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静脉给药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手段,然而这也有令患者痛苦的事: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在临床十分常见,一般认为是由于操作者穿刺时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液体渗漏。也可因长时间输入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导致液体在血管壁薄弱处向深部组织外渗,而引起液体外渗透。

轻者出现渗出区域的皮肤出现红斑、肿胀、皮下硬结及轻中度疼痛,严重者出现组织坏死、形成经久难愈的溃疡。

案例回顾

“乳腺癌术后,3 周前应用阿霉素时因下床后导致外渗。当时局部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出院 3 天后出现针眼处感染,患者未引起重视,自行在门诊诊治,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无效,后出现皮肤坏死,且逐渐增大。”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药物外渗的原因

药物因素

临床报道有多种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的损伤,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及刺激性有关。常见有化疗药物,例如柔红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等。

物理因素

寒冷气候会导致静脉收缩,因此在注入药物前应将室温控制在22℃~24℃并注意局部保暖,使血管扩张后再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在注药过程中也应注原由网意保暖。

血管因素

高龄、恶病质、反复多次使用外周静脉化疗或输入其他刺激性强的液体(如甘露醇等)导致血管脆性增大、管腔变小或血流减慢,如果将药物注入这些静脉,则引局部药物浓度升高,诱发外渗。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护理因素

血管选择不理想、穿刺技术不熟练、针头固定不妥当、输液过程中巡视观察不到位、对预防措施没有足够的重视等。

患者因素

患者不合作或输液时间过长,患者改变体位致针头滑脱。

发生外渗处理流程

1、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拔出输液导管,用敷料覆盖,抬高患肢并制动,立即更换输液部位。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了解外渗药物的//www.58yuanyou.com种类、名称、性质,是否为强碱性药物、高渗液体、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物等。

4、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5、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行。

6、轻度外渗(面积≦5cm2)局部环封1-2次(两次间隔6-8h);重度外渗(≧5cm2,甚至超过关节)第一天局部环封2-3次,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7、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8、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如果局部组织发生溃疡、坏死,应给予外科清创、换药等处理。

9、安慰病人,作好心里疏导。

药物外渗的预防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血管的选择

使用高危药物的高危患者,宜选择明显、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穿刺,穿刺时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多次穿刺,尤其要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起效慢、静脉瓣多,如上肢血管情况太差,穿刺困难,//www.58yuanyou.com可请有资质的人员为其行PICC或深静脉置管。

识别高危药物

类似高渗溶液、阳离子溶液、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物、脂肪乳等均属于高危药物。

在使用高危药物时,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静脉推注给药时,每注射3~4mL应回抽一次,以检查有无回血。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患者宣教

叮嘱病人在输注高危药物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免针头移位,造成外渗。

询问输注药物时病人的感觉,输注过程中有无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如有上述感觉立即向护士汇报,以便尽早发现药物外渗的情况。

护士操作时应让病人身着宽松外衣,告诉病人在输注药物时,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液外渗。

加强巡视患者

护士要加强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患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询问患者有无胀痛感gTWSoEC,挤压针头有无回血,挤压时避免针尖翘起致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

要结合多种因素,不能只看有无回血,肥胖患者难以判断时,可用手按压注射部位,观察有无凹陷,如有凹陷说明有液体外渗,一旦发现药物外渗,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花小护总结:

只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多注意这些相关因原由网素,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外渗发生的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智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后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帮助我们传播知识健康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扎针为什么会起包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3898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