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5000年的文化长河里,我们只得了这么一个李清照。

在以男子为尊的岁月里,她曾受到宋、明两朝理学家的不少指责,又是说她不守节要二嫁,又是说她用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逼死了丈夫赵明诚。然而这都是关于她的生活,在词作水平上,这些人却硬是挑不出毛病来。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到了现代,李清照更是成了很多文化爱好者心中的“女神”,她的任性、可爱、才情,都

让人欢喜。但近几年,随着对她研究的深入,各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冒了出来。比如这几年因《中国诗词大会》成名的导师杨雨,就曾在《百家讲坛》里评论李清照是个好酒、好赌、原由网甚至有点儿喜色的女子原由网

杨雨是非常喜欢李清照的,正是因为喜欢所以才会对李清照研究这么深。而且她认为,这3点恰恰是李清照率直、可爱的体现。从她作了这番评论后,这几年关于李清照的这3点就成了很多诗词迷的谈资。李清照也由一个“女神”形象,变得更接地气了。不过,也有不少李清照迷不满这样的评价,认为这毁了他们心中的才女。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杨雨的评价,是根据其平生的几十首词作,以及各类文献典籍,综合得出的观点,笔者个人觉得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我们无法回到南宋,所以李清照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再多的文献也无法百分百确定。所以这个事,其实见仁见智。

虽然对一个人的评价大家很难统一,但对一首词的鉴赏却是能看出水平的。杨雨曾点评过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沉醉不知归路”,并因此被群嘲过。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首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是入选课本多年的作品,成词于李清照少女时期,记录的是她的一次出游经历。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词的争议点在于“沉醉不知归路”中的“沉醉”到底何意?杨雨在证明李清照好酒这件事上,表示沉醉其实就是喝醉了酒,所以才找不到回家的路,才会误入藕花深处。

这番评价受到了很多网友质疑,他们认为“沉醉”应该是陶醉于风景中的意思,怎么可能是喝醉了呢?好好的一个少女出游的清新场景,被杨雨一解释就变成了一个“小酒鬼”的犯迷糊,这也太让人接受不了了。这样看来,难道杨雨真的错了?只是为了证明李清照好酒,所以刻意曲解此词?个人认为,其实她真的不算错。原因有二: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首先,“沉醉”二字的意思,大家可以翻看词典,它的本意就是大醉,这一意思是最先出现的,而陶醉是后来的引申义,是后出现的。虽然现在我们用引申义较多,但事实上,在古典诗词里作“大醉”来解的情况是大多数。

两汉文人牟融写的“沉醉何妨一榻眠”,是用得比较早的。此后,带“沉醉”二字的古诗,到唐代就更多了,比如许诨的“谁家游侠子,原由网沉醉卧兰堂”,韦庄曾“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这些诗词中的“沉醉”结合上下文,其实都是“大醉”的意思。而作引申义来理解的,几乎很少在唐宋文学时出现。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其次,别的文人用它表示“大醉”,似乎也不能证明李清原由网照就一定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理解它还是要搞清楚李清照在这个年龄段有没有饮酒的习惯。在这段时间UCotWX,李清照还写过一首《如梦令》,也是她初出茅庐的成名作之一: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词的大意是喝酒喝得不省人事了,醒来文卷帘童子海棠花是否仍是好的。从这首词来看,年轻时的李清照确实爱喝,而且还容易醉。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结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杨雨对“沉醉不知归路”的理解是说得过去的。诗词迷之所以会认为她错了,是因为现代人习惯了沉醉当成陶醉之意来用,所以听她这样解释会觉得有些怪。

不过,还是那句话,咱们不是李清照,她当时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仍然是不能百分百肯定的,我们没有办法说服所有人赞同杨雨的观点。个人认为,倒不如把它当成一个一语双关,既因美酒而醉,也醉心于美景中,所以忘了归路。大家觉得这样理解是否会更好呢?欢迎讨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沉醉不知归路的上一句是什么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918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