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秦赵大决战9:赵括之案翻不得

为历史人物翻案尤其是洗白一些传统负面评价的人物,原本是常见现象,但为赵括这一“纸上谈兵”代言人、早已成为千古笑柄的家伙翻案、洗白,还是挺让人不可思议的。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名将”赵括

1、临阵换将

在上一篇《长平之战从来没有对峙“三年”,我们误会这段历史太久了》文章中,我们已经“推翻”了所谓的“三年论”,所有相关的“崩盘论”、“国力论”、“粮食论”、“粮道论”等也就随之靠不住,多数是后人臆想出来的。

当然,肯定也有人始终坚持“三年论”,这个事情杨宽先生和张景贤先生早在1980年代就争论过,在没有真正有效证据之前,恐怕只能是各说各的理,吃瓜群众也尽可自行选择立场。

但是,长平之战尤其是秦赵主力会战,应该是前260年4月份才开始,这一点没有争议。从4月份到7月份,仅仅三个月时间,赵国就进行了临阵换将,怎原由网么说都是仓促的。

那么,赵国到底为什么要撤换廉颇呢?

史书上给出过解释。

《史记•白起列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资治通鉴》:“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廉颇指挥下的赵军屡战屡败,让赵孝成王很不满,他认为原因是廉颇指挥不行、“怯战”,所以多次派人责备廉颇,大有催战的意思。

但是我们前面的系列文章已经分析过,无论野战还是攻坚战,赵军的战斗力确实都不如秦军,廉颇也是没办法,何况他一贯以勇著称,如果真可以打,他不会甘愿选择坚守。

实际上,廉颇的表现也并非一无是处。和王龁的对决,廉颇应该是技高一筹,虽然打败不必讳言,但他是“且战且退”,一直在发挥空仓岭防线、东西两座鄣城、丹水西壁垒等地利优势,给秦军造成重大杀伤。在这个过程中,赵军如果“失亡多”,那秦军的伤亡就只会更多,这不是我们的假设,而是当地的地形和攻坚战的战斗形式必然决定的。

因此,廉颇主要败在失地,而秦军则是失人,到底谁胜谁败,恐怕很难轻易界定吧?

更不要说,最后阶段,廉颇结合丹水、东壁垒和百里石长城打造了让秦军“绝望”的坚固防线,已经让赵军立于不败之地,也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场态势。

双方对峙下去,最终胜利多数属于赵国。这里不用扯什么两国综合国力、粮食储备、粮道远近等的对比问题,哪怕我们相信廉颇这一“名将”的丝毫成色,都不该质疑他的做法,也是赵国的上策。

秦国之后的“反间计”也是有利证据,如果眼前的局面即拼对峙、拼消耗对秦国长远有利的话,秦国完全不该“用计”换掉廉颇。但秦国还是主动这么做,只能说明,他们是忌惮廉颇的,只要廉颇在,秦国追求的战略决战就不可能上演。(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费劲去解释,可见“三年论”衍生的相关认知实在太具欺骗性。)

当然,秦国的“反间计”是否真的存在,应当存疑。但无论存在与否,都不影响最终的结果。比如,秦国或许能够散布“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之类的谣言,在邯郸形成一种舆论导向,但这应该影响不了赵孝成王的最终决策。至于喜好八卦的《史记》,当然会采信这种段子:)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决战长平

所以,赵孝成王决定撤换廉颇,肯定是他自己的原因。

我们按照正常情理来推演一下,廉颇打败了,赵孝成王为什么不满?

显然,在赵孝成王的预期中,秦赵对战,赵国不应该败的,更不该连番落败,只有如此,他才会不满。如果他一开始就对取胜不抱希望,就不会一直责备廉颇了。

后世习惯认为秦军是“虎狼之师”,战力强大,所以很容易接受这一阶段赵军战败的结果,但是考量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就会发现,赵孝成王的“预期”其实是有道理的。

长平之战九年前即前269年,秦赵之间爆发了阏与之战和几之战两次战役,赵军在赵奢和廉颇的指挥下相继击败秦军,尤其阏与之战,应是秦国战史上的最大败仗。

此后直到长平之战开战前,秦国都没敢再全面招惹赵国。(赵孝成王继位后,秦军曾进攻赵国,但很快撤退。)

因此,说到打仗,赵国应该是对秦国存在心理优势。就连国际舆论也都转向,认为秦国打不过赵国。这个事情也有个佐证,就是接收上党,如果不是有这个心理优势,恐怕赵孝成王也不敢那么痛快的下决断。

包括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军其实是轻视秦军、主动出击的,这说明不仅赵孝成王,赵国上下都有些盲目乐观。

了解了这个心理预期,就能明白赵孝成王为什么不满廉颇了,他势必会想,这才不过十年,难道赵军的战斗力就彻底不如秦军了?肯定是廉颇指挥不行嘛,再加上廉颇当时六十岁左右了,是不是真的已经“廉颇老矣”、人老怯战了?

