子《正名篇》中说:“辞合于说。”即成文为辞。《易系辞》说:“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辞欲巧。”《论语卫灵公篇》说:“辞达而已矣。”

根据上面引文,可以概括为:说辞要文,要巧,要达。这里指的都是成文的辞,与文法上表示一个概念的"词”是不同的。

其二,什么是言辞,什么是文辞?

所谓言辞,是指发于声者的语言,例如讲课或与别人谈话,就是言辞。所谓文辞,是指发于文者,例如文章、诗歌、骈赋、文言等就是文辞。

我们这个国度,是有言辞与文辞之分的,特别是文至骈体,诗至格律,可以说已变到极端,与口头语的距离太远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五原古诗”就是这样,其遣词造句与现代语言文字看起来有联系,但又很不一样。可见它有一套自成格式的文辞体系包括音韵声律,不解破这些知识,理解起来必然困难重重。我们的工作,就是想从文辞或称修辞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其三,是修辞与语法、逻辑及文学评论具有怎样的关系?

语法是研究语言运用的法则,逻辑是研究思维走向的规律,文学批评是研究某一特殊文学现象的学问。而修辞学是研究由语法逻辑诸知识所构成文章是否美和巧的知识。就是说,修辞就是语言文字追求打动人心的工具。它与语法、逻辑和文学评论有区别,但不借助前者,修辞又无法施展。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几种修辞类型

(一)炼字

王安石曾写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常被人们用来作炼字的典范,推崇诗中“绿”字用得好。这原本是个用来描述色调的形容词,被活用为表示动作的动词了。一兼二用,既有色调又有动作,既简洁明快,又形象生动。

这就是炼字。意思是你从诸多相关词语中选择一个准确、恰切而且有感染力的、使读者能产生强烈共鸣的词语,来表达你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较高表达效果。这个字可能是灵感忽至的妙手偶得,更可能是反复斟酌,千锤百炼的结果。总之,这个字不是平庸一般,而一定是奇峰崛起。

兹举例如下。

1、“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辉。”

伤,为流水斯逝而伤感;叹,为落辉的最后闪现而叹惜。人与自然景物相沟通,自然景物知人意。

2、“溪月明关陇,戎云聚塞垣。”

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既有动作性“照”之意,又具光明、光亮的性质。

3、“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秦。”

急,告知我们军情十万火急,由不得人心中紧张。寇,是个会意字,表示屋下有人持凶器施暴,本义是抢掠、侵扰。但后来常被用作名词,意为强盗、盗匪。本诗中又当动词用,名称与动作性兼具:强盗侵扰我边塞。

此种用法可谓词简意丰。

4、“帐前面缚三当户,骠骑将军醉歌舞。”

醉,醉于歌舞。骠骑将军被庆祝胜利的歌舞所陶醉。一个醉字表现出将军极度喜悦的心情。

5、“黄沙白草寒冥冥,今年为王犁二庭。”

犁,所搭配的对象应该是田土,本诗中却与"二庭"组合,这种粘连的辞格显得新颖独特,形象生动。

6、“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

北,本义为方位名词,诗中活用为动词,是向漠北逃跑的意思。既有方向又有动作,十分有趣。

7、“阴山云净无传箭,延水波寒可洗兵。”

兵,常指士卒、军队或军事,诗中用的却是本义:武器。此为对文见义,上句为“传箭”,下句“洗兵”,便应指兵器了。

8、“拓地城五原,雪雠光九世。”

城,是个名词,本诗中偏偏是筑城之意。句中只要补出动词“筑”,“城”便还原了本来面目。这种一词兼用的修辞很为别致。

9、“朔气或随风雨至,孤城常傍夕阳愁。”

愁,本为人的一种情绪,诗中赋予孤城与夕阳以愁态,则无生命之物也就有了人的生命和情趣。

10、“五原子弟轻烽火,马上谈经半白头。”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从动作中看出了五原子弟艺高人胆大的自信情态。

11、“东西亘绝数千里,耳冷不闻胡马声。”

冷,清冷之意,由清冷引申为清静,即我们常说的耳根子清静。将清静再返回去用“冷”描述,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新意。

12、“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IgStKpLWD闻至尊。”

闻,诗中为使动用法,使至尊闻之意。诗歌中特殊用法到处都是,造成了一种简明的表意效果。

(二)比喻

所谓比喻,是把抽象的比成具体的,并赋予事物以文学性,使之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将两种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其前提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没有相似性构不成比喻。

其次,本体和喻体的性质不能相同,性质相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说那人真像个人,不是比喻。

一般说来,比喻的类型有三种,一种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具备,叫明喻;二种是直接把本体视为喻体,不出现比喻词,只用系词"是"连结,叫暗喻;三种是只出现喻体,没有本体和喻词者,叫借喻。

不论哪种类型的比喻,旨在调动读者的想象,进行二度创作。

兹举例如下。

1、“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译:道路失去了像羊肠那样狭长的险要,云横在像雉尾一样高的山上。

译文中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了。是为明喻。

2、“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译:我就像水中的浮萍,不知会漂流到什么地方;我就像挂起来的匏瓜,只中看不中用。我心中只盼望着和亲人早日相见。

把自己比作浮萍和匏瓜,表达不能自主也不能发挥作用的苦闷。

3、“锋刃奔涛色,旌旗焰火文。”

译:将士们手持宝剑,其锋刃在奔跑中闪耀着光芒,犹如大海中翻卷着雪色的波涛;军队鲜艳的旗帜,在疾风中犹如燃烧的火焰,文彩辉煌。

突出了“锋刃”和“旌旗”的视觉形象。

4、“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头翁。”

译:千里求官,为了身和口,可一生坎坷,好比骆驼入了犬羊之中,不能实现远大抱负;光阴虚度,一事无成,不知不觉满头白雪,变成老朽。

诗中“犬羊”比喻平庸之辈,反比自己的怀才不遇。

5、“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译:绿杨碧柳覆盖着水面,青草像弥漫的烟雾,伸向远方;这一汪湖水,曾经是胡人的饮马泉。

“草如烟”是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具备的一个比喻句。

6、“齐集弓刀上陇行,犬噪狐嗥绕空垒。”

