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后来人 的前一句

  陶斯亮:“杀了夏明震,还有后来人”!

  ——曾志、夏明震夫妻与他们的孩子的故事

本文作者 陶斯亮

陶斯亮,1941年出生于延安,陶铸和曾志的女儿,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刊)主编。

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也是一位奇女子,在年少时,就投身革命事业。不管是在枪林弹雨当中,还是在敌后根据地九死一生的时候,她都从无畏惧,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她仅仅只是一位光荣的革命主义者,但是她更是一位爱的深沉的女人,一个爱的悲壮的母亲,她就是曾志!

还有后来人 的前一句

  曾志的第一个丈夫就是夏明震。

曾志同志一生曾经有过三次婚姻,革命烈士夏明震。是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是著名的烈士夏明翰的弟弟,他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的“就义诗”的就是他著的豪迈的革命诗篇。夏家满门忠烈,兄弟姐妹中有五位均为革命壮烈地牺牲。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震就是诗作者的弟弟.

夏明震还有一层社会关系,他是陶铸之妻曾志的前夫。而曾志是毛泽东当着贺子珍的面开玩笑令其脸红的后上井岗山的大美女。

  夏明震,就是夏明翰的弟弟,革命道路的勇斗士!

  在湘南起义纪念塔东侧的山坡上,建有一座纪念坟冢,这就是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领导人——郴县县委书记夏明震。夏明震同志是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当时年仅21岁。对于他短暂的一生,了解的人不多。

  夏明震(1907年~1928年),字春根,著名烈士,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礼梓乡(今衡阳市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人,是中国革命先驱夏明翰的弟弟。夏明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领导了著名的湘南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建立了湖南郴县(现升格为湖南省郴州市)苏维埃政府。大革命时期先后担任中共湘南区(特)委组织部长、中共衡阳县委委员、衡阳县农民协会委员长、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长、郴州(郴县、宜章、资兴、汝城四县)特委书记、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夏明震牺牲后,陈毅代理郴县县委书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朱德时任第一师师长、陈毅为十二师师长)等职。为衡阳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湘南红色政权的建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党立下了丰功伟业,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的壮歌。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出生在湖北秭归,12岁随全家回乡。1917年,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报考新式学校。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农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呀?

本文作者

陶斯亮,1941年出生于延安,陶铸和曾志的女儿,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职称,现任中国市长协会专职副会长兼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市长》(中国市长协会会刊)主编。

1.夏明震之死

1928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蒋介石的残酷镇压下转入低潮。国民党利用年轻的共产党所犯的幼稚错误,煽动土豪劣绅和愚昧农民暴乱,发动了“白带子反水事件”。暴民见共产党就杀,一时革命者血流成河,仅郴州县遇害的共产党人就有一千多。

我母亲的革命引路人,也是她的第一个爱人夏明震,被暴乱分子捅了几十刀,暴尸于河滩,现场惨不忍睹。这位才华横溢又英俊潇洒的共产党人,此时虽仅21岁,却已是党的郴州中心县委书记,工农革命第七军党代表。他们夏家满门忠烈,兄弟姐妹中有五人为革命壮烈牺牲,大哥就是著名“就义诗”的作者夏明翰。

年仅17岁的母亲,亲眼目睹了新婚丈夫被如此的残杀,受到极大刺激,愤怒几乎使她失去理智。但要强而任性的她,在为夏明震送葬时,却作了个事后令她痛悔终身的决定,她没有去送亲人最后一程,因为她不愿让人们看到她的眼泪,她宁可一个人躲起来让泪水决堤。

2.少女时期的曾志

紧接着郴州地区发生了彪炳史册的湘南起义,我母亲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岁月倥偬,六十年弹指一挥间,直到1988年她才重回故里。但当年烧炮楼的那个红衣小姑娘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她此番回乡,是为了找到夏明震的墓,在人生即将进入终点时,想祭扫亡夫的英灵,以深埋心中的那份未了情。

当初,她听说夏明震被葬在文庙附近的山上,可是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文庙!早已变成一条公路。她山上山下四处寻找,然而再也找不到夏明震的一丝遗迹了!烈士的骨骸可能早已当了铺路灰。“我心里至今还十分不安啊!后悔当初没有去送他那最后的一程。”母亲在她的自传中这样写道。

3.在夏明震墓前

一晃又一个十年过去,1998年3月,在纪念湘南起义70周年之际,郴州人民在烈士陵园内,为夏明震立了一个墓。然而此时母亲已重病在身,我义不容辞地代母出席纪念活动,特别是要代她祭拜夏明震的墓。

