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fairy造句

给fairy造句

对于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硕士(翻译方向)和实践型翻译硕士来说,在入学前的初/复试和入学后的课程设置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史都是必考试题和学位基础课程必修课。

一.翻译理论

1.翻译的比喻

所谓翻译比喻就是把翻译和译者比作另类事物。

“夸”的如旗与风、荃和鱼、原画与复刻、乐谱和乐器。译者是奴隶、间谍、清道夫、反叛者、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文化托命之人”、先知、启明星、同类相食者;

“骂”的如:“背叛者”、“漂亮不忠的女人”、“说谎的媒婆”。

2.翻译的定义

翻译可以指翻译者、翻译行为、翻译结果。

还可从其他多种角度对翻译下定义。就翻译的目的而言,翻译是再现原作,传播外域文化;就翻译的功能而言,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交流思想文化的桥梁,是不同历史背景和语言的民族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就翻译的主体而言,翻译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是译者跟作者对话,跟读者对话;从语言学角度看,翻译是一种同时运用两种语言的活动,是一种语际转换;从心理学角度看,翻译是人类一项极为复杂的心智活动;从逻辑学角度看, 翻译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多层次的思维活动;从美学角度看,翻译是译者用自己的美学观对原文进行的一项特殊的审美活动;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就是在译文中寻找与原语内容相等的对应符号;从信息论角度看,翻译是把原语承载的信息用译语表达出来。

具体说来,“翻译”有不少定义:

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给翻译下的定义为“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2)《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都将翻译解释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3)《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版》称“翻译:把已说出的话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

4)《牛津英语学习词典》(网络版)把翻译解释为“把书面和口头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或作品。”

5)《牛津英语词典》称“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 种语言并保留原意……”

6)贾公彦:“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7)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是用其他某种语言的完整信息来取代原文信息,而不是使用分离的符号单元。

8)奈达(Eugene A. Nida):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

9) 斯奈尔•霍恩比(Snell Hornby):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10)尼采(Fredrich Wilhelm Niezsche):翻译是一种形式的征服。

11)海德格尔(Heydergel):每种翻译都是解释,而所有的解释就是翻译。

12) 斯坦纳(George Steiner):理解即翻译。

13) 朱莉安•豪斯(Julianne House):用目的语中的语义、语用对应文本代替原文文本。

14) 佐哈(Itama Even Zohar):翻译是受系统关系制约的一项复杂的动态活动,而不是比较语言能固定参数的、在先的行为。

15) 图里(Toury) : 翻译是跨越系统边界的行为,是一系列程序。

16)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 Lefevere):翻译总是对原作的一种“改写”或“重 写”(rewriting)。

17)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18) 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从目标文学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为了某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

19)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文本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意义的传递,更主要是转换和调节。

20) 巴巴拉•格达德(Barbara Godard):女性的话语即是翻译。

21)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翻译也被认为是一个解殖民化(decolonization)的过程。

22) 盖亚特里• C.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翻译就是阅读,阅读就是翻译。

23) 本雅明:所有的翻译,只是一种妥协,暂时的妥协,不可能一劳永逸。

24) 加切奇拉泽: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艺创作。

3.翻译的分类

从传递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

从主体上看,可以分为人类翻译和机器翻译;

从翻译方式上来看,翻译可分为全译、摘译和编译。

从翻译的手段来看,翻译可分为口译、笔译和机器翻译。

从译出语(source language)和译入语(target/receptor language)角度来看,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族语,外语译为本族语两大类。

从涉及到的符号来看,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通过同一语言中的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符号,如把古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通过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如把英语译成汉语),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如用手势语解释一则新闻。)

从翻译的题材来看,翻译可分为专业性翻译(翻译法律、科技文献、专业学术论著等)、文学翻译(翻译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和一般性翻译(翻译各种应用文和新闻报道等)。

4.翻译的性质

从翻译的性质上看,有三种不同的定义:(1) 翻译是艺术,是再创作;(2) 翻译是科学;(3) 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5.翻译的策略

归化和异化

异化和归化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异化和归化可以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为一谈。

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归化(domestication)

归化”,按《辞海》的解释,“即人籍的旧称”。翻译的“归化”则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英译汉就不遗余力地汉化;汉译英则千方百计地英化。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www.58yuanyou.com能地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