译:(胡人)手持刀剑和弓箭,在陇上群起而攻,他们像狗一样狂吠,像狐狸一样嗥叫,绕着空旷的营垒穿行。

将敌人比作狗和狐狸,表达诗人的鄙视。

7、“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

译:(长安远在天涯,已经不可返回),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会化作泥土与尘埃,销蚀在大漠深处。

表达将军的难言之隐。“铁石心”为暗喻。

8、“君问垂鞭芳草意,五原车马未堪追。”

译:您问垂鞭走马到天涯海角寻求芳草般的美人,我的回答是,千万不能去追逐驰往五原那种远天远地的车马。身边的风景更美丽。

这一比喻可是对朋友的劝慰。

9、“昏沈雷雨龙蛇气,惨澹江山锦绣文。”

译,昏沉雷雨犹龙蛇起舞,顿生云气;云气弥漫中,江山如披锦绣文彩,何等地娇美。

此雨中阔大之景,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借代

所谓借代,就是借事物的某一特征或局部的某一物,来指代这个事物的整体。例如我们常用“红领巾”来借指少先队员即是。

要将借代与借喻加以区别。借代是借来指代;借喻是借来比喻。所以借喻补出本体就可以改写成明喻,而借代却无法改成比喻。例如“旌旗十万斩闫罗”中“旌旗”是借代,“闫罗”是借喻。可译为“我率领十万大军斩杀像闫罗一样的敌人”。“旌旗”无法写成比喻,只要换成“军队”即可。

兹举例如下。

1、“方当销锋散牛马,旋师宴镐京。”

销锋的锋,本为刀剑的一部分或其特征,用来借指兵器。

2、“旌旆辞双阙,风沙上五原。”

旌旆,是军队行军时所打的旗帜,用来借指军队。双阙,是皇宫门口的建筑物,用来借代皇宫。

3、“自筑盐州十余载,左衽毡裘不犯塞。”

左衽,是少数民族将左衣襟折起来的习俗;毡裘,是他们的房屋和服装。诗中用这两个词来借指少数民族。

4、“幕府献功方饮至,撰成铙曲侑金樽。”

金樽,是酒杯,用来借代酒或酒宴。

5、“凤诏晓承三合殿,豸冠秋赴五原城。”

豸冠,是帽子,用来借指人。

6、“紫髯猎猎坐生风,结束新从定远行。”

紫髯,是人的胡须,用来指代人。

7、“鱼文宝剑驰三市,雁柱银筝醉五原。”

鱼文宝剑,用来借指佩此剑的人;雁柱银筝,是乐器或其一部分,用来借指歌舞弹唱的场面。

(四)对偶

对偶是语言形式的精致表现,属于文辞发展向极端的例证。自从出现了这种修辞现象,文人墨客们创制了许多内容和形式兼美的对偶句,但只顾形式而不顾内容的不伦不类的所谓无情对也不少。

对偶讲究平仄的音韵,“合律”便成了写作的硬要求。文天祥在《和中斋韵》中有“江山有恨销人骨,风雨无情断客魂”的对偶句,其中“江山”对“风雨”,“有恨”对“无情”,“销人骨”对“断客魂”,十分工整。而且平仄对应上也无可挑剔:

江山有恨销人骨,

平平仄仄平平仄,

风雨无情断客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像这样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对偶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在古诗中,特别是律诗,其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故,对此修辞的了解十分必要。

兹举例如下。

1、“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平明与薄暮为表时间的词,偃月与鱼丽为名词,屯右地与逐左贤为动宾结构。词性相偕,成为工对。

2、“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

七尺剑与一丸泥为数子对。

3、“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

蹉跎与荏苒为连绵词相对。

4、“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

儿童与羸老为老少对,喧与哭为声音对,巷市与碑堂为地点对。

5、“弦开雁落诗亦成,笔力未饶弓力劲。”

此为隔扇对。从内容上看本应为:

弦开雁落弓力劲,

笔力未饶诗亦成。

但这样不谐巧,错隔后内容新颖,韵律较为和谐。

6、“讲武幸长杨,劳军临细柳。”

长杨对细柳,对得绝妙,且含典故,耐人品味。

7、“杨柳池塘科斗水,杏花村店酒旗风。”

名词堆叠的对句。一般说来,没有动词的句子不合语法,但在古诗中,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佳句。且平仄讲究:

杨柳池塘科斗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杏花村店酒旗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对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夸张、拟人

夸大是吹牛,夸张是艺术。艺术才能具有感染力。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很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这是夸张修辞的精品。

拟人是将事物人格化,使没有生命者有了生命,没有情感者有了情感,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境界。例如五原古诗中两次写到了羌笛。

其一,“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其二,“黄云迷所处,羌笛暮生哀。”

悲和哀加于羌笛,则物亦生情。

兹举例如下。

1、“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铁骑像雪山崩蹋,飞驰而来;止足滹沱河,战马将河水都能饮至干涸。极写铁骑之盛大。

2、“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夸张可以往大夸,也可以往小夸。说“胡天白如扫”,就将胡天看成院落一样,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一比喻兼夸张的修辞给人轻松之感。

3、“汲水烹新茗,裁云补旧衣。”

裁云补衣,想象瑰丽,画面感极强。

4、“何当一出凌青云,须将手持九节杖。”

凌青云,表达富有远大理想,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夸得玄乎而有情理。

5、“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大战过后,萧条万里。瀚海也低头无语,慵懒地,无心作波翻浪。此为拟人。

6、“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

之所以恨清秋月,是因为月没有将他思念的情愫告诉亲友。也因为远隔千山万水,只有天上那轮才能同时眷顾两地,你不传情谁传情?

