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打扫街道

做老师的,应常备多把尺子

199056 房旭静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龙应台曾在《孩子,慢慢来》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慢慢来,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而不要用自己的节奏去揠苗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

做教师的,不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多备几把尺子。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和升学,将会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走进电影《卡特教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教育的启示,亦或是里边的卡特教练是千千万万个教师的缩影。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卡特教练》中的里士满高中足球队不敌对手,虽败犹荣的队员们礼貌地和对手告别致意,和家人温情拥抱之时,目睹这些队员兼同学的变化,卡特告诉他们:“我是训练篮球队员的,但你们却成了学生。我是训练男孩的,但你们却成了男人。”

他其实是告诉所有的人:

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做学生,都是为了“成人”,而不是“成功”。

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生,而不是教“考生”。

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总与实际南辕北辙。教育也是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本着一颗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以为所有都是为他们好。可得不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理解,孤独感、无助感向我们袭来,甚至还会导致我们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职业?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教育之路呢?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感呢?让我们走进《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吧!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极力量(愤怒、怨恨、自卑等)。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个体自身给积极力量注入能量,提供适宜生存的心里环境,那么消极力量就会减少;如果个体自身给消极力量注入能量,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那么积极力量就会减少。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究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

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

上海的校长妈妈祝郁也分享过类似的经历。

她的女儿四年级的时候非常调皮,总是闯祸,结果到了期末,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

女儿非常伤心,回到家饭也不吃,哭着问她:“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天晚上,祝妈妈失眠了,老师的评语就连当了14年班主任的她看了也终生难忘。

她知道受批评的女儿自信受到了打击,甚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学校长,曾经无数次在讲台上分享:“家长一定要支持老师!学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代替老师。”

这次到了自己身上,应该怎么办

她连夜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写给老师,而是写给自己的女儿: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

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

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

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祝妈妈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

后来,她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新塑造了对自己的认识,女儿还给自己写了很多中允的“评语”。

祝妈妈说,这件事到今天她还是非常后怕,孩子不会从她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如果当时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

她常常用这个故事来鼓励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让孩子感觉到成功。

此刻,谁在无声无息之处内心泛起波澜,甚至泪光点点,心中想到些什么,留下了什么,谁就受到了教育。

所有的教育,都是成长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教育。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读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过一条文学之路,但由于瓦拉赫做事拘泥,过于谨慎在文学上很难发挥,于是改学油画。不料他又不善于构图,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竟然在班上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这时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ー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发扬光大,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许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感人至深,启迪我们: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事实上,牡丹也好、苔花也好,都应当给予悉心呵护、精心浇灌;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成长、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意。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位学生都是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就看我们如何去欣賞。

梦见打扫街道

房旭静,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江左镇王庄小学教师,现任教英语学科。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孩子们乐学、爱学。

1

加入新网师,我无问西东

199254马增科

久闻李镇西老师的大名,但我真正认识李老师,却是在2019年暑假。暑假里我报名参加了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是以网上观看课堂实例和收听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之前要自主选课。选课一共12个课时,其中我选择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我也不知道讲师是谁,只是觉得这个课题是我所需要的。选好课后,我按着顺序一个讲座,一个讲座地观看学习。当打开《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个讲座时,我立刻被视频中的讲师吸引住了。他温文尔原由网雅,和蔼可亲,一点儿也不摆架子,整个讲座如同讲故事。故事还没有听够,讲座就结束了。这个人就是李镇西老师。

我被新网师录取以后,怀着对李西镇老师无比崇拜之情,选择了他的课程《民主与教育》。按惯例,一学期一门课一本教科书,足矣。可李老师的课,所需要读的书目达8种之多。这些书,除了李西老师的“故事书”《爱心与教育》之外,其他的连书名都没有见过。特别是《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打开之后你会看到“民主与计划”、“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等等。不看文章内容,单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本生涩、枯燥、难懂的经典书。我能看进去多少?李老师会怎样把这书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实例讲给我们?我拭目以待。

或许我会广种薄收,到最后可能也只是懵懵懂懂。但是只要努力了,我就不会后悔。最后你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享受了这种啃读经典、大师领读的过程。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加入新网师,我无问西东。

2019年8月25日

1

乐对打卡,愉悦前行

199254马增科

每天打卡是我们的重要学习任务。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联系自己,有所感悟,写好打卡日记。无论写什么,都需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思想。学习是需要我们付出大量时间的。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地调整时间表,并且和每天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

如何提高每天时间的有效利用?我想,应当有一个小计划,每天早晨起来,从大脑里走一走:今天我要干哪些事?