所谓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壁垒。

6.翻译方法

直译和意译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译者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在尽量保持原语形式的同时,不让其意义失真,就是让译文和原文用相同的表达形式体现相同的内容,从而保留了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民族文化色彩;直译要保证文通字顺,避免硬译。

意译(free translation)

在语言出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时,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当译文和原文无法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相同的内容时,译者舍弃原文的表达方式和民族文化色彩,就是意译。意译要避免胡译。

7.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不可译性

语言不可译性”表现在字形、语音、词汇、语法和文体风格等不同层次上。“文化不可译性”的原因可能是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可译性

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就是可译性。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共性,这些共性指的是在句子都是有主语、谓语、表语、状语等组成的,语言在表达方面都是由词构成句。由句构成段落,由段落构成篇章。不同民族的文化共性多于个性,具有认知表达功能的语言在不同民族的交往中具有可理解性;人类思维的内容与基本形式是同一的,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的语言是“可译的”。

8.翻译过程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的两个主要步骤。译者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译者的表达须具有准确力和表现力,语言须具有生动性和形式美。

分析原文就是细致处理词位的所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研究句法和语篇结构。理解和领会原文是从事无论何种翻译的基本功力。如果译者确实理解了原文的涵义,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译语,那么翻译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驾轻就熟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可以简单分为:理解—表达---校核三个阶段,或理解---表达两个阶段。

9.翻译的技巧

比较常用的翻译技巧有九种方法,即选词、变性与变态、增与减、正与反、分与合、缩与扩、重复与替代、换序、综合等。

10.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我国译界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有:一、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达、雅”标准;二、1935年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三、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的“神似”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四、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化境”说。在国外的译论中,引证得最多的是等值标准和等效标准。等值标准不但要求译文与原文思想内容等值,而且要求语言形式上的等值。等效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原文精神、具体事实、意境风格等。

严复:信、达、雅

茅盾: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

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林语堂: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朱光潜: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傅雷:“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钱钟书:“化境”说(sublimation)

12.翻译腔

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

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

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

3)译者自身水平。

1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并不限于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理论对实践还有描述、解释、规范、启发和预测的作用;世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理论,每一种具体的翻译理论都来自于与之相关的特定的翻译活动及其结果,因此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有其时空上的局限性。

14.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学派

语文学派、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功能学派,阐释学派、解构学派、哲学学派、文化学派、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一般认为,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科学”研究的标志是美国著名学者尤金A奈达于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语言学派在地域上分布较广,其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哈蒂姆等。除此之外,捷克布拉格学派的雅科布逊,前苏联的菲奥多罗夫,法国的乔治-穆楠,以及德国的斯奈尔一霍恩比,也都是当代国外语言学派的突出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翻译理论有:对等和等效、翻译级转换理论、功能理论等。

尤金.奈达是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颇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即交际,创立了翻译研究的交际学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进而从社会语言学家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提出“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就翻译过程提出了“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的四步模式。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内容众多,且都非常的著名,在此便不详述。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也叫解释学,是一门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和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在十九世纪形成独立的学科。阐释学翻译理论的特点在于将阐释概念扩大,认为翻译,乃至语言研究都是阐释过程。强调原文理解的普遍性与历史性。翻译研究涉及功能学、文化学、比较文学、哲学、社会学;研究对象涉及口译与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代表人物有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乔治.斯坦纳、安托瓦纳贝尔曼。

1975年,《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出版,被西方学术界称为“18世纪以来首部系统研究翻译理论和过程的著作”,该书为乔治.斯坦纳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该书中,斯坦纳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为基础,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将翻译的过程看作是阐释的运作,并把翻译分为四个步骤: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

信赖(trust):根据以往的经验,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

侵入(aggression):即侵占与发掘,译者知觉中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之间的冲突。

吸收(incorporation):指译者对原文意思的吸收,并给译文注入新的活力。

补偿(restitution):对翻译过程的丢失进行补偿。

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表明,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的将个人的生活经验,文化和历史背景渗入了原文,使翻译变成了对原文的再创造。并且重视通过对词源的研究来解释作品。同时将历时与共时的概念引入语言研究中,这样翻译便始终贯穿于历时与共时的语言现象中,而语言交流正式通过翻译来实现的,人类的交流都等同于翻译。

