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有一种教学方法叫还原

文/程红兵

2014年11月3日上午,我们来到台湾明道中学,这是当地最好的私立学校。我们参观校园,听了校长及其管理团队介绍学校,接下来是听课,听了张广录老师半节课的《岳阳楼记》。听完课以后,关于这堂课的评价,老师们发生了一点“冲撞”。

评课,不能用所谓的“万能起子”

张广录老师说:评课就像使用螺丝起子,评课者拿着一把起子拧螺丝,有的螺丝钉头的槽缝是十字形状的,结果评课的老师用一字螺丝起子——不对路。

我以为可以就着这个比喻展开来说,拧转螺丝帽,有两种起子,一种是万能起子,一种是专用起子。

许多老师评课是用一种所谓的万能起子,用一个所谓的好课标准,以此评判所有的课堂,这可能有道理,但也可能不贴切。用过去的评课标准,用现在时尚的评课标准,都很难说清楚广录这堂课。

这堂课基本上是张老师讲,如果按照学//www.58yuanyou.com生为主体的评课标准,应该是学生说话,但这堂课基本上不让学生说话。这其实是因为沟通出现故障,导致张老师误以为完整的一节课都是由他来上,结果只是给他半节课的时间,于是他没有时间让学生说话。

如果按照过去评课的标准,着眼于课的完整性,这堂课是不完整的,因为不少内容都没有时间展开。这堂课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比如有老师提出,既然张老师背得不流畅,课堂上倒不如不背诵,等等。

评课,要看课的结构的合理性

我以为我们评课首先要明确这节课到底是什么,执原由网教老师到底想干什么。如果连这个都弄不清楚就要评课,那么可能只进入到课的表层,甚至会文不对题、南辕北辙。比如这堂课貌似不完整,但我们要从已经呈现的内容来看:这节课要干什么?教师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张老师在这堂课上到底想做什么?评课不能只求完整性,关键要看课的结构的合理性。

其实张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是在教学生如何写文章,通过阅读教学来教学生如何写文章。张老师如何实现他的课堂教学目标?张老师采用的是还原法,还原情境,还原思维过程,即还原作者写作《岳阳楼记》的背景,作者是怎么思考写好这篇文章的。

我们不妨先还原一下张老师的教学过程,课一开始,张老师就提出了几个问题:范仲淹靠什么构筑、创建和缔造独一无二的楼观场景和精神世界?思想、材料从何而来?秩序如何生成?张老师试图带领学生研究千古名文《岳阳楼记》是如何“造”出来的,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还原场景+逻辑推理+文献支持。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写作,只有具体的写作。

张老师提出问题:《岳阳楼记》应何事而写?张老师把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原文呈现给学生,同时提炼滕子京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范仲淹当时面临的三重突破挑战:立意突破、行文突破、措辞突破,看看范仲淹是如何应付这种挑战的。

首先是文章的立意从何而来?“先天下……后天下……”的思想并非范仲淹原创,其来自于《孟子梁惠王》,为什么范仲淹话语的影响比孟子还大呢?

范仲淹运用了三种思维:程度思维——把同样的意思推向极致(先、后的加入);比较思维——先与后的比较;音韵思维——一唱三叹的节奏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结论:优秀的立意来自于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挥。

其次是范仲淹的行文如何关联立意?从景—情—意的连续转换,关联起景和意的关系。这种绝妙的复杂转折是范仲淹的原创吗?张老师比较吕温的《三堂记》与《岳阳楼记》在构思上的一致性。《岳阳楼记》其实是深受吕温《三堂记》结构方式的影响,甚至是吕温《三堂记》结构的直接模仿,只是转折得更为精致巧妙。那么自然要问:凭什么证明范仲淹读过《三堂记》?其实从滕子京《求记书》对吕温的推崇,可以断定范仲淹是研读过《三堂记》的。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不说别的,单就张NmrJxyBkyq老师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25分钟),将这样一篇文章的写作思维过程做了一个非常贴合写作实际的还原,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他是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设身处地将自己带入写作场景,以作者的视角还原写作过程,学生会觉得可近、可亲、可学。MBA的很多优秀课堂都是通过案例来教学,而案例教学又常用还原方式,还原情境,还原思维过程,来进行分析因果,来找出规律方法。

因此我们不要用机械的方式来评课,不能用以往的所谓评课标准来评价这堂课,比如教师讲得多和少就不能成为标准。根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张老师是从宏观上驾驭,是着眼于让学生读懂文章的整体,不是从课文的细枝末节来分析。

还原情境,也就是还原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之所以神奇,之所以有艺术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可以有多种教法,教学目标的切入角度也可以多重选择。

张老师让学生在还原的过程之中,明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到底是怎么生成的,也就是还原情境,还原思维过程。我们许多老师不做这种事情,而是教了许多与写作不相干的方法,教了很多标准答案,学生依然不会写作,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所教的方法、所给学生的答案,缺乏情境,去情景化。张老师是把孩子带入到写作情境中,针对写作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要求,带着具体的写作目的来写。张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把自己还原为作者,明确如何写文章,把握文章的生成过程。

近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和孩子远了?为什么学生喜欢补数学、英语?原因就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没有具体的收获。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教给学生真实有用、有帮助的知识方法。

