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静的造句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仅有大量经典传颂的诗词流传,而且在模仿上,功力也不小。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名家自己创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碰到比自己好的作品也会尝试去模仿另外创作。

而且这些名家一般都不会有东施效颦的事件发生,他们模仿原作者重新写出来的诗作,有些甚至还超过了原创。苏轼就曾经模仿叶清臣写出了“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佳句。

只是模仿多了难免有触礁的时候,让苏轼触礁的是谁的作品呢?历史上的名家又是如何分析这次模仿的呢?下面一起看看被模仿的作品。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名家创www.58yuanyou.com作诗词剧照

《题梵天寺》

北宋.守诠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松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题梵天寺》

守诠,是杭州梵天寺的一名小诗僧,甚至他的出生年月都无从考究,生平一般,可是和苏轼、黄庭坚等诗人却有诗文往来,而且他的文风都很清雅,是一位真正的林下风流人物。

守诠的诗作并不多,让人能够记住的更只有这一首《题梵天寺》。而说起这首诗的流传就要感谢苏轼,因为是苏轼在读了这首诗之后,感到十分“可爱”,久久不能忘怀,还特地模仿诗中的意境、写法重新写了一首:《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北宋.苏轼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www.58yuanyou.com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苏轼漫画

但是没想到这首诗的反响一般,从中感觉不到苏大师的韵味,反而激发了读者去读《题梵天寺》的兴趣。而读过《题梵天寺》的人则纷纷表示,守诠的原创作品真的不是苏轼能模仿的。

南宋诗人周紫芝还认真的将两首诗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结论:守诠的诗清新自然,干净有灵性,用“天籁”来形容这首诗,具有晋唐时期的古人风味,这也间接的说明了苏轼模仿这首诗的失败。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守诠漫画

我们一起看看《题梵天寺》这篇诗文。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

开篇就用夕阳西下,落日和蝉鸣来烘托诗人独自晚归时,山路的清雅和寂静。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经常看到的景物,能够听到的蝉鸣声来写出原由网当时的意境,平淡却又深刻,意境一下子就活生生的突显在我们眼前。

不得不说,开篇的自然带入,让每一位读者不管阅读程度高低,都能很快进入到当时的场景。

松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

回到寺里,已经是晚上了,松木做的大门还没有被关上,表示寺里还有其他僧人在等着诗人归来,温情立刻浮现出来。

一路跟着诗人走来的月亮,也偷偷的进入到了寺庙中,但是诗人却用“片”来形容月光,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字眼,可是用在这里,却让读者感到了晚上月光的轻盈灵动,仿佛一位月下仙子一般追随着诗人行走的“履”。

这一句是整首诗最亮眼的地方,诗人用词的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极致发挥,比如松扉、片月、掩、履,在之后几千年里屡屡被其他作者模仿或借用。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山路的清雅和寂静

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最后一句是描写诗人进入寺庙后看到的景象。夜深了,寺庙都静悄悄的,其他僧人都已经休息了。这时只有看门的狗狗听到脚步声,机警的醒过来吠了两声,发现原来是自己熟悉的主人,于是很快又进入美梦。

诗人用简单的描写,生动的刻画出了生活的场景,简单得就像每天都在发生一样,可是却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轻松、欢愉的生活氛围。

通读整首诗,遣词造句一点都不复杂,可是通过诗人的运用整首诗都活泛了起来,难怪苏轼也用“可爱”来形容这首诗。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梵天寺

再来看下苏轼精心模仿的这首《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苏轼的诗词确实简短精干,通过词句间利落的描写,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来:烟雾袅袅的山中有一座影影绰绰的寺庙,晚上行人稀少,有些凄凉,每天只有孤独的月亮无聊的走来走去,空荡荡的山头实在是幽静。

两首诗一对比,苏轼模仿的诗显然缺少了生活的雅趣,难怪周紫芝的评价被世人不断点赞,确实是说出了两首诗的差别。

难得的是守诠的《题梵天寺》中没有一个字写到静,却让人陷入在那片宁静中不可自拔。而苏轼的这首诗也突出了山原由网中的寂静,可是这份静却有点瘆人,让人实在不想在夜晚来临的时候去走这么一遭。

图片:空荡荡的山头剧照

所以,很多名家在认真读了这两首诗之后,纷纷同意周紫芝的评论,认为苏轼的这首模仿的诗作确实不能超越原创者。

可是大家要知道,苏轼模仿的诗作中,这并不是唯一一首翻车的诗,在之前,苏轼也曾经因为模仿而被否定过。张志和《渔歌子》中有一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作,成为了传世名句。

苏轼对这句名句有多喜爱呢?他在堵了《渔歌子》之后写了很多诗作,并且都模仿了这句诗不断的进行创作,可惜的是,即便写了不少的作品,依然没有一句能够超越原创的。

这也是苏轼模仿历史中最失败的一次,两次的模仿失败,告诉我们,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种现象,在古时候一直就存在了,而且苏轼还碰到了两次。

描写静的造句

图片:苏轼漫画剧照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如果能够认认真真的做一回原创,显然被记住的可能性更大。模仿,只能是让人看过,并不能像原创那样一直被记住。

像守诠,虽然一FxTGZAr生只有这么一首诗被人诵读,但是最终他还是让人们记住了他。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静的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776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