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空山寂寂的古诗句

禅诗赏析

描写空山寂寂的古诗句

禅意画/赵晓安

空寂

王晓梅

入冬

雁已南往

风起

无影无形

天暗

雪飘降

入眠

无梦到天光

【曹红燕赏析】

空寂,乃空旷而寂静。佛教的一种解释是: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此《空寂》一诗暗合此意。

“入冬/雁已南往/风起/无影无形”

这四句写的是,冬日的天空上,只有大雁南往的影子,大雁南往匆匆忙忙,一阵风起,大雁的影子也无影无形了,天空浩渺空旷。这空旷的天空又何尝不是诗者当时空灵的心境呢?心头几许凡尘事,就任其如雁,随风而去无影无形吧!诗者的心也如这天空般空阔广大无边。心空,则澄澈则空寂则无相。

“天暗/雪飘降/入眠/无梦到天光”

天暗,雪飘降,落www.58yuanyou.com雪无声,更显寂静。寂静,即摆脱一切烦恼忧患的纯静心境。在这寂静中,没有烦恼忧患的困扰,才能入眠,才能无梦到天光。此句用“无梦到天光”而不是“无梦到天亮”,非常巧妙。天光与天亮,虽然都是一个意思,但在此诗中,用“天光”却更能上下合一,首尾呼应,显现出“空”的意境。

“雪飘降/入眠/无梦到天光”。屋内,诗者安然,一丝杂念不起,无xYRuBTu梦到天光;屋外,银碗盛雪。内外澄澈,一尘不染。

这首诗,且藏有静谧而又灵动的两幅水墨画:“雁南往”“雪飘降”。此诗以动写静,以有写空。前部分重在写“空”,后部分重在写“寂”。

细品入诗,不觉也“澡雪”一场。

祝雨

我正路过阳光甚好的正午

路过一个叫散花的地名

路过几个远行的人影

路过整个春天

以及她的发生,经xYRuBTu过和结果

抬头低头的瞬间

我已路过了你

路过了你的过去,现在,未来

还有我的一生

【曹红燕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者对事物对人生的觉照之态。佛门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觉能照。

诗者在“归”途中,一路觉照,清楚地知道着“我正路过阳光甚好的正午”、“路过一个叫散花的地名”、“路过几个远行的人影”。

除了对阳光甚好的正午、散花的地名、远行的人影这些外物实景的如实觉照,诗者更进一步深入,觉照着“整个春天”,“以及她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尤其觉照到“我已路过了你/路过了你的过去,现在,未来/还有我的一生”。

在这首诗中,诗者完成了一个由彼及此、由外入内的返观内照的过程。通过如实觉照,诗者在“抬头低头的瞬间”觉知到事物的发展及生命的生原由网灭,由此感悟到一切刹那无常,瞬间万变,离不了“成、住、坏、空”。

能觉能照,需要心的稳定和清明,离诸杂染,放下我执。此诗写了六处“路过”,反复提及我只是“路过”,“路过”一个正午,一处地方,几个人影,“路过”整个春天,“路过”你的过去,现在,未来,还有我的一生。面对眼耳鼻舌身所触所受,心不卷入其中,只是以“路过”的态度处之,不去执着和在意,就能清楚了知“受”的生起、持续与消失,就能在心定心静中觉照真如。就能了知“你的过去,现在,未来”,就能了知“我的一生”。

诗者是一位90后的年轻女教师,她并没参禅学佛,此诗可否能称为是一种本心的写作、初心的写作?初心即佛,本心即佛。

我问她,她这首诗的“归”,是要归回哪里?她回答我说,也说不太明确,隐隐感觉就是要回到我的起始之处。

雨后的三里河

碧青

河水流白的——呱呱——呱呱

岸柳飘垂的——呱呱——呱呱

荷叶举空的——呱呱——呱呱

河岸

握着十里蛙鸣

喂养的蔷薇花

我在行走

五月

延伸的一路浓荫

滴出来的清凉

滴答

滴答

滴答

【曹红燕赏析】

雨后的三里河,听到蛙鸣的呱呱声不难,而听到一路浓荫滴出来的清凉的滴答滴答声,却不易。雨后的三里河,清新,明净,如同在雨后的三里河行走的“我”的心,诗人行走在这样一个空明的意境中,是在自己的心中行走。

《禅诗赏析》栏目

由《新东西》与现代禅诗研究会联合推出

描写空山寂寂的古诗句

特约主持:曹红燕

主 编:向天笑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www.58yuanyou.com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空山寂寂的古诗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651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