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规则怎么写

儿童教育学中有一个 “复印件学说”,孩子的行为就如同打印机输出的复印件,如果其中的内容出现问题,那么就应该在原件身上找问题,父母的教育,便是原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父母疏忽了“规则教育”。

给孩子及时输入“规则教育”,才是对他们最负责的保护。生活中,宝妈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给孩子制定规则呢?

儿童规则怎么写

规则的下达要预先,

尽量减少事后惩罚

我曾在电影院的放映厅中见到这样一幕:一个孩子非要站在座椅上,妈妈劝了两句没有效果就动了怒,掐了孩子的胳膊,孩子立刻放声大哭,妈妈只能带着孩子走出了放映厅。

如果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妈妈就告诉他“进放映厅后不可以把爆米花乱丢,不可以大声喧哗,看电影时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好好欣赏。”那么是不是可以阻止这场不欢而散的闹剧呢?

儿童心理原由网教育学中提倡“ 先入为主”的教育方法,这就类似于孩子在做阅读理解时先浏览一下后面的问题,再进行阅读文章。给孩子进行预先性的教导,这样会在他心中种下一枚小闹钟。

没有预先制定规则,并进行严厉的事后惩罚,会让孩子非常委屈,生出 “你没告诉我,我怎么知道是错的”的念头。

小孩子也有面子,被家长批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情况下是一件伤自尊的事情,为了维护面子,他们会生出逆反心理,偏偏去做妈妈不让他做的事。

儿童规则怎么写

清晰慢速地解释规则,

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

有的妈妈说自己总是尝试着给宝宝制定规则,有一次她让宝宝“吃完饭后需要自己把饭桌收拾干净”,可是宝宝却坐在原地呆萌地望着她。

要知道,5岁以下的孩子对叙述程度、表达形容词的语句上有着并不成熟的理解能力,他们并不理解妈妈口中“收拾干净”到底指的是什么。

所以这时候妈妈们要尽量让表述清晰好懂一些,比如明确地告诉她: “宝宝,吃完饭后,你要把碗和碟子叠在一起,拿到厨房去。”然后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宝宝,你是大孩子,饭后自己收拾碗筷可以让你更加独立。”

解释完规则,www.58yuanyou.com不要简单询问“明白了吗?”,而是让宝宝进行重复叙述,之后再告诉他“ 你很棒,相信你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妈妈在期待你的表现!”孩子需要鼓励和目光,多多给予他们执行规则的动力,他们会干劲满满。

想要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父母就要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但孩子不能像成人一样“一点就透”,迅速领悟家长的意图,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能让孩子既清楚地知道这些规则,又不至于扼杀他的自由天性或造成心理问题。

生活上立规矩要听孩子意见

生活中需要孩子遵守的规则很多,小的如起床时间、锻炼习惯、玩具收纳、写作业等,大的如公共场合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所有的规矩除了要给孩子讲清理由,也要和孩子一起商量探讨,尊重他的表达权和个人意愿,尤其是那些非强制性规则。在民主氛围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规则容易内化,实行效果好。比如,规定孩子的起床时间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起床后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倒推出起床时间,如果想晚起十分钟,需要压缩哪部分时间,具体怎么做,最后定出最终的起床时间来。

规矩内容要明确,有可操作性

孩子对一些事情的理解方式更倾向于形象化思维,为减少沟通中的误解,规矩内容一定要清晰,有执行操作的步骤最好。有些家长会给孩子布EyRHXoC置家务劳动,但孩子可能完成得不够顺利,反遭家长斥责,结果导致孩子的积极性受影响。举例来讲,如果想培养孩子自己收纳玩具的习惯,就要明确告诉他,什么玩具收在哪个//www.58yuanyou.com位置,怎么收。你们可以一起画出或者写出玩具收纳的规则、步骤,贴在墙上,时刻提醒。

讲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

立规矩时尽量给孩子讲清后果,最好是跟他切身利益相关的。比如起床问题,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要先送你上学,然后要赶去上班,如果因为你的磨蹭而让妈妈上班迟到,单位就会扣工资,那这个月你的零花钱就要减少或者被扣。

没守规矩时,也不要给他贴标签

立下的规矩,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三令五申,或者换用别的方法,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笨,这都做不到”“你就是起床困难户,真烦人”等等。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相信,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不但起不到督促的作用,还可能使孩子破罐子破摔,更加难以遵守规矩。

别当着孩子的面告状

有些家长会对配偶说:“你儿子今天又迟到了,你看怎么办”“他今天又打了别的小朋友,我上次说他也不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错误被拿来当场讨论,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就是一场批判大会,不仅影响自尊心,还可能使他越来越“皮”。如果家长一方已经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就不必再向另一半告状了。当然,如果另一半有保护孩子自尊心的意识,不会继续批判孩子,而是蹲下来安抚,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帮他看到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现,提出期待,扭转伴侣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化伤害为教育契机。

守了规矩,要及时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可以不拘一格,是孩子需要的、喜欢的就好,如果没守规矩也要适度惩罚,要按之前制定好的规则进行,不能变成家长宣泄情绪的方式。比如,规定迟到了就要扣除零花钱,那就执行,不要再指责,“你看看你,真是让妈妈丢人,都是因为你,我又迟到了!”家长的情绪化表达,不仅破坏规则,也会把自身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

利用动画片、故事等间接传达www.58yuanyou.com你的期待

比如,不希望孩子碰易造成伤害的东西,可以讲一个小朋友自己去摸燃气灶被烫伤的故事,或者让孩子摸一下热水杯,问“烫不烫”,告诉他,开水、火、电等都是危险的东西,要避开。也可以在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借助里面的场景和孩子探讨,如果他是里面的角色会怎么做,爸爸妈妈希望他怎么做等。

规则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

错后的强化很重要

班杜拉的儿童学习理论中提出:

“孩子的心理就是一块白板,成长便是父母在白板中建立联结的过程。”

在孩子的心理白板中建立规则其实并不容易,任何规则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孩子的记忆力、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等方面还并不成熟,接受规则教育需要时间,他们可能会不断犯错。

孩子身体里住着一个雷达,他做任何事情都会捕捉父母脸上的表情反应。如果孩子重复犯错,宝妈千万不能笑,你的笑容会让孩子生出 “原来我做这件事妈妈会笑”的想法。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他们会故意重复错误的行为。

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十分严肃地告诉他:“宝宝,你这样是不对的,我们一起来把它做好吧。”让他明确,这不是一件可以用来开玩笑的事情,决不能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

之后,千万不要因为透支耐心而显得不耐烦,父母的烦躁表情会让孩子产生压力,也会让他们有一种 “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挫败感。多给孩子清晰地解释具体的做法,对他们多一点信任,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中写道:

“规则,是立足世界的经验值。”

你不能做到无时无刻在孩子身边保护他不受侵害,但是种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的规则意识却可以。

(备注绘本学习)

赵静

参加学习者请扫描工作人员微信缴费进入(请备注绘本学习)

  1. 学前教育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儿童规则怎么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24745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