说起来可能不那么“高明”、“深刻”,但这的确就是赵孝成王决意撤换廉颇的最直接原因。他不仅不相信两军的实际战斗力差距,也完全没有看到廉颇的真正“价值”所在,相反,他认定廉颇不行了,已经不能再用了,再用就要被打到家门口了。他现在需要一个能够主动出击且能打胜的主帅,哪怕是一个小胜仗,也好应付国际观瞻以及接下来的和谈。

按照《史记》的记载:“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即丹水西壁垒之战,估计就是这次败仗彻底激怒了赵孝成王,他终于决定撤换廉颇。而此时,恰恰是廉颇扭转整个战局、赵军开始占据上风的时候。

综合整个进程看,赵孝成王在战局迈向势均力敌甚至开始有利赵国的关键时刻选择了换将,暴露出来的,是沉稳不足、自乱阵脚,内里则是不切实际的盲目求胜,这是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最终惨败的一个直接原因。

后世总觉得赵孝成王换将的原因太过“简单”,从而想法设法地寻找更深刻、高明的解释,其实都纯属想多了。

2、战前“嘴炮”

现在,轮到赵括上场了。

我们要“推测”,在临阵换将这个过程中,赵括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赵孝成王就算想换将,他也得有人才行。当时赵国名将中,赵奢已经去世,李牧估计还没冒头,其它还有田单、乐乘、庆舍等人,这些人都是元老派,一来未必会受到信任,二来廉颇都坚决拒绝打的仗,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自会掂量,多数是对出击决战的前景不乐观,因此不愿接手。

其次,这个人必须得支持赵孝成王的“战胜论”,“上下同欲”,认为赵军完全可以出击决战并打败秦军。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抗美援朝决策出兵的时候,高层多数不支持,毛固然可以力排众议,但前提是至少有一个军方大员和他意见相合并可以挂帅出征,没有这样一个人,毛即使拍板也没有实际意义,这个时候,彭老总的立场和意见就很重要了,而他经过一夜的深入思考,最终赞成出兵,毛这才有了拍板的底气。

同样的道理,赵孝成王能够临阵换将、赵括最终代替廉颇,只能说明,赵括是支持赵孝成王出击决策并自信能够打赢的。同时,他也是自愿乃至“毛遂自荐”的,否则赵孝成王绝不会用他。

更可能的情形在于,以赵括喜欢讨论军事的性格特点,赵孝成王乃至赵国部分高层之所以秉持“战胜论”,赵括都“与有功焉”,至少他会发表赵军不该打败、可以打胜的言论,从而对赵孝成王等人的战局认知形成干扰,即赵孝成王等人有被赵括“忽悠”的因素,这是一种大概率可能性。

当然,我们不能说这就是赵括的过错,毕竟此时他只是一个“看客”或者参谋人士,完全有针对战局发表意见的权利。

但是,当他可能上任时,事情就发生了实质变化,毕竟这是从“嘴炮”变成了“亲自上”。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战神”出马

这个时候,赵括之前的那些“认知”、“意见”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他的“战胜论”靠谱度到底有多高?他是怎么得出这个观点的?他的自信又从何而来?

如果赵括已经有了类似彭老总二十多年的沙场纵横经验,切实了解赵军和秦军的方方面面情况,经过深思熟虑仍然坚持“战胜论”,那至少能够说明“战胜论”是沙场宿将的经验之谈,是一份可以信赖的重量级研判意见,问题可能的确出在廉颇的指挥不力上。

但是显然,赵括最缺乏的就是实际军事经验,他对军事的认知都源于兵法教科书和辩论,他得出这一结论也都是源于“纸面原由网”上的东西,完全缺乏实际经验的支撑,“理论”上就有大问题,压根不具备说服力。

