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令是什么意思

破译《周易》需要的方法和钥匙

《周易凿光》学习系统

因为后人不能清晰地解释《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从古至今竟然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的书。王宏杰研究《周易》,从多年的象数运用入手,在完成《复活论语》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先秦典籍,立足于《周易》本身,通过《十翼》进入《周易》的殿堂。因为《周易》的文字表达系统属于“古义”,孔子在《周易》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其讲解的内容属于“今义”。对于,孔子的解读,我们是很容易明白的,而不明白的部分,通过《子夏易传》来解决。因此,就像从厚厚的一堵墙凿开一个孔一样,《周易》的智慧光芒终于照射出来。所以,王宏杰对其《周易》的解读系统,叫做《周易凿光》。

王宏杰老师的《周易》课程安排,根据难易的进度,安排课时密度,让学习者能轻松学习。因为讲解的方式,是逐字逐句解读,并且结合历史事件来打开思路,即使没有学过《周易》的人都能够听懂。《周易》学习,会严格要求学习者做详细的笔记,并且每节课都安排学员复讲,所以学过一遍就能做到扎扎实实。

《周易》课程的安排:

基础入门课,10节课。

乾坤二卦,20节课。学习内容有:乾坤二卦的卦辞、爻辞、彖辞、象传、文言传,以及《子夏易传》和《东坡易传》的内容详细解读。

六十二卦,每一卦保持两节课学完,总计124节课。

荔枝微课收看课程。

微信群内解惑答疑

微信群内与其他学员的交流。

线下定期组织学员学习。

课程总计:154节课以上。

欢迎四海同仁前来曲阜儒风国学院,共同修学。让我们回到先秦,从追根溯源到正本清源,寻找中华民族原由网伟大文明留给世界的自信。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子夏易传】五,天位也,而以非阳居之,或有战争之事。二,刚阳也,而能正众,可崇任之,佐其尊而臣也。文人之谓,居中而奉,行险而顺,以杀上。杀毒其人,而人从也。专其命,咎。则,吉。复,大矣。又何咎焉。

【东坡易传】丈人,《诗》所谓“老成人”也。夫能以众正有功而无后患者,其惟丈人乎?故《彖》曰:“吉,”又何咎矣!用师,犹以药石治病,故曰“毒天下”。

王宏杰解读

我们开始学习第七卦,地水师卦。如果说天水讼卦是观念上的或者道理上的相争的话,那么,地水师卦就是实际行动了。我们是这样说,但是一句话又不能全概括地水师卦的含义。我们先了解“师”的含义。一提到“师”我们会想到“老师”“教师”,其实,“师”字作老师的含义,这是后来的意思,而在先秦时期“师”不作“老师”解释。我们在学习《复活论语》的时候,“师”在整部《论语》中,没有一处当作“老师”解释。

师,《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www.58yuanyou.com”即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其本义为军队驻扎。引申为军队编制的一级单位,又泛指军队。“师”在周朝时是一种职位,有“太师”“少师”“乐师”等,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作动词时,指效法、学习。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尔雅•释诂》:“师,众也。”即民众,徒众。《尔雅•释言》:“师,人也。”即人众。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王起师于滑。”周敬王在滑地起兵。

接下来,我们继续用《序卦传》的表述来理解这一卦。《序卦传》: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子夏易传》:讼必有党,故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众也。”辩讼之事,最初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发展下去就是众人的事情。最大的辩讼就会导致整体利益之争,所以会导致“众起”。起,本义是由躺而坐,或由坐到站立,引申为起义,起事,闹事。众人起事,对于个人来说是自发的,是对心中认为的不正确的事情感到不平,发生辩讼。那么,众人一起的话就会出现领导者了。所以,这个“师”讲的就是聚众之事,就是如何聚集民众,聚集什么样的人,在聚集的过程中如何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景。受,容纳,接受。众人起事,你来组织,容纳接受这些人,这就是“师”的事情。因此说,“师”,就是聚众的事情。子夏的理解更形象,说辩讼必定会出现党争,因此会有众人起事,因此用聚众的方式接受这些与你同频的人。我们看这个发展过程,由个人利益或不同的见解,就会发生两者之间的辩讼之事。相同见解的人就会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竞争,这个时候党争就出现了,由党争最后发展成聚众起事。所以,我们准确地对六十四卦中的“师”做一个注解的话,就是“聚众之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子夏易传】五,天位也,而以非阳居之,或有战争之事。二,刚阳也,而能正众,可崇任之,佐其尊而臣也。文人之谓,居中而奉,行险而顺,以杀上。杀毒其人,而人从也。专其命,咎。则,吉。复,大矣。又何咎焉。

【东坡易传】丈人,《诗》所谓“老成人”也。夫能以众正有功而无后患者,其惟丈人乎?故《彖》曰:“吉,”又何咎矣!

