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解悟《管子四篇14

白心二

【原文】

二(r)

原(yun)始(sh)计(j)实(sh),本(bn)其(q)所(su)生(shng)。知(zh)其(q)象(xing)则(z)索(su)其(q)形(xng),缘(yun)其(q)理(l)则(z)知(zh)其(q)情(qng),索(su)其(q)端(dun)则(z)知(zh)其(q)名(mng)。故(g)苞(bo)物(w)众(zhng)者(zh)莫(m)大(d)于(y)天(tin)地(d),化(hu)物(w)多(du)者(zh)莫(m)多(du)于(y)日(r)月(yu),民(mn)之(zh)所(su)急(j)莫(m)急(j)于(y)水(shu)火(hu)。然(rn)而(r)天(tin)不(b)为(wi)一(y)物(w)枉(wng)其(q)时(sh)明君圣(shng)人(rn)亦(y)不(b)为(wi)一(y)人(rn)枉(wng)其(q)法(f)。天(tin)行(xng)其(q)所(su)行(xng),而(r)万(wn)物(w)被(bi)其(q)利(l)。圣(shng)人(rn)亦(y)行(xng)其(q)所(su)行(xng),而(r)百(bi)姓(xng)被(bi)其(q)利(l)。是(sh)故(g)万(wn)物(w)均(jn)既(j)夸(ku)众(zhng)矣(y)。是(sh)以(y)圣(shng)人(rn)之(zh)治(zh)也(y):静(jng)身(shn)以(y)待(di)之(zh),物(w)至(zh)而(r)名(mng)自(z)治(zh)之(zh)。正(zhng),名(mng)自(z)治(zh)之(zh);奇(q),身(shn)名(mng)废(fi)<奇(q),名(mng)自(z)废(fi)>。名(mng)正(zhng)法(f)备(bi),则(z)圣(shng)人(rn)无(w)事(sh)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解释】

①原始计实,本其所生:

本原,此处用为动词,溯源至其本原。

原,《说文解字》“厵,水泉夲也。从灥出厂下。篆文从泉。”段玉裁注“厂者,山石之厓岩。会意。”泉,《说文解字》“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原,外厂内泉,指事物表现出来的部分背后还有其不能被视听闻触所觉知的本原。即事物的内在本原——氣化的运化,是被其外在的形质遮蔽着的,故认识事物需要透过外在的有形有相的形象而认识其内在的无形无相的氣化。

原,此处用为动词,推究本原,即针对本原的溯源实践,此处特指氣化实践。氣化实践是不着眼于事物的外在形质,而是返观照察于其无形无相的本原的氣化内景。

《韵会》“始,初也”,清代陈昌刻本《说文解字》“注:、乨、兘、,古文”,《释诂》“初,始也。”事物发生的源头、开端、起始之处,此处指天地万物的发生原头,《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无,无形无相,指氣化存在。故知:始,即指天地万物发生的源头、开端——即氣化存在及其中运化的即将发生的事物的内景。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会也。筭也。从言从十。”段玉裁注“会,合也。筭当作算。数也。旧书多假筭为算。从言十会意。”十,《说文解字》“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故可知,十,指天地万物的形质层面。计,指采用形质层面的实践与形式逻辑的方式对形质现象层面的统计、计算、计划。此处用为动词,指以形质实践与形式逻辑的方式对形质存在的把握。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富也。从宀从贯。贯,货贝也。”段玉裁注“会意。贯为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故,实,指事物有形有相的存在层面。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原始是采用针对事物本原(氣化存在)的氣化实践方式(入静、返观),推究无形无相的氣化如何导致事物发生从而引起万事万物开端的。

计实则是采用形质存在层面的实践与形式逻辑等科学方式对事物形质层面现象的把握。

本原,此处为动词,推究本原。

所生所字前置表强调,意为生命所以发生的处所、过程、机理、动力、缘由。

本句意为对事物的认知与把握,要以追溯本原的氣化实践方式推究到其发生起始的氣化背景,也要以依托于逻辑的对形器的算计等形质实践对形质予以把握。这是探寻生命之本及其发生变化的机制与过程次第的根本方法。

②知其象则索其形:

氣化中内涵的景象,唯可以内省入静闭识神而以元神返观照察可知,而不可以外向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认识。《易系辞》“在天成象”。《礼记乐记注》“象,光耀原由网也”。后世“取类比象”,则是以六识外向认识的方式而通过识神思索启发元神通过梦悟、突悟、心中感觉是否妥帖来印证是否与氣化内景相符的一种认识方式。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指事物的形质存在层面,包括构造、结构、形式及其现象。《说文解字》“形,象形也。从彡幵声”,段玉裁注“从彡。有文可见,故从彡。”《易系辞》“在地成形”,《玉篇》“形,容也”,《韵会》“形,体也”,《前汉杨王孙传》“形骸者,地之有也”。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表示“知其象”与“索其形”是递进关系,翻译为:…然后才能…。

