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怎么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1000亿元,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各项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可以说是中央财政通过增加赤字筹集的资金。也正因为如此,只有把这笔资金用好、用出效率,才能不辜负中央的一片苦心。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往的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却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会出现资金被转移、挪用、浪费等方面的现象,从而使专项资金的效用难以发挥,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严重不足。很显然,此次中央财政安排的1000亿元专项资金,是不应该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的,也是没有条件再出现这样的问题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相当艰巨,去产能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如何让1000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去产能工作,撬动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安置好员工,维护好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也是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的。一定程度上,它将决定去产能工作的走向,决定去产能工作的效果。

而从目前各地对去产能工作的认识和态度来hLofARSOFQ看,安置员工无疑是原由网最大的难点,也是地方政府最为担心的方面。但是,如果“僵尸企hLofARSOFQ业”不清除,去产能就极有可能会倒在起点处,从而难以向纵深推进。

可以肯定,面对中央财政的1000亿元专项资金,各地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去争取,力争使地方在1000亿元资金中多分些、多拿些,从而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这就要求,中央财政必须把好关、守好门,切不可象其他专项资金一样,洒花露水,玩平均分配,更不能任凭地方以各种不规范的手段争取。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100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到底如何分配、如何使原由网用,到底应当奖还是补,奖什么,补什么,给谁奖,给谁补,先补再奖还是只补不奖,要不要每个地区都补都奖还是补奖给重点地区,补奖的比例如何确定,等等,都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对100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应当以奖为主,补助为辅。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各地处置“僵尸企业”和去产能的实际情况,决定奖励的金额。做得好,奖得多,做得差,奖得少,不做就不奖。必要时,还要罚。那么,奖励也好,补贴也罢,就必须有具体的考核办法与标准,有严格的界限和要求,而不是任凭地方政府上报清理情况。

就“僵尸企业”处置来看,能不能拿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奖励或补助,一定要以实际清理的企业数量、人员,减少的产能来计算,且必须有严格的时间节点。要知道,为了拿奖励或补贴,地方可能会将早就清理的企业作为“成果”上报,也可能会将没有从根本上清理完毕的企业作为“成果”上报。也就是说,两者都存在水分,都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特别是不清理完毕就当作“成果”上报,会给整个去产能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还有可能为今后的社会稳定留下隐患。前些年的国企改革,为什么会在若干年后不断引发稳定风险,就是因为改革不到位、不彻底所致。

同时,对地方上报的清理“僵尸企业”成果、去产能成果等,也要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只有确保没有水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奖补资金。不然,决不能随意动用这些资//www.58yuanyou.com金。即便动用了,也要追回,且要按照骗奖骗补资金的金额,加倍处罚。只有这样,地方才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造假。要十分清楚,在这个问题上造假,受影响的不只是1000亿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去产能乃至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可以容忍速度慢一点,但决不能容忍有造假现象。

所以,对100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有关必须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尤其是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客观、科学、公正、合理,必须有利于失去去产能工作、有利于处置“僵尸企业”。

亚洲财经互联网金融商学院提醒您: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1000亿怎么用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194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