7、“白草尚多缠野恨,黄沙无计借馀暄。”

白草有恨,黄沙无计。看来物我可相知,情感能互通。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灵感。

(六)其他几种修辞

反问,是无疑而问,答在问中,有意用问的口气加强语势,引起思考。设问,是有疑而问,先问后答,一问一答,启发人由昧而明。

对比,是性质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其不同点,旗帜鲜明,一针见血。类比,是性质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其相同处。互成和谐,相映成趣。

衬托,有主次之分,白妞为主角,黑妞为配角。红花当被绿叶烘托。呼告,杜牧诗善假想,李益诗喜呼告。一句“行人莫上长堤望”,确乎感到“风起扬花愁杀人”。

借景抒情,有的诗结尾回避直抒胸臆,苦心写出景句,情感含于其中,具有绕树三匝的感染力。

用典,为古诗中特别的修辞,为造成一种含蓄,有时至晦涩。似乎唯其如此,才能增加厚度和耐久力。

兹举例如下。

1、“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此为反问,加强了语气。

2、“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此为设问,设置悬念,使人急于知道下文。

3、“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此为对比,突出两地风物之迴然不同。

4、“闻道中郎知魏尚,不教天子忆廉颇。”

此为类比,英雄陌路,惺惺相惜。

5、“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落木肠堪断。”

此为衬托,高云、落木尚且如此,人何以堪!

6、“莫谴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此为呼告,给人撕心裂肺、痛定思痛之感。

7、“萧飒惟闻哀痛诏,城门月出夜乌啼。”

天上半轮清月,城门一只乌啼,增添了悲哀的气氛。此为借景抒情。

8、“形影随鱼贯,音书在雁群。”

鱼腹藏书,鸿雁传情,有典可稽,有籍可考,显得蕴藉深沉。

小 结

修辞之于古诗,可避免平铺板叙和直白外露,平添了阳春白雪和古朴典雅。然而修辞也不能涂抹至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地步。那样就弄巧成拙了。

修辞是信达雅格,是精巧别致,是引人入胜,是爱不释手。修辞达到这个境界,才是运用修辞的真正目的。

修辞在用形象生动影响读者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模糊感和游离性。对于那种偏嗜是则是、非则非的静止呆滞者来说,未尝是好事;但对于拓展想象空间,培养文学情趣,却有着不可或缺的功用。

人不能只有工作、吃饭、睡觉的物质生活,还需要有读书、审美、交流的精神享受。修辞就是为后者着色增彩,使人情感更丰富,生活更美好。

尤其是闲暇时阅读古诗,如果不知修辞,简直味同嚼蜡,苦不堪言。为提高我们的学养,哪怕是附庸风雅,也应研究一点修辞。

五原少数民族钩沉

史毅/文

一、鬼方

史载,最早于河套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称作“鬼方”,笔者第一次是在《易经》中见到“鬼方”这个民族的称谓。“既济卦”九三爻辞中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未济卦”九四爻辞中说:“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傅佩荣《我读<易经>》一书中注:高宗,殷王武丁。鬼方,西北少数民族。

《周易大辞典》注:鬼方,商代西北国之一,严狁部落。为商代敌国,其地在今山西西北、陝西西北部、内蒙古西南一带。

五原县人民政府网《五原历史沿革》一文中说:“战国以前,相传三代时期,五原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之一。商朝时期河套地区为鬼方辖域。”这个河套地区,当然也包括后套地区。

已知鬼方属于严狁部落,“严狁”,商周时代也称

“荤粥”、“猃狁”;春秋时代称“戎狄”;战国时代始称匈奴。简言之,鬼方变成了后来的匈奴,或者是其中的一支。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上述各种称谓并存,也有称为“犬戎”的。杜甫在《近闻》一诗中写道: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透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此中的“犬戎”即“猃狁”,或“严狁”,亦即匈奴部落,或者看成匈奴的一支。

杜诗之背景阔大。诗中的“临洮”,就是董卓的家乡:陇西临洮。现甘肃省岷县。“渭水”指长安或陕西。“五原”汉时指包头一带,唐代后也包括现在的五原地区。

综上所述,五原或河套,包括后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时期,是鬼方少数民族活动的时期。

还有一种说法很具体,这西北少数民族或商代西北

国之一的鬼方,属古印欧人,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经历小冰河时期,生活在当地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也称雅利安人,翻越乌拉尔山脉来到阿富汗。其中的一支吐火罗人,也称大月氏人,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塔里木盆地,来到新疆一代。从新疆南下,到了河套平原。

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说,生活在河套地区的鬼方民族是斯基泰人。由此可知,河套地区在商之前很长时间生活着鬼方民族。

二、匈奴

史载,匈奴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人之一支,其先祖为夏朝的夏后氏。大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共十三姓,其中即有夏后氏。

大禹所立夏朝,于夏桀当政时被商汤所灭。就在此一时期的战乱中,可能夏后氏部落北逃河套地区,沦落为少数民族,演变为匈奴。

其后,它的民族名称不断地变换。唐虞以上称为山戎、猃狁、荤粥等;夏后称戎狄、戎夷、荒服等;春秋时称犬戎、山戎、戎狄、戎翟、猃狁等;战国时始有匈奴之称。

战国未年,匈奴强大了起来。《史记.匈奴传》中云:“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这段引文中的“徙適戍以充之”的意思是说,秦王

朝成规模地移民于九原一带,此时后套或现在的五原方始有了汉人居住,起码驻扎了秦王朝的军队。

楚汉相争的那段时间,无暇顾及北部边疆,匈奴又翻过阴山,复越长城,渡河南下,占据了阴山一带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

汉初,匈奴攻代郡都城马邑,接着南逾句注山,攻下太原,并进军晋阳城下。汉高祖刘邦亲自领兵作战。高祖军于平城(现山两大同市)的白登,被匈奴三十万大军包围。眼看被俘,用陈平计贿赂匈奴王的夫人,方讨得一条生路。

回朝后,高祖便打发一个叫刘敬的大臣结和亲之约。可见当时的匈奴是何等强大,足以抗衡中国。

直到汉武时,才有力量发兵攻打匈奴。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多抗击匈奴的英雄,他们的军队主要活动于河套一带,驱逐匈奴于漠北。后人写他们的诗歌也很多。例如: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李白《塞上曲》

青冢哀笳出汉宫,

白登奇计还天子。

——清.顾炎武《重过代州……》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唐.高适《登百丈峰》

西汉末年,匈奴又占据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建都于九原。

东汉光武时,匈奴发生内争,分为南北两部,南部附汉入塞,活动于阴山南麓河套一带。有诗为证:

五原塞上款呼韩,春草新迷拜将坛。

从此车书三万里,边臣日日奏平安。

——宋.岳珂《宫词一百首》

堡垒从内部瓦解后,匈奴开始走向衰落,到唐初彻底消失。

三、鲜卑

据《北史魏本记》载,鲜卑岀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孙受封北国,境内有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因

以“鲜卑”为号。其世居辽东,曾受匈奴统治。

三国时期,匈奴、鲜卑已可比肩。魏晋南朝时期,当北匈奴西迁后,鲜卑族便活跃起来,尽得北匈奴人和地,成为北方霸主。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个英明的君主,他为了加速鲜卑的汉化进程,下令将首都从平城迁往洛阳,改变鲜卑服制、语言、风俗,奖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他还下令将鲜卑姓改为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乌兰夫先祖亦为鲜卑族,改姓云。等等。

有首诗写道:

云中小儿吹金管,向晚因风一川满。

塞北云高心已悲,城南落木肠堪断。

忆昔魏家都此方,凉风观前朝百王。

千门晓映山川色,双阙遥连日月光。

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钟彻清昊。

将军汉马百战场,天子射兽五原草。

寂寞金舆去不归,陵上黄尘满路飞。

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辉。

此时独立无所见,日暮寒风吹客衣。

——唐.薛奇童《云中行》

这首诗可清楚地说明,此时的五原已是鲜卑人的狩猎苑囿。

四、突厥

这个民族史称“匈奴别种”或“平凉杂胡”。实际上是北朝时铁勒部的一支,属古代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民族。

北朝后期,北周与北齐争相与突厥和亲,结以为援,突厥汗国达到极盛,拥有弯弓之士数十万。其疆域东起辽海,西达里海,南至塞外,北至贝加尔湖。这就将五原包括进去了。

隋朝时,由于内部的残杀争斗,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开始日薄西山。

唐初,唐高祖为了取得东突厥的支持,曾向其称臣纳贡。唐太宗刚继位时,东突厥以唐王朝不恭,兴兵南下,进逼渭水北岸,长安震动。唐太宗亲至渭水桥重申

旧盟,才暂时结束这桩公案。四年后,唐太宗趁东突厥

内乱,派大将李靖平之。

唐朝沈佺期《塞北》一诗,或反映了当时战况:

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催。

冰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

将军朝受钺,战士夜衔枚。

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

莲花秋剑发,桂叶晓旗开。

秘略三军动,妖氛百战摧。

何言投笔去,终作勒名回。

诗中提到了五原,是为战场;提到了铁勒,似暗示突厥。在某种程度上能说明问题。

五、党项族

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写道:

宝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二年孟春果来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师急赴敌,昼夜不息趋战场。

马烦人怠当劲虏,虽持利器安得强。

一一《寄永兴招诗夏太尉》

诗中的五原看来非指现在之五原,应该泛指西北地区。现在的五原属于西夏版图。诗中所说的氐羌应该指的是党项族,因为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

羌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族出自三苗,是“姜姓之别”。羌族分为很多支,生活在今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其中一胡就是羌族。

十六国中的后秦是由羌族建立。羌族的一个分支从青海进入西藏,建立了吐蕃国。

北宋时,羌族一支的党项人建立西夏王国,定都今宁夏银川东南。占有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历时近200年。

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有个故事说,成吉思汗攻占西夏都城后,令西夏王后侍寝。此王后一脚揣到大汗的阴部。大汗大怒,下令杀光党项人。笔者原以为党项人真被蒙古军赶尽杀绝了。后来偶然到看记载说,其残部跑到西藏了。那么,现在的藏族人应该就是羌族之苗裔。

蒙古王被踢中了阴部,不久便死了。

笔者读《宋史范仲淹传》中看到有“元昊反”的文字,这就与梅尧臣诗“宝元元年西夏叛”呼应上了。西夏李元昊反叛后,“阴诱属羌为助”。这对宋王朝形成了很大的危胁,延州几乎不保。范仲淹自请知延州府,组织兵马挡住了西夏的进攻。当时的战争想必十分艰苦,范仲淹留下的一首《渔家傲秋思》满含凄凉: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六、蒙古

蒙古,其实是北方民族的统称,源于东胡族系。在长期错综复杂的民族发展中,逐渐形成有共同民族特点的部落联盟。

例如鲜卑族就称东胡部落联盟的一支。乌兰夫的祖先是鲜卑族人,但他们又是蒙古族人,大约就因于此。

唐朝时期,史书上出现了“蒙兀室韦”的称谓,1140年后,始以“蒙古”为称号。蒙古,意为银,与女真族

的“金”相对。

蒙古族于12世纪逐渐强盛,到了13世纪初,铁木尔率领蒙古铁军东征西讨,统一了北部草原上的众多部落,建立起蒙古汗国,铁木真被推举为首领,名为“成吉思汗”。

从此,东起兴安岭,西接阿尔泰山,南到阴山,北

到贝加尔湖的区域成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领地。后来灭

金,灭夏,灭南宋,最后统一中国,建立元朝。

元朝于1368年被明朝大将徐达所灭。蒙古族残部退回大漠南北。这个大漠南北中,就包括了现在的五原地区。整个明朝时代,河套地区悉为蒙古族所占领。

明末,科尔沁、察哈尔等部先后归顺满人,组成“蒙古八旗”,成为清朝劲旅。然后又征服土默特部,至此满蒙君臣尘埃落定。

此期,将五原地区划归蒙古牧地。到了乾隆年间,因塞外移民增多,垦田日繁,遂设萨拉齐厅,五原属其西部地。光绪年间设五原厅,从那时至于今,形成旗县并举,蒙汉杂居的局面。

通信汇文两篇

第一篇

第一节

五原县旅游局郭瑞发文:

近期开展本职工作,挖掘五原旅游文化资源,反思与剖析河套要素,老师们帮助总结认为: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三个估价不足,第一是对李贵书记的历史意义估价不足;第二是对河套地域的特异性及优异性估价不足;第三是对河套精神的全民族代表性意义估价不足。准备做文化整合,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弥补一下。

汇报给各位老师,如能得到提点甚为感激。

第二节

史毅回复

郭瑞局长:

①对河套地域的特异性和优异性一点,近期我等所著《五原古诗薮钞》书稿就是对这种估价不足的提升。

②河套精神的全民族代表性一点,提出粗浅看法如下。

关于“河套精神”中的“河套”,在地域上怎么界定,提出愚见。

秦汉时已有“河套”的说法,那时地域东西跨度很大,东到现托克托县的河口镇,西至现宁夏黄河冲积平原。

然后又将“河套”分为东西两套,今五原是西套的东部地,则现在的土默川一带应为东套。北魏时,将今五原一带称为后套,宁夏一带仍称西套,则土默川一带称为前套,是相应后套而言,后来人们口头上岀现了“东川”一词,此应为前套别称。

就是说,清代之前的“河套”与现今人们所指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在地域上区别很大。巴彦淖尔市所属那片黄河冲积平原称“后套”更为准确。这个叫法大约从北魏一直称呼于今。

建国后,巴盟有“河套灌区”的提法,政府是否有文件将后套改称河套的说明。如果有,那么“河套精神”便专指巴彦淖尔市之精神;如果没有,则“河套精神”就不单指巴市。若仅指巴市,就不若称作“后套精神”更准确。

关于此称,我们请教一下历史老师朱丹林先生。

第三节

朱丹林老师发文

史老师:

你讲的几个概念都是对的,宁夏称西套,在银川平原;巴彦淖尔市称后套,西山嘴前池家圪堵以东,包括包头市、土右旗、土左旗到托克托河口村(过去为镇)黄河以北称前套(土默川平原)。

巴彦淖尔市临河县有一个河套文化展,把三个套,加鄂尔多斯,甚至把晋陕北部,包括偏关、河曲、保德州和神木也划入河套,我与他们争论过,那个行为的目的是抢文化资源。巴彦淖尔就是后套,是河套的一部分,但不是整个河套地区。

第四节

史毅发文

郭瑞局长:

提起河套精神,就一定会涉及五原这个概念。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古之五原与今之五原在地域上的区别。

古代五原做为一个行政区域名称,最早隶属于战国时赵国所设云中郡的九原县,后秦王朝设九原郡,今五原属于九原郡西部地。汉武帝年间析九原郡为五原郡和朔方郡,今五原属于朔方郡东部地。此后,五原一般均指包头一带地区,在行政区域划分上,不包括今之五原。

隋炀帝大业年间,改州为郡,五原属五原郡,郡址在今五原城南西土城。唐时五原又曾隶属于盐州。这样一来,五原这个名称在写五原的古诗中出现,地域所指就有些混乱,有时指包头一带,包括现在的土右旗、土左旗和托克托县,有时仅指黄河后套,有时又连现在鄂尔多斯和陕北也包括进去。而且唐以后的五原,行政级别似乎变小了,非但不是郡,连个县也不是了。特别在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五原的历史形成了空白。

一直到清朝未年,从萨拉齐厅中划分出五原厅,治所设在隆兴昌,五原这个名称始与现今的五原名正言顺地重合。再后来,撤厅建县,五原古名称被今之五原承继下来。

我们所选写五原上百首古诗中,没有几首中的五原是指现今的五原。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尽管我们承继了五原的历史名称,感情上也想让古之五原成为今之五原,但感情不能代替理性。一旦误导,带来的思维混乱是不堪设想的。

兹事重大,请丹林先生正之。

第五节

朱丹林老师发文

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沿阴山修赵长城,在托克托设云中郡,下辖九原邑(县)。

秦始皇35年分天下为36郡,九原为其中之一,辖区包括今巴彦淖尔,郡治旧称三顶账房,现在基本认定为包头麻池古城。

汉武帝北击匈奴后为加强管理,把九原分为五原和朔方两个郡,五原郡治在包头麻池,朔方郡在高朔(临河石兰计山口)今五原地界属朔方,绝对不叫五原。是秦汉屯垦的北假之地。

五原这个县域地名具体什么时候出现,我现在说不好,我查一下中国历史地图,如果找到,极时告诉你,找不到就没办法了。

西周是鬼方,春秋是林胡,战国、秦汉为北假之地。西晋为高阙,东晋为朔方,北朝为北魏六镇之沃野。

隋大业年间重现五原郡,复旦大学谭麒骧先生的历史地图中有,絕对权威。

第六节

史毅发文

丹林先生:

您将鬼方视为地名,指称河套或古五原地区。受教。

据我所知,鬼方也被称作一个民族或部落的名称。

毅原以为,做为一个民族或一支部落的名称——鬼方、林胡、匈奴、犬戎、夷狄、胡人等是一脉相承的。《史记》中说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则上溯林胡、鬼方,或可视为匈奴之祖先;下推犬戎、夷狄、胡人等亦匈奴之后。这个推测确乎简单,但可能与史实相去甚远。

特别是鬼方,司马迁也未提及其为何等人种。近期有资料介绍说,鬼方属于古印欧人。约公元前3000年一一前1000年,伏尔加河与顿河流域经历小冰河时期,气候特别寒冷。生活在当地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也称古雅利安人),翻越乌拉尔山脉来到阿富汗。其中的一支吐火罗人(也被称为"大月氏人”和"鬼方”)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过塔里木盆地,来到新疆一带。从新疆南下,到了河套平原。

此时的中国,正是商朝武丁、即高宗时期。殷高宗三十年春,发动了征服鬼方的战争,在河套地区打响,历经三年,是一个叫妇好的女性指挥,取得了胜利。

这段史实是根据1976年安阳发掘了妇好古墓而得知。妇好是殷高宗武丁的第一夫人,陪葬品有15000多件,还有大量铭文。由此考证得来。

关于高宗伐鬼方故事,《易经》中有两卦提及。不赘述。

由上述材料可得出一个结论。

河套地区至少于公元前3000年便归属华夏版图。证据就是殷商时期,高宗派妇好驱逐外族的侵略。古印欧人灭了印度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但未能灭中华文明。

第七节

朱丹林老师发文

1、妇好墓在河南安阳,我多次去过,但是她的抗击异族战争,是不是到过阴山河套地区,存疑。妇好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军事后勤能力,恐怕不足以支撑商军队到遥远的阴山河套地区。

