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这个周末你过得还好吗?今天你的心情还好吗?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到从麦克风中传来的淅淅沥沥的雨声,今夜的济南是这样的清净与安静,和同学们在一起,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这也是一种说不出的满足。这是洪涛老师第一次开着窗户给大家讲课,不知道远在万水千山的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济南这凉凉的清风?愿一丝沁人的雨意伴随着我的声音渐渐渗入你的心底。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人生的行囊,孰重孰轻。

人生的行囊,孰重孰轻?在正式讲解经文之前,洪涛老师首先把答案告诉大家:道重身轻。当然身也很重要,然而道却是根本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道重,那不免又陷入了着相之中。这一章老子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君子不管你每天如何“行”,“行”什么,都不能离辎重。治国者人辎重是什么?精英们的辎重呢?普通大众的辎重又在哪里?老子在本章依然用比喻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其中的法门。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老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翻译】:

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

所以君子每天出行时都带着辎重。虽有荣华壮观,他却安然超脱。然而有的大国君主,只重自身,轻慢天下,以致灭亡。

轻浮就会失根,骄躁就会失控。

这一章,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静与躁,进一步论述了他的观点:清静无为。《韩非子喻老》用君臣之道对老子二十六章做了进一步解释: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生传其邦,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主父之谓也。

大权控制在君主手中叫做重,不离开君位叫做静,君权重就能役使轻,君静就能驾驭浮躁。所以说:“君子终日行走,决不离开装载重的车辆。”国家就是君主的重。赵主父是大国的君主,即使自己被天下人轻视。没有权势就叫做轻,离开了权位就是浮躁。最终落得个被囚禁饿死的结局。所以说:“位轻会失去臣子,浮躁会丢掉君位。”赵主父就是这样啊!

同时,《道德经》第十二章讲到的“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也与之相吻合。我们做好本分,把最重要的事情抓牢,就是“重”和“静”。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反对轻率、繁琐的政令,提醒我们做事不要轻举妄动。他用“戒骄戒躁”这个成语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事和思考问题。

我们通常说有智慧的人都是“四两拨千斤”,在这一章中老子告诉我们的处事方法是“千斤拨四两”还是“四两拨千斤”呢?“君子行不离辎重”到底是什么样行囊?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人生的行囊就是“道重身轻”。可是我们不能太二,一说“道重身轻”就真的以为“身轻了”。“根”意为“根本”,“君”意为“君主”,引申理解为“主人、主宰”。重与轻相对,静与躁相对,此两者因为互相比较而产生,但不是绝对的。就像我们说一个人胖,是相对于一般人而言,说一个人瘦也是和一般人比较得出的结论。“重”就是指向下沉,“轻”就是指向上走。老子并不是说“重”就是“轻”的根本,而是指你“重”就可以很好的驾驭“轻”,而“轻”就很难去运用“重”。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说那些有智慧的人是“四两拨千金”,老家讲“太高板了”,而老子在本章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重”,才能做到“四两拨千金”,如果仅SFEkNCrM仅只有“四两”怎么可能去“拨千斤”呢?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就是刘兰芳老师的《杨家将》,只有像杨再兴一样把杨家枪耍到极致,关键时刻用之才能取胜。

1=1+1,老子并没有一味地强调“重”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轻”。我看了很多对本章解释的版本,都认为有所偏颇,比如任继愈老先生认为:这一章老子举出轻与重、静与躁两对矛盾,并表达了对两对矛盾的看法,认为轻与重是对立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重”,静与躁是对立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静”。动与静本来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强调任何一方都不是完整的辩证法。老子虽然也接触到了躁与静的关系,指出了二者的关系不可分,但把“静”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把辩证法理解偏了。

看到这一段解释,我总会产生一点隐隐的心痛,“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理解以后如何致用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这一段最为关键的核心是:只有把自己修重了,才能驾驭轻;只有把自己修静了,才可以把握自己的浮躁克制浮躁。“重”就是形容一个人有德,轻就是形容一个人失德,失德的人就会失态,失态的人就会失礼,而失礼背后的逻辑就是失态,失态背后的逻辑就是失德,SFEkNCrM失德背后的逻辑就是失道,其表现形式就是重心偏移,这才是老子的逻辑。