1998年3月16日,我手捧鲜花,来到郴州烈士陵园凭吊夏明震。墓后刻着夏明震的生平事迹,他“生于1906年12月24日,衡阳人,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任湖南特委组织部长,1927年任郴州中心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1928年3月12日上午牺牲,年仅21岁”,后面还刻有与夏明震同天牺牲的黄光书、何善玉(女)、周碧翠(女)、焦玉才、陈原由网代长等八位烈士。墓周还有白色汉白玉护栏,墓前有两根石柱,上刻一幅对联:犹生虽死招唤忠魂衡郴云树寄哀思;有弟如兄为求主义铁血头颅酬壮志。

从1922年加入共产党到1928年壮烈牺牲,短短六年,夏明震已为党立下了丰功伟业,是共产党早期的原由网卓越领导人之一。我怀着无比崇敬无比虔诚的感情,将鲜花放在夏明震遗像前,并向他深深三鞠躬。我默默地对母亲说:你十年甚至六十年的心愿,今天我为你了却了!夏明震从此后不再是漂零的孤魂,他的英灵终于有了归宿。三个月后,妈妈无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7岁。

4.谁是大哥的亲生父亲?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问深埋心间,就是大哥石来发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是蔡协民还是夏明震?这是根据大哥的出生日期是1928年11月7日,而夏明震牺牲于当年3月份,母亲与蔡协民的结合是夏明震牺牲以后的事。如此推算,大哥应该是夏明震的遗腹子,但出生时的父亲是蔡协民,而真正养育他的是石连长。

对母亲而言,谁是大哥的亲生父亲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革命先烈。特别是她觉得石家全家被国民党杀害,惟独保留了大哥这么一个红军后代,大哥理应传承石家香火。蔡协明是看着大哥出生的,又是井冈山的高级领导人之一,在井冈山有很高的声望,大哥拿到的烈士遗属证就是蔡协民的。一辈子在井冈山务农的大哥,一方面守候着石家的祖墓,一方面守望着蔡协民的英魂。他并不知道有个叫夏明震的人。

直到离母亲逝世前几天,我才下决心问个究竟,我说:“妈,你一定要回答我个问题,大哥是不是夏明震的儿子?这很重要,爸爸有我,蔡协民有春华,可是夏家几乎满门抄斩,都那么年轻,没来得及留下后代就遇害了。‘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只是烈士的豪言壮语,可如果大哥真是夏家的后代,那对在中国革命史上牺牲最惨重的家庭来说该是多大的安慰啊!”母亲沉默良久,突然说了句:“石来发长得就跟夏明震一个样子!”“那你为什么不早说呢?”“都是烈士后代么,不要搞那么复杂。”我真不能赞同母亲的逻辑,搞革命就可以不讲血缘啦?

5.母亲留给孩子们的话

  1998年的4月4日,是母亲87岁大寿。她知道这将是她最后的一个生日,清晨6点就起来了,擦了点头油(这可少见),换上一身干净的病号服,又让我用鲜花布置了房间。10点钟,全家人齐刷刷地来给她祝寿。

自1995年母亲病后,二哥春华和二嫂统惠就一直住北京家里,但这次我特意从井冈山请来了大哥石来发。我们兄妹三人共同为母亲祝寿还是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母亲今天有点激动,讲了不少话,她对大哥和二哥说:“我对不住你们,让你们吃了很多苦。春华残疾了,石来发至今还是个农民劳动者。但是当时我也是没办法,我也只是个小孩子,又要行军打仗,环境很苦,没有办法养孩子,要请你们原谅!”这是我第一次听母亲向她的两个儿子讲这样的话,这话可能已在她心里埋藏了很久很久。我早看出她企图以关爱的行动去补偿,但晚了!她和他们都老了!从不说温存话的母亲,今天能讲出这么情真意切的一番话来,说明她心中始终在惦念着这两个苦命的儿子。

春华几次哽咽流泪,他对母亲的感情太复杂了,可以说是爱怨交加,有一肚子的委曲,我很同情他。相比之下大哥简单得多,他诚恳地对母亲说:“你白养我们了,你病了我们都不能来照顾你,劳累妹妹一个人了。”

母亲去世4个月后,我带着井冈山的两个侄子和侄孙女,特地到郴州为夏明震扫墓。夏明震若地下有知,那么,现在他不仅有儿子,还有两个孙子,一个重孙子,四个重孙女,还有两个第五代孙儿孙女。

这正是“杀了夏明震,还有后来人”!