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是周族在周原(今陕西宝鸡、西安一带)起兵,可见商王朝的军力到不了关中平原,更不要说阴山河套。

《诗经、南风》写了筑彼朔方,那个朔方是今鄂尔多斯的鄂托克到乌审旗一代,周人的北边在黄河以南。

2、有希腊人的一支叫斯基泰人,应该是史老师说的那个印欧人种,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有记载,可查。

3、鬼方是族名,中国汉地史家包括司马迁把它们生活的地域也叫鬼方,成了地名。族名、地名看用的地方。

4、妇好的时代华夏族刚开始在黄河流域立国,五原在商代无任何考古发掘成果,那时可能还没有人定居五原。

五原有土城子遗址,被认为是匈奴头曼单于王城。

第八节

史毅发文

①朱丹林先生也认为五原一带称为鬼方。他的原话是:五原在"西周是鬼方,春秋是林胡,战国、秦汉为北假之地,西晋为高阙,东晋为朔方,北朝为北魏六镇之沃野,隋大业年间重置五原郡。”

五原县志也称殷商时五原有鬼方族。

②《易经》中有两卦提到了鬼方。既济卦九三爻辞:"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未济卦九四爻辞:"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此为硬证据。高宗为殷商君王武丁的谥号。

③河南安阳妇好古墓出土铭文已证明,是她率军岀征讨伐了鬼方。妇好经常带兵打仗,曾统率万人。此次在河套平原作战率领三千将士,干废了鬼方。

④朱丹林先生引翦伯赞先生的史论证明鬼方为外族入侵者。丹林先生原话为:“有希腊人的一支叫斯基泰人,应该是史老师说的那个古印欧人种。翦伯赞先生在《秦汉史》中有记载,可查。”

其他历史学家亦有外族入侵之说。只不过有的说是斯基泰人,有的说是古印欧人。

⑤春秋时期,生活在河套地区的林胡,他们虽然在西周时期尚不属于华夏族群,但应该是黄色种人。因为在赵武灵王时期,林胡从晋西北被驱逐到河套地区,而到了秦王朝、蒙恬收复河套时,他们便彻底归化。也就是说,到了汉朝,他们就归入汉族。而汉族的主要特征,是黄色人种。由此反证,鬼方不是黄色人种,没听说归化,那么鬼方人不是被消灭或就是又西迁。

综上五条,毅认为商朝武丁高宗王后妇好率军出征河套或五原驱逐外族侵略者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

第二篇

丹林先生:

有几个问题再讨论一下。

第一个问题

多年前在五原一家宾馆住宿,发现一本巴盟人著的书(忘记了书名和作者姓名),那里面写着五原名称的来历:大禹治水来到阴山,从峰巅向南眺望,看到黄河泛滥区有五个原所,那上面有人耕田、放牧、繁衍、生息。故给此地命名为“五原”。

但这则绘神绘色的故事没有标明出处。我很欣赏此书作者的想象力,并认为其思维的逻辑性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五原”名称由来再无其他版本,故于写作中,涉及有关历史时,我也采纳这个说法。

当然,我也在阅读中留意,可有这方面的资料佐证。前两天从手机www.58yuanyou.com上看到一位抚州人写的一篇历史散文,主旨是证明大禹治水是事实而不是神话传说。他在结论部分写道:

“史书记载、科学研究、出土文物、考古发现这四大证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了大禹治水是真实存在的。”

其中在出土文物和考古发现这两块,此文作者总结道:

“喇家遗址(青海民和县)、王城岗遗址〈河南登封市)、新砦遗址(河南新密市)、孟庄遗址(河南辉县市),经过考古,都被证明有过大洪水侵袭的证据,在时间上也对得上,这构建了一条从黄河上流到中流的洪水泛滥区,有力地证明了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存在。”

那一次全球性的大洪水,在华夏的黄河流域主要是发生在上流和中流。您曾发文说黄河上流和中流的分界处在托克托的河口镇。那么河套地区首当其冲,大禹考察洪水时来五原(即今土默川一带)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况且从山西中条山的“有夏”出发,路程也并不遥远。对此,想聆您的具体分析。不知意下如何?

第二个问题

华夏族群的早期文明活动没有离开过黄河流域。特别是汉族的图腾诸如“昆仑”“瑶池”等,至今仍频频出现在诗词歌赋中。有人据此推测,华夏族群的祖先是羌人,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即黄河源头那一带,亦即昆仑山那里,瑶池似指天池。后来,他们渐渐地顺流而下,经过河套,来到了山陕一带定居下来。到三代(夏商周)形成华夏族群。

虽然都是黄色人种,但非此族群者,例如曾经生活在山东一带的蚩尤部落及生活在河套一带的楼烦、林胡等部落,则被称为夷族。当然他们后来归化了华夏族群,到汉朝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汉族人。其他则是现今称之为少数民族者。

汉族人的图腾一一昆仑、瑶池等,代代相传以至于今。虽然他们从源头走出很远,但始终徘徊于黄河流域,不停地眺望着来路。

这就说到了匈奴人。根据《史记》判断他们是黄色人种,且为夏后氏之苗裔。他们也长时间生活在河套地区。丹林先生所说五原土城即IgStKpLWD匈奴头曼王城,使毅茅塞顿开,原以为是唐朝张仁愿所筑受降城。

约略记得,您有篇文章提到了唐之受降城,有一座在今乌梁素海的水底。对此,毅愿闻其详。

记得匈奴头曼单于是被其子、后来的冒顿单于所杀。这个冒顿单于在汉初既有控弦之士三十万,连汉高祖刘邦都被他围在平城的白登,差点困死。这个冒顿的发祥地就应在河套。

后来匈奴扩展到河西走廊,被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征战给干废了,不得不离开河西走廊。

总之,人类的早期文明离不开水,黄色人种离不开黄河水。而华夏族群与匈奴长达数世纪的征战,都发生在黄河流域。可见,河套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丹林先生发文:

在后套平原的东端乌加河与黄河交汇处,有一处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乌梁素海,(意思是生长红柳的地方)这片大湖湿地形成于1850年前后一次黄河水患与改道,河水淹没的低洼地成了湖泊,也淹没了洼地里的一座唐代古城,即唐代镇守阴山河套地区防守突厥入侵的天德军要塞。统领天德军的将军是唐朝名将郭子仪,那个时候他还兼任九原太守。可惜的是古城的废墟已经在1850年的黄河水患中淹没在湖水之中,周边多有打鱼撒网的渔民在湖中打捞出瓷片,经专业考古人士鉴定,指认这些瓷片是唐代古瓷。

乌梁素海水下为唐天德军驻地,五原太守郭子仪镇守,不是汉受降城,汉受降城是中旂新忽热古城,唐西受降城巳经找不到了,其地址学术界多有争议。

昆仑、瑶池出于山海经,应在黄河河源处,巴颜喀拉山下河出,此山本为昆仑余脉,河出昆仑说的过去,瑶池是新疆的天池。

第三个问题

丹林先生说,唐代张仁愿公所筑三座受降城,东受降城在托克托县县城,今尚存土墙;中受降城在包头九原区敖淘窑子。唯西受降城不知下落。西受降城是否淹没于乌梁素海中的天德军要塞?受降城与要塞合二为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另外做为汉初已存在的五原头曼土城,前几十年尚有废墟,而匈奴王在唐初就销声匿迹,那么其所建城堡可否被改造成受降城?

这些都是假想,假想须由证据支持;但没有假想的证据,无异于一堆杂乱无章的砖石。我们在继续发掘西受降城的同时,也让假想维持着。

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次讨论,解决了五原西移的线路图问题。战国时,今五原是云中郡九原县的西部地;秦朝时,今五原是九原郡的西部地;汉代时,今五原是朔方郡的东部地。需要指出的是,秦时九原郡治所为五原,在今包头西的孟家梁或麻池,而汉时五原郡的治所却在九原。就是说古五原与今五原起码还有二百多公里的距离。此后撤销五原郡、再到隋唐时的重置,且将治所西移至今乌梁素海一一丹林先生说天德军要塞的最高军事长官郭子仪同时为九原太守。设若两职合署办公,则天德军要塞等于九原太守府。这样,古五原与今五原直线距离不到三十公里,更近了。到了隋唐设五原郡,隶属于丰州或盐州,而其郡所在今五原城南西土城,即头曼土城,那么,已与今五原重合。到了清朝末年设五原厅,其治所在隆兴昌,如此,古今五原便成一体了,线路图就清晰了。

丹林先生发文:

西受降城一开始不是天德军要塞。813年,西受降城被黄河淹了,(今临河城关曙光六队)我考查过,现存一段土墙和文管所立的牌子。这个地点是北大王北辰教授的看法。

巴盟的同志不认可北大王北辰教授的说法,但是813年大水冲了西受降城,西受降城迁大同川(今乌梁素海)与天德军合署办公是对的。

汉武设五原不在孟家梁,在麻池古城。

东汉末年(曹操控制汉献帝时)撤五原郡,(包头)把五原旧辖地并入并州管理(山西太原〉。

隋大业年间再设五原郡(今天五原所在地)

很快被唐太宗设丰州取代五原,今巴盟、包头、呼市,都是丰州辖地。

明代呼包、鄂、巴盟都是阿拉坦汗的牧场,没有五原之说。

清代五原为伊盟达拉特王爷的牧场。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设五原厅。

1912年改五原县。

现在的五原县1958年4月由原五原县和原达拉特后旗合并而成。

结 语

这次讨论,出现的问题是关于唐代朔方总管张仁愿创筑受降城,对西受降城地址的说法不一。北大教授王辰认为今巴彦淖尔市临河城关曙光六队现存一段古代土墙为西受降城;五原县志的记载为今乌拉特后旗乌加河镇圐圙补隆古城为西受降城;毅根据唐代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中“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的诗句推断,今乌拉特前旗境内的乌梁素海水底的天德军要塞似为西受降城。

这次讨论,发现了今之五原这块土地在宋、元、明、清前期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地名空白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又改州为郡,今五原属五原郡,郡治所在今五原县城南公社西土城故城。那么从西夏到清前期这段时间今五原这块土地叫什么?目前尚未查到各个时段的明确的记载。

如果说天德军要塞兼九原郡治所,据今五原县城隆兴昌尚有三十公里。隋大业年间五原郡治所移于头曼土城,则进入了五原县腹地,成为零距离。据此推测,从唐至清前期,此地似仍沿续五原的称谓,可能有时与汉时五原重叠,但当“包头”这个名称岀现后,替代了汉之五原或九原的称法,“五原”便完全成了现在五原县这块土地的名称。

我们从历史的沿革中明白这些细节,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望文生义”的陋习。

十分感谢朱丹林先生的合作。俗语云,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可见,在学术研究方面,尺短寸长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很重要的。

2021年12月11日

编后杂谈

出生在五原那个曾经相对落后、闭塞的小地方,廿岁之前,基本上没有出过百里空间。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缺乏文化底蕴或内涵。虽然通过读书获得了一些知识,但零零散散而不成系统,用起来是似而非。

但读书过程中,不自觉地向往着著书的人,所谓"见贤思齐”于潜意识中萌生,故而,在做了教师的职业之后,常常动笔写点东西。至今坚持了四十余载。

虽然距离象牙塔中宿学名儒水平尚差十万八千里,但总算于汪洋中得了一滴水,高楼上加了一块砖,不虚此行了。

回头看,桑梓的文化进步一日千里,研究历史的人才如雨后春笋。

辛丑初,有兄嘱毅将隋唐至明清古人写五原的诗选编成集,以资为乡土读物。

毅由衷赞同,但只要是为家乡尽力,义不容辞。于是便有了《五原古诗薮钞》这个册子。

怀着对家乡的满腔热爱,兴致勃勃地去解读五原古诗。本想论证古之五原即今之五原;古之河套即今之河套。可事与愿违,发现古诗里面的五原,并非完全现在的五原,古诗里的河套,也不是如今那片巴掌大的地方。