索:沿着过程、脉络求取到。

本句意为实践氣化,返观到事物氣化的内景,然后才能对事物的形质现象所以然的过程脉络有所清晰明了。

缘其理则知其情:

氣化视角下生命运化的内在机制。详见《心术下三》解释⑥。

《说文解字》:“人之阴气有欲者。从心青声。”段玉裁注:“董仲舒曰:“情者,人之欲也。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礼记》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左传》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氣。”《孝经援神契》曰:“性生于阳以理执。情生于阴以系念。””故,情,是氣形一体的生命个体由氣化而驱动的形质现象表现。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脉络,线索。此处为动词,顺着线索探索。

表示“缘其理”与“知其情”是递进关系。翻译为:…然后才能…。

本句意为顺着事物是氣化与形质并存、并以氣化为根本的构造与运行机制,要先探寻事物氣化的内在机制,而后才能透彻懂得事物形质现象的情形何以如此。

索其端则知其名:

《说文解字》“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像其根也。”段玉裁注“直也。用为发端,绪字者假借也。从立,耑声”指生命整体开端的氣化运化及其内景与形质的初始架构。故“端正”、“端庄”,皆应解做:从氣化的内景根子与形质的初始形貌上正,从氣化的内景根子与形质的初始形貌上庄严。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己口自名。”段玉裁注“从夕口會意”,本源意思是功用,作用,在体系中所处位置与分工,名位。由此而衍生出对其的称呼。参见《心术上经五》解悟中解释⑩。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索求,探索顺着事物发生的脉络探寻。

表明“索其端”与“知其名”是递进关系。翻译为:…然后才能…。

本句意为顺着事物现象探索到其开端的氣化运化及其内景与形质发生机制,然后才能把握住事物因何有此功能作用及何以被命名为这个名称。

⑤故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民之所急莫急于水火:

通“包”,涵养,包涵。

本句意为所以,涵养万物最大的没有大过天地的,运化万物多也没有多过日月的,百姓着急在意也没有比水火之灾更着急在意的。

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

然:肯定词。这样的话。

而:连词,表递进关系,那么。

《说文解字》“衺曲也。从木声。”《康熙字典》“屈也”。此处可译为:为了…而改变原来的做法。

此处意为运行节律与时令特征。

明君达到“明”的境界的君主。传统上,达到“明”的境界,指通过氣化实践修身达到性命之性的氣化认识功能完全开发出来的修行者。

圣人达到“圣”境界的人。指通过氣化实践修身达到对氣化有了较为全面体验的人。

动词,守法。此处指遵行自然的法则。

本句意为这样的话,那么天地不会为了一个事物而改变其运行节律与时令特征。明君和圣人也不会为了一个人而改变对自然法则的遵行。

⑦天行其所行,而万物被其利。圣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

唐韵》“皮义切,音髲。覆也。”意为:泽及。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被其利其,指万物(百姓)。利,利益。被其利,指万物或百姓因为获得了天或圣人的泽及而各自按照其自身的禀赋而获得其各自的特长优势而行其各自使命于天地之间。

本句意为天按照自己的自然机制运行,因而泽及万物都能获得其各自的特长优势。圣人也是按照其自身的使命行事为人,因而泽及百姓获得了其命中所有的利益。

百姓,万物,皆是自然存在。自然存在是氣形一体的。天、圣人通过氣化运行而使得天下的氣化存在得以恢复按照正常而行,从而在氣化层面保障了万物、百姓的生命机制得以正常。故《庄子》言“天报人,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

⑧是故万物均既夸众矣:

疑“既夸众”为衍文,应是“是故万物均矣”。

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

是以是,这。以,所以。是以,可译为:因而。

之治之,虚词,表强调后面的“治”。

动词,入静,处于入静的状态。

待之之,指天地间的氣存在及其运化。

指氣化。《道德经》“物形之”,氣化指导形质的发生。

达到,此处意为氣化的内景中孕育出了某事物发生的象。

使事物回复到常态谓之治(见朱壁修《字以载道》)。

物至而名自治之事物的氣化内景中孕育出现了象,则在形质现象层面的功能、作用自己就会按照这个象的规定发生与运行。

本句意为因而,圣人的治理天下使天下恢复自然运行的本来常态的治理方式,是自己心身性命处于深入的入静的境界状态中,等待氣化存在自己运化,当氣中出现了决定事物发生变化的内景,则万事万物自然恢复到各自本来的地位执守机能上来。

⑩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奇,名自废>:

动词,实践修身于止于一的境界。

名自治之名,此处意为人的心身性命的机能、以及人生于世的使命、地位、人生价值。

非正谓奇。

奇,身名废行于奇技淫巧,则身败名废。有版本做“奇,名自废”,则解为:行于奇技淫巧,则其自身的功用地位自己就废掉了,亦通。

本句意为实践氣化修身,将自身的精氣神与天地乃至大道的氣相感通而合一于天地乃至大道,则我们的心身性命的机能、以及人生于世的使命、地位、人生价值自己就会回到本来的常态得到天命的健康并完成人生的使命与价值。而行于奇技淫巧,则身败名废,其自身的功用地位自己就废掉了。

⑾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

无事事无,即从事于氣化。

连词,表原因,指后文为前文的原因。

事物的功能、作用及其名位以及由此而被赋予的名称。

常态,运行正常。

事物的规则。

完备,贯彻使用。

本句意为(人事上)事物的功能作用及其名位处于正常的本应有的状态,以及事物的运行规则的完备与能够运行始终,是因为(管理人事、事物的)圣人是从事于氣化实践,从氣化这个任何事物发生的根源上把握与实践。

【体会】

(以下体会来自2017年2月20-26日,管子四篇学习群成员部分交流原文摘录,仅代表学员阶段认识,供参考)

体会1:对“白心”的解悟

旅敬静:本篇讲心法,是春秋初期管子所在稷下学派的修道、治学、治世、为人的心法。大家可以一节节对比着学。

如:

“建当立有”,对照着“原始计实”学。

“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对照着“本其所生HeUIyHdw,知其象则索其形,缘其理则知其情,索其端则知其名”,再对照着“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来看

“和则能久”,对照着,“上之随天,其次随人”,再对照着“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来参

“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对照着“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再看“原始计实,本其所生”,则悟之

“知其象则索其形,缘其理则知其情,索其端则知其名”,即是“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的细节体会。“知其象”,是修身实践中深入氣化的认识方法与实践体认。在此基础上的“索其形”,不www.58yuanyou.com仅是对形质的科学实验认识,更是要思悟求索氣化之象与形质构造及规律之间是如何驱动、沟通、反馈、交流的。“缘其理”,与“知其情”,即是对上句所体认到的气形机制的悟证与顺应,是从内在机制到内景与外在现象的印证。“索其端”,“知其名”,则是在上二句描述的实践基础上,提纲掣领,执两用中。所谓“本其所生,原始计实”也。

体会2:学友间对“心”的理解讨论

蓝云儿:@旅老师,后面的一段和前面这几句又是什么关系?

旅敬静:@蓝云儿,慢慢体会,从自己的身心放松、入静,从逐渐的头脑清明、心身和谐的过程中体会。

蓝云儿:心不是思考是意会体会感应的意思吗?

旅敬静:

问:你能做自己的主吗?

答:我不自己做主,怕这种做主带有似意,反伤吾生。但我心放下,安于生,见吾生之主,而从之。则吾本自有自主也。

蓝云儿:常看老僧一坐就是几天几夜不动,是不是就是让心自己做主,否则如我类不能安坐,皆因我要自己做主吧?

旅敬静:@蓝云儿,心有多层,对应人生命是多层并存的事实,以辅助生命:

器官之心,乃司肉体血液循环也。自动而不受意识支配。

眼耳鼻舌身意,思想之心:意识到的,都是辅助生活的。不能干涉生老病死。

意识到我,见真善美而生亲近想,有整体要做自己主,慈悲恩爱,此心方是我本心!若国之君,如民之主。此心,在生命的整体层面,在氣化中,唯氣化体会,返观修持,方能显示出全貌,而见到“心之中又有心焉”。

蓝云儿:打坐是为了消散了的心回归本体吗,能觉知到自我存在吗,把散在边角旮旯里的心感召回来吗?

旅敬静:@蓝云儿,是,静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常人心是散的,自己不能做主,修者心能一也,故见能主持。修之于身,乃是真正的求自由。故能得大自在。打坐的初步成就,就是要把消散了的心回归本体,逐步则能觉知到自我存在。

隐龙在渊:@旅敬静,老师,普通人是通过欲望层驱动生命的,其内在的动力锚定在欲望这个层面上;而发大愿则是把内在的动力锚定在精神魂魄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是这样吗?精神魂魄已经无私无欲了,故可以无求无设则无虑?

旅敬静:@隐龙在渊,有道理,但不究竟。

有道是“命若琴弦”,一般人,心有所系,一旦失去所系,则心身俱疲,提不起精神,百无聊赖。

然春日小草,初生婴儿,无所系心,心安道生,“不知牡牝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彼又安赖欲设乎?