阐释学使得翻译的观念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对翻译的认识更加的丰富。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功能学派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当时语言原由网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翻译过分追求“对等”模式,翻译的发展和研究出现了瓶颈期,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引发了德国以凯瑟琳娜.莱斯、汉斯.佛米尔和克里斯汀.诺德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学者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功能论由此产生。

凯瑟琳娜.莱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并把这样的翻译称为综合性交际翻译(inte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在实践中,她又意识到等值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有时并非是人们所期望的,因此应该优先考虑译本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试图弥合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他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

“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意图。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准则、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

目的准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准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而“目的”一词常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连贯准则(coherencerule)是指译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忠实准则(fidelityrule) 是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三条准则的关系是:忠实准则服从于连贯准则,而这二者服从于目的准则。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功能派理论有助于人们开展翻译批评。传统的翻译理论都是以原文为起点,译文为终点,因此,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尺通常是原文。而功能派不再视原文为翻译活动中唯一不变的中心,而是强调译者的能动介入。功能派翻译理论既继承了传统译论中的合理成分又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束缚。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文化学派属于西方翻译理论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上,而是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文化学派在研究翻译时更关注翻译文本,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等所受到的外部文化社会的操控和影响。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该学派的共同特征就是: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翻译文化学派注重翻译与源语及译入语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到与原文在源语文化中同样的功能,翻译研究的目标不再止于探究两种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问题,而需要同时研究与翻译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翻译文化学派研究的特点是重视史料的搜集、描述和分析,其研究方法属于实证性描述性研究。

詹姆斯霍尔姆斯(1924-1986)是美籍荷兰学者,英-荷诗歌的杰出翻译家,长期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工作。他的主要论文都收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他整理的集子《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1988)里。1972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霍尔姆斯宣读了其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在该文中,霍尔姆斯着解决了重大的翻译理论问题,首先是给学科命名,该文明确提出用translation studies一词作为翻译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名称。其次是下文确定其是指某一个研究领域还是指某一个学科。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的形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在文中他首次把翻译学分为纯翻译研究(Pure Translation Studies )和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在纯翻译研究下面他又进一步细分为描述翻译研究(Deive Translation Studies)和翻译理论研究(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在应用翻译研究下面则细分出译者培训(Translator Training)、翻译辅助手段( Translation Aids)和翻译批评( Translation criticism)三大块研究领域,确立了“描述”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派的成立宣言,是翻译研究派的奠基之作。是翻译研究学派成立的标志。

巴斯内特于1980年在《翻译研究》一书中指出翻译研究应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整体性思考,这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门。之后,巴斯内特借鉴了霍恩比的翻译思想,1990年,她和安德鲁.勒弗维尔合编出版了《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研究范式。由此翻译研究领域开始了又一次突破性发展,并最终形成了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化翻译学派。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思潮在翻译领域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关,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为当代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解构主义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思想家和文艺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的理论,因此本雅明可谓是解构主义翻译的先驱者。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生前曾经翻译了许多著名的法国文学作品。雅明的翻译理论正是从诗歌和小说的翻译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进而抽象成理论的。他专门讨论翻译的文章主要体现于译者前言中,集中地体现在《译者的任务》中。《译者的任务》一文蕴含着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萌芽,被奉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奠基性文献。本雅明认为翻译不只是让读者理解译文的意思,或者理解原文的信息内容,翻译既有自己的独立性,又与原作密切相联系,译作因为原作而产生,译作不是原作的现世,而是原作的来世,译作总是标志着原作生命的延续,是原作的再生。他的思想突破了以往人们对于翻译的认识,他的思想为后来20世纪后期兴起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当代解构主义理论大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涉及了诸多方面,我们仅仅讨论其在翻译研究方面的一些理论。德里达早年曾翻译过胡塞尔的著作《几何学的起源》,并为其撰写了一篇很长的评介性译者前言。除此之外,他很少从事翻译实践,即使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一些关于翻译的文字,也主要是为了将其解构理论运用于一种广义的文化翻译。但是德里达对当代文化理论、翻译理论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却体现在多方面。他反对结构主义追求单一结构的片面语言观,认为对语言词汇组成的文学文本的解释应当是多重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重新改写了西方的翻译史,否定了欧美中心主义的观点,提倡了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平等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又称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起源于加拿大女性主义者的翻译实践。代表人物有路易斯.梵.弗洛图、雪莉.西蒙、芭芭拉.戈达尔德等。

