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翻译

为什么他翻译

为什么他翻译

1200读书会61现场

主题:从译者视角看乔治奥威尔的影像人生

主讲:陈超,1979年生人,毕业于中国广东中山大学,现居加拿大,有幸从事文化译介事业,以傅雷、董乐山、草婴等前辈译者为偶像,生平唯愿能促成心中所欣赏之英文作品顺利引入华文世界。随性做翻译,佛系看成书,积压完成译作若干亦不以为憾,但求心之所安,义所当为。莫过求于得失,人生本来如是。

陈超从他的包里掏出一个类似黑莓的带键盘的手机,磨损严重,键盘字母已经模糊不清。每天,他就在这个小小的屏幕上做翻译。翻译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乔治奥威尔作品全集、即将出版的《飘》、《在路上》、《海洋之星》……

写下来速度太慢,自己眼睛近视+散光,电脑和手机的屏幕又太亮,没办法长时间工作。他说。他每天翻译5到8个小时,在一行英文下输入一行中文。每一章翻完,在章节前写上OK。然后继续下一章的每一行。全部翻完,再导到电脑里做进一步调整。

有些形容词拿不准怎么翻最合适,就先放着再推敲。他给我看译稿的其中一篇,里面greatest这个词留了出来,“翻成最好、最棒、最爽?……”他说翻译最难的是翻译气氛。

而且,你看,这个手机别的啥也干不了。就像在加拿大,一点夜生活也没有,老老实实做翻译,速度有了显著提升。这是1200读书会61期结束之后。这次读书会请他作为嘉宾,从译者视角分享乔治奥威尔的生平和纪实作品。活动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依然坐满了人,结束后大家又和他交流合影一番。坐到书店楼下饺子馆,已快深夜12点,一瓶福佳白喝下去,他兴致依然很高。听说我大学学的是广告学,马上说奥威尔小说《让叶兰继续飘扬》中有对广告行业的犀利评价。第二天早上6点,我就收到了他发来的片段截图,并说从里面很多情节,可以看到之后《1984》的雏形。

为什么他翻译

在《我为何翻译奥威尔》(点击阅读:我为何翻译奥威尔)这篇文章里,他详细记述了自己为什么决定从事翻译奥威尔的作品。那是2009年,而立之年的他在吉隆坡一家旧书店偶遇《乔治奥威尔小说全集》,“在翻阅它的时候,一个古怪的念头在我的心里萌发并在不断重复:‘翻译它。’‘翻译它。’‘翻译它。’”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前有董乐山、孙仲旭等著名译者的译本。在动手翻译之前,他并不知道是否有出版可能。他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从这部纪录英国煤矿工人悲惨生活的纪实作品开始,“我以原书复印或将全书撕为零碎书页的方式,逐字逐行逐页地开始了《奥威尔作品全集》的翻译。”这一干就是7年。这中间,他移民了加拿大,经历了失业,但没停止翻译。中间,他一度去做过搬运工,接受这份工作的原因是,“出于增加人生体验和向奥威尔致敬的心情。”

为什么他翻译

陈超翻译的部分奥威尔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

“翻译奥威尔的过程带给我无尽的快乐与感悟,我感觉自己在通过潜游丈量和测绘一座神圣的冰山,让读者了解到奥威尔的文学与思想成就绝不仅仅只是备受追捧的《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要真正领会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嬗变的历程,需要全面地了解考察他的所有作品。”读书会上,我们和他一起,再次穿越时空,见证了//www.58yuanyou.com奥威尔童年时读寄宿学校的遭遇,在缅甸当警察时的反思,在英国矿区探访民居和深入矿井的经历,在书店当店员的啼笑皆非的往事……“见证他如何鞭辟入里地剖析英国国//www.58yuanyou.com民性,抨击喧嚣一时的各种伪社会主义理论,褒扬真诚朴实的文学观,以及倡导自由、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基础价值的真诚呐喊。”陈超一再强调“真诚”二字,认为这是奥威尔作品的精髓——奥威尔从不会站在制高点去指点江山,他只写自己真正体验过的、经历过的事实。“这七年来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奥威尔在所有作品中努力呈现的深刻动人的一面:那就是真诚。”

说到翻译,他就停不下来。他花费数页PPT,详细解释了自己如何把《1984》里一首童谣翻得更为朗朗上口。谈到即将问世的译作《飘》,他兴奋的说自己参阅大量资料,把里面所有唱的歌都翻译了出来,以便让读者更加没有文化阻隔地体会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考虑。翻译这么多大部头且严肃的作品累不累?读书会上有人问他,他说有调剂的办法,比如翻译不那么严肃的作品。他喜欢网球,翻译过纳达尔的自传《拉法,我的故事》。

为什么他翻译

为什么他翻译

从最开始,他都是先翻译完才去寻找出版社出版,中间颇经历了不少打击。而他当年在中山大学,读的却是社会学。那时,他们专业毕业后的出路基本是去类似统计局的机构做公务员,但他选择去英语机构教剑桥少儿英语,每周工作六七十个小时。这倒是有点像毕业于伊顿公学的奥威尔,从没想过拿名校文凭当敲门砖去谋求一份体制内的稳定体面工作。一点也不后悔,总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饺子馆里,他说。今年他将出版奥威尔作品全集最后的书评合集。这次回国,也是为了和出版社达成之后的翻译合作。没想过再去找其他工作,只要翻译赚的钱能够上加拿大普通蓝领的生活标准,他说就很满意。

凌晨一点半,我们告别。走之前,忽然聊到诗歌。他马上坐下,再次掏出了手机,给我看他一时兴起翻译的弗罗斯特的The Road not Taken, 诗的最后写道: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他把这首诗翻译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片林分歧路,吾乃取荒途。嗟哉,斯定矣!“是不是很有意思?”他埋头读了几遍,“哎,我是不是有点傻?”