故修身者,是一层层深入的:

肉体松下来,思想松下来,则气血开始修复。

气血柔和了,则精气神开始逐步中和。

精气神中和了,则生命开始逐步自然而然地符合天地节律,五藏开始藏精。

五藏精气神中和再深入生神,感通天地间精气神补充体内,则精髓隧道通,方是与天地合其序。

再进而,须是感通大道其德,践行人为天地之镇的人生使命,成就道果。

旅敬静:@隐龙在渊,大愿不是随便发就行的,好比你在公司是个小职员,你找老板说我要干总经理,也要互相取得信任,确定你能行才行啊。

修缘:@旅敬静,老师,我现在站桩就感觉到害怕至不太害怕。

旅敬静:@修缘,站桩有助于气沉下焦肝肾,恐惊是肾虚,气沉下焦补肾,肾气足则惊恐消散,进一步还会志定心清,乃至五藏充盈。

隐龙在渊:@旅敬静,老师说的太对了,没有身心的基础,大愿就成了大欲了。

旅敬静:原由网@隐龙在渊,精神魂魄与无私无欲,不能划等号,无求无设则无虑,只是心放下的方法。

旅敬静:@蓝云儿,“能生出器官之心,思想之心的那个心,是氣化层的混沌之心吗?”可以这么解。

隐龙在渊:@旅敬静,老师,如此并存嵌套的中和关系,则精神魂魄即含有欲也含无欲,予取予舍又是谁做主呢?心之外的心,道心吗?

旅敬静:@隐龙在渊,问得好,孙悟空到此,与师父须菩提祖师对话,问姓名来源,在《西游记》第一回,可细参看。

体会3:学友间交流修心层面

蓝云儿:人常迷惑:我是谁,来自哪里,去向哪里。道可踪其源,缘其理推其势吗?一位做瑜伽的友说一切的打坐,瑜伽皆是为了打通身体与天地的链接,今天有所切实懂。

旅敬静:@蓝云儿,肉体松不下来,思想松不下来,气血修复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甚至受阻,气血不柔和,精气神中和机制就会受负面影响,精气神不得中和,生命符合天地节律的内在依据就会出障碍,五脏藏精与精气氣化就会被扰乱,人体内气就不能进一步生神甚至神的级别就会降低,自身身体不和不通,感通天地的通道就被阻塞能力就减弱,人不与天地深层地合,自然不能感应天道。故静坐首先要放松肉体,放松思想,进而要静,要虚,所谓塞其兑闭其门,隔开没必要的干扰,消除不必要的干扰,改变干扰为祥和,利用阻扰做佐助。所谓“顺为人,逆为仙。”

道家的说法,“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佛家则言“本来面目”,“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见自本性”。《白心》则言“原始计实”。

心敬(微明):@旅敬静老师,“再进而,须是感通大道其德,践行人为天地之镇的人生使命,成就道果”。这句话是天地之证的人生使命吧,看了半天一直不理解“之镇”。

旅敬静:@微明,“人为天地之镇”,语出《黄帝内经》,是中华古圣先贤提出的人生二大命题之一,另一个命题是“人为万物之灵”。

隐龙在渊:@旅敬静 老师,我想明白了。子者,儿男也;儿者,少也;男者,//www.58yuanyou.com阳也。与上一句老阴对仗。系者,婴细也。在此解为缭绕的一缕。故此处当解为一缕真元少阳之气。斜月三星洞谓之心,洞里有个神仙谓之灵,这个灵能通天彻地,故和于道。由此看来心是灵府,做主的是灵,这个一缕真元少阳之气。得之者生,失之者亡。所以老子言:“神得一以灵”。如此,心只不过是灵的功用,并非人之根本。但是为什么我们只能感知到心,却无法感知到灵呢?因为后天的我们习惯了用心,而放弃了用灵,所以灵隐到了幕后。所以老师教导我“心放下”,心放下不用,灵自然会渐渐从幕后站出来。传统称之为“识神退位,元神用事。”

旅敬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过度在头脑中构思,容易陷入我见泥潭。故有“易,无思也,无识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即是说,用氣化的实践,在实践中气自会告诉我们真知。所以前贤说“有真人然后有真知”。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认识记下来,过一段再读读,就会感到自己的认识视角,认识视野在变。此气是浩然正气,与日月同辉,存于天地之间!

小卜:问一下!「真知」一定保有此气吗?

旅敬静:@小卜,中华文化的传统是“知行合一”的,故,能知即已行,能行即与同,所以老子曰“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其实,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对“心”的解读,就是从人生的生命本身,以及人的追求与目的出发:人,总的来说,是心身,从此为起点来认识心。传统上讲,心身的背后,是性命,要深入认识“心”,需从“性命”来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命”修行到深层,要“明心见性”,从此认识与体会“心”。再深入,《西游记》有“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从此会“心”。

文化传统实修课正式启动,点此了解详情

本课完,获得全套电子讲义,请关注课程发布公号“文化传统”(wenhuact)的微信推送,过往课程可在底部菜单“经典学习”栏目获得。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思索的索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1350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