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家都坚持翻译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为其性别身份建构创造条件。其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评判好译文的标准和规则,而是通过译文的生产,在知识的传播、转移中建构女性主体的身份诗学。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提出“忠实”而不是忠实于原文作者,也不是忠实于接受语言文化的读者,而是忠实于自己的阅读。文本意义的阐释权完全掌握在译者手中,原文作者则隐退了。分析翻译作品中不同性别的语言的处理及其意识形态。提倡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和标准,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关注女性的存在,将性别意识植入翻译的理念之中,评估女性译者的历史和现代作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女性主义视角,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推动了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派等翻译理论的发展。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以后殖民主义视角看待并评价不同历史时期翻译实际过程,相信权利差异存在于不同种文化间,其焦点隐藏在译本后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和运作,因为不同民族、文化、种族的不同语言间的有不平等或不对称关系存在,通过探索这些不对等的关系能加强翻译实践的认识。总的来说,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翻译是政治行为,不同的翻译策略的使用受到弱小民族语言文本被翻译到强大民族语言时译者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阶层和权力等因子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后殖民主义思想影响,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即从语言格式的对等转向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主要是由于“欧洲中心论”已经内化在译者的意识中,译者往往把自己的阐释结构嫁接到殖民地环境中,将殖民者的文化投射到异己文化中,用本土文化意象对他者进行书写。代表作有萨义德的《东方主义》。

15.中外翻译理论家

1.)外国翻译理论家

泰特勒

泰特勒于1790年著《论翻译的原理》一书。他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

西塞罗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他首次把翻译区分“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西塞罗是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的。

索绪尔

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部分。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语言指语言系统的整体,这个整体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言语则指代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节中说出的具体话语,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偶然性很大的实体。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彼得纽马克

彼得纽马克,生于1916年,是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从事过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是出色的译者和编辑。纽马克同时也是一位语言学家,并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

(一)翻译思想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表达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呼唤功能文本

坚持语言具有共性论

(二)主要作品

《翻译问题探讨》(1981年,第一部)

《论翻译》(1991年)

《翻译短评》(1993年)

《翻译短评(第二集)》(1995年)

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讲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在非洲讲学。

(一)翻译思想

翻译的四步式:分析、转换、重构和验证

核心句概念的提出

动态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论

(二)主要作品

《<圣经>翻译》(第一本专著,1946年出版)

《翻译的科学探索》(最有影响的,1964年出版)

《翻译理论与实践》(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年出版)

卡特福德

卡特福德的著作为《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卡特福德在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1967年再版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被列为牛津大学语言与语言学习丛书。他创立的术语“转换”,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层次转换,指译文和原文所用的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上,也是指在语法层次和词汇层次之间相互转换;第二种是范畴转换,指偏离两种语言的形式对应,包括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级转换)、系统内部转换。

詹姆斯霍姆斯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在《翻译研究名与实》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地界定了翻译研究领域。他把翻译研究分为纯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两大类,又将纯翻译研究分为描写翻译研究和理论翻译研究,将应用翻译研究分为翻译教学、翻译辅助手段、翻译政策和翻译批评四个部分。

罗曼雅克布逊

罗曼雅克布逊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为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将翻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

乔治斯坦纳

在西方翻译理论界,乔治斯坦纳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为《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是18世纪以来第一部对翻译理论及翻译过程做出系统性研究的著作。它规划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并迅速成为一部既有争议又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即便是今天,作为一部现代经典力著,它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的许多精辟见解依然令人振奋或发人深思。

根茨勒在《当代翻译理论》中将当代译论划分为五大派别:美国翻译培训派、翻译科学派、早期翻译研究派、多元体系派、解构主义派。

劳伦斯韦努蒂

《译者的隐身》是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一本代表作。韦努蒂把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付诸实施,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其目的是:在思想意识上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提倡“存异”。

