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是什么意思

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外宣是什么意思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www.58yuanyou.com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外宣是什么意思

在《内经》的第一篇里,集中体现了一种思想: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事要顺应天道,所谓顺天者倡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接下来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里,开篇就讲到怎样适应天地四时的变化来养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四时不易的规律,反映在人事上,也应该如此。

春天的三月,被称为是“发陈”。“发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是有不同理解的,一种说法是,“发”放散、散开的意思,“陈”是陈久,与新生相对,二词合称,就是藏久外达之势,借春阳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另一种理解则是,“发”是生发,“陈”是铺陈舒展,二词合称,就是生机勃发,万物铺陈舒展之意。也就是说,春天是草木发芽、枝叶舒展的季节。个人比较倾向于后一种理解,因为后面这几句,是对前文的注脚。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就是说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一同焕发生机,万物欣欣向荣。

天地万物尚且如此,人应当怎么样呢?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时解开头发,现在的男士与古代不同,古代的成年男子是束发的,所以要解开,现在头发都很短,当然不用太在意头发的问题了。伸展伸展腰体,用以使自己快乐、健康的情志宣发舒畅开来,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的要求,那么对周围的环境又该怎样呢?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春天是万物滋生的季节,天地使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扼杀,天地自然赋予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权利,此时一定培养他们生机,给予他们生长的机会,而不要去剥夺他们生长的条件,历史上在春天常常禁猎、禁渔、禁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其实这里不光是顺应天道,更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里面。同时勉励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行为一定不要去破坏。

这是顺应春气、养护人体的生机的基本法则。如果违背这一法则会怎样呢?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也就是说,如果违背了,就会伤害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因为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春天生机不旺、以致供给身体在夏天茂长时所需的正气缺少的缘故。

外宣是什么意思

夏天的三个月,称为“蕃秀”。“蕃”者“繁”也,意思就是茂盛繁多的意思,“秀”者谷物再度抽穗扬花之意也,也可以理解为果实呀,也就是说,夏天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地阴阳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使得世间万物开始开花结实。

那么人们在夏季又该如何做来顺应天时呢?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和春天一样,人应当晚睡早起。当然,夏日炎炎,人们容易感到厌倦,但是,《内经》这里提醒我们,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尽量使情绪平和不躁,还要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华英”就是原由网植物的花,要让花结成果实,对应对人身上,使春天生发出来的阳气进一步积蓄,变得雄壮起来,使气色焕发光彩。

同时,阳气具有发散的特性,所以要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说得具体些,就是夏天里要多运动,尽情展现阳刚之气,所以,夏天里多运动,大汗淋漓,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同时通过汗腺的外排,把身体於积的垃圾排出体外。

这就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基本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是给人体带来伤害,《内经》认为,如违背了夏天的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痎疟”也就是疟疾,我们现在知道,疟疾”是“疟原虫”传染病,古人把它归入外感一类,夏天人的体表毛孔都是张开的,为的是外宣,但如果外宣不足,就会有外邪入侵,举个例子,冬天骑摩托车,很多人都会戴护膝、头盔等,夏天却不戴这些,而事实上,很多风湿性关节炎,就是这个原因。《内经》认为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www.58yuanyou.com。甚至到了冬天,还会再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外宣是什么意思

秋天的三个月,叫做“容平”。“容”者“盛”也,就是盛受的意思,夏天万物化生,果实已成,秋当盛受;“平”者“均”也,有不偏之意,夏物繁茂,秋当平之。所以,秋天是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天气清肃,其风劲急,天高云淡,一片清明,是最为常见的景象,秋风急促//www.58yuanyou.com,扫尽万物,草木凋零,大地明净。

这个时候,人们应当怎样做来顺应天时呢?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进入秋季,虽然还象春夏一样,应当早起,但却与之不同的是,要早睡了,跟群鸡同时作息。大家都知道鸡是早起的,鸡鸣就是说每天都是鸡把人唤醒的,但却未必知道鸡是早睡的。我们这里农村管鸡睡觉叫“上戌”,我一直以为是这两个字,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方家批评。所谓上戌,就是到了戌时,鸡们就该进窝睡觉了。戌时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到九点。在没有电灯的岁月里,这个时候人们差不多是要睡觉了,当然,夏天日落较晚,另当别论。戌时之后是亥时,我们农村说人来的晚了,也常说,你看看,现在才来,都亥时了。那就是太晚了的意思。家乡的很多老年人,都是九点之前上床的,看来不无道理,只是现在九点钟,好像夜生活才刚开始吧。

不仅是早卧早起,还要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秋气主杀,万物凋零,故称“秋刑”。所以,这时候,人们的情绪也要尽可能地平静下了,不能再像夏天那样热烈而急迫了。同时,要学会收敛此前向外宣散外放的神气,来让人体能够适应秋天的肃杀之气,从而达到内外的相互平衡;无外其志,是对上面说的使志安宁的再次强调,不安宁就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外泄,这里强调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从而保持一种平和,可以使肺气保持清肃。

这就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因为整个自然界表现的就是收敛的过程,所以人体也要这样,如果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天还会发生的飧泄。飧泄又名“洞泄”,亦称“水利”。是指泻泄物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这就是消化不良了,消化不良,吸收就更差了,所以,供给冬天的闭藏之力就会少而不足。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身体的收敛机能在秋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的缘故啊。原由网

外宣是什么意思

冬天的三个月,称为闭藏”,就是万物生机封闭而收藏。在这一季节里的自然现象是水冰地坼,也就是说水面结了冰,大地都冻裂了,所以这时候人也就不要扰动阳气,要让阳气顺应天时蛰伏起来,那么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要早早地睡去,与其它三个季节不同,不要早起了,要晚起,要等到日光出现之后再起床。

而且,情志不但不能外宣,还要像像军队埋伏起来一样,无声无息,像鱼鸟深藏起来一样,不见痕迹,就像隐藏自己的隐私不动声色,就像心有所收获一样自得其乐而不与人分享。同时,还要远离严寒的地方,靠近温暖的地方,既使活动,也尽可能地不要让皮肤出汗,因为那样会使阳气大量丧失。所以,冬天的运动,到身体发热就可以了,一定不可以大汗淋漓的。

这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如果违背冬天闭藏的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以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缘故,也就是说,冬藏不足,春天无力生长啊。

作者微信号:long63208896

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外宣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0918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