中国人和外国人不同,外国人开心就笑,随心所欲,而中国人要看场合才能决定。对于中国人来说,就算是笑也不能很大声、很放肆、很放浪。所以外国人会觉得中国人比较保守,其实不是这样,只是我们比较内敛而已。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弟子规》上讲“喝酒醉,最为丑”,很多人因为喝酒而失态,失态说明他们“德”不行,说明“道”修行得不够。“重为轻根”,明白“重”为根本,你就学会了稳重,偶尔放松一下、轻松一下,才不会失态。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管什么场合,不管面对什么人,都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这个人一辈子都很辛苦。我们看这些人,别人看他觉得很奇怪,他自己也很痛苦,却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而是给了别人什么观感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人的观感,了解到他的心态,进而了解心态背后的德行,以及德行背后的“道”。

很多孩子在别人家中就和在自己家中一样,看见好吃的就吃,看见好玩的就拿,无所顾忌地在别人家的沙发上蹦蹦跳跳……这个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孩子的家长,“当面不好教子”,明知道孩子这么做是不对的,又不知道怎么阻止孩子。下堂课讲“五善”的时候,我们会详细地告诉大家,说的什么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的方式,是不是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家长在家里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稳重”,出门可以适当放松,到了海边跳一跳,到了山顶吼一吼都无所谓。如果孩子在家里都不会“稳重”,出门怎么可能会“不轻浮”呢?

“静为躁君”,大家可能想象不出“急躁”是个什么状态,现在正好是放风筝的好时候,我们可以去看一下,风筝一旦断了线,就不会稳,风筝就随风飘摇。对人来讲。如果没有“道心”来压着自己,那人也会像断了线的风筝,“焦躁不安”,“随风摇摆”。“道心”对于人,就像锚对于船一样,没有锚的这份安静和沉稳,船是无法在港湾里稳定停靠的。人生亦如此,没有这份“道心”,我们如何在人生的港湾中停靠呢?

“君”,引申意为控制,主导。安静是可以控制急躁的,所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无邪”就是“静”,就是“重”,这样的人才可以可静可动,才是我们需要的人。

“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重”,常指行军中的粮草器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辎重”代表的不只是粮草,还有作战用的重型武器。君子“终日行”的目的是什么,老子和孔子这么大年龄,取得这么大成就,却都一直在到处奔忙。如果我们问他目的是什么,我想他们一定会微笑着跟我们说:“我是在自讨苦吃。”而我们明白1=1+1,“自讨苦吃”的另一面,就是“自得其乐”。

二者相辅相成,如果我们人生当中,不去多讨点苦吃,我们什么时候才有乐呢?一个人光想着享乐,最终只会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叨扰他人,一无所有。所以,君子“行”在外,“为天下事”,去“布道”,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人。我们永远都要“心中有道”,“道重身轻”。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虽然我们在外看到了美好的景观,甚至住五星级酒店,但是我们的心中要像燕子一样安居而不求奢华,超然物欲之外。燕子居住的地方,都很简朴,不会沉迷于物质享受。但很多人却反其道而行,所以老子很感慨,“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一个拥有“万乘”的君主,却以个人喜好治理国家,让人感慨而无奈。“轻天下”,可以解释为“以天下为轻”,也可以意译为“很轻率地发布自己的政令来治理国家”,搞得天怒人怨。

《韩非子》中,对“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这句话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我认为这些注解是非常好的。但是,洪涛老师想从第三个层面解读下这句话的来源。

《老子》这本书著于春秋,而西周晚期社会动荡的原因,恰恰就是这句话,老子用一句话讲明了千年兴衰。西周晚期从昭王到宣王,大的战乱频仍发生,都是君主轻率地发动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战争的重视,而孙子的这句劝解,和老子的思想是一样的,它与“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不谋而合。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动荡不安的东周,是很难得的。