附录——

1.夏明震亲属

来源于 百度百科

祖父夏时济中过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江南候补道员、江西和江苏督销局及两江营务处总办。

父亲夏绍范,字孝琪,18岁中选人,少年得志,才气横溢,1899年以知县分发湖北候补,1901年(31岁)由光绪皇帝钦加三品职衔署理秭归知州,诰授资政大夫,赏戴花翎,进入最高统治阶层。

母亲陈云凤,1870年出生,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正直刚毅,且教子有方,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潇湘女杰。

1901年也被赐封为诰命夫人。诰命夫人,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只有极少数女性才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受到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党人反清革命思潮的深刻影响,夫妻都投入了实际的革命斗争,成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之一。

伟人毛泽东十分钦佩夏明翰烈士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并高度赞扬“夏明翰有一个好母亲”。一生吟咏不辍,晚年自编诗集 2册,一为《严余吟》,一为《衡岳吟咏》。此外还着有文集一册。

儿子石来发,夏明震与曾志之子

满门忠烈——五烈士

哥哥夏明翰,著名烈士,中国革命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1928年3月20日英勇就义。年仅28岁。

姐姐夏明衡,著名烈士,湘南妇女运动领袖,1902年出生,1928年6月光荣牺牲。年仅26岁。

弟弟夏明霹,著名烈士,湘南学联的骨干成员,衡阳游击斗争领导人。1928年2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不足20岁。

外甥邬依庄,著名烈士,夏明翰大姐夏明玮的儿子,1911年出生。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在母亲夏明玮的鼓励支持下,他毅然投奔红军。在红军某部任指导员,有一天,他带人活捉了伪湖南省反省院院长袁筑东,在押回红军总部的途中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

2.作为巾帼英雄曾志的儿子,他甘愿一生做农民!

2016-06-23 05:38 贤夫君说

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也是一位奇女子,在年少时,就投身革命事业。不管是在枪林弹雨当中,还是在敌后根据地九死一生的时候,她都从无畏惧,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她仅仅只是一位光荣的革命主义者,但是她更是一位爱的深沉的女人,一个爱的悲壮的母亲,她就是曾志!

1928年8月,曾志在井冈山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但是此时的曾志已经怀孕有7个月了,在随后的11月份,曾志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夏明震,已经在半年前牺牲了。但是作为红军后方医院党总支书记的曾志,却面临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在前线战事吃紧的情况下,是继续革命,还是回家带孩子!

初为人母的曾志在孩子26天大的时候,把孩子送给了当时井冈山王佐部队的一个姓石的副连长家里。当时的曾志,抱着孩子,亲了又哭,但是曾志没有办法,为了革命,曾志只能将孩子暂时寄养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几个月后曾志就紧随大部队离开了井冈山。而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托付给战友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曾志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在红军离开井冈山之后,井冈山再次收复回来就已经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了!

曾志的孩子跟随养父母一起改姓石了,名字叫石来发,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并打算放bSMStT过石来发,他们想方设法的想找到曾志的孩子,后来石连长一家为了保护他,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了。随后,石来发就跟随着他70多岁的老奶奶相依为命。当时的石来发奶奶眼睛已经双目失明了,但是孩子要养大啊,于是石来发的奶奶就让年仅6岁的他在前面引路,牵着奶奶挨家挨户的要饭。老奶奶手上提着破篮子,两个碗,一个米袋,挨家挨户的讨饭,就这样石来发吃着百家饭长大了!

解放后,曾志就任广州市市委书记 ,而在天下太平了之后,曾志就夜夜思念着想要找到当初寄养在井冈山的孩子!后来去井冈山的中央革命老区慰问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曾志的儿子石来发。而此时的石来发已经在村里分了田地,娶了媳妇。1952年,井冈山政府专门派人将石来发送到了广州,时隔24年,曾志母子终于团聚了。

一个讨饭长大的孩子,此时已经回到了位高权重的母亲身边。此时的曾志,想竭尽全力的弥补这份缺失的母爱,在广州的这段时间,曾志安排石来发白天到工厂上班,晚上去夜校读书。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农村长大的石来发,却对母亲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只有一个人在家,我现在是他唯一的亲人,我要回去为奶奶养老送终!