于似芳老师一篇文稿,就有几千字甚至上万字;方矫艳老师坚持打卡255天,有30多万字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做不到,我们不可能复制一个于似芳,也不可能复制一个方娇艳。我们成不了于似芳,也成不了方娇艳,那我们就成就自己。李镇西老师有他每天的5个1(五个一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当然,这些我们也做不到。我们能做到的是,今天和明天的简单可行的小计划。

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有进步就好。今天进步一点点,明天进步一点点。一点一点进步加起来,就是大的改变。我们的改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我们每个网师人,都会经历一段从懵懂到艰难蜕变的过程。但是只要你把时间安排好了,生活有条理了,学习也会有时间了。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惶恐也不过如此。加入新网师的这些天,我就经历了期待,忙碌,困惑,以及现在的释然(当然,这仅仅指打卡而已。别笑话,后面的学习,我还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过程甚至更长)。

每天的小计划,列一个小清单,完成了一件事情,就勾选一下,那你就离目标完成越来越近了。每完成一件事情,都会有一种小小的获得感。这时,你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的打卡,就是在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完成草稿,早晨再把稿子修改一下,打卡上传。

这样,今天的打卡日记就完成了。下一次的打卡,你就会有一整天的充足时间,来思考一个新的问题。有一点灵感时,马上记下来,然后把它充实完整,修改润色,很快一个新的打卡又产生了。打卡成了自然,写作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不是负担。

改变,最重要的是,要先改变我们的意识。意识改变了,每天的生活学习就变成了必然。从容过好每一天,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进步。

太阳已经出来,灿烂的一天,又开始了。虽然我不领先,但我在行进;虽然我并不优秀,但我很幸福。正所谓,重要的事情都有时间,不重要的事情,总有借口。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能创造奇迹!不求与名师并肩,只求与大师同行,走出一个精彩的自己!

2019年8月26日

有一种成长叫做扎根

199350宛星瑶

这几天俗事缠身,8月23日培训结束,直到25日才能清闲地坐下来构思培训感悟,心里一直记挂着这件大事,如果说4000多字的个人阅读史是进入新网师的敲门砖,那么培训后的感悟就是吹响“遇见真正的学习”的长征号角。无奈,真正动笔时却发现文思堵塞,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我重新阅读学习了6天的培训内容,整理出3张思维导图,发现还有很多内容被忽略了,扎根在榜样学员的文字经历里,我仿佛在和他们共同呼吸,虽然还是有些话似懂非懂,还是有些方法不明就里,可是“常读常新”,几番阅读学习,我又获得了和第一次学习时不同的感悟。

——写在前面的话

一、学会自主学习

初入新网师这个大家庭,我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就是“学会自主学习”。

对于选课、打卡、加入课程群,我全都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迷茫了一整天,看到QQ群里好多老师和我一样像个无头苍蝇乱转,多期望有个“救世主”降临帮我一通操作全部弄好!群里的管理员老师们告诉我们:先自行下载《新网师学员学习一册通》学习,不懂的再小窗管理员,最后统一安排技术培训。可是我并不想麻烦别人,可能现在会有源源不断的学员在提问,所以我就独自研究《新网师学员学习一册通》,慢慢走上正轨,才发现是如此简单,怪自己一开始想的太难了。靠自己捣鼓出成果,有种小小的自豪感,还能去帮助其他学员,多好!

另外,1000多人的大群,人多口杂,非常难管理,所以腾讯QQ开发了一种功能叫“全体禁言”,但是在新网师里,我惊喜发现到,我们不需要。新学员陆续来报的那几天,群里非常热闹,各种提问、签到、点赞、插话,消息列表动不动就99+,管理员老师们很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提醒:群内保持安静,有问题单独咨询。我感觉很奇怪,难道管理员们不知道禁言功能吗?后来,穆勒滚老师在他的分享中一语道破天机:“郝老师说,不要禁言,要培养文化,多从流程上考虑,让每个老师理解如何做,允许老师犯错。”我看了以后多感动啊!李镇西老师的民主教育思想,放诸四海而皆准,对学生的管理如此,对我们这些渺小的老师的管理亦是如此,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民主精神在新网师的繁衍、传承,你看,经过短短几天的磨合,我们已经养成了“无需提醒的自觉”,新网师的群里静悄悄,但我们都心知肚明,私底下的学习早已是暗涛汹涌。