短短的两行字,逻辑却非常严格,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而且他的推理无懈可击,“善喻”,都是从我们日常的生活开始讲起,阐述了“大道”。在《左传》中有一句话,“夫子之在此也,燕之巢于幕上”,燕子在幕布上作巢,岂不危险?我们要懂得,轻浮就是危险,急躁就是危险,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又回到了最开始的论点——“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天大地大王亦大,只要我们把自己“小人”的那一面去掉,更合于道,这就是“圣贤之志”,也是王道天下。注重重,少轻浮,注重静,少急躁,终日为天下行,不离辎重,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看得起“道”就看不起“器”,“大道不器”,“大德也不器”。但0=01,这个“0”是“道”,这个“1”就是“器”,任何事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道”,君王就是君王,不是诸侯,不是士大夫,更不是卿不是士,君王有属于自己的“道”,但是,哪个君王不都是从“器”开始,又抛弃了这几个“器”,才找了自己的“道”呢?

对于国君来讲,“辎重”就是民心、民意;对于精英来讲,是引领其他人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辎重”首先包括了我们的身体,还包括了“道”,就是一种规律,一种智慧。

去掉身体,再细分“辎重”: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专业技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二,要有沟通能力,很多人因为缺少了沟通能力,即使有才能,最终也无法善终;第三,我们要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管是智慧还是宗教,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不管是经典还是生活,彼此对比参照。

这样,我们才明白阴阳辩证思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能力回归到没有能力,才会有更多的能力,成了器不执著于器,才能有更多的器,才能进一步地得道。

我们行走在自己的路上,审视一下自己,到底缺什么?德行不够补德行,身体不够就锻炼,技能不够补技能,沟通能力不够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辎重”丰富起来,强大起来,这是我们一辈的修行。

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先到这里,伴着今天的风声雨声,度过这个愉快的周一,祝大家晚安!同学们再见!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作业:

人生应该是“千斤拨四两”,还是“四两拨千斤”,怎样提高自己的修行,让自己具备“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道德经》班学员心得感悟:

感悟一:

听了老师对《道德经》第二十六章的解读,我明白四两千斤之间的关系,还知道四两本身是不能拨千斤的,我们平时说的四两拨千斤需要在一定附加条件基础上才能呈现。而千斤拨四两”呢,以重拨轻,看上去好像没有问题,但是也需要关注这千斤之中的价值判断是否合乎于道。换言之,这四两千斤之间是否呈现的如《中庸原由网》所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的逻辑思想。

首先,四两如何拨千斤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应该是四两拨千斤理念之下的一个美好的设想。

那么这个支点指的是什么呢?四两真的能够拨千斤吗?借用洪涛老师讲的1=1+1的逻辑,来体悟如何实现这四两的无为而无不为之思维。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玩翘翘板游戏的情景。翘翘板能否让另一端翘起来,固然跟物体轻重有关,但是这只是翘翘板游戏根本重要的一点,而最重要的是翘翘板支点的位置以及翘翘板的力臂的长度。对于着力者来说,如果着力者处在力臂足够长的一端,哪怕他的力量弱一点,他也能够使翘翘板的另一端翘起来,这不正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吗?

由翘翘板原理我们就不难推知,之所以能够撬动地球,也仍然取决于那个支点的位置以及与着力者之间的力臂长短。力臂长,则可以轻取重,可以撬动物体。由此看出,以之弱小,借支点等条件之便,则能弱之胜强,则能让撬动整个地球之设想不被置疑。若离开这些附加条件,尽管大家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也一定很骨感。

有一次,我驾车走在一城区主干道路段,发动机突然熄火,短时之间严重阻碍交通。在这情急之下,来了两个交警,下手帮我推车。由于爱车底盘太重,原由网警察也只能是勉勉强强挪出了一个通道,让拥堵得到缓解,有待维修店处理。在此期间,只听当时有人说,想四两拨千斤啊,门都没有。