尼采

尼采在《愉快的知识》中简要阐述了他的“翻译即征服的思想”,这一思想源于他的非历史主义的“超人思想”;尼采赞同罗马人的翻译方式认为可以将历史的、过去的抹去,甚至成为自己的东西即翻译并不用忠实原文,而应当征服。尼采认为翻译是一种征服的行为,翻译过程中风格不可译并且应当体现出翻译者主体的思想、征服翻译的作品。

图里

图里认为,译者在翻译工作中常受到三类规范的制约:第一,预备规范,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即翻译政策;第二,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倾向于原文本还是译文本的文化;第三,操作规范,制约译者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

阿瑟韦利

英国阿瑟韦利遵循的翻译原则有三点:第一、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备再现原作风格,无韵自由体;第二、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特别是译诗,必须给人以自然而优美的感受;第三、不同的内容必须采用不同的译法。

韩礼德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field of discourse”是交际场所的意思。话题基调是“tenor TqAcTofdiscourse”;话语方式是“mode of discourse”。

雪莉西蒙

雪莉西蒙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她认为女性主义的翻译实践既不是要忠实于原作者,也不是要忠实于读者,而是要忠实于“一项写作计划”,即作者和译者共同参与的写作计划,强调“以笔发挥主观能动性”。

巴斯内特

巴斯内特的《翻译研究》是翻译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巴斯内特根据文本,探索分析了文学翻译中的具体问题。巴斯内特强调,翻译中不同功能的等值只是翻译的手段而已,而文化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巴斯内特提出的翻译学包括的最基本内容为翻译史研究、目的语文化中的翻译研究、翻译与语言学研究、翻译与诗学研究。

勒菲弗尔

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3个要素是在《翻译、重写以及文学名声的操作》一书中阐述的他认为,翻译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主要是因为它始终受到这3种因素的操纵,即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的力量。

约翰麦克法兰

描写翻译学最早由约翰麦克法兰于1953年提出。

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他们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一概念。

2.)中国翻译理论家

支谦

中国的翻译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有1700多年。第一篇翻译的文章是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

僧睿

古代佛经翻译除了文质之争外,还讨论了译名(名实)问题,代表论者是后秦的僧睿。他主张名实问题,首先是详细的理解原意,并反复考虑汉译名是否对等,然后才能正确定名。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的翻译译文用字极为审慎,胡本(西域诸国文本)有误,用梵本校正,汉言有疑,用训诂来定字。全书完成,再经总勘,即复校一遍,确实首尾通畅,才作定本。

道安

东晋道安对佛经翻译的主要贡献有:注经作序、纂辑佛经目录、主持译事、从宏观上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道安一生最主要的宗教活动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翻译、整理和阐述佛教经典,创立以“本无”为宗旨的学派,后来称为“本无宗”;一是宣传佛教和培养弟子。“五失本三不易”的提出是在《祐录》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五失本”和“三不易”的观点,主张译文要保留原文的风格面貌。道安的“三不易”指:(一)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二)谓佛智悬隔,契合实难(三)谓去古久远,无从询证。即:一是圣人提出说法的时代跟译者所处的时代有古今之别。二是圣人的智慧非凡,圣人的哲言所要传达的对象是浅俗的大众。三是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阿难等人出经时还需要字斟句酌,而现在这些经文却是由平凡的译者来翻译。“三不易”反映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

玄奘

玄奘大师(唐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认为翻译必须言不讹、语不谬,才能义不失、理不乖,提出了佛经的“五不翻”原则,即五种不意译而是用音译的情形: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

徐光启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大潮之先驱,被称为“西学翻译之父”“科学译祖”。陈福康将徐光启的“翻译一会通一超胜”翻译思想总结为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重点,抓“急需”,并能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徐光启提出翻译西洋历书须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臣等愚新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意思是:只有通过翻译才能“会通”(学习与掌握),只有“会通”才能“超胜”(超越与争胜)。这一翻译思想突出了翻译的社会功能。

严复

严复,生于福建,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一)翻译思想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

“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

“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

(二)主要译作

亚当斯密《原富》;

孟德斯鸠《法意》;

赫胥黎《天演论》。

林 纾

林纾,生于福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其晚年二十多年的时间翻译了180余篇西洋小说,是文学翻译的开端,也是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一)翻译思想