新网师的老师的做法,启发了我,课堂也需要自主和民主。做学生的“保姆”,一股脑的灌输知识是行不通的,只会让孩子养成惰性和依赖性。如果尝试着先让孩子们自主学习,遇到知识上的困难去查资料,请教别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存在大范围的问题,可以搜集起来集中讨论解决。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指望他人是不行的。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可是,我的课堂还是传统的“满堂言”,写到这,突然想起来,一个学生在一次聊天中偶然说我的课笔记太多,后来我特地观察了一下,的确,他们的书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字,有的写不下还贴便利贴上去。可是从他们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我不禁反思,那些记在书上的知识,又有多少是他们吸收消化彻底弄懂的呢?是我没有给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我应该要学会放手,相信孩子们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学会深度学习

在新网师接受培训的这六天里,我接触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深度学习”,也就是“啃读—写作—实践”。第一次看到“啃读”,耳目一新,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觉得还挺有意思,一个“啃”字就道出读书过程的深度、艰辛、坚持:

第一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

第二层次,在书页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等,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

第三层次,读完一章后,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

第四层次,针对文本的核心概念或关键内容,或者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

第五层次,阅读文章后,能写一篇内容综述,或者阅读心得。

可是一直以来,我只停留在第一二层次,有时候连第二层次都做不到,偶尔会写一篇心得,但都是泛泛而谈,不成系统。今年,到目前为止,我读了50本书,写了25篇读后感,有时候回过头来看,大部分情节内容都忘记了。可见,那些读过的书,写下的心得,都只是过眼的云烟,停驻一刻便随时间散去。我又真正获得了什么呢?看到周娟老师分享的“阅读金字塔”和“学习金字塔”,我不禁紧张起来,学习了这么多年,自以为是个爱学习的人,却一直都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汗颜啊!可是,我仍然不懂,到底学习到什么程度才是“啃读”呢?

这两天在看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觉得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特别有道理,圈圈点点画画,看似留下了阅读的痕迹,可就是说不上为什么觉得有道理,那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都能让我感同身受,一提笔要批注,大脑就一片空白,或许是一团乱麻,反正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大概是很久没有做过批注了,很不适应。学生时代的我倒是有这个良好习惯,不仅做摘抄,还会批注,在周记里写读后感,成为全班的读书“典范”,可如今的我作为一名老师,居然抛弃了这条正确的路,选择了偷懒,也许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我的一种思想包袱,一日不读书就会有“负罪感”,刚入职还会看一些教育论著,现在只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看文学作品。没错,作为语文老师,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是应该的,是必须的,但是没有教育论著的支撑,只是一个“跛腿的老师”,是走不远的。我应该像这些新网师榜样前辈们学习,真正地沉下心来,跳出阅读“舒适区”,扎进阅读“挑战区”,用心体味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把速度放慢,再放慢,就算落后也不用慌张,按自己的步调去学,多多少少会有扎实的收获。这个过程必定是抽丝剥茧、抽筋扒皮的过程,但是,我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如果没有沉淀结蛹的耐力,怎么能化茧成蝶遇见更好的自己呢?

三、坚持终身学习

这六天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郭小琴老师,她已经退休,却在别人都安享天年的年纪再度回来上学,她从“我要上学!”到“我上学了!”实现了夙愿,而理由则是再简单不过——“我就是想学习。”这让我们这样的后生之辈感到敬佩,更多的是自豪,能加入新网师,跟随在像郭小琴老师这样的榜样教师后面学习,我深感荣幸。