524日上午,在我校与协助区开展的教研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一语文老师上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曹冲称象》。突然发现曹冲的方法就是四两拨千斤的致用。曹冲称象发挥的也是这个度量衡四两拨千斤的功用。

面对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有人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人说,有了大称以当时的条件也抬不动,得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认为都不妥。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曹冲站出来说:先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弦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看了这段文字,突然发现小小秤砣的能量,它居然有四两拨千斤的能量,于是借用老子的话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而秤砣的四两拨千斤,亦是在借力的过程中实现的。

位居河南省少林寺附近,有一个嵩阳书院,门外有座唐代所立石碑,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是嵩山石碑中之精品。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举上去的呢?带着这个迷,聆听导游讲解:当时为了将10顿重的碑帽执于9米高的石碑顶端,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为此,前后杀了几个地方官员。

就在最后一个官员行刑的之前,执行官问他还有什么可说的,他脱口而言说:都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这句话,让旁边一老者茅塞顿开。老者说何不用黄土把碑身埋起来,埋到与碑身同高,然后利用斜坡的力量,把碑帽拉上去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都认为有道理,于是上上下下开始行动,就是用这种办法,终于把10顿重的碑帽挪移,然后安放在了碑顶上。试想,若不借助外力,四两拨千斤,还指不定又有多少人脑袋落地呢!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讲一个外国的故事:

英国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搬家,也就是说从旧馆要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人给馆长出了个注意。

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大英图书馆,发挥了他那四两拨千斤的图书的魅力,完成了一次大搬迁。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四两拨千斤,要根据一定的要求,设置一定的条件,让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小能见大,以愚治强,以达到事半能功倍的效果。

二、千斤拨四两,何以为千斤

本章的论点: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与轻,静与躁,两两相对,互为因果。善于观察者会发现,越是厚原由网重的人,就越显出很轻的样子。能够安静下来的人,才能够不浮躁。对身居领导岗位的人,如何衡量他的?现实中,我们常常想到的是某某领导如何如何有能力,而很少进一步思考,作为领导能够得心应手实施管理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那么,领导者中的高人,都具备哪些能力呢?也就是说,他作为领导干部,他们建立了怎样的,才能让管理得心应手呢?

领导的能力从哪里来?领导的能力从单位来,从群众中来,离开了单位与群众,你什么也不是。那么作为领导,仅仅有能力就能让同志们服从吗?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足以说明领导干部德行第一位的原则。管理有三重境界:以权力管理,以制度管理,以文化管理。当制度转化为人的行为的时候,制度就形成了单位文化,文化的管理,一定能够促进单位呈现良性运转。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人民的名义》达康书记说:两袖清风,无私奉献,人就大了。

以文化之,体现的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何谓也?当你在管理中常常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还有诸事不顺,反求诸己的时候当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时候当你后其身而身先的时候你会让单位呈现出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的自足景象。而所有这些,是做人处事之道,是文化转化成了德行的写照。《大学》中讲: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中庸》中也讲: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才之人,让人服你有德之人,让人敬你。德才兼备才能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才兼备,才能让人肝脑涂地,才能呈现士为知己者死的管理局面。这样的局面,千斤拨四两才顺应自然。

因此我们说,四两拨千斤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有了这些支点的条件,才能促进人们全面启动四两拨千斤,才能让千斤拨四两发挥巨大能量,才能使我们走向人生的圆满。(杨磊)

感悟二:

师旅潜行,辎重随后;君子修行,带上行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学以广才,缘以人为。诱惑在前,燕居超然;道重身轻,治经养心。智慧前行,轻重辨清。(薛军利)

感悟三:

只要给我足够的支撑点——道,我可以把地球翘起来。(吕志霸)

(中国孝心网编辑中心编辑杨玲娇、刘龙祥

山东儒学传播公司产品经理程虎跃根据录音整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孰重孰轻的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3407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