“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之足音。

(二)主要译作

《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歇洛克奇案开场》、《伊索寓言》、《鲁滨孙飘流记》等。

鲁 迅

鲁迅,生于浙江,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一)翻译思想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

“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二)主要译作

《现代小说丛译》;

《文学与批评》;

《艺术论》;

《苦闷的象征》

梁实秋

梁实秋,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一)翻译思想

主张“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硬译”无异于“死译”,其危害更甚于“曲译”——即顺派,与鲁迅的信派对立。

(二)主要译作

《彼得潘》、《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姆雷特》、《呼啸山庄》、《莎士比亚全集》

钱钟书

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在文学方面造诣甚高,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人文大师,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称赞: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

(一)翻译思想

“诱”即“媒”,指的是翻译在文化所起的作用,即诱导人认识外国文学。钱钟书认为“媒”与“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人”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外国的文学。

“讹”主要指的是翻译作品中的“讹错”。译文是引领读者进入另一语言文化的助手,然而,也可成为认识另一种文化的障碍。钱钟书认为正是“讹错”起到了抗腐作用。

“化”: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算得上化境。

“化境说”:化即是转化,即上文所说的把一国文字转化成另一国文字;化即归化,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

(二)主要译作

英文译著:《毛泽东选集》

傅 雷

傅雷,生于上海,一代翻译巨匠,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一)翻译思想

翻译的选材

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读者需要的作品。

理解表达作者

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

美学观——“神似”

傅雷翻译观中一个突出的内容,是他根据自己深厚的中外文化修养,多次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从而强调翻译决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即美学观“神似”。

(二)主要译作

巴尔扎克的系列作品,比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罗曼罗兰,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伏尔泰,比如:《老实人》、《扎第格》、《伏尔泰小说选》。

林语堂

林语堂,生于福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一)翻译思想

“三三一”:“三个条件,三个责任,一个要求”;

翻译的三重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五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二)主要译作

汉译英:《齐物论》、《浮生六记》、《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西厢记序》

英译汉:《卖花女》

朱生豪

朱生豪,生于浙江,著名翻译家。1944 年,年仅 32 岁的朱生豪在嘉兴病逝。

(一)翻译思想

体现爱国主义之翻译思想;

采用归化之翻译策略;

保持“神韵”之翻译原则;

体现自然流畅之语言特色。

(二)主要译作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戏剧集》

朱光潜

朱光潜,生于安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熟练掌握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 300 多万字的作品。他以自己深厚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一)翻译思想

翻译标准:忠实于原文;

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理想的翻译是文从字顺的直译;

关于可译性: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歌。

(二)主要译作

黑格尔:《美学》

爱克曼:《歌德谈话录》

莱辛:《拉奥孔》

克罗齐:《美学原理》

路易哈拉普:《艺术的社会根源》和《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译文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

金岳霖

金岳霖在《知识论》中写道:“翻译大致来说有两种:一种是译意,一种是译味。所谓译味,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种情感上的意味,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所谓译意,就是把字句意念上的意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译意只要求达求信;译味则不同,译味也许要重行创作。所谓重行创作,就是就原来的意味,不拘于原来的表示方式,而创作新的表示方式。”

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1999 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候选人,2014 年 8 月 2 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一)翻译思想

许渊冲教授将文学翻译概括为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三美”:音美、形美、意美;

“三美”是针对诗歌翻译所归纳的本体论。

“三化”:深化、浅化、等化;

“三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翻译中的某些文化现象难以翻译的问题。

“三确”:明确、正确、精确

“三确”:针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中的“信”做出的更为深入的阐述。

“三势”:优势、均势和劣势

“三势”论按照许先生的思想,当源语言劣于译入语时,采取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当两种语言相当、或译入语优于源语言时,应充分发挥译语优势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之”:知之、好之、乐之

“三之”论是使读者达到三个不同层次:知之、好之、乐之。

(二)主要译作

法文译著:《唐宋词选一百首》(1987)、《中国古诗词三百首》(1999);

英文译著:《西厢记》(1992)、《诗经》(1993)、《宋词三百首》(1993)、《楚辞》(1994)、《中国古诗词六百首》(1994)、《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1995)、《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1997)、《唐诗三百首》(2000)和《新编千家诗》(2000)等;