用师,犹以药石治病,故曰“毒天下”。

师。我们先看师卦的卦象。地水师卦,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只有九二爻是阳爻,其余全部是阴爻。从整个师卦来看阴阳之道,居于上位的六五爻已经不是阳刚之德,而居于下位的九二爻却具有。如果用现实来说的话,那就是居于上位的国君或者领导者没有了仁爱之德,也可以说成为昏君了,不合格的领导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成长起来,这个人就是居于下位的九二爻,因为他具有刚健的德性,具有正气,是可以领众的。但是,九二爻的位置低,需要成长,需要发展。因此,地水师卦就是聚众起事的事情。《彖辞》强调说,师卦,就是聚众之事。《子夏易传》说,“五,天位也,而以非阳居之,或有战争之事。”九五爻的位置,是帝位,是王位,应该是阳爻居于此位,就是具有大人之德的人居于此位。可是却让不是阳刚之人居于此位,那该出现什么变化呢?子夏说,有的时候会有战争的事情发生。有战争必定会用兵,这是在矛盾上升到最后阶段才发生的事情。这里也给我们说明一个道理,从古至今,百姓对抗朝廷也好,起来推翻朝廷也好,最根本的的原因就是居于上位的人失德或者无德。

贞。历来举事兴兵者,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如果分析其成败的根本原因,就是看他是否顺应了天道。古人说“仁义之师”,就是为推行仁义而聚众发兵。实际上,我们去看历史,很多喊出的所谓“仁义”只不过是个幌子,带头的人本身就不是仁义之人,何来推行仁义。历史上上演过的不过是你强我弱的一次次争夺王位的战争游戏而已。师卦的卦辞告诉我们,凡是聚众之事,都必须符合“贞”。贞,正义的,正道的,符合道义的,总之是顺应天道的。《彖辞》说:“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贞,其含义就是正,即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能够让百姓规范,就可以凭借这个条件统治天下了。众正,就是让民众走正路,符合圣贤之道的标准。我们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状况,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朝代更替,都无法解决“众正”的问题。其实,解决民众走正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圣贤之道进行教化。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华民族历来不缺乏仁人志士,当一个王朝腐败到极点的时候,就会有英雄人物从底层揭竿而起。既然居于九五爻位置的人没有阳刚之正,这正义必然从民众中成长起来,于是九二爻开始发挥作用了。《子夏易传》说,“二,刚阳也,而能正众,可崇任之,佐其尊而臣也。”整个地水师卦中,只有九二爻是具有刚健之阳爻,并且能够使民众走上正道。对于这样的人,民众可以“崇任”他。崇,尊崇,推崇。任,《说文》:“任,保也。”即保荐。在这里是承担、负责的意思。对于能使民众走上正道的人,就推崇他让他等承担更大的事情。所以,从对九二爻的未来是如何来的我们可以明白,除了自身具有刚健进取的精神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受到尊崇。尤其那些居于高位的人,千万别忘了你的位置是怎么来的,那是要受到民众的支持,没有支持你是坐不牢固的。但现在就不同了,一般认为从政者如何有前途,那就是往上看,去跟对人。但最主要的一点,居于最高位的人,你更不能脱离民众,如果脱离了民众那就失去从政的意义了。我们明白了这种关系,民众该如何做呢?佐其尊而臣也。佐,辅助,帮助。尊,尊贵,高贵,指尊贵的位置。臣,臣服,服从。居于高位的人,是民众推崇起来的,并且会得到民众的辅助,服从其领导。从地水师卦的卦辞来表达,就是这个“贞”字,说明这才是正道。后人从政,想获得更高的位置,往往从手段上做文章,殊不知自己行正道,方能得到民众推崇,位置才能牢固,也能长久,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丈人吉。对于这里的“丈人”如何理解,历来说法不一,又因为不能解开卦辞和爻辞真实含义,所以就只能望文生义了。我们先看看前人是如何解释“丈人”的。帛书《周易》因为缺损,只能根据通行本来弥补了。王弼的《周易注》解释“丈人,严庄之称也。”《周易正义》进行了发挥,称:丈人谓严庄尊重之人,言为师之正,唯得严庄丈人监临主领,乃得“吉无咎”。若不得丈人监临之,无不畏惧,不能齐众,必有咎害。我们现在对卦辞和爻辞的破译,明白卦辞的内容是贯穿一气的,前人的注解虽然有道理,但并不完全是《周易》本身的含义。而“丈人”究竟作何解,我们必须结合《彖辞》和《子夏易传》来理解。