更可怕的在于,赵括不仅是“纸”上谈兵,还“易言之”,本来认知就未必靠谱,还轻易断言战争的走向和胜负。至于他的自信,不是来自真正的战场,而是竟然来自辩论场,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甚至连他老爹赵奢都不是对手。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悲剧源头,是赵孝成王的“急躁冒进”遇上了赵括的“纸上谈兵”,二者一拍即合、相互作用、相互“成就”。

作为君王,赵孝成王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是他把完全没有实际经验的赵括推到了主帅的位置上,纯属用人不明。

而赵括正如他父亲所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事关赵国的国家命运和几十万人的性命生死,他却压根不当回事,盲目自信,轻易就任。

怎么看都是把战争当成了儿戏,赵括儿戏,赵孝成王更儿戏。长平之战赵国最终败的那么惨,固然与白起这一旷世对手的厉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赵国的决策层太过低级。

历史就是这样,成功者未必真的厉害,但失败者肯定犯了错误,而越惨重的失败,就越离不开太过低级的错误。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喋血长平

所以,如果想探究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不用朝高深角度思考,反而要朝最浅显的地方寻找。这不是反智,而是明智。

我们之所以说赵括之案翻不得,正是因为他触犯了军事战争领域最最低级的错误,“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三军之势,莫重于将,选将之道,不可不慎也”。那么重要万端的位置,哪怕是真有能力的人,都要慎之又慎,更何况是放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实践检验的“嘴炮妄人”在那里!

长平之战赵国败的有多惨,这个教训就有多惨痛,后世居然还有人敢为赵括翻案,试问惨死的四十五万赵军答不答应?

3、实战指挥

要了解赵括的实际指挥能力,首先要搞清楚他就任的持续时间。

《白起列传》应该是时间线索最明确的:

【七月……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我们来反推一下,战争于9月结束,赵军被围46天,那么赵军最初被包围的时间应该是7.14-8.14之间。

考虑到七月初秦赵两军还在打仗,廉颇也是在这个月内被撤换。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赵括上任的时间最早也就是七月中旬,距离赵军被包围最多一个月的时间。

那么在这最多一个月时间中,他做了什么呢?

我们能看到的有“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然后就是“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内部整顿就不说了,是否造成人心动荡以及混乱已无从考证。而实战指挥,只体现出两点:中了诱敌之计轻敌冒进,盲目全军出击导致被偷家、陷入重围。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长平之战示意图

也即是说,仅仅半个月至一个月时间内,赵括就把四十五万大军带入了死地绝境,“配合”白起完成了中国军事史上空前绝后、震铄古今的巨大规模包围圈。(如果赵军45万兵力为真,那么淮海战役后期包围杜聿明集团30万人的规模也比之不上。)

实在不是故意贬低赵括,而是他的“壮举”实在没有任何可洗的空间。

中的是最低级的诱敌之计,为什么这类计策《三国演义》等军事演义小说常常出现?就是因为它简单直接,认准敌人愚蠢无脑,只会一股脑地往前冲,连文盲理解起来都没压力。

犯的是最低级的不守家错误。明明百里石长城是赵国的最后防线和生死屏障,但就是连正常的防备兵力都不留,根本没想过可能被人突袭和切断后路的可能。

从白起的出手时间之短也可以看出赵括的“幼稚”和“愚蠢”所在,仅仅“交手”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白起就放了“大招”,而且是将45万赵军一锅端的“大招”,他的歼灭战企图和战术奇袭能够如此轻易实现,恰恰说明赵括犯下的是多么低级以及不可原谅的错误。

前后贯穿起来,赵括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恰恰是缺乏实际军事经验,正如蔺相如所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但却压根不懂实战中的应对决断。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类兵法赵括肯定张口就来,熟悉至极,然而实际上呢,他连最基础的名将门槛都没摸到。

至于有人以“治军论”即被围46天中对于赵军的掌控力来为赵括开脱,这是纯属军事外行、本末倒置之见,明明都已经陷入重围,突围不出,饥饿交加、朝不保夕,此时再谈“治军”有何实际意义?包围圈中的悲惨场景用屁股想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皆内阴相杀食”恐怕也只是冰山一角。

至于“伤害论”即对秦军造成的实质伤害,这个事情复杂一些,要具体说说。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有两种记载,一个是白起所说的:“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一个是有人离间范睢时所说的:“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

一个伤亡巨大,一个不费一兵一卒,究竟哪个是真相呢?