中文译著:《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

谢天振

谢天振,上海人,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家暨翻译理论家,中国原创翻译理论译介学创始人,中国翻译学、翻译学科创建人。

(一)翻译思想

命题一,“创造性叛逆”对创造性叛逆的主体——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了发挥和细分,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表现归纳为四种情况,即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以及转译与改编。

命题二,翻译文学史是民族文学史的一部分。文学翻译史以翻译事件为核心,关注的是翻译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历时性线索,而翻译文学史不仅注重历时性的翻译活动,更关注翻译事件发生时所处的文化空间,译者翻译行为的文学和文化目的,以及外国作家在译入国(如中国)文学视野中的传播和被接受情况。由于翻译文学史的独特性质,翻译文学史实际上也同时是一部文学交流史、文学影响史、文学接受史。这一观点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翻译文学史的研究价值与编撰意义。

对于中华文化外译、重新定义翻译、重写文学史等命题也有独到的创见。

(二)主要著作

专著《译介学》、《翻译研究新视野》、《译介学导论》、《中西翻译简史》(合作)、《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主编),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超越文本 超越翻译》,个人学术散文集《海上译谭》、《海上杂谈》,理论译著《比较文学引论》、《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等。

国际著名出版社Routledge、Peter Lang、Springer即将出版《译介学》或《译介学导论》,《译介学导论》入选《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

二.翻译史

1.中国翻译史

中国共有三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支谦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第一篇有关翻译的论文,道安总结了比较完善的直译原则,鸠摩罗什是主张全面意译的第一人。玄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标准。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中国的士大夫与传教士联手将欧洲的宗教、哲学、科学、技术和文学等“西学”介绍到中国来,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李之藻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概论》。

第三次翻译高潮指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翻译。

最有名的当推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和《社会通全》等。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文学翻译成就最大的是林纾,对介绍西方文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四次翻译高潮指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期间。

期间,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思想和世界文学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瞿秋白、郑振铎、茅盾、郭沫若、成仿吾、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等学者翻译了大批世界名著。

2. 西方翻译史

西方出现过五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

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

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

翻译的第四次高潮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翻译《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翻译出《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英国的查普曼翻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第五次高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

翻译不再只限于宗教和文学领域,而是深入到科技、教育、艺术、商业、旅游等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

给fairy造句

三.张白桦主要著译

1.专著

《翻译基础指津》A Guide to Essential Translation.

2.教材

《趣味英汉互译教程》AnAmusing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3.汉译英译著

《凌鼎年微型小说自选集》Micro-fictionCollection of Ling Dingnian

4.英译汉译著

《英汉经典阅读系列散文卷》(双语)Proses

《老人与海》(双语)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美国语文》(双语、上下册)Mcguffey's New HighSchoolReader

《格林童话》(上下册)The Complete Fairytales ofthe Brother Grimm

《房龙地理》Van Loon's Geograghy

《与字母一起漫游世界》Around the World withAlphabet

《马提尼克,君再来之岛》The Island Martinique

《苏茜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

《寂静的春天》The SiIent Spring

《等鹿来》Staring at the Deers

《飞禽记》The Stories of Birds

《危险的夏天非洲的青山》(二种合一)Dangerous Summer原由网, The Green Hills of Africa

《月亮与六便士》(双语)The Moon and Sixpence

《面纱》(双语)The Painted Veil

《西南联大英文课》(主译、双语)Freshman Readers inEnglish

《时光不会辜负有爱的人》(双语)Time will notDisappoint Good Men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双语)Forever Beyourself

《人生是一场意外的遇见》(双语)Life is an Encounter

《所有的路都是回家的路》(双语)All Roads Lead Home

《生命中一直在等待的那一天》(双语)A Legend of Love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双语)Choose an attitude to make

yourself irreplaceable

《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一定另有安排》(双语)If something goes against your wishes, pleasebelieve that there must be other arrangements

《愿我们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双语)May each of us be treated tenderly by the world

《地球的故事》Thwww.58yuanyou.come Story of the Earth

《谋杀的颜色》The color of Bee Larkham’s murder

……

上文选自《翻译基础指津》(张白桦著. 2017.6. 中译出版社)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给fairy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7138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