还有方娇艳老师,可能她并不大我几岁,但是学习的劲头却比我猛许多许多。我特地看了郝晓东老师的《学习当如方娇艳》,她抓住一切零碎的时间去阅读,那种对知识的渴望,那种渴求进步的精神,我是学不到万分之一的。相比之下,我显得很浮躁,忙完工作,只想躺下休息,刷刷手机,或者和三五好友撸串聊天。坐下来读书时,那些文字在我眼前只是一个个符号,一些未完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钻进我的大脑,内心总是不得安宁。准确的说,别提零散的时间了,就连一天中专门阅读的时间都少得可怜。不过,好在这几天的培训让我开了窍,一有空就会拿出书读,就算知道今天可能很忙,我还是会把书装进包里,等车、坐公交的时候拿出来翻阅翻阅。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可以说,是榜样唤醒了我,一群比我还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我又有什么理由偷懒懈怠呢?他们就像是一面旗帜,带领着我们前进,“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希望到老的时候,我依然还会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

我来到新网师,就是为了学习,这六天,网师的气氛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魅力,不虚此行。我愿意把日子扎根在新网师里,扎根在学习里,开不出花,也能长成一株小草,点缀一番绿意。

2019年8月25日

上校领导书

——说点扯淡的事

198491何本清

我校轰轰烈烈的人事改革(不是教学改革)现已尘埃落定。汝等六人能当选为校领导,这是民心所向。当然,我不知道这民心里有几分纯洁与真诚。这都无所谓了,关键是你们当选了校领导,不知你们能否托付起这六尺之孤与百里之命?在与你们的交谈中,我听出的只是焦急与迷茫。我知道我校的工作百废待举,万般琐事压于你们心头,那种焦急与迷茫完全可以理解。但发昏当不了死,你们该静下心来理理思路了。

段校,你现在肩头责任重大,大高教育能否扬眉吐气和你有着很大关系。你不要看轻了自己,没有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精神,大高教育的僵局是打不开的。但做校长是个脑子活,不是力气活。你很有智慧,但又缺乏一定的专业智慧,所以我怕你瞎忙,忙不到点子上。因此想和你讨论几个问题,也许在这种讨论中能为你的治校管理注入几滴水珠,但愿不是添乱。

第一,校长或领导的基本管理思想是什么?

也许你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意识,你的管理将会忽东忽西、时冷时热,令人捉摸不透,令人无法接受。凡事都是靠思想一以贯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那该是什么样的思想领导,我认为必须是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教师放在首位,尊重人性,维护人的尊严,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精神发展的前途与空间,就是让每一位老师都作为老实而受到尊敬。不是仅仅只有领导才被尊敬的,老师更需要被尊敬。

就是面对一些有问题的教师也要尊敬他们,就像水平高的老师对待问题学生那样的尊敬。当然,这种尊敬不是迁就不是忍让,而是心平气和而又严肃认真的谈话交流。孔子说: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一个领导千万别做好好先生,用手中的权力换取个人的人缘,那将会自掘坟墓。

单是这一思想就会溢出无限暖人之举。比方说,帮助教师成长,满足他们成功的愿望,这就是最大的人文关怀;家访部分教师;教师生日时送去祝福语;多找教师谈心交流;设立校长信箱等。

有了思想,才能甩开膀子大步向前走!有了民主的思想,你才会有民主的管理,这才是人的管理!

第二,校长或领导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这过问题。我的理解或者说大多数专家型校长的做法就是不余遗力的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只要教师有了专业成长意识,才会精神饱满昂扬向上,才会关心教学关注教育,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才不会无所适从苟且地活。这样,学校管理也就事半功倍了。

但人都是有惰性的,都向往舒适悠闲的生活,尤其是在我们这种公立学校里面,“铁饭碗思想严重,目光相对短浅,因为他们都没有窥见真教育的美好。所以说没有人引领,全靠教师自觉或仅凭领导高高在上的咋呼,丝毫不起作用,到头来只会成为一群井底之蛙,洋洋自得地哇哇乱叫。

那又如何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首先,就是校长或中层干部的以身示范。李镇西说:“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可现实是只见管理不见示范,原因就是领导无范可示,其思想的匮乏,学习力孱弱,怎能有所示范?对于你们,我不想高唱谄媚的赞歌,我只想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如果你们不敢直面自己的问题,还自以为是自觉其美,那问题就不好解决了。可读书学习于你们来说似乎有点勉为其难了。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

其次,制度引领。没有最完美的制度,但有最合宜的制度。我们以往的管理制度,只突出教学成绩,教学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只见成绩不见人的现象甚嚣尘上,也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扭曲变形,也致使我们的教育误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路越走越窄,学生越教越难教,学校也越来越难管理。因为这样的制度误导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心中丢弃了诗和远方,也就迷失了方向,乱作一团。老师们好一点的只用力却不走心,还有一些老师不用力也不用心,爱怎样怎样。这样的一群人,你如何管理?

