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亲爱的北京6班同学们:

国庆节和中秋节快乐!

IRXRhVSgC月不居,窗间过马,年余时光,忽焉而去。去年春天开学典礼的欣喜场面依稀还在昨天,这个周末,三和书院第三届同有班的毕业典礼,就要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了。

毕业前夕,作为班主任,我想写一点文字留给你们,做个小小的纪念,简单梳理分享一下我们在三和书院共同学习的一点感悟。因为参与三和书院的学习,以及新冠疫情的爆发,我们这些与三和书院结缘的人们,共同携手度过了不同寻常的一年半珍贵难忘的时光。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01

首先,我要热烈地祝贺6班同学们,一个也没有掉队!在开学之初,我们全班第一次相聚在麦田大学一楼大厅之时,辅导员王玉立老师、班主任老师和全体同学们,就曾心有灵犀地共同做出了一个6班务求做到的庄严承诺—— 学业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

在班委会选举产生之后,同学们提出了“老中青,不掉队”的班级口号,在以袁彤蔚、赵明为正副班长的班委会全体成员的带动下,大家相互激励,最终真的是一个也没有掉队!咱们6班兑现了三和学子对书院的承诺。这样的喜人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实在让人由衷感到欣喜。

有始有终,不过是作为三和学子应该尽到的最基本责任,北京6班做到了,仅仅这一点,就很了不起!慎重选择,不轻言放弃,其实也是成功人生的一个法宝。有了这次的坚持,同学们会强化自觉和毅力,坚固一种信守承诺的精神品质,而如果这次放弃了,或许生命中的下一次放弃,会更为容易一些。有了这一次克服各种困难的成功坚持,就会对生命中每一次“茅房里挂钟”(有始有终)更有信心,这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助于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去成就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过就是走好关键的三步,第一步是从没想法到有想法,第二步是从有想法到有行动,第三步是从有行动到实现目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步之中的每一步都会甩掉一大批人,坚持到获得成功的毕竟永远只是少数人。

在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作为社会志愿者的班主任,我的任务就是两个字:“守护”。在你们偶有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地为你们做一点什么,更多时间则是在你们自我管理有序的时候,静静地守护着你们,如同麦田稻草人那样,见证你们的成长。我看到,大家是如此珍惜在三和书院的学习机会。6班的班委们,真的是很不容易,他们比很多其他同学,默默付出了更多。6班的同学们,都是有责任感和担当精//www.58yuanyou.com神的。玉立老师和铭路老师,也为了三和的学业,为了我们这个班集体,做了很多工作,花费了很多心血。

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三和学业的受益者,不能不对三和基金会和三和书院的老师们,特别是对刘力红老师心存感恩!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02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毕业之后如何继续学习的几点感悟和思考,目的也只是想帮助大家进一步打开学习与实践的视野和思路,希望这些感悟和思考,有助于同学们在走出书院之后,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书院的学习,深化书院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在三和书院开启的学习,应该长期保持下去,要设法避免走出书院之后,对三和事业和医道学习的劲头快速衰减。

我们不妨概括性地回忆一下,自己在三和书院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学习的?每位同学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我认为,每个人必须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才会感到舒服和自在。

三和书院是一个对每位三和学子开放的课堂,一年的学习其实不过仅仅就是一个学习的开端而已。对于一项事业或者学科专业来说,没有哪一种学习不需要付出十年八年功的,所谓人们常说的1万小时铁律,即系统学成一项技术,最少需要1万小时的学习和训练,才可能真正入门。

毕业之后,同学们切勿将一年多时间里在三和书院的所学束之高阁,应不断趁热打铁,主动延伸在三和书院的学习,在刘力红老师分享的多条学习和实践的线索中,选取和紧紧抓住一条或几条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实用的线索,不断深入开掘下去。

我们应该以某个更具体的线头为支点,作为撬动自己在中医药领域晋升的杠杆,继续修炼医道,历练医术,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不断应用我们在三和书院所学到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并惠及尽可能多的人们。

大家将会感受到自己与之前的不一样,也会快乐于自己面对生活困难时底气的增加,以及投身工作和生活时精神思想层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03

在继续学习方面,我提出以下三个入手点,希望能够对大家在未来的学习实践有所启发。

1.从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中医文化。

从《思考中医》开始,刘老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即反思中医文化之生命,开拓弘扬中医文化的途径,不仅关注挖掘研读千百年来的中医文化之有,而且思考并力图弥补传承至今的中医文化之无(包括古人已有,今人尚未掌握和古人未有两部分)。

刘老师引进推荐推广五行针灸, 拜师学习黄帝内针,思考中医教育之短,试图弥补目前很多人认为的当今中医教育之短,这样的思考与探索,需要我们更多的三和学子和同仁,在各自的基础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刘老师所引领的弘扬发展中医文化的队伍之中,去深入探寻,不但挖掘更多的中医之术,也要与时俱进,借鉴各种有效的方法,弘扬中医文化的精神。刘老师所倡导的“士子精神”,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践行,去自信坚守。

2020年春天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力红老师带领同有三和团队奔赴武汉疫区,针药并用普救含灵之苦,中医中药在抗疫一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患者的欢迎肯定。

总之,三和书院老师的传道授业,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能因循于已知,必须将已知投入对未知的探索,不能满足于已有而忘记思考缺失和不足,汲取多种学术营养,不断通过创新和探索,丰富已有,弥补缺失,方能走上传承与发展中医的正路。