还有后来人 的前一句

下图是石来发在母亲坟前

随后在石来发的坚持下,曾志同意了儿子的请求。曾志也被儿子的想法深深的感动了,她感到好欣慰,好高兴。虽然石来发没有读过书,但是石来发懂得一个大道理,那就是感恩,如果没有奶奶以及当地的大嫂大姐的帮助,哪有自己的今天。后来,石来发一个人再次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井冈山,继续当他的农民了!

贤夫君去年12月份去了一趟井冈山,见到了石来发的儿子石金龙,石金龙跟我讲述了关于他父亲与他奶奶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且带我去了曾志魂归井岗的坟前祭拜。

3.比钢还硬的女革命家曾志:为革命舍弃3个孩子

来源:中国军网 2015年12月16日 作者:孙纯福

导读: 曾志,一个响亮的名字。她以一名知识女性的身份,早在大革命时期就秘密加入了中共组织,参加了著名的湘南暴动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为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

曾志,女(1911—1998),原名曾昭学, 1911年4月4日生,籍贯湖南宜章。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陶铸的夫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革命。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是中国共产党七大候补代表,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6月21日逝世,享年八十七岁。

曾志,一个响亮的名字。

她以一名知识女性的身份,早在大革命时期就秘密加入了中共组织,参加了著名的湘南暴动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为最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

她在回忆录中写道:“对那时的共产党人来说,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以舍弃的,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她用革命到底的实践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下面记叙的是她红军时期的故事。

踏着烈士鲜血上井冈山

1911年4月4日,曾志出生在湖南宜章县城。父亲曾祯毕业于长沙法政学院,母亲吴富田是个农民。她出生时取名“昭学”,6岁开始在县城读书,不久送往长沙读书。1924年夏天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1926年初秋,设在衡阳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招生。昭学了解到,该所是继毛泽东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后,第二个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场所,组织学员学革命道理,学军事,学怎样发动开展农民运动。昭学兴奋不已,最看重的是“学军事”,因为她从小就立志当英雄,做现代花木兰,早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

讲习所设在衡阳惠民中学,昭学马上来到这里报名。接待她的是总队长赵伯诚,昭学说:“我早就想学习军事,我一定要进讲习所,一定会刻苦学习,遵守纪律!”赵伯诚见她决心大,录取了她。在填表时昭学郑重地在姓名那一格里写上“曾志”二字,表明自己坚定的革命之志。

讲习所是国共合作的军队建制,总共有112人,其中女生10余名。总队长赵伯诚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教务主任夏明震毕业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衡阳农民协会的委员长,总务主任兼讲习所党支部书记叫宾利用,下面的区队长都是国民党部队派来的连排干部。曾志一进讲习所,就剪了短头发,穿上灰军装、戴上大盖帽、扎上绑腿、束紧皮带,成了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

讲习所安排了半年的军事训练,科目包括射击、投弹、剌杀、越野、紧急集合,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天天不间断。仅十多天,很多人就吃不消了,女兵们更是叫苦不迭。总队长要求10余名女兵全部退学。曾志坚决要留下来,她问总队长,我哪一项科目不合格,哪一次野外训练掉了队?总队长见她态度坚决,各科目训练合格,只好将曾志留了下来,一百多人的讲习所只剩下她一个女兵,她单独住一个房间,所里还专门为她挖了个小茅坑,以方便上厕所。

10月底,在衡阳中共组织部长、教务主任夏明震介绍下,由支部书记宾利用主持,曾志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不满16岁的曾志以总分第8名的优异成绩,从讲习所毕业,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这时夏明震向曾志求婚,曾志考虑到自己还小,没有答应。当时处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衡阳的斗争形势相当紧张,4月初,湖南省委要夏明震和曾志撤出衡阳上南岳打游击,为了便于秘密工作,曾志才同夏明震结了婚。

1927年5月21日,湖南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破坏国共合作,屠杀共产党人,长沙陷入一片白色恐恐怖之中。

夏明震和曾志带领游击队400多人在南岳打游击。在坚持一个月后,省委调夏明震到郴县工作,担任县委书记,曾志任秘书长。曾志协助丈夫秘密联系农会干部,到临武、汝城、资兴等地了解各县地下党组织情况,收集枪支,组织武装力量,做民团的瓦解工作,为日后的武装斗争奠定基础。

1928年元月,朱德和陈毅www.58yuanyou.com率领南昌起义失败的部队辗转到了湘南,攻占了宜章,随后又在坪石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军阀许克祥的一个团。