我认为,我们的学校管理制度要多维度发展,不能以单一的成绩为主。我们可以考虑把读书学习、组织活动等作为考评目标之一。

这里我再把我在级部管理中制定的读书制度说一下,供你参考:

掀读书热潮,定读书计划,开读书交流会。

学校管理说到底还是人的管理,即教师的管理,而教师的管理,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自我管理,要达到自我管理、自求上进的办法就是引领老师们进行阅读,最好是专业阅读,阅读是最好的提升方式。教师通过阅读业务素质提高了,自身素养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也就有了,工作方向也就明确了,那我们的管理也就事半功倍了。所以我认为学校或级部管理要在引领教师读书上下大力气。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是“读好书 做好人 写好字”,如果老师们自己都不去读书,又如何引领学生读书?

鉴于我们七年级组的实际情况,我觉得45周岁以下的必须读书,我说的读书是读教育教学方的书,是教师拥有专业成长的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规定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至少读两本书,在开学初选好书并列出读书计划,交给级部。级部每学期要组织两次读书交流会,老师们要准备好读书笔记以供展览,并准备好交流发言稿。

为了便于把这项工作真的落到实处,我建议凡是老师们读的跟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学校应该给予报销,一学期凡是超出两本以上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

对能写教育教学随笔的老师要给予鼓舞和奖励。

再次,榜样引领。

就是把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变成公共的优质资源,让大家共享。大会表扬(别吝啬自己的表扬,别言不由衷地瞎忽悠,要发自内心的表扬。),经验介绍,徒弟培养,媒体宣传……这都是推出榜样的良好方式。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把优秀教师的故事写下来,转发到我们的微信群里或我镇的教育公众账号上。

我乃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之徒,无需多说。但像玲玲、石娟、春云、老何等这样的草根教师,表扬宣传他们是很有说服力的。

第三,当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是抓紧制定教职工考评管理细则。以上所有举措都是在学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的。而学校的正常运转必须是制度先行。制度也是通过老师们的参与制定出的,人人或大部分人都认可的。好的制度能抑制人灵魂深处的恶,不让人随心所欲。好的制度能引发教师积极向上顾全大局,能让优秀教师感觉不到制度的存在,又能让不自觉地教师处处感受到规则的约束。

我提一点建议,一是设立教代会,就是教职工代表大会。教代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对校委会的监督与制约,它有权利通过或否定校委会提出的任何方案。

二是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教师的评先树优、职称晋升等事宜。就制度而言,民主决策需要投票,但民主远远不仅仅是投票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上的选举,选举人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那选出来的结果就只能是人缘,甚至是笑话。诺贝尔奖从来不是靠“全民公决产生的。也就是说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是业务精湛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来担任才行。

就像教师上课一样,往往都是眼高手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校管理也是这样,我们一般老师都觉得自己很厉害,都觉得学校领导不会当,所以往往都在一侧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我就是那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理论和现实的距离往往是那么遥远,思想在现实面前也往往脆弱不堪,越是如此,越需我们负重前行!

最后就让我们以《大学》中的一句话共勉吧,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如果选择,请坚持

199381 王婷婷

暑期新网师的培训已经结束了好几天了,而我迟迟没有动笔写下我的感受,不是因为不想及时记录,而是我想等过几天,激情退去,我想看看是否还依然坚持当初的选择。

事实证明,一周过去了,我还在不断的坚持阅读、打卡,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加入新网师前,当我在李镇西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招生简章的时候,那一刻我非常激动。我终于找到同行业共同成长的人。当我看到只限语文学科那几个字的时候,心又凉了,因为我是科学老师,还是怀着撞大运的心态去交了自己的阅读史。当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竟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被录取了。激动的心情让我久久未能入眠。

加入QQ群后,我发现很多问题不明白,但是看到郭老师发的一册通,一步一步地去操作,怎么下载APP、怎么选课,慢慢的摸索自己弄明白了,后来,我发现这就是自学能力。通过自己研究把问题弄明白了,那种成就感应运而生。