今天的五原,秦王朝时属于九原郡的西部地;汉武帝时设五原郡,治所在今包头,而当下的五原并不属于五原郡,而是朔方郡的东部地。隋唐时又设五原郡于今之五原,后来又不知改为何。从这个意义上说,将现在的五原称为五原古郡,有些不踏实。但五原这个已有约5000年历史的区域名称,又被如今的五原所承载,那就只能称其为“五原古郡”。

古代的河套,西起今宁夏黄河平原,东至今内蒙古包头以东。应该分为东西二套:西套主要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今巴彦淖尔市所辖黄河平原;东套主要指包头一带或土默川。

直到北魏时期,黄河南迁,今五原一带才被称为后套,则前套应为包头一带,宁夏黄河平原仍称西套。

五原古诗中所出现的“新秦”,虽然包括后套,但主体不在这里,而是指宁夏黄河平原。毕竟彼地与三秦大地接壤,用新旧区别或关联是合情合理的。而现今巴彦淖尔市所辖后套,秦王朝时的移民是否如西套那样大面积开垦说不准,而我们口中常独占“河套”之名,也有点以小僭大的嫌疑。何况河套号称八百里,而巴彦淖尔东西不足百公里。

论证的结果与自我的情感倾向有一定距离。但情感倾向必须遵从求是精神。将过程搞明白。

我们这一代人,经过文革的洗礼,缺乏系统的知识,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仅只一滴两滴而已。大量的古代文化知识,几乎原原本本存放在《史记》《汉书》中,也有的遗失在生僻的唐宋诗词中。

读五原古诗,就是一个增长知识过程。我们常听说这样一句话:

你只知享受岁月静好,却不知有人负重前行。

五原的古人是怎样负重前行,从而赢得今日之岁月静好?读五原古诗,就是了解五原古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土地的教材,五原古诗,也是一部五原的战争史,在战场上所出现的男儿,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也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他们都是英雄,都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们都用殷红的血曾经浇灌这片沃土。

五原古诗,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五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创作诗歌的客观性,他们把征战的场面直白地推向了读者,真切地说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战争已是常态化,人类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地浴火重生,始有今天。这是我们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严酷事实。

但在立场、观点上不能滑向民族分裂主义的泥淖,而是要倍加珍惜今日民族团结、融合之得来不易。

汉民族最早与鬼方交战,接着与匈奴纷争,与鲜卑、突厥、氐羌打斗,与蒙古、满族夺天下,分合了几千年,到今天总算消停下来,能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这个和平局面的到来谈何容易,能不珍惜吗?

残酷的战争给各民族带来无法言喻的创伤,所以我们甚至厌恶提到有关战争的血腥字眼。更不允许因为重提历史上的战争而破坏今天民族大家庭的和谐。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良好的愿望并不能抹去曾经战争的痕迹,也不能完全阻止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一一即使中华各民族能够避免战争,但无法保证与别国不发生战争。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正视战争一一不论是过去的战争,还是未来的战争。只有去掉"掩耳盗铃”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克服战争。只有自觉地克服战争,才能说明是真正地珍惜幸福和平。

由于悠久的历史时空的阻隔,造成古人与今人在思维角度、语言方式、艺术品位上的差异。我们解读五原古诗,必然会遇到这方面的困难。

古代诗人大多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上评价他们笔下的事物,抒发其爱憎的感情。我们不能被动地跟着走,要始终站在今天时代的立场上,关注民族团结、融合的主题,要顾及到黄皮肤黑眼睛这一事实,要强调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此外,古代诗歌,渗透着传统文化中儒、道、佛等各种流派的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虽然以儒家学说为主流,而佛、道两家的主张也非常活跃。例如唐代的李白,他的诗有时充满有为的进取,有时向往无为的清静,还有时欲遁入空门。再如北宋大诗人苏轼,它既是儒家信徒,又深通佛、道学问。表现在诗歌中,各种思想均有表达。

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做为一种学术研究,《五原古诗薮钞》中选了这方面的诗歌。我们尽力去做一些客观公允的解读。

语言方面,现代人写文章完全运用语辞,时间久了,形成了语言的固定模式。因而在解读用文辞写作的古代诗歌,麻烦可想而知。我们只能靠蚂蚁搬家的方法,一点一滴地攻克。在《五原古诗薮钞》这本册子中,所选诗歌上百首,仅注释上千条,需要一条一条地查找;“历史掌故”一百四十余条,需要翻阅典藉找到出处。十余篇文论,是在反复阅读中写成的心得体会。百余则"整体感悟”和“五原画面”,又是从不同角度展开描写、议论和抒情,旨在为读者提供阅读的"捷径”。

这些写作,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实在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但对编著者个人来说,也是一件呕心沥血的大事。

尽管如此,限于能力,还有不少知识没有突破,尚有不少错讹、误解之处。有待在渐进中提高或请大方之家雅正。

时代在向前发展,尤其语言这一块,时下作文与口语无异。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是通俗易懂的东西。比如我们参加一个社会文化活动,你写了几首格律诗,可能不如来几段快板更受欢迎。因为格律诗不具备快板的大众化。一般说来,读者群中的下里巴人的浅阅读要比阳春白雪的深阅读占比更大。

然则,小众化的作品就不需要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中国古诗之存在是个事实,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是我们的责任,不能因为好恶而割断历史。一旦丢弃了历史与文化,一个民族也就不成其为民族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大量的成语、典故于当今口语化的文章中也常被用到,这样,增加了语言的凝炼、艺术的含蓄和思想的厚重。如果我们阅读时对这些知识不知所云,那必将影响到理解的正确性与深刻性。因此说,艺术是有品位的,有大众化就必然有小众化,不能因为大众化而剔除小众化。最好的做法是让它们在各自的土壤中生存。

论述及此,必然要涉及到功利性。因为从大众化的角度看,只有作品拥有大量的读者,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于解读古诗却未必完全如此。有的作品注定是小众化的,走的是一条崎岖小路。然而,你不能说它无用,哪怕仅仅是对某一段历史的记录,做为文献或资料,它对国家、民族是必不可少的。

对编著者而言,是自动承担了一种国家、民族的责任,并将义务履行这种责任视作最大的“功利”,因此,才能做到“位卑不敢忘忧国”,且不遗余力地去奋斗着。

荤粥造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荤粥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658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