2月5日晚上,夏明震带着曾志到郴州城隍庙去见朱德。这是曾志第一次见到朱德。朱德称赞郴州地下党工作做得好。夏明震和曾志汇报完工作后,离开了朱德住处。

借着工农革命军攻占宜章、郴州的东风,曾志和丈夫更加积极地开展地下工作。朱德和陈毅在郴州地下党组织的配合和支持下,发动永兴、耒阳、资兴、汝城等地农民举行了湘南暴动。暴动波及十余个县,威震湘、粤、赣三省。

就在这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郴州特委没有掌握好政策,农民起义军由开始时抄地主豪坤的家,分掉浮财,开仓济贫,发展到后来烧地主的房子,烧城楼,还殃及到老百姓。郴州特委实际实行了“焦土政策”,这给国民党军事当局有机可趁,他们急忙调兵遣将,“围剿”工农革命军,地主反动武装民团乘机发动叛乱,镇压屠杀农会干部。

3月15日,苏维埃政府原定在郴州城隍庙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政策。隐蔽下来的反动地主豪绅崔廷弼四处煽动说:“共产党烧了我们的房子,我们要打倒共产党!”策动反动武装1000多人袭击苏维埃政府。这时,夏明震和几个主要领导已下山到达会场,曾志看到反动武装冲来,想去通知苏维埃政府赶快撤离,可已经晚了一步,敌人已经追来,曾志只得上山躲避。

天黑了,曾志正准备下山,遇到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教导队30多人,队长是刘云志。一群反动武装冲到教导队住地,误以为革命军是农会干部,杀了过来,教导队的同志个个都是军事骨干,清一色的匣子枪,几梭子打过去,叛乱分子便后退了。

一个叛乱头目想继续顽抗,还破口大骂共产党杀人放火。曾志不禁怒火中烧,拿起梭镖猛地朝这头目身上剌去,将他剌倒在地。这是曾志平生唯一一次亲手杀敌人。

面对郴州的严峻形势,曾志决定马上向湘南特委汇报,请求派兵平叛。她bSMStT随孤立无援的教导队离开郴州,晚上到达永兴县城,很快找到了湘南特委负责人周鲁。

周鲁听完汇报后,连夜找到工农革命军负责同志,请求派兵。工农革命军当即决定派一营兵力,急行军打回郴州,平息叛乱。

第二天晚上,曾志随部队到达郴州。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尸横遍野,有的肚子被剖开,有的断臂断腿,有的脑袋挂在树上、城楼上……最让曾志悲痛的是,发现郴江上漂着丈夫夏明震和另外9人的遗体。夏明震面朝苍天,脸色发紫,胸前被剌3刀,肩上、腹部和腿脚被砍十多刀。妇女主任龙淑赤身裸体,两个乳房被割掉,肚子挖了碗口大的洞,外阴被挖,惨不忍睹。这次反革命叛乱,农会干部、共产党员和群众共有1000多人被杀,最悲惨的是,从12岁至16岁的300多名少先队员,全部被杀,尸体被抛弃在山沟里。

革命军经侦察发现,反动武装正躲藏在郴州附近的南塔岭,便马上发起攻击,很快消灭了反动武装,击毙了反动头目崔廷弼。

曾志因为身份已经暴露,不能留在地方工作,被调到工农革命军第7师工作。她含泪将丈夫夏明震等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郴州文帝庙附近,于4月底跟随朱德向井冈山进发。

为革命舍弃三个孩子

曾志安排在工农革命军第7师党办工作,当时的师长是邓允庭,党代表是蔡协民。蔡协民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1期学员,参加过南昌起义,担任过24师铁军连指导员,后随朱德到湖南。曾志经过一段时间同蔡协民的接触,觉得两人志同道合,可以风雨同舟,不久就与蔡协民结了婚。

部队撤离郴州后,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井冈山脚下的酃县进行休整。从郴州出发时,包括老人、妇女共有六七千人,整编后留下两千多人。这天,曾志正在室内休息,突然有人高声大喊:“蔡协民同志在里面吗?”蔡协民马上出去,一看来者,竟让他喜出望外:原来是毛泽东。两人热烈拥抱,而后,蔡协民向我介绍说:“这位就是我常和你说起的毛泽东,毛润之!”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毛泽东,曾志十分激动,坐在一旁认真听丈夫与他谈话。毛泽东谈笑风生,妙语连珠,热情风趣,平易近人,曾志对他由崇敬变成了仰慕。她从两人交谈中得知,这次毛泽东是从井冈山下来接南昌起义剩余部队和湘南农军的,他说朱德的队伍很快就到了。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4日,在宁冈砻市东边的草坪上,召开了会师大会,建立了以毛泽东为党代表、朱德为军长、陈毅为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为参谋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曾志参与和见证了这一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

