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意昭昭前一句

【学习经典】第六十期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其意昭昭前一句

(一)权威者的“昭昭”

早春三月,又是一年开学时。2013年3月1日,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他警示道: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儒家经典《孟子》。原话是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昭昭”表示内心清明、事理明白,“www.58yuanyou.com昏昏”表示内心糊原由网涂、认识不明。孟子是说,过去的贤人,是首先使自己明白透彻,然后再去指挥和教导他人,使别人也能清楚明白;而今天的人,是自己都糊里糊涂、见识不清,却还妄想要教人明白,其实是在误导他人、混淆视听。

能因为自己或者“昭昭”、或者“昏昏”,从而对他人造成深刻影响的,一般来讲, 要么是管理者、具有掌控权,要么是宣教者、拥有话语权。

而这两方面角色,都极为重要:

管理者有力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走向;

宣教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导向。

因此,若自己不能是“昭昭”的,就可能会致使一个群体、甚至一个时代、乃至一代人,都是“昏昏”的。

所以说,要首先, 给管理者以有效的管理,给教育者以优质的教育,给培训者以过硬的培训,给宣传者以正确的宣传。因为这些角色,他们的所思所感、所书所言,是灌溉人心的水之源,是引领思想的指南针,是指导行动的说明书。

源头“昭昭”,水才能清,方向“昭昭”,路才能远,人的理念“昭昭”,社会的发展才能健康

(二)管理者的“昭昭”

管理者特别需要“昭昭”的,是理念原则和实干能力。

首先,要明白他之所以领导某个团体,是为了实现群体共同的理想,是为了贡献个人出众的才干,是为了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昏昏”呢?《史记》里讲“利令智昏”,私利最容易蒙蔽心智、搅乱心神。倘管理者对若原则性理念的把持是昭明而清晰的,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昏聩想法和糊涂决定。

同时,管理者需要“昭昭”的还有具体的实干能力,要谨记“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能处在号令一方的位置上,往往是学有所成者,也就是“学而优则仕”,学得好了便出仕,学以致用;而在仕途上也要不断再学习、再深造、再提高,保持“仕而原由网优则学”的状态,习以为常。只有这样理论和实践的原由网相互印证、反复提升,才能促使头脑清醒、心智清明,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三)文教者的“昭昭”

文教者需要“昭昭”的是,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传播方式的适宜性。

当文化繁荣时代的社会需求到来,有多少文化教育者其实都是文娱投机者!靠零散的一知半解来“江湖行道”,靠文化的碎片稀释来灌输“鸡汤”。

但教育之所以是“百年树人”的深远工程,就在于它不是投机倒把、缺斤短两的“行商”,也不是偷工减料、不讲火候的“速食”。文化需要营养充足的土壤来扎实根基,教育需要阳光雨露的润泽来稳定成长。日不昭昭,天不清朗;养料输送不昭昭,万物生长就不清正。

文教者自身要“昭昭”的是:偷奸耍滑的“江湖气”不可取,迂腐僵化的“古板气”也不可取。 文教的“正气”不等同于“腐气”,文化的“厚重”也不等同于“沉重”。文化教育的阵营似kkJvUn乎总是容易两极化,或者特别夸夸其谈而少学术支撑,或者特别佶屈聱牙而少灵活变通;也就是,或者对文化缺少敬畏心、精益心,或者让文化缺少实用性、趣味性。

但是“文化”不仅在“文”也在“化”,必须要能化入人心、化成天下,也就是,既要保证“文以载道”的内容正确,也要实现“文以化人”的方式适宜。

倘若一个社会的文教工作总是缺少学术性的精英、而多娱乐式的明星,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浮夸的;

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内容总是缺少意趣化的发展、而多教条化的刻板,那么这个国家也是僵化的。

掌控话语权的文教者,本身的“昭昭”是一面旗帜——他们的作品创作和育人方式, 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气象,也喻示着一个民族的未来气质。

(四)宣传者的“昭昭”

宣传者需要“昭昭”的是,要明白宣传的正义性和宣传的艺术性。

任何的政策、活动、企业、单位、名人都需要宣传,但是, 不基于正义性的宣传,是丧失是非立场的,乃至是丧失话语优势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危机公关反而倍加招惹了社会讨伐的缘故,因为没有把握住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勇于面对、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文过饰非、逃避责任。

而那些本就立场错误的宣传就更不遑说——孔子有言,最可恶的宣教行为是“言伪而辩”,也就是,很多听上去似是而非、貌似有理的言论,本质上是一种歪理和诡辩,却能起到混淆视听、祸乱人心的作用,这是最为可怕的“使人昏昏”。

宣传者还有更为常见的“使人昏昏”之举,是出于自己本身就浑浑噩噩、辨识不清。比如,很多大唱赞歌的吹捧,看似是在宣传正面形象,其实是在进行一场“高级黑”的捧杀,而宣传者自己可能还不自知——他的一腔热情,实则为宣传对象招致的是更难“洗白”的恶劣印象。

过犹不及带来的反感,就是宣传者见识不明蛮干的“昏招”。

颂词不等于谀辞,捧杀并不是维护。

丧失正义性的宣传是愚蠢的甚至是自取其辱的,缺乏艺术性的宣传是苍白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这是宣传工作必须要“昭昭”的原则。

“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占据着各方话语权、掌握有社会影响力的角色,身负言责,承担重任,务必要最先懂得“贤者以其昭昭”的道理。当最有能力实现价值引导作用的这些社会角色,做到了“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社会才能期盼《尚书》中描述的状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文 | 曹雅欣

其意昭昭前一句

[出品]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其意昭昭前一句

学习经典

其意昭昭前一句

[责任编辑:张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其意昭昭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2601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