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不吃药怎么办

病人拒绝服药,这是所有精神病治疗中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病人拒绝服药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的病人是由于服药以后出现了副作用,身体不舒服,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对这样的病人,一方面要耐心地劝说,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要请医生酌情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品种,以减轻副作用。

有的病人嫌长期服药麻烦,对病情复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这样的病人,更要反复强调再犯病的危害,有时可以用住院来吓唬一下病人。还有的病人是因为病还没好,缺乏自知力,甚至就是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药。这种情况最不好办,病人是不会接受任何劝说的,有时就需要连哄带骗,或者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迫使病人服药。

精神病人不吃药怎么办

有一种方法叫做“暗服药”,即在病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暗中给病人服药。常用的方法是把药片碾碎,放在饭里、饮料里,让病人服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精神病人的服药量比较大,片数多,每天暗服起来非常不方便。现在有一种,也是唯一的一种口服长效药——“五氟利多”,为白色片剂,无味,药效可维持3天至1周,可作为简便的暗服药。但它的副作用较大,主要表现为手抖、四肢发僵、坐立不安等反应,因此暗服时要搭配“安坦”。而安坦是短效药,需要每天服,所以家属仍然需要每天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去为病人准备一道特殊的“小菜”,这确实需要非凡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在所接触的病人之中,真有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例子,家属常年给病人暗服药,病人却始终没有发现,仍然能够坚持工作。这样的例子,多少能给苦不堪言的家属们带来一点安慰和鼓舞吧!

药吃下去了吗?

同样是拒绝服药治疗,有的病人是明火执杖,有的病人却是瞒天过海——做出吃药的样子,而实际上药片根本没有吃进去。有个术语专门用来描述这种情况,叫做“藏药”。

藏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特别是那些长期病号,藏药手段之高明、技巧之娴熟,真令人拍案叫绝。有一位病人,出院回家之后,向家属宣称自己住院期间几乎没有吃药。为了证明并非言过其实,病人当即“吃下”几颗药片,然后吃饭,饭后又将药片完整地从嘴里吐了出来。最常见的藏药方式是,假装喝水咽药,实际上将药片藏在舌下、腮部,再伺机吐掉。更有甚者,有的病人根本就没有把药片送进嘴里去,而是像变戏法一样,在仰头“服药”时,将药片夹在手指缝中。像电影《追捕》中渲染的,通过抠嗓子把已经咽下的zSgAWXiZ药片再吐出来的病人,在现实中是非常少见的。

对于藏药的病人,家属首先要告诉他藏药的危害:藏药不仅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而且由于服药不规律(有人监督时服药较多,无人监督时完全zSgAWXiZ不服),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忽高忽低,会造成严重的副作用,如迟发性运动障碍或药源性恶性综合征等

为杜绝病人藏药,最好是由家属保管药物。每次服药时,按照医嘱将药片准备好,交给病人,看着病人把药服下。对于有可能藏药的病人,还要在服药后检查他的口腔,特别要查看舌下是否藏有药片。病人服药以后,家属不要马上离开,要陪病人呆一会儿,也不要让病人马上去厕所,以防病zSgAWXiZ人把藏的药“处理”掉。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来推断他是否藏药。有的病人服药后很快入睡,有的病人出现口干、便秘、手颤等副作用,如果在药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副作用不知原因地消失,就有可能是病人没有吃药。

家属监督病人服药的严密程度应酌情而定。对于自知力完整、主动服药的病人,不要管得过细、干涉过多,以免使病人产生厌烦情绪。对于有可能藏药的病人,要严加监督,以掌握病人实际的服药剂量,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可以公开地、心平气和地与病人讨论服药的利弊,但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时,不要贸然说病人藏药。对于有过藏药“历史”的病人,家属也不要总是以此来训导病人。病人如果常常感到自身处于严密的看管之下,心情会很不舒畅,也会影响病人与家属之间的沟通。

总之,家属对于有藏药行为的病人,监督要从严,说教要从宽,尽量让病人在一种宽松、祥和的气氛中接受治疗。 病人服药期间,家属应注意哪些情况? 请家属将病人的以下情况记录下来(这些情况都与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以便复诊时向医生介绍,供医生合理用药。

精神病人不吃药怎么办

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睡眠:大多数抗精神病药具有镇静作用,特别是氯氮平、氯丙嗪。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是否睡眠增多?每天总共睡多少小时?白天睡几小时?夜里睡几小时?白天的精力如何?有的药具有激活作用,如舒必利、三氟拉嗪,一般是早、午服用,晚上不用。病人服这些药时,是否失眠?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

饮食:病人是否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如有,可能是药物对胃肠道直接刺激的反应,也可能是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所致;因此,要每月化验一次肝功能。

大便:病人几天排一次大便?同服药前的排便规律有何不同?药物可能引起病人便秘,特别是对老年病人,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如发生便秘,需要及时处理。

小便:病人服药后有无排尿困难、排尿不尽感?如果病人有尿意,却长时间不能排尿,就需要请医生处理。

脉搏:病人是否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如果安静状态时脉搏在100次/分以上,就叫做“心动过速”,需要口服降低心率的药物。一般每月要查一次心电图。另外,病人在突然坐起或突然站立时,是否感到头晕、眼前发黑(体位性低血压)?如有这些现象,请注意防止病人摔伤。

口水:病人是否经常感到口干,总想喝水(多数药物都会导致口干)?有无口水增多,甚至睡觉时流湿了枕头? 锥体外系反应原由网:病人有无手抖,特别是手握筷子或钢笔时?站立时有无双腿发颤?是否发作过斜颈、双眼上翻?有无坐立不安?有无面部、四肢的不自主运动(迟发性运动障碍)?

情绪:病人有无莫名的情绪低落、少语少动、兴趣减退、甚至悲观厌世?有无莫名的烦躁易怒?

性功能:病人的性功能(性生活的间隔和持续时间)有何变化?男病人有无阳萎?女病人的月经是否规律?

体重和皮肤:病人是否在发胖?皮肤,特别是暴露部位的皮肤,颜色有何变化(氯丙嗪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这一点对年轻的女病人尤为重要原由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精神病人不吃药怎么办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4757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