《彖辞》的解释:“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很显然,除了“吉”的含义外,前面的部分都是对“丈人”的解释。刚中而应。刚,具有刚健之德。中,处于中位,即领众的位置。而,能够。应,应和,响应。这句话是说,具有刚健之德的人居于中位,才能够得到众人的相应。行险而顺。行,道路。险,艰难。而,能够。顺,顺从、依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充满艰险,也能够有人顺应潮流加入进来。我们再分析“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这是一个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从开始的“应”之“相应”,到后来的“顺”之“顺应”,取决于这个九二爻的领导者,必须是符合天道刚健的,等他一喊出目标来,坐在那里不动,就会有人来积极响应。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人加入到队伍中来,因为只有顺应天意的举事,才能够符合民意。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对于这个“毒”字,前人有解释“役”,取役使天下之民的含义;也有通“督”,治理,治理天下之义。用“役使”并不符合这里的语境,而“治理”天下又不在这阶段。我们看无论是正义之师,还是非正义之师,只要是发生变革,必定会给天下之众带来伤害。我以为,这里的“毒”取其“危害,伤害”的含义,与“天下”结合起来,就是给天下之民带来伤害。为什么会有伤害呢?我们看从古至今,只要是发生战事,受伤害的首当其冲是百姓。此,代指“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这句话是说,用这样的方式获得天下也会给天下带来伤害,即使有伤害,百姓也会跟从一起做事。因此,其结果是吉利的。

而《子夏易传》的理解,几乎与《彖辞》相同。“文人之谓,居中而奉,行险而顺,以杀上。杀毒其人,而人从也。”《子夏易传》所说的“文人”,应该是与卦辞的“丈人”,以及《彖辞》相对应的内容是一致的。“文人”一词,我们可以查到的典籍,出自《诗经大雅江汉》:“釐(l)尔圭瓒(zn),秬鬯(jchng)一卣(yu),告于文人,锡山土田。”意思是说,我赏赐你一把玉柄酒勺,黑黍郁金香的美酒一壶,祭告于文德祖宗的灵前,赐予你山川天地和领土。文人,指有文德的先人,该诗中认为是指文王。我们从地水师卦的含义是众人起事,那么就是要动用武力了。子夏在这里强调“丈人吉”是“文人”,结合《彖辞》来看,“文人”就是“有文德之人”,即在武力获得天下的同时,必须注重礼乐教化。子夏有子夏的理解和发挥,那就是武力征服天下的同时,必须要强调“文德”。文人之谓,就是指具有文德之人的意思。居中而奉,行险而顺。这和《彖辞》是一致的。居,处、位于。中,中位。奉,《说文》:“奉,承也。”即承受。这里指辅助、拥戴。这句话的意思是,具有文德之人带领众人起事,其处于中位能够得到众人的拥戴,道路及是充满艰险也能够有人顺从。以杀上。杀,《说文》:“殺,戮也。”即杀戮。这里指攻杀。上,居于上位的人,因为失德而被民众背叛的人,也就是六五爻的那个人。处于九二爻低位的有德之人,去攻杀处于六五爻高位的失德之人,凭借的是什么?顺应天道民心,自己的德行和民众的支持。杀毒其人,而人从也。子夏的理解比《彖辞》多了一个“杀”字,说明起事的过程,既有杀戮,也有伤害。其人,是个泛指,泛指被伤害的民众和被攻杀的居于上位的人。即使这样,也会有民众跟从你。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丈人,吉”。“丈人”一词,我们可见于《论语》“微子篇”第八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意思是说,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手杖抗在肩上,后面还挂了个筐。这里的“丈人”,按照《周礼》的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拄着拐杖出门了。丈人,就是拄拐杖的老人。如果把卦辞的“丈人”理解为拄拐杖的老人,显然不合乎情理。因为《周易》的卦辞属于古语,和孔子所说的话虽有相同之处,毕竟还有区别。丈,就是后来的“杖”,即扶着、依靠。那么,“丈人”的意思就是依靠人民。我们再看整个卦辞,“师”指的是聚众起事;“贞”指的是要行正道;“丈人,吉”指的是依靠民众才是吉利的。我们看《彖辞》和《子夏易传》的理解,都是如何做才能依靠民众的。