我们还必须看到,现在中医传承发展,面临着远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的最大挑战来自于认知世界理念存在巨大差异。如何能够让我们对中医的自信,通过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世界更多的人认知中医,接受和信服中医呢?我们通过长期对于中医的学习,越来越知其然,如果总是不知其所以然,便无法影响他人,发挥我们的作用。

刘力红老师的可贵,就在于他几乎可以不顾一切的赤子之心,他不息不灭的热忱。他对中医有着自觉和深沉的思考,《思考中医》所开启的思考,渴望对中医建立系统清晰的理论认识,值得我们继续接力探寻下去。

当今的世界,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小小地球村,我们已经不可能埋头中医便可求得中医的强大了,正如战场上对于无赖的列强,我们不能只有中国功夫,必须有更多可以克敌制胜的武器和手段。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对当前的大的环境心中有数,不能做井底之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生活在当代,不可不对当代相关领域尽可能有所了解。了解大环境,会让我们的格局更大,看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审时度势,会让我们的着力点的选择趋向更实更小,不那么容易急于求成,更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守一份努力,也不会奢望我们对前人继承和超越的努力,能够取得轻而易举的成功。所谓“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大约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要自觉把持的一种状态。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2.三和书院所传授的中医文化的感悟和经验,来自于对人类生命的看法。

我们在三和书院最重要、最幸运的学习,来自于刘力红老师的口传心授。我个人认为,刘老师所分享、传授的中医文化的感悟和经验,都来自于他对人类生命的看法,或者说是人生思想。只有弄清楚原由网刘老师怎样认识人类,认识生命,我们才会更好地理解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诲,假如同学们自己对于人类生命的认识不足,那又如何能够真正理解刘老师所说的那些话呢?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不断加深和不断反省对人类生命的认识过程,又如何能够真正消化和理解刘老师所讲的那些反思、悔悟和思想的升华呢?

同有班主要解决的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人生境界问题。中医文化,最后比拼的是境界,医道和医术都是如此。境界区分高低。一个人能够获得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也与“境界”二字密切相关,而不是财富和官位。

境界是由人的身心感官和外界客体相连接而产生出来的,只有主体感官,没有境界,只有客体存在,也没有境界,只有主客体相连接,境界才会产生出来。人作为主体进入人的视野感官,成为境,客观事物被人反映,才会有境界。北大哲学系冯友兰教授把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或许对于我们理解“境界”一词有所帮助。

他所划分的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顺应人的本能和社会习俗的不甚觉解的无意义的做事;功利境界是做事的根本目的动机出于利己;道德境界就是将自己看成社会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做有道德意义的事;天地境界是将自己不但看成社会的一员,也看成是宇宙的一员,是公民,也是天民,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觉解自己做事的意义。天地境界具有超道德的价值。中国传统哲学可以帮助人提升生命的境界。事业的境界取决于人生的境界。中医,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最佳载体。要成为大医,也需要成为拥有最高境界的人。

如此,通过一年的同有班学习,我们的学员反思自己的生命,我们的人生境界,是不是有了意想不到的提升呢?而只有当我们成为一个拥有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才是一个堪称自觉的、真正具有正能量的人。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正能量,是做成对社会有益之事的最基本保障,甚至也是,化解琐事烦恼的基础,正如阳明先生的“我心光明”,终究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无论我们是否是职业医生,都会成为对他人有所帮助的力量,都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甚至是中流砥柱。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3.学有余力,得意忘言。

王阳明先生对于学习有一句名言:“学有余力”。这是学习的重要法宝——重在感悟和消化。不要死填式学习,不要不假思索地学习,不要满负荷的学习,因为那样欲速则不达。我们也遇见过某些学子,经典倒背如流,但知行两张皮,学是学,做归做,那不是白学了!

还有一种很奇妙的学习状态,叫做 “得意忘言”。庄子认为,语言之所以可贵,在于其所传达的“意”,而“意”真正的所指所向,又是不可言传的。我们的学习是要消化和吸收“意”,就一定要养成用心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意”的习惯,而不要满足于背诵了经典文字。自己的“悟”一定比经典本身更重要。经典原文可以背诵,也可以查百度,但是原文所表达的“意”,却只能自己默默的、静静地去“悟”,去浮想联翩,去真正消化和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里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通过在三和书院的学习,通过跟随刘老师等老师的学习,无疑正在将我们带入人生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气概,使我们对于国家、民族、人类,以及对历史、对中医文化、对自我生命,能够有一种承担,这种承担既是“后死者”应有的承担,也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使命和责任。

毕业之后,延续学习的重中之重是学以致用——实践,学习、实践、感悟,再实践。我期待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的分享自己IRXRhVSgC在具体实践中的心得,而不再是学习本身的心得,更希望在你们取得某种成就,需要和更多人分享喜悦的时候,打个电话给我们,让我们有机会为你们的成长和进步点赞。

我们在三和书院的学习和实践,核心问题不外乎归为两个大类,一个是生命问题,原由网一个是健康问题。三和书院为推动中国的健康事业,为中医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传承与发展,苦心孤诣,致力于中医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由衷相信我们的学子,作为三和书院培育的优质种子,一定能够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三和书院,不辜负刘老师等诸师,未来在广阔的田野里,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班主任 张小兰

2020年10月1日

更多链接:

文字 / 张小兰

图片 / 网络共享

排版 / 卷卷

审稿 /赵江滨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得意而忘言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22035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