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是什么意思

I法律精神与法律体系

1.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认可。

(2)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等也在保证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首先,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其次,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

2.法律的历史发展

(1)奴隶制法律

(2)封建制法律

一是肯定人身依附关系,二是封建等级制度,三是维护专制王权,四是刑罚严酷、野蛮擅断。

(3)资本主义法律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一是法律渊源不同。二是法律结构不同。三是法官权限不同。四是诉讼程序不同。

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三个原则: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二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

社会主义法律产生的历史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所创立的。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可能在原有社会形态之中大规模地形成和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经由社会主义革命,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为基础而被创立和建设起来的。二是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产生的。

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资本主义法律在取代以人身奴役、等级压迫和专制统治为特征的封建制法律方面,确实是一个历史进步,但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平等和自由仅仅实现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平等和自由的真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个人在经济上是否居于支配地位。

3.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本质上看,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www.58yuanyou.com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①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与之相应的指引形式分别为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授权性指引是指运用授权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指引是指运用禁止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指引是指运用义务性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②预测作用

③评价作用

④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律的其他作用的保障。

⑤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通过人们对法律的了解和学习,发挥教育作用;二是通过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教育;三是通过对先进人物、模范行为的嘉奖与鼓励,为人们树立法律上的行为楷模。

(2)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①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②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③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④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5.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1)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立法活动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3)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原由网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6.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1)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①宪法的特征

第一,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一方面,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并非普通的立法机关。另一方面,通过、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例如,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原由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我国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二是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三是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四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所有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是无效的。

②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主权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第三,人权保障原则。

第四,法治原则。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我国大陆范围内,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二是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政治联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⑥基本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还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原由网基本义务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宗教信仰自由。

第四,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与公民个人生活有关的权利和自由。

第五,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第六,社会经济权。一是财产权。二是劳动权。三是休息权,四是物质帮助权。

第七,文化教育权。

第八,特定主体权利。

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务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

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五,依法纳税。

第六,其他义务。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确保国家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各民族大团结,确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的法律制度必然是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所构建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包括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都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和长远利益出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相伴而行、相互促进。一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发挥了积极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③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④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⑤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①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第一,宪法相关法。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方面的法律。

第二,民法商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

第三,行政法。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既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注重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第四,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第五,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第六,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第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我国制定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C}II{C}法治理念与法律权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1)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

(2)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要义,“公平正义”理念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价值追求。

(3)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

执法为民,包括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三是文明执法。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为: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

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3.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资本主义法治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建设的,其根本目的在于维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3)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www.58yuanyou.com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4)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但是,服务大局不是不按照法律办事,而是运用法律的手段服务大局,按照法治的方式服务大局。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是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

4.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1)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与人治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法治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而人治思维方式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点是个体的人或少数人的感性,具有任意性和个体性或具体性。由于法律、权力、权利、程序是所有治国理政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①法律至上

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②权力制约

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权为民所赋),应为人民而行使(权为民所用),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③人权保障

人权是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④正当程序

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人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

(2)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增强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自由与平等、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①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是指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同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只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第一,权力来源于权利。第二,权力服务于权利。第三,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第四,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③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第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第二,总量上的等值关系。第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④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⑤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实体和程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关系。实体法是规定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的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程序法是保障社会主体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责任得以履行或实现的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实体法和程序法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又相互包容。二是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关系。

(3)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

①学习法律知识

②掌握法律方法;

③参与法律实践。

5.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内涵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2)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如何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①推进依法执政;

②提高立法质量;

③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④提升司法公信力。

⑤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努力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①树立法律信仰;

②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③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果。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司法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17589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