无咎。这是对整个卦辞的判断,即没有灾殃,没有灾祸。事实上,聚众起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革命,革命就要有人牺牲,甚至被扑灭,斩草除根。但是,地水师卦所讲的是人间正道,是依靠民众,那么就不会有灾祸。也就是说,尽管有多少艰难险阻,都会闯过去而获得成功。《彖辞》说:“又何咎矣”,就是说,行正道和依靠民众,又会有什么灾祸呢?《子夏易传》:“专其命,咎。则,吉。复,大矣。又何咎焉。”专其命,咎。专,《说文》:“专,六寸簿也。一曰专,纺专。”即六寸簿。另一义说:专,纺砖。这里指独裁,专擅,独断独行。命,命令、政令。这句是说,领导者如果独断独行去发号施令,其必定是有灾祸的。这里是在提醒举事者,举事是为了大众的事情,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多为民众考虑,否则就会有灾祸发生。则,吉。则,效法,以此为规则。凡聚众举事者,按照地水师卦的要求,其规则就两个,一是“贞”,一是“丈人”,依照这个规则必定是吉利的。复,大矣。复,返回,回来。这是针对“专其命”者而言的,如果发现自己错了,那就要纠正,返回来继续按照地水师卦的规则行动,依旧可以发扬光大。我们看,对《周易》卦辞的学习,古之人用极少的字表达极其丰富的内涵,随着发展解释起来更为具体,这也是一种发展呀!到现在,我们必须用长篇大论来解决了。

象曰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x众。

【子夏易传】地中有水,故能有得其润,而保其广地之用也。盖象乎君子也。则能得其情而获其治道,出于民也。故君子以容而畜之,显仁以藏用也。 

【东坡易传】兵不可一日无,然不可观也。祭公谋父曰:“先王耀德而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故“地中有水,师”,言兵当如水,行于地中,而人不可知也。

从师卦的卦象来看,上卦是坤为地,下卦是坎为水。我们可以分析“地”和“水”的关系,比如大海,水是被大地包围着的,其表现是大海的广阔和波澜起伏;比如天将甘霖,是云行雨施滋润大地、养育万物。而师卦的“地”和“水”的关系,是水在地中,地既能容纳水,也能使得水能发挥作用。我们看这坤卦的地表现出坚实而厚的特点,这坎卦的水表现出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的形势,水好比民众,地好比聚众之人。这就是“地中有水,师”所表达的含义。《子夏易传》说,“地中有水,故能有得其润,而保其广地之用也。盖象乎君子也。则能得其情而获其治道,出于民也。”地中有水,因此大地能得到水的滋润,能够保护其广大的土地发挥作用。从卦中取象,君子获得智慧。从中得到法则,得到其性情并且获得治世之道,这些都是从民众中产生的。子夏从卦象中学习,最终落在“出于民”,是在强调所有的治世之道都是与百姓有关,不为天下苍生考虑,即使聚众举事也是不符合天道人心的,有哪里称得上君子作为呢?

君子以容民畜x众。民众是社会的根本,是天下的根本,不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任何王朝都不会长久。一个社会文明的气象,从社会底层来看,就是百姓们安居乐业,各自安心于自家的小日子。正是因为居于高位的人已经失德,所有才会出现有德之人聚众。君子获得天下为了什么?容民畜众。容,《说文》:“容,盛也。”即容纳。畜x,蓄养,养育。君子从卦象获得智慧,要像大地一样容纳百姓,并且可以养育民众。因此说,聚众起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民众的利益,那就是养育民众。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地水师卦的卦象看到,君子只有具备大地一样的厚德,才能容纳更多的民众。至于用兵之道,《国语》开篇“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中有,“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耀德,昭示德行。观兵,炫耀兵威。戢,收藏。时动,以时用兵。古代春夏秋三季务农,冬季讲武。务农之时兵藏不原由网出,只有在讲武季节才出兵。玩,穷兵黩武,即用兵无度,滥行攻伐。这是说,先王只是对外昭示自己的德行,不会炫耀自己的兵威。兵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敛藏,只在特定时节出动,一出动便显示兵威,若单纯显示兵威,那就是穷兵黩武,而穷兵黩武是不会有兵威的。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大阅兵更有气势,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感。首先是中华文化为土壤的用兵之道,讲究不称霸世界,即使显示自己的武器装备,其作用是为了震慑强敌的,并不是为了出兵侵略。古兵书《司马法》有:“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看一下历史,喜欢穷兵黩武的国家,即使是再强大的帝国,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学《周易》的应该更明白这个道理,那是违背天道运行法则的。