上了井冈山后,部队向永新进攻,很快攻下了县城。这期间,蔡协民在32团任党代表,曾志在团党委办工作。不久部队又在永新、宁冈交界地——七溪岭作战,曾志下到营部参加战斗。这一仗,以敌师长杨如轩身负重伤、敌几乎被全歼而告终。

红军的胜利惊动了湘赣两省的敌人,敌乘我主力正在湘南作战之机,以4个团的兵力东西夹击“会剿”,企图一举荡平井冈山。井冈山的留守人员包括妇女孩子全部参加战斗,这就是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这时曾志已怀孕7个月,她拿起枪勇敢地投入了战斗。

1928年11月7日,17岁的曾志生下了孩子。产后,她调到后方总医院担任党总支书记。井冈山斗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敌人在不断增兵,大有不把红军彻底消灭决不罢休之势,红军大部队决定撤离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曾志面临艰难选择,部队每天都在打仗和行军,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办?很快,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孩子送人。

在大部队撤离之前,领导机关召开会议进行了讨论。会上有人提出,为了部队的机动作战,妇女孩子全部留下。曾志一听火了,站起来大声说:“这里到处是地方反动武装,女同志留下来能生存吗?你们这是借刀杀人!”也许这后一句话说过头了,毛委员接过曾志的话说:“曾志,你是女皇啊,难道就是你关心女同志。”虽然毛委员动了气,后来大部队撤退时,一个女同志也没留下来,显然毛委员觉得曾志说得有道理,她的意见被采纳了。

就在大部队撤离井冈山之前,曾志将生下26天的孩子,送给了一个叫石副连长的做儿子。石副连长将孩子取名石来发,后来石来发一直植根于井冈山。1952年,石来发24岁时,曾志才第一次与儿子见面。

部队撤离井冈山后,来到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曾志被调往福州做地下工作。后来福建省委决定抽调干部加强城市白区工作,组织厦门暴动,曾志和蔡协民奉命到厦门省委机关工作。在省委机关,曾志认识了省委书记罗明、军委书记王海萍和负责军事工作的陶铸。

1932年1月,曾志被调往厦门担任市委秘书长,从事秘密工作,丈夫蔡协民任厦门市巡视员。在这之前的1931年11月,曾志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暂取名“小铁牛”,意思是像铁牛一样坚强。曾志带着儿子和丈夫一起前往厦门,准备接受新的任务,迎接更大的考验。

这个时候,地下党的工作异常危险和艰苦,不但要面对特务的随时抓捕,而且没有活动经费。福建省委的经费由闽西特委和红军提供,而红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常常是饿着肚子坚持斗争。这天,曾志夫妇在地下党的掩护下,顺利到达了厦门。在一旅行社住下后,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王海萍和新任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来看蔡协民和曾志夫妇。

见新老书记来了,曾志提出批她一段时间假,打算将小铁牛送回老家,而王海萍和陶铸却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曾志意识到了什么,以为是党内出了叛徒,形势严峻,对他们说:“说吧,我能经受住考验。”

王海萍说出了实情,原来中心市委急需经费,在得知曾志生了孩子后,便擅自作出决定,将孩子卖给了一个叫叶廷环的中医,换取了100块大洋,现在这些大洋用得差不多了。

听了这件事,曾志瘫坐在床上一时无法接受,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天下哪有舍得卖亲骨肉的父母?她沉吟了一会,想到了入党誓言,对于共产党人来说,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可以舍弃,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想到这里,她擦了擦眼泪,坚定地说:“为了党的事业,同意组织决定,将小铁牛送人。”蔡协民也舍不得,但还是服从了。

令人痛心的是,小铁牛送给叶廷环半个月后,染上了天花,不幸夭折。噩耗传来,曾志泪如泉涌。很快,曾志忍着悲痛,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地下工作,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一次次危险而又特殊的任务。

岂料,新的打击又降临在了曾志的头上。1934年4月,在厦门益安医院工作的丈夫蔡协民,被叛徒告密,落入敌手,英勇就义,年仅33岁。

之后,曾志与陶铸结了婚。在这之前,曾志已经怀上了蔡协民的小孩。孩子生下来后,陶铸奉中央局的通知携家小到上海工作,为了工作上的便利,曾志再次作出决定,将第3个小孩送人。这个叫春华的小孩,被送给了地下党员张铁,由他的婶母照管。