文/ 1200读书会“会长” 慕月

为什么他翻译

以下是此次读书会参加者的留言

@不叫玫瑰

这次由奥威尔全集的译者陈超先生主讲的读书会着//www.58yuanyou.com实让我这个奥威尔粉一本满足。

钱钟书说,吃鸡蛋的时候不必去追思那只下蛋的鸡。诚然,优秀的作品自然不会被作者本身限制,但是事实上如果阅读的时候不考虑作者本人的情况的话,那势必会有所损失。

就像你读奥威尔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他童年在学校被压迫的经历,不知道他在缅甸短暂地加入帝国主义体系的经历,在巴黎和伦敦做过粗工、当过流浪汉的经历,在维根矿井之下感受矿工生活的经历,以及在加泰罗尼亚跟法西斯作战的经历,你是很容易会误解他所反对和他所赞美的东西,以及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他主张时的真诚的。

如果说你通过读《1984》和《动物农场》开始对某些东西进行思考的时候,我强烈建议你回顾奥威尔的其他作品,这样的话至少不会轻易地陷入一种唯我独醒的虚伪参悟感。

@七月与安徒生

原以为,一位志于全译政治作家作品的青年翻译家,又肯开讲座的,多半是愤世嫉俗、指点江山并滔滔不绝的演说家才子。然而,书香灯影里端坐的陈超老师,却如一位温润如玉的彬彬君子,谈吐谦逊,略带一点小靦觍,文质内敛,十分的平易近人。

传统印象中的翻译家,时代原因,大多宛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蛰伏深耕的隐士,比如朱生豪、汝龙等。如今的新生代译者,愿意走出书斋开讲座,不吝交流,浅斟细酌,乃是读者之福。

近年耳闻译家新秀原由网,除了陈超老师外,还有一位李继宏。两位都是英译界的,恰又负笈于中大,年届仿也相若。李继宏近年比较耀目,译作也多。但除了《喧哗与骚动》,其它尚未看过。

朗读,无疑是正确的分享。好的译文,如汩汩流泉,让人朗读起来,绝无佶屈聱牙之违和。分享会上,众人接龙,朗读了陈超老师关于奥威尔的译文文段。窥豹之一斑,译文流畅无滞,语言清丽而传神,实是赞叹。仿佛作家本人就是中国人,用汉语写作出来的一般。

向来,很是佩服敢于挑战经典译本的新译。经典译本为前辈学人所译,他们大多学殖深厚,带有五四以来中西兼通的文采余绪。珠玉在前,后辈似可高枕无忧了。然而大众美学的欣赏,总是随时代而进步多元的,同一首好歌尚且有不同歌手不同风格的演绎,真正的经典,还是值得挖掘重译的。青年人,不囿于前人,锐气而行,总是好的。

今人之于前人的优胜点在于,版本及语言信息更加发达,以前容易误解误译的外文,可以很快查找资源解决,大大弥补译者学识上的相对不足,使译得更准更精当。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

陈超老师说,他不随名校生的大流去当公务员,自己选择当老师,及做其它的工作。他住在加拿大,远离尘嚣,“很冷很寂寞”,又在没有出版社预定好的情况下,却还是埋头去迻译名著。看来,翻译家与作家的成长一样,都有其自觉性。当年与奥威尔一同入学的,读伊顿的,当海外警察的同遭遇的同龄人并不少,为什么单独只有奥威尔成为杰出作家?也许,就是因为他自觉去悯察人间疾苦,自觉追求文学。这种自觉性不为金钱名位,也无法预计金钱名位。翻译家也是一样,靠的是因热爱而内生的自觉性。按照略萨的说法,大抵这就是“文学抱负”。陈超老师译作的出版,遇到过弃稿,也收获到赏识。如今人居海外,去国怀乡,也许翻译家的清苦,过中辛酸,自难为外人道也。

@般若

乔治.奥威尔作品集译者陈超带领我们以观赏BBC纪录片+乔治.奥威尔作品段落共读的方式,去感受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既为陈超先生的精彩解读点赞,也被他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汉语语境和避免“翻译口腔”等方面的用心良苦所折服。在墙内的世界里,通过阅读诸如乔治.奥威尔之类的作家的文学作品,同样能让我们看到墙外的世界。我们需要1200booksho原由网p读书会这样的空间,更需要陈超先生这样的译者。

欢迎进入我们的打卡程序

可以看到之更多参加者的参与和阅读感受

预告:1200读书会62

共读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

时间

9月19日(周四)

19:30-22:00

地点

1200bookshop体育东店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7号

人数

30人左右

费用

35元/人

活动提供饮品一杯,旁听亦收费,请知悉

领读

沙皮狗

活动形式

1、在领读带领下讨论《现代性与大屠杀》中的观点,包括但不限于:

  •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现代”究竟是什么?
  •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算是进入现代社会?
  • 什么是现代性?
  • 现代社会和大屠杀以及种族主义有何联系?
  • 在民粹主义复兴的21世纪10年代,我们还能从鲍曼这里获得什么样的启发?

2、分讨论席与旁听席,报名讨论席,需提前读完全书,提前思考以上问题,并在活动现场积极发言。报名旁听席也建议提前阅读此书。

3、为确保现场交流质量,我们将在活动开始前,通过请报名者回答书中问题的方式进行筛选。

延伸阅读

鲍曼的更多著作:

《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1987)

《自由》(1988)

《现代性与矛盾性》(1991)

参加活动请扫码报名

报名者请提前开始阅读该书

我们将在活动开始前周五与各位联系作答筛选问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为什么他翻译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290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