初六 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 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子夏易传】《春秋传》言:“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理有必然之胜者,师出而谋合之。为臧,乃其律也。失之,是以凶也。夫律者,军事之命也。师之兴,主君不能亲之,是以授其命而不授其事。名曰专征。此古师之道也。《军志》曰:军之所承于君者,师之可战,君曰无战,必战可也。师不可战,君曰战之,无战可也。故进不原由网求其名,退不避其罪,本乎社稷之卫也。或以听君主之制为律,岂足是哉。愼诸,其在授人以律乎。 

【东坡易传】师出不可不“以律”也①,否则虽臧亦凶。夫“以律”者,正胜也;不“以律”者,奇胜也。能以奇胜,可谓臧矣,然其利近,其祸远;其获小,其丧大。师休之日乃见之矣,故曰“凶”。

【校注】

①不可不以律也”,《苏氏易传》作“不可以不律也”,误。

我们开始学习地水师卦的初六爻。初六爻为第一爻,处于阳刚的位置,但其属性为阴,所以其表现应该是既有吉利又有凶险。而对于“师”的含义的理解,开始是聚众,到了聚众起事阶段,那就是军队和用兵的含义了。对于古人用兵的理论和方法,那不是一本书和几本书能讲完的,但是这些战略或者战术都离不开地水师卦所讲的内容。

师,出以律。理解这一爻的具体含义,首先是断句的问题。初六爻的爻辞,分为两部分,一是“师,出以律”,一是“否,臧凶”。初六爻的“师”是起兵阶段,就是拉起了队伍准备大干一场了。比如起义、起事、兵变等等都属于起兵的最初阶段。所以,这个“师”我们可以理解为“起兵”。出,产生、发生,就是将起事的部队刚刚聚合在一起,就是说新的队伍诞生了。因为地水师卦的每一爻是指不同阶段或者不同位置的人起兵的区别,所以我们不可简单理解为军队出征。以,用。律,《说文》:“律,均布也。”即普遍施行的规律。本义是持篙行船,引申为规律、法则。这里是军令、军纪的意思。实际上,凡是起兵者,其开始发布的不仅仅是军令和军纪,更重要的是起兵的理由和目的,是为了招引民众来积极响应的。“师,出以律”,意思是起兵在起初阶段要用军令整肃军队。军令,是管理军队、指挥军队的绝对保证,是治军的前提,更是取得胜利的前提。《孙子兵法》开篇就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这其中的“法令孰行”和“赏罚孰明”自然就是地水师卦初六爻所讲的“律”。后来的“军令如山”,“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都属于“师,出以律”的范围。

否,臧凶。相反的一面呢?否,帛书《周易》是“不”字,读作fu,《说文》:“否,不也。”即不,不然,不如此 。也就是说,“师,否出以律”,即起兵在起初阶段不用军令整肃军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臧,《尔雅释诂》:“臧,善也。”即善,好。臧凶,就是本来是善的、好的事情,结果变得凶险。所谓善的,即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聚兵起事,因为不按军令来领导来管理,好事变成了坏事。所以,地水师卦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这样做就是对的,否则,好事会变糟。《彖辞》说“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失,失掉、丢失。“失律”即军队失掉军令,也就是卦辞的“否”。

而在初六爻,《子夏易传》的理解更为详细。这里面提到了两部书,一本是《春秋传》,就是《左氏春秋传》。这里强调“传”,是与孔子的记录“经”部分区别的,“传”的部分是由左丘明整理的。《军志》是我国早已失散的一部古代兵书,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兵书。虽然这部兵书没有了,但是书名还在,部分的内容在《左传》中可以见到。比如“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都是《军志》中的内容。