张老师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的实际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已经超过诸多特级教师,张老师的优秀体现在他的学养。这堂课引用了很多知识、资料,咋一看来,像是在掉书袋,旁征博引,云里雾里,其实是有着十分清晰的逻辑思路,目标非常明确,推理言之有据,且环环相扣,这样的教学无形之中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做学问的样板。

一节语文课教学或许看不出什么来,如果是十节课、一百节课都这样上,可想而知学生的学术修养将会怎样。这样上课对锤炼学生形成一种规范的研究能力很有好处,学生带着研究者的目光看课文,不是所谓的赏析性的课堂,而是探究性课堂,有独到的东西,这就是这节课的意义!当然,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教学,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我们听课观课,往往只关注课堂里教师使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手段、什么技术、什么模式,但我们很少关注人,关注把课上好的人,关注他为什么能上好。毫无疑问,当下不少的语文课、语文教学研究缺乏基本的学理、学养,这是今天的通病。很多研究者、教师说的都是自己觉得如何、如何,有的甚至就是照搬套话。我以为在“你觉得如何”的同时,还必须拿出自己的资料,拿出自己的依据,并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才有说服力,才有学理性。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名师培养,应该强化学养,读书太少,研究路子不够科学,那么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师。

延伸阅读

对话: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文/丁卫军

多年前听过杨正奎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年,杨正奎老师关注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的对话,而且在思考中实践,颇有见地地指出:对话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对话须要确定一个恰当的起点。

教学的起点决定教学的方向,对话的起点决定对话的方向。观察一节课的起点,主要是看执教者设定了怎么样的教学目标。

杨老师教学《窗》设定了三个下目标:一是速读文章,感知情节的“意外”;二是朗读品味,体会人性的变化;三是理解写法,探究文章的主题。从这几个目标看,杨老师的对话教学聚焦文本,关注文本的体式特点。看杨老师的起课阶段的对话,似乎是零星的碎问碎答,就在不经意间,杨老师用“我特别想知道,同学们读完这篇小说,最让你震撼的或者说最出乎你意料的是那一句话?”这一问题,提挈了本课,对话围绕“意外”展开,也在探寻结尾“意外”的深意中结束。整个对话过程,杨老师聚焦文本,聚焦设定的目标,没有旁逸斜出的资料穿插,与学生紧扣文本展开对话。

语文教育虽不是完全的对话,但必须是对话性的。

显然教学语境中的对话具有特殊性,王尚文先生也指出: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具有某种引导性、目标性甚至控制性的对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杨老师把握住了对话教学的基本属性,设定适切的教学起点,有了一个清晰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对话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准了方向。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对话须要聚焦一个明晰的着力点。

小说的着力点是什么,通过人物形象的剖析来完成对主题的把握。杨老师毫不例外地抓住了这一点。杨老师通过细读“窗外的世界”,感受靠窗病人的“人性之美”,通过细读“窗内原由网的世界”,体会远窗病人的“人性之变”,通过这样的铺垫,最后细读文章结尾,探寻作品的主题。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杨老师的着力点在人物,而不是架空的贴标签。完成对人物的细读,其抓手是什么?是品味语言

要真正读懂一篇小小说,重要的落点就在于能解码语言。在细读远窗病人的“人性之变”这一板块中,杨老师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一个 “为什么”,一个“偏”,一个“凭什么”……让学生去朗读,去想象,去换位,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到远窗病人人性扭曲的过程,达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这些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外的功底和功夫。这一节课中最为精彩之处就在于教者与学生在文字中字斟句酌得其深意。这是当下很多课堂所不见的。

对话须要教者机智的引导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凸显学生主体的地位,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语境中的对话是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引导性、目标性甚至控制性”。当下的很多语文课堂,打着新课改的幌子,弱化了教师的地位,甚至将教师边缘化了。杨老师的这一节《窗》,很好地发挥了教者作为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导在相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他的一句“在说这些时,他可能会想起怎样的情景呢?”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近窗病人描绘的画面里有了“我”的存在,也一下子打通了“我”与近窗病人之间的心灵通道,感受到了近窗病人的人性之美。课堂因此摇曳多姿,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导在适时给学生一个支架,教给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的路径。“你能结合这三句话,分析一下他心态变化的过程吗”“好一个‘为什么’,好一个‘凭什么’。你能读出其中的不同来吗”这样的提醒,让学生知道在比较三句话中把握人物心态变化的过程;这样的提示,告诉学生读出“为什么”和“凭什么”的差异就可以看到人物心灵的扭曲程度。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导在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读,让对话走向深入与多维。看下面一组师生对话:

生:我还想再谈谈这篇文章。文章可能还不仅仅是对人性中嫉妒的叙述,还可能揭露了人性可悲感。如果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的角度来说的话,我做了好事,可最后却被不靠窗的病人间接的害死。这就显示了人性的可悲。

师:你是站在靠近窗户的病人没被帮助的角度看到了人性的可悲。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我们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学生对近窗病人的悲剧结局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在这里对文本出现误读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杨老师没有让它“滑”过去,而是捕捉了对话新的生成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由此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我们也因此看到了学生精彩的应答,学生的互读对话中一方面澄明错误的理解,一方面强化了对小说主题理解的深刻与多维。原由网

杨老师追求“对话”的语文课堂,课堂呈现出别一样的韵味。我想是因为他心中有语文课程,心中有文本,心中有学生。对这些语文教学基本元素的尊重,构成了杨正奎老师的别样“对话”语文课堂。

来源 | 书生校长、语文湿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字斟句酌怎么样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3188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