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你有没有想过

北京大学的英文名www.58yuanyou.com为什么是 Peking University

而不是Beijing University呢?

在手机和电脑上快速输入文字时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这么便捷呢?

今天,学习汉字都要先学拼音,

这些拼音又是怎么来的?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而这一切都跟一位老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他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1955年他和同事开始以26个阿拉丁字母为基础,

历时三年,

编写了如今通行全国的“汉语拼音注音符号”

不仅改变了中国人从小学习汉字的方式,

让中国的文盲率极大降低

同时也改变了在国际通行的的中文发音。

这位老人,就是周有光。

要知道,如果不是他,

语音翻译就永远不会出现,

世界仍然把“Beijing”称为“Peking”,

而把“Chongqing”称为“Chungk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介绍周有光

是“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

“具有原由网……完美的人格品质”。

1年前的今天,他在北京家中逝世。

此前一天,是他112岁生日。

1

四朝元老+跨界学霸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周有光,他被笑称“四朝元老”。

过往一生,

他踉跄却幸运地跑过了历史的更迭。

生于1906,清朝光绪三十二年,

经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

他又是任性的跨界学霸,

跨越经济、语言、文化三个领域。

孙女上小学时曾笑他亏了,

搞经济半途而废,

搞文改半路出家,

“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0。”

怎么会亏了。

他的一生活了别人的几辈子:

50岁以前是银行家;

50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

85岁后成为了公共知识分子,全球公民。

来感受一下他的学霸生涯: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23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和语言学,1925年转入光华大学学习。

1927年从光华大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等校。

1933年至1935年赴日本留学。

1935年回国,任职于江苏银行、新华银行。

1946年由新华银行驻派美国纽约工作。

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49岁后,周有光开始与语言打交道。

1955年,周有光奉命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创制汉语拼音,被称作“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退休后,周老广泛探讨公众问题,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2005年,已经100岁的周老出版了《百岁新稿》。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算得了钱,写得了文,

教科书式的学霸人生,

大抵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2

“举杯齐眉”走过七十余年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周有光和文学大家沈从文是一对连襟。

周有光娶了张允和,沈从文娶了张兆和,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

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或许正是他们的写照。

因为他们,真的幸福了一辈子。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张允原由网和是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

是当代著名昆曲研究家,原由网

也是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

周有光说,

“我跟她从做朋友到恋爱到结婚,

可以说是很自然,也很巧,

起初都在苏州,我到上海读书,她后来也到上海读书。

后来更巧的是我到杭州,她也到杭州。

常在一起,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地发展,

不是像现在‘冲击式’的恋爱,

我们是‘流水式’的恋爱,不是大风大浪的恋爱。”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周老还在书中说,

“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她,

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

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

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

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

谈到婚后生活,

周老说,“的确,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

到了北京,一直到我老伴去世,

我们每天上午10点钟喝茶,

有的时候也喝咖啡,吃一点小点心。

喝茶的时候,我们两个‘举杯齐眉’,

这当然是有一点好玩,

更是双方互相敬重的一种表达。

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又喝茶,又‘举杯齐眉’。

有朋友来家里特别是记者,

看到我们‘举杯齐眉’,

都觉得有趣得不得了。”

直到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去世,

二人都感情和谐,

这种流水潺潺的恋爱

也许正是二人相守相伴七十多年的原因吧。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3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

——周有光先生谈教育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没有太重负担,方能培养兴趣

那时老师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兴趣。但兴趣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勉强的。现在的教育负担太重,孩子们没有一点自已的空间,兴趣也就没有生长的土壤。我上的中学、大学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但我们的学习非常轻松,中学时9点钟才上课,上午只上正课,下午是游艺课。游艺课包括图画、音乐、写字等内容,不考试不计分数,很轻松。我们那时没有任何家庭辅导。因而学得很轻松,也很快乐。上学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书籍。我先是在圣约翰大学学习,那是一所帝国主义办的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另外,老师还教我们怎样阅读。大一时,我们每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一个英国老师跟我们讲每天应该怎么看报。他说读报是有方法的,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后来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看报,真的很有收获。以后我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研究上。这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学校管理既要严格,又要留有空闲

我们从中学开始一定要住校学习,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学校绝对不允许学生出去,这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学习。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学生受外界影响就比较大。那时的大学是很有贵族味道的。当时我很穷,考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圣约翰大学,我姐姐在上海教书,有崇洋思想,希望我到圣约翰读书,但圣约翰的学费很贵。姐姐的同事知道后就把她家里当作财产储存的皮衣当掉,接济我读书。

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我一边上学,一边给工部局(当时帝国主义在上海租界设立的行政机构)做翻译。放假就在上海打工。第三年,我在学校通过考试获得了一份工作,这样就应付了学校的费用。我觉得那时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学生有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间从事勤工俭学活动。现在的教育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现在清华、北大都在慢慢地改,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寻求必然兴趣与偶然机会的结合

那时中学小学有许多很优秀的老师,我的老师让我们平时觉得很轻松。我想一定要轻松才能学得好,紧张是学不好的;不是压力越大就学得越好,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就不会好。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我主张教育要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当时的老师强调兴趣,认为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必然的兴趣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成就事业。语文改革也是如此。

语文改革是语文自身发展的必然,不是人为的、简单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天搞拼音方案就不一定能成功,因为目前存在一种复古思潮。

领袖人才的产生,还得靠兴趣

领袖人才是在社会中自然产生的,不是学校教育能够培养的。中学阶段应该给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机会,你给他灌输东西,脑子装得满满的,他QmXKaVEnc就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兴趣去学东西了。沈从文早年很穷,没有老师指导,小学都没有毕业,他的学问是自学来的。他自己说是“乡巴佬进京”,谁理他?他写的小说像法国小说,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译小说学会的,这完全凭兴趣。有人看小说,看到半夜还不休息,是因为有兴趣。

编辑:韩雅璐

来源:综合自中国教育研究、人民网等

回顾周有光先生的一生,

是精彩、是传奇,更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为他ZHUAN发点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江苏教育学院拼音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3255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