我们看《子夏易传》的解释。

《春秋传》言:“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这句话记录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做事、行事。凡是做事或者执行命令,顺应规律或者听从将令的指挥,就能够取得成功,这就是“臧”的含义。而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不听从将令的指挥,就是“否”的含义。“理有必然之胜者,师出而谋合之,为臧,乃其律也。失之,是以凶也。”顺应规律就有必定取得胜利者,这是其出师能通过谋划与规律相合,这就是善的,就是“律”。失去了符合出兵规律的“律”,因此就是凶险的。接下来,子夏详细讲述“律”是什么。“夫律者,军事之命也”,律就是军队中一切事物的指示。由此可见,“律”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军令和命令,它包含军队事务所有管理的内容,具体说就是治军之道。“师之兴,主君不能亲之,是以授其命而不授其事。名曰专征。此古师之道也。”我们常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其中就是带兵的灵活性。做主帅的并不了解前方战事的具体情况,因此这时就怕主帅前来瞎指挥,如此必败无疑。兴,成功。“师之兴”,带兵最成功的。主君不能亲之,做主帅的,包括国君在内,就是居于后方的指挥者,不能亲力亲为去安排军事行动。只要将军令发下去就可以,对其中的军事如何行动,不要亲自安排该如何做。这里是对主帅的要求,如何给在外的将领下达命令,如何指挥将领。专征,受命自主征伐。虽然接受了君命领兵征伐,但是如何指挥还是带兵者自己做出决断的事情。这是古代用兵的法则。

《军志》曰:“军之所承于君者,师之可战,君曰无战,必战可也。师不可战,君曰战之,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其名,退不避其罪,本乎社稷之卫也。”或以听君主之制为律,岂足是哉。愼诸,其在授人以律乎。

这段文字是关于《军志》中战略思想对地水师卦中初六爻的“律”之分析。军,指挥作战。承,接受。师,用兵的规律。指挥作战者接受国君的领导,按照用兵的规律可以出战,而国君却认为不可以出战,那必定要出兵作战才对。按照用兵的规律不可以出战,而国君却认为可以出战,不要出战就可以了。《军志》的这一战略思想,说明即使是权威在上的国君,未必懂得兵法。战与不战,完全是根据用兵的规律来做决定的。《孙子兵法地形篇》继承了这一思想,“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所以,如果根据战场实情确有必胜把握,即使国君命令不要打,也可以坚决地打;如果根据战场实情不能取胜,即使国君命令打,//www.58yuanyou.com也可以不打。作为一个将帅,应该进不贪求战胜的功名,退不回避罪责,只求国家和军队得以保全,符合于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算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材。“故进不求其名,退不避其罪,本乎社稷之卫也。”这是对带兵将帅的要求,上战场作战并非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声名,即使打败了退回来也不回避罪责,一切以保卫江山社稷作为根本。所以,带兵的将帅必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将军令是什么意思

王宏杰,河北沧州人。

诗人,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

儒家文化与大乘佛法践行者,

《复活论语》学习和教育体系创始人,

《周易凿光》学习和教育体系创始人,

曲阜市教体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聘讲师,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博鳌教育创新论坛传统文化专委会首席专家,

曲阜儒风国学院院长、导师。

生长于华北平原,沧州以南潴龙河北岸。于天山脚下近三十载,博览群书,深入经典,勤学不辍,研习儒学、佛学、道学、易学经典,尤其对先秦文化的探索别开生面。主张用“追根溯源”到“正本清源”的治学路径,意在寻找各种文化的源头。从师于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系统学习南怀瑾先生著述。

数十年来深入学习《周易》的应用系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尤其对“梅花易数”的运用极其纯熟。为了进入《周易》的殿堂,解开《周易》卦辞、爻辞之谜底,以《十翼》为金钥匙,沿着《子夏易传》和《东坡易传》所传承的《周易》之源流,终于看到了《周易》的光芒。古今学“易”者,因被其即厚且高的墙壁阻挡,便把学习收获叫做《周易凿光》。

研究古今诸家《论语》解读版本,继承南怀瑾先生、钱穆先生、李炳南居士对《论语》的注解思路,提出“复活”的观点,完成《复活论语》,全书近150万字。《复活论语》是“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的重要著述,将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论语》呈献给读者,是《论语》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精研中华传统相学,阅人无数,以儒家文化为体,以人才管理为用,对识别人才、运用人才的典籍《冰鉴》和《人物志》解读和实用可谓独树一帜。

将军令是什么意思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将军令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3509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