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采纳的上一句

15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教育基础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有6道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试题都填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全部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准带出考场。

(拿出纸、笔,先把答案记下来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各方面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影响

2.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的特征是( )

A.民主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思想交流关系

3.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4.“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方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5.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评价

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启示教师应该( )

A.乐教善教,讲求方法 B.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C.教学相长,相互尊重 D.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

A.小组活动 B.集体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9.“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动机( )

A.内部动机 B.社会交往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10.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1.学生采用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记忆课程内容的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6-12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 )

A.自主对羞怯 B.主动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3.一个不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就撤除对他的惩罚,这是( )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14.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类型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5.采取跑步、大喊大叫甚至痛哭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是( )

A.松弛训练法 B.心理置换法 C.改善认知法 D.合理宣泄法

16.幼儿识记“小兔”的图片比识记词更容易,是因为他们的记忆特点是( )

A.意义识记占优势 B.机械识记占优势

C.抽象记忆占优势 D.形象识记占优势

17.1840年,在世界上创办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18.幼儿知道了5+2=7,不经过学习就不能导出7-5=2,说明他们的思维是( )

A.经验性 B.自我中心 C.不可逆性 D.表面性

19.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是( )

A.民主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科学研究权

2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

A.及时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预见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有( )

A.复杂性 B.连续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E.示范性

2.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的研究

C.对教育目的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E.对教法的研究

3.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E.参观法

4.我国学校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

A.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计划 E.教案

5.我国教育目的基本层次包括( )

A.国家教育方针 B.国家教育目的

C.学校培养目标 D.教师教学目标 E.学生发展目标

6.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生理自我 D.自我监控 E.心理自我

7.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 )

A.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B.间接兴趣

C.坚强的意志 D.言语命令 E.合理组织活动

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 )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E.认知内驱力

9.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 )

A.工作对象的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 D.工作手段的示范性 E.教育效果的滞后性

10.幼儿生长发育评价的形态指标主要有( )

A.肺活量 B.身高

C.体重 D.头围 E.胸围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判断下列各命题的正误,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作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

2.“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同步的。( )

3.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 )

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5.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

6.教师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关注的是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7.幼儿户外游戏活动一般每天不多于两个小时。( )

8.幼儿对自己做错事感到内疚的情感是理智感的体现。( )

9.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公共财产。( )

10.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回答要点)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合格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3.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如何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9分,共25分,阅读案例,回答问题,请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作答)

1.李老师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她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也能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可能是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上课。于是李老师就利用其好奇心特别强的特点,通过课前与小朋友做游戏来吸引淘淘的注意力,当淘淘加入到游戏活动中时,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了淘淘,由此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激发了他的上课兴趣。为了促使家园教育同步,她主动与家长沟通,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李老师多次被评为幼儿园优秀教师。

请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2.青年教师丁某为了备考研究生,向学校申请辞掉班主任工作。学校考虑到临时更换班主任不利于学生思想的稳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没有批准他的申请。丁老师认为学校不支持他报考研究生,便对班主任工作消极懈怠,当班上一名学生突发疾病时,由于他没有及时处理,致使该//www.58yuanyou.com患病学生因贻误时机而造成视力下降,学校也为此没有同意其报考研究生。

请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3.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joRTm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约8个月左右的滞留时间;达到6500-7500时,就会出现约12个月左右的滞留时间;当词汇量达到了9500-10500的时候,平均滞留约18个月。也有人曾经研究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www.58yuanyou.com电报技能上,练习15 -28天之间,成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甚至下滑。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六、作文

材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用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800-1000字。

2017 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C【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全文只有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一是国家社会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二是法律保障方面,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其三是道德品质方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D【解析】“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就是“五通”,他们分别指的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设施联通,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贸易畅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资金融通,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动力(重点支撑)。民心相通,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

3. B【解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出自《学记》。

4.B【解析】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创造”“学校即社会”。

5.D【解析】从课程的呈现方式上来分,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包括:(1)观念性隐性课程,如校风、班风、价值观、教育理念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的设置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机制等;(4)心理性隐性课程,包括人际关系、师生特有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6. B【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7. D【解析】教育学成为//www.58yuanyou.com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8. C【解析】个别差异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9. A【解析】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除此之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 C【解析】说服法,也称为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两种,一种是用语言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等;另一种是事实说服,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等。说服法的实质在于“服”而不是“说”。说服要求“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11. B【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蓝色会产生清凉的感觉等。

12. A【解析】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情感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13. C【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①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②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肯定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再将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14. B【解析】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虽已形成但不成熟、不稳定。

15. D【解析】在管理心理学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友谊与老师的关心是社交需要,也是归属与爱的需要。

16. 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了国际通用的一套智力量表,简称韦氏智力量表,用离差智商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

17. 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18.B【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分类,分为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句子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命题学习包括事实学习和规律、定理或原理的学习。