1950年,福建省副省长方毅为曾志找到了儿子春华,将他带到武汉。

这个17岁的小伙个头还不如10岁少儿,是个跛子。

他15岁时在福州教会医院做过手术,去掉两根肋骨,切除一个肾脏。春华回到母亲身边后才开始读书,后来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广东乐昌环保局工作,直至退休。

与敌人斗智斗勇

在残酷、险恶的斗争环境中,曾志不仅充分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舍已献身的精神,还突出表现出胆大心细的品质和大智大勇的气概。

1932年5月底,红军主力撤出漳州后,军阀张贞率部1万余人,杀气腾腾向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山城根据地和刚成立不久的红3团发动全面“围剿”,企图把刚诞生20多天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

曾志和苏维埃政府干部、红3团突围出来的一百多士兵一起,隐蔽在山上的密林中。敌人将山下围得水泄不通,开始搜山。我军士兵因为经过激战,加上已两天没东西吃,一个个饿得头昏眼花,如不及时找到粮食,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严峻的形势,曾志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下山去找吃的。深夜,她化装成农妇和一个农会干部下山了。两个多小时后,曾志在山下找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两人被敌人杀害,与军阀有深仇大恨,听说红军要粮食,马上联系附近几户人家,杀了一头猪,将猪肉伴入大米内煮熟,装了几大桶,在天亮前送到了山上。

红军战士吃了曾志找来的猪肉饭后,疲惫和饥饿一扫而光。两天后的一个雷雨天气,曾志和山上的战友突围成功。

1934年1月初,闽东新苏区把福安、寿宁、福鼎、霞浦、宁德5县连成了一片,需要扩大红军队伍。正在福安中心县委工作的曾志,在做群众工作时了解到,“海匪”柯成贵在西洋岛这个地方有600多武装,国民党军多次围剿都没能消灭他们。曾志想利用这一矛盾,收编这支武装。这一想法得到县委同意,她自告奋勇去做策反工作。

曾志和地下党员陈亮一起前往西洋岛,他俩乘坐一只渔船,经过一天一夜航行到达岛上。在这之前,曾志已托渔民带信,称共产党一个姓曾的将会来岛与他们和谈。一上岸,就有30多个海匪手持钢枪迎接。海匪见共产党派了一个年轻女干部前来,而且没有带枪,足见其真诚,立即态度大变。他们在岸上已打出“曾县委加冠”的牌子。按照规距,凡想入伙上岛的必须加冠,即送进贡钱。23岁的曾志沉着冷静,立即用红纸包了4块大洋,满脸笑容递给了领头的海匪。领头的马上把曾志和陈亮带到了司令柯成贵面前。

柯成贵和副司令、参谋长设宴款待曾志。曾志在宴会上先敬了他们酒,然后说道:“你们上岛当海匪是迫于生计,你们都是穷苦出生,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就是帮助劳苦大众翻身过好日子,希望你们同我们一块上岸,参加革命队伍。”柯成贵反问她:“过去,国民党多次围剿我们,如果国民党要打我们怎么办?”曾志肯定地说:“你们参加我们的队伍,就是红军了,他们如果敢动你们一根毫毛,红军就同国民党干到底。放心,共产党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我们已得到广大穷人支持,任何人休想消灭我们!”这一席话感动了柯成贵,曾志趁热打铁,与柯成贵谈了三天三夜,终于使他同意“招安”。

第4天,曾志带着柯成贵及他的600多武装回到了苏维埃政府。随即,福安中心县委将柯成贵改编为“闽东工农红军海上游击独立营”,柯成贵任营长,红军又多了一支有生力量。

在长期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曾志一次次化险为夷,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特殊任务。

1936年7月,福建省委决定抽调干部加强城市白区的工作。曾志被派往厦门,随身携带一批经费,准备带给急需经费的福建省委。

这笔钱是闽西特委交给福建省委的,均是没收地主老财的浮财,计有几十两黄金首饰,30多个戒指、金项链等。这项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啊!曾志找来一把雨伞,将竹把陶空,把戒指一个个塞进伞把里。又缝了一个布袋子,将金项链装进去,缝在裤带上,缠在腰间。剩下的几个金手镯戴在左右手腕上。一副阔人打扮后,她从龙岩出发了。