首先,“不亡一甲”肯定是胡诌瞎吹,估计白起听到都脸红,这肯定不是事实。我们前面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前期王龁和廉颇的对决,秦军打的都是攻坚战,伤亡肯定不小;后期包围赵军后,为了消灭赵军、阻挡赵军的疯狂突围,秦赵两军势必进行惨烈的大决战,赵军固然死伤严重,秦军也必然付出相应代价。

尤其是,那些深刻影响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都是以双方的巨大伤亡为基础的,甚至于,不死那么多士兵,都不好意思称为旷世经典战例,这个话说起来可能不政治正确,但确是事实,从不以后人的意愿为转移,是军事战争的残酷性所决定的。

我们可以举淮海战役为例。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阵亡25954人,受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超过其他两次战役伤亡的总和(其中辽沈战役伤亡6.9万人),占大决战总伤亡的53.8%。为什么一般说淮海战役才是真正的大决战和“一战定江山”?这个伤亡数字便是有力证明,它伤亡多不是说明淮海战役的技术含量低,恰恰说明它才是真正的惨烈决战,是消灭国军绝对主力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回到长平之战,我们都知道,赵国是秦国东出最后要搬动的一块大石,赵国半个世纪以来因“胡服骑射”而积累的精锐军团更是秦国必须要消灭的,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有战场上的生死相搏,所以长平之战,说秦国是“惨胜”也可以成立。

但是,注意了,问题在于,长平之战中秦军受到的战损,究竟有多少是赵括的功劳?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秦军受损的情况,便是觉得不利于“黑”赵括,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真正造成秦军战损的,是赵军的精锐军团,或者也包括所有赵军士兵。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看到的更应该是,兵力如此众多、战力如此强大的军队,原本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长久地阻挡秦国东出的历史脚步,然而就因为赵括的愚蠢指挥,这支强大的军队被陷入了绝境,让秦军可以在更有利的地形条件下、以更小的伤亡来消灭这支军队。

也就是说,不是赵括指挥这支军队“重创”了秦军,而是赵括真正葬送了这支军队。至于说赵军落入包围后原由网激发战斗力,所以才重创秦军,怎么看都是让人哑然无语的讽刺,居然还有人从这里找亮点。

同时,赵军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给秦军造成重大杀伤,恰恰说明,这支军队不是弱在战斗力上,不是弱在军队“治军”上,而是真正弱在了统帅的位置上,最大的弱点,恰恰是赵括,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退一万步讲,赵军不是不可以出击,更不是不可以打败,然而因为赵括的“横空出世”,赵军落到了最最差劲的结局。真可谓,哪怕放头猪或哈士奇在哪里,都不可能更差了。这也是赵括彻底没得洗的原因。

以上。其实关于赵括的评价,自古以来都没有多少争议,后世甚至衍生出了“纸上谈兵”这一千古笑柄。对于他的认知,历代以来,其实也没有真正超出时人对于赵括的认知。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照书打仗

赵括最根本的问题正如赵奢所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虽然他熟读兵书,但《孙子兵法》的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都没有真正感触,始终缺乏对于战争和生命的敬畏,从而将赵国的国运和几十万生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蔺相如的“不知合变”,则是指出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原由网学识和阅历的不可相互取代。如果有循序渐进的磨炼机会,赵括当然可能成为一代名将,然而历史容不得假设,赵括的命运早已注定//www.58yuanyou.com。而我们之所以不能给赵括翻案,并非只“黑”他个人,而是要牢记个中的教训,再也不能让赵括之流再有主导大规模军队命运的机会。

而在笔者看来,赵括的根本问题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对于传统的过度迷信,他总认为他已经熟读了所有兵法,掌握了军事规律,已经可以无往不利,然而军事战争的魅力正在于它的不可触摸,即使到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始终探索不出战争的必胜或者必败规律。

而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总是继往开来,总有新东西随着时代渐次涌现,具体到军事战争领域也是一样,每一场经典战例,都会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比如在柏举之战之前,世人谁也不敢想,吴军不顾后方“深远奇袭”居然能够成功,又如在长平之战前,又有谁敢想,居然有人胆敢一战包围45万规模之巨的军队。然而,这些“前所未有”的事情,偏偏就是上演了。

不知道身处包围圈的赵括,可否从既存兵书中找到摆脱当前困局的办法,如果有记载,那才是见鬼了!

(全文完)

我的公众号【微存在】专门撰写中华名战,敬请关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指挥不力累死三军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946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