19.D【解析】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分别是:(1)流畅性:流畅性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多少;(2)变通性: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3)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方法。

20. C【解析】黏合,它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1.C【解析】幼儿学会理解,遵守规则,与人相处这是社会性的发展。

22.B【解析】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3. A【解析】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4. 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和核心;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和根本任务;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25. A【解析】为人师表的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二、多项选择

26. ABCD【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主体性、间接性、连续性、广延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成果的群体性。

27. ABCDE【解析】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8. ABCD【解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教师的领导风格。

30.ABCDE【解析】学与教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

31.BCD【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序列性、认知性。

32. ABC【解析】皮亚杰从认知角度,将幼儿园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规则游戏、结构性游戏、象征性游戏。

33. ABCD【解析】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矛盾型。

34.ABC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体现在: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35.BCE【解析】“学而不厌”体现教师要终身学习。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诲人不倦”同时体现教师对工作的负责,是爱岗敬业的一种体现。

三、判断题

36. A【解析】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壮大中原城市群,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37.A【解析】《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

38.A【解析】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39.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0.B【解析】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41.B【解析】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五小活动”属于课外、校外教育中的科技活动。

42.A【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所以说,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43.A【解析】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以及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4.A【解析】迁移与有效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真正有效的教学又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45.A【解析】学习风格在总体上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学习风格只是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式,并不影响学生个人智力水平。

46.B【解析】我们专心致志看书时,对周围的情况“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负诱导。

47.B【解析】刺激物的强度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但是,事实上起主要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刺激物强度与周围环境强度的对比。

48.A【解析】性格与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学生不良的性格特征会阻碍其能力的发展。

49.B【解析】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50.B【解析】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应以欣赏和感受作为活动的先导。

51.A【解析】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52.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和核心。

53.A【解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就是说,古往今来,但凡为师者都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根本。说明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54.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权享受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虽然教师具有培训的权利,同时也有培训、终身学习的义务,这应该是教师自主选择的,不应该在暑假期间强制执行。

55.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学生是主体性的人;

(2)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3)学生是完整性的人;

(4)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2.【答案要点】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答案要点】

(1)减少诱因,创设良好环境,控制环境和传媒的影响;

(2)改善亲子关系,纠正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3)提高儿童的自控能力和交往技能,帮助儿童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技能;

(4)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

(5)引导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方法;

(6)利用奖惩,及时表扬和奖励儿童亲社会行为。

4.【答案要点】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二、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斯霞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斯霞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践行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教学观。

(1)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要求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案例中斯霞老师在教授“饱满”一词时引导学生应该具备饱满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是书本知识的教学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案例中该教师在教学中将“饱满”这个词与精神饱满这种生活状态联系起来,利用了生活中可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www.58yuanyou.com,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斯霞老师要学生用“饱满”这个词造句,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4)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案例中斯霞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促进学生知识“饱满”的把握,更注重学生精神的培养。

(5)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角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教学行为方面,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案例中斯霞老师一直以帮助者引导者的身份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斯霞老师完全践行了现代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2.【答案要点】

(1)班主任田老师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除父母和公安检查机关外)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案例中田老师随意翻阅并扣留小刚的日记并当众宣扬,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都规定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具有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田老师在同学面前污蔑小刚是“花花公子”“脚踏两只船”是一种严重的人身攻击,侵犯了小刚的人格尊严,同时还对小刚和小静的正常交往强加干涉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最后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在学校拥有参加正常的教育活动权利,田老师没有任何依据就随意停小刚的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综上,小刚监护人对老师的诉讼请求是合理的,学校应该依据法律和学校相关制度给予田老师相应的行政处分,并向家长和学生公开道歉。

3.【答案要点】

(1)案例中的实验体现的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反馈效应”。所谓“反馈效应”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能起到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反馈对学习的作用,具有动机和认知两个方面的效果。在动机方面,如果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就会引起他的满意或者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并进一步影响他的学习动机。在认知方面,学习者可以从对学习结果的了解中,获得有关正确或者错误的信息,成为指导自己今后学习的定向依据。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有:①反馈的内容;②反馈的频率;③反馈的方式。

(2)罗斯通过实验证明,在学习活动中,有反馈即知道学习之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其学习效果要好得多。第一组在前8周成绩最好而后8周成绩直线下降的原因就是没有对其进行任何反馈。而且,即时反馈即每天知道其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第二组的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中等水平就是因为始终只受到远时反馈。

(3)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

三、阅读理解

【答案要点】

材料来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心观点是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启示老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现代教师应做到:

(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善于引导,让知识成为学习的手段;

(3)积极实践,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

(4)提高能力,重在教如何学习和终身学习。

在分析中可以运用的观点包括:

(1)建构主义知识观;

(2)新课改:知识观;

(3)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保持、提取(应用);

(4)加涅学习层次的分类:最高级别是解决问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敬请采纳的上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2851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