曾志提着一只皮箱,乘小轮船到达潮州,刚下船,见到处是国民党警察、特务,旅客被盘查得很厉害。特务只检查了曾志的皮箱,而对她的雨伞却没有检查。就在曾志暗幸黄金伪藏得当之时,突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她立即想起来他是位医生,曾在上杭苏区为毛委员治过病。曾志想,如果被这个人告密,她只能跳海。紧急之中,她迅速避开这个人,挤进了人流,特务也没有追来。

虚惊一场后,曾志又坐上了开往厦门的轮船,两天后靠上了厦门码头。码头军警林立,特务遍地,关卡甚严,在地下党的接应下,曾志平安到达了省委机关驻地。

省委书记罗明安排她住在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里,她来不及将经费交给组织,就先仔仔细细地对周围环境作了一番观察,这是多年对敌斗争养成的习惯,她能从一个人的举动和服饰中看出对方是什么人。

曾志被安排住在一楼,但她必须知道二楼住的是什么人。她以找人为由上了二楼。在二楼一扇窗户外,她瞥见里面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子,正与几个人交头接耳,不禁惊出一身冷汗:此人是国民党安插在厦门公安局的侦探长,是一个特务,共产党的死对头。曾志立即下楼找到罗明,建议他赶快转移。待罗明到达一个安全地方后,她才把经费交给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直至全国解放,曾志主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敌后地方党工作和妇女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后长期担任地方工业局领导职务, 1977年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直到退休,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4.像奶奶一样坚定信念—————访红军后代石金龙

中国吉安网 时间:2011-6-15 井冈山报 作者:邓勇伟

像奶奶一样坚定信念

——访红军后代石金龙

□本报记者邓勇伟

“奶奶一辈子追随共产党,虽然革命战争时期吃了不少的苦,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临走时,她还保持着井冈山斗争时期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要求后事一切从简,她的一生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生动写照。”

每当为来井冈山参加革命传统互动教育课的学员们讲述井冈山精神的意义和内涵时,石金龙总会回忆起与奶奶在一起的难忘日子。这位原中组部副部长曾志嫡孙,地地道道的井冈山农民,用奶奶的一生奋斗经历,让全体学员明白了什么叫井冈山精神,让大家感受到了井冈山精神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井冈山精神是当代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传统的源头,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6月12日,记者在井冈山一堂革命传统互动教育课上采访到了石金龙。他说,自从担任了互动教学课的讲述嘉宾,并经过500余场的现场讲述教学后,自己对井冈山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1928年11月7日,曾志在井冈山生下一名男孩。生下孩子才26天,她就跟随主力部队转战赣南,把孩子交给了表嫂抚养,取名叫石来发。解放后,在井冈山党政机关的帮助下,22岁的石来发见到了时任广州市电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的亲生母亲曾志。数年后,当石来发的儿子石金龙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位身居高位的奶奶,并到北京求奶奶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时,万万没料到奶奶的回答是:“不要在北京找什么工作,你们在家种田不是很好么?要是没有你们种田,我们哪里有饭吃呢?”就连石金龙要求由农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也被曾志拒绝了。

“当初很不理解奶奶的决定,像她这么位高权重的国家干部,安排一个体面、效益好的单位就是一句话的事,但她都没有答应。直到奶奶在离世前说的那一番话才让我明白,她并不是不疼爱我们,而是希望子孙们都能继承她的遗志,在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把井冈山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让更多的人受到井冈山精神的感召。”石金龙动情地对记者说。

如今,石金龙除了在井冈山党员干部培训中心互动式教学中担任讲述嘉宾外,仍在老家罗孚务农种植苗木。家里的三个孩子中,两个女儿在广东打工,一个儿子在井冈山某学院做司机。生活中,石金龙常会在孩子面前讲起奶奶的故事,让他们牢记党恩,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不需要流血牺牲,但是井冈山精神不能丢,人的理想信念不能丢。”石金龙说。

平时除了忙于苗圃的活,石金龙有大半部分时间留在了茨坪。因为他不但要给井冈山干部培训中心的学员上课,还会免费为一些慕名而来的单位和散客讲解井冈山的斗争和井冈山精神。“现在,我所要做的,就是让大家记住井冈山斗争时期,支撑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不朽精神,让大家在这里受到很好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让大家成为井冈山精神的传播者与实践者。”

采访最后,石金龙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因为有了一批舍生取义的共产党人,有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有了新中国。今天,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还有后来人 的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17396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