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不着人前头歇后语前一句

流传在石拐地区的民间歇后语

作者:张海魁

石拐地区的民间歇后语比较复杂,但又很具体形象,说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心舒气畅,寓哲理于笑口之中。语根分别来自于蒙回汉满等民族。由于长时间的生产劳动,语言交流,感情融合,各民族间的语www.58yuanyou.com言逐渐融为一体了,免不了互相借鉴、化合、交融、羼(chn)和,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俚俗生动,宜嗔宜喜,更便于交流思想,传递情感,互相沟通,因此原由网语言成分有了不断的扩大,创新,或重组。乍猛听起来有点蛮语鴂(ju)舌,不伦不类,别扭费解,但时间长了,人们便习惯于这种“大杂烩”的特定语言,不但显不出生拉硬套,矫揉造作般的“生硬”,反而贴近了各民族间的生活之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特殊语言,具有巧不可阶的艺术性,和贴情近理的善解性。

尤其在歇后语方面,更是博采众长,巧妙//www.58yuanyou.com揉合,言简意赅,回味绵长,含蓄通俗,是人们喜谈乐道的“口头禅”,匿道理于诙谐、幽默、风趣之中,使人们听了后,从中得到教育,检点言行,弃恶扬善,凿破浑沌,开通耳目,有利于相处相交,和谐和睦,融团结于谈笑气氛之中,是一种最佳的感情“黏合剂”。我打算从以下六个方面,浅谈流行在老包头的民间歇后语:

一、有关家畜方面的歇后语;

二、有关虫豸方面的歇后语;

三、有关鸟禽方面的歇后语;

四、有关衣着方面的歇后语;

五、有关饮食方面的歇后语;

六、有关自然方面的歇后语。

有关衣着方面的歇后语

石拐地区的民间歇后语,在素材收集方面极为广泛,把人们看到的,所接触到的物质,稍一艺术加工,便变成集可听性、感人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生动语言。说起来很随便,信口而出,没有诘屈聱牙的“别扭”,听起来很入耳,心舒气爽,不给人留下丝毫悬念,都是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易听易懂,在说笑中受到启迪,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调节器。

1、老和尚卖袈裟——穷过渡

意指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生活到了穷困拮据的地步,靠出卖自己仅有的一点衣NBuRJYK物敷衍渡日,或渡过暂时的困境,等待柳暗花明的到来。

2、吕洞宾穿旗袍——风流老道原由网

讽刺一些人不看自己的职业,本人条件,盲目地追时尚,赶时髦,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料。也含出风头,耍俏的意思。

3、老和尚穿腰子(背心)——苫(瞻)前顾后

腰子的作用在于前护胸后暖背。人们利用这一极平常的穿着现象,转意为“瞻前顾后”,可以说是匠心独运。概指一些人说话办事,慎重思考,权衡事情的本末,避免出现盲目性,或草率从事。

4、老和尚戴帽子——护秃

借喻一些人不敢暴露,承认错误,想法遮掩,到最后只能得出养痛自患,自害其身,欲盖弥彰的结果。

5、老和尚穿皮鞋——不伦不类

过去有句俗话:搭油抹粉看人样。和尚的教门衣着是穿直裰,穿云鞋,倘若一反常态地穿上皮鞋,不仅失去了僧人的本色,反而变得难看、扎眼,让人们不便恭维。讽刺一些人衣着穿戴离谱,搞特殊,“四不像”,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6、老和尚戴礼帽——赶时新

一般来说和尚是不戴帽子的,要戴的话也是僧帽,和尚戴礼帽实是少见。转讥一些人不顾自己的信仰、身份、职业,一味地赶潮流,赶时新,闹出令人发指的笑话,成了人们开心的玩物。

7、喇嘛的帽子—— 一样的冠子

过去帽子也称冠子,这句歇后语是说,喇嘛戴的僧帽大多为“鸡冠帽”,形状像公鸡冠子。转指一样的东西,或一路货色,或一样的制作。

8、穿袍子不系扣——扇风

穿上袍子不系扣,显的褦襶奓挲,走起路忽忽撩撩,两个袍襟不停地摆动,像似在扇风。转喻个别人在扇风点火,搬弄是非,制造不团结因素。

9、披上被子烤火炉——焖(懵)人

借指盖紧锅盖焖米饭的做法,讥讽人是“冻死鬼”,太虚,太“娇”的意思。又因为焖与懵是同音字,隐讥人用户大话唬人,也含蒙哄人,捉弄人的意思。

10、穿上西装套皮袄——土洋结合

一般来说没有穿西装套皮袄的人,只有套风衣,或夹大衣。这里借喻一些人穿衣服土不土,洋不洋,出洋相,故意引人发噱,谝显自己。

以上歇后语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保留着石拐人独有的

幽默、乐观、机智的烙印

具有朴素的地方色彩

你还知道石拐的哪些歇后语呢

欢迎留言补充哦

记录我们家乡的文化符号!

主编:薄羽飞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赶不着人前头歇后语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137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