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怎么看品相

小黄是陆家嘴金融城工作的一名白领,每天穿梭在上海客流量最大的人民广场和陆家嘴之间。每逢休//www.58yuanyou.com息日,她总喜欢到花店转转,买回几束喜欢的花儿,泡杯茶,坐下来,慢慢修剪、侍弄。她说,感觉插花比弹琴、看书更能释放压力、调节心情,身边不少姐妹都喜欢。如今在上海,插花不再是清冷孤傲、仅供观赏的艺术品,早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59年国庆十周年庆典前夕,时年25岁的蔡仲娟作为上海市政府专家组成员赴京布置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她在作品里融进了插花的元素,这一“无心插柳”的行为赢得了满堂彩。后来,蔡仲娟先后负责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美国总统尼克松、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等几十个国家元首访沪期间的花草布置总策划、总设计。她制作的插花作品《梅兰竹菊四君子》,西哈努克看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我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阿拉怎么看品相

(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参观展览)

“承先古而不泥古,出新意而不失本”。这是蔡仲娟在从事插花艺术近60年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对如何传承发展插花事业的理解与诠释,这也是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三十年积极探索、砥砺前行的不断追求。

插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843年上海开埠前,明清时期的插花已融入沪上家居赏花生活。开埠以后,以吴越民系为主的大移民,哺育了海派插花的成长,以吴昌硕、孔小瑜等为代表的海派绘画对海派插花艺术作品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西方现代插花的融入,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形成了海派插花艺术。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98年,蔡仲娟会长做插花表演)

“中国的插花是活的”

亮相世界舞台博众彩

1983年,蔡仲娟和张莲芳受上海市政府委派,前往前南斯拉夫参加国际花展。她俩通宵达旦插了17件作品用于布置“中国馆”,引起了世界各地观众的极大兴趣。在花展颁奖宴会大厅,面对世界300多位专家和艺术家,伴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她们应邀表演了中国插花《松菊图》,优雅的东方艺术令观众陶醉。表演结束,各国嘉宾报以长时间的热烈鼓掌,赞誉“中国的插花是活的”。

这次展出和表演荣获了前南斯拉夫国际花展的“特别奖”,这也是建国后中国花艺首次登上国际舞台。展会后,蔡仲娟问组委会为什么邀请中国来表演,对方回答说:“每次国际花展都会邀请有名的花卉王国来表演,上一届邀请了日本,日本说他们的花道最早是从中国传过来的,所以这次邀请你们。”

阿拉怎么看品相

梁胜芳在“亚洲杯”插花大赛上表演

2006年蔡俊清在北京全国零售业交流会上表演

阿拉怎么看品相

“在回国的飞机上,我就在想,中国是东方插花的起源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后传入日本等地,然而现在日本的花道空前瞩目,中国的插花却一度处于停滞状态。平时在国内说起什么是插花,还要解释半天。”蔡仲娟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次回国飞机上的思考,改变了她一贯“多做少说”的观念。她决定回国后,联合一批插花艺术的爱好者,把中国花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并立誓“以重振中国插花事业为己任,奋斗终生”。

“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上海插花界大师辈出

回国后,蔡仲娟立即向园林局和上海市建委打报告,希望成立插花组织,这一想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随后,王壁、吴振千、蔡仲娟、胡运骅、张莲芳、许恩珠、王路昌、蔡俊清等一批挚爱插花艺术的人士相约并成立了上海插花研究会,从此开启了上海插花人追逐梦想的航程。

阿拉怎么看品相

在历史的档案中,可以看到,当时研究会的成员们对插花艺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他们中间,既有静心书斋、醉心学术的淡泊原由网,又有携手共进、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文化、研究海派插花艺术的豪迈与气概。之后,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缜密研究与精心筹备,于1987年2月正式成立了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自此,上海的插花爱好者感叹“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三十年来,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的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和中国插花艺术界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会员人数由成立之初的不足一百名,发展到现在的团体会员61家、个人会员4000余人。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96年第一届“花之韵”开幕式)

如今的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可谓是大师云集、高朋满座,先后涌现出了中国资深插花花艺大师1人、中国插花花艺大师和中国插花花艺协会插花花艺大师9人、花艺技师43人以及数万名初、中、高级插花人才。这之中,有的获评中国插花花艺杰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和上海插花花艺终身成就奖;有的在国际和全国插花大赛中获得金奖和最佳创意奖;有的成为了中国插花艺术界的著名花艺教授、领军人才和中国花店原由网业领军人物。协会的朱迎原由网迎、项一鸣被国家人社部任命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中国集训队技术专家组组长、教练组组长。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比赛中,来自上海城建(园林)学校园林绿化专业的学生潘沈涵,经过4天的赛程,19个小时的努力,用150根枝条、600枝花、300枝叶材、30个盆栽“编织”出了一个属于中国的胜利花环,实现了中国在世赛花艺项目奖牌上零的突破。

“小众艺术”变“大众文化”

海派插花全面发展

1990年10月,第一届全国插花艺术展在上海举行,这是新时期我国插花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从1996年起,协会开始举办两年一届的国际插花展览。1999年,协会开始开办花艺进修学校,培养花艺人才。随后,协会又持续举办了各种插花展览、比赛、教学等活动,不断传承、传播海派插花艺术。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90年全国“第一届插画花艺展览会”上海展区作品)

目前,上海地区拥有蔡仲娟、张莲芳(已故)、蔡俊清(已故)、王路昌、丁稳林、梁胜芳、朱迎迎、项一鸣、王志东等多位中国插花大师,他们也在不断带徒授课,先后为全国各地培养了1.6万余名花艺人才,为社会培训了30余万名学员,海派插花艺术逐渐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95年中小学生插花大赛)

阿拉怎么看品相

(1995年中小学生插花大赛)

插花大师们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出了适合中国现代艺术插花的造型理论,有插花基础“六法”:上轻下重、上散下聚、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俯仰呼应、虚实结合。还有插花新“六法”:对角平衡法、一枝突出法、立体构成法、分组组合法、工艺编制法、紧密聚合法等,并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和海派风格的插花艺术代表作品。

阿拉怎么看品相

阿拉怎么看品相

阿拉怎么看品相

阿拉怎么看品相

阿拉怎么看品相

阿拉怎么看品相

(共青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古猗园,上海动物园,滨江森林公园插花艺术展示)

如今,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通过组织各类市民插花大赛、插花作品展览,插花的社会影响面正在不断扩大,这一“小众艺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的积极参与,俨然成为“大众文化”。眼下,中国插花这门古老而典雅的艺术,正焕发勃勃生机,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原由网喜爱,并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一部分。

阿拉怎么看品相

(2003年,“精文杯”插花花艺大赛复赛现场)

人民推荐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辑:汪双申(见习记者)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阿拉怎么看品相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qiao/10484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