为期六天的培训,优秀的老师孙老师、方老师、周老师、于老师、郭老师、穆老师给我们精彩的演讲,让我对新网师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质疑,新网师要求如此严格,我能够完成吗?新网师老师们告诉了我答案,既然选择,请坚持,坚持一定能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通过培训让我了解了新网师的不同。

一、深度学习

郝晓东院长在《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中说道:“公园散步历练不出登山者的体魄,平静的湖面训练不出搏击风暴的水手,我们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个体在突破舒适区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我们把这种有难度的学习称之为深度学习。”想要达到深度学习就要坚持去啃读,啃读有难度的教育经典,乐于去挑战陌生、无知的领域,反复琢磨,与经历经验,教育教学产生对话,将学到的理论付诸于文字,实践于课堂。当我看到方娇艳老师的分享,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曾经的我读书,读完后写一篇读后感,或者画一张思维导图梳理书中的脉络。根本没有达到深度阅读,实践的内容更少。深度阅读之箭,射穿了我的第一个思维定势。

二、啃读

对于教育经典要一点一点地反复的啃,对于一些特别有价值但又超出自我认知水平的书,就需要放慢阅读速度,反复阅读思考。阅读可以通过按照以下几种步骤:

1、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概念、关键句子、段落。

2、页眉、页脚写心得疑惑、随想、概括段或章的中心思想,并进行批注。

3、读完一张,提炼观点思路和逻辑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

4、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展示主题性、研究性阅读。

5、用一篇内容综述写阅读心得。

按照以上的步骤,阅读一本书,对于作者的观点,书中的内容就会体系化,才能达到真正的阅读。当我静下心来,认真的去阅读,用笔圈出书中的关键词和段落,在旁边做好批注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了与作者的对话,体会不同的阅读境界。啃读打破了我阅读的舒适区。

三、输出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画思维导图可以梳理观点,也能锻炼思维。在提取关键词时,要反复揣摩,大脑的神经元就得到了连接,促进了大脑的发育,画图的过程锻炼了思维的逻辑性和发散性。

写作是很好的输出方式,在讲课之前老师会有预习作业,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把自己的理解以文字的方式输出。既是一种思维的整理过程,又是自己观点的表达。

新网师的培训给我们这些新学员指明了新的方向,郝晓东院长说过,使人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岁月。当岁月流逝,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没有因为浪费时间而悔恨,而是对生命继续饱含激情,渴望成长,去探寻生命的价值,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当我看到自己打卡记录,第13天时总共达到一万三千多字,我惊叹原来自己也能做到,感恩在新网师优秀教师的带领下,激发了我要主动成长的愿望。

郭小琴老师告诉我们,新网师的学习就是一个“被预习、被啃读、被作业,被发言”揉成一团然后搓长拉细,再被揉成一团,再复原,再打碎直至塑造成一个全新的自己的过程。新网师的学习就是一个“自我革命,革自己命”的过程。善于打破舒适区,逼迫自己去成长,才能有所收获。

新网师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我的成长之旅才刚刚开始,阿瑟克拉克的一句话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生长。新网师的优秀教师将引领我继续前行,永远忘不了学霸老师方娇艳,带领全园老师阅读的周娟老师,退休后还坚持学习的郭小琴老师,被动成长变主动成长的穆勒滚老师,不断接受挑战的于似芳老师,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向他们学习,让成长成为生命的奖赏,去遇见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向着我的诗与远方扬帆起航

199141刘玉雪

作为一个2019年秋才加入的新网师几天的新学员,对这个积极向上的、温暖的大家庭,我感觉:新教育就是我的诗与远方,我要向它,扬帆起航。

初遇新网师

初遇新网师是在去年全镇教师节大会上听陈月梅老师的发言时,初次听到了新教育理念,从那开始我不仅对新教育产生懵懵懂懂的向往,而且会后一直念念不忘。后来终于经陈老师推荐,在新网师公众号看到招生简章上这样几段文字:

“我们的‘尺码’是:

真正热爱学习。对未知领域充满兴趣和好奇;有终身学习的认识和行动,能耐得住寂寞,啃读书籍,坚持书写;知行合一,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躬耕课堂,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追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真正热爱教育。虽然处于平凡岗位,但教育的理想与激情还没有被世俗与庸常磨灭;从内心深处认同教育职业,并把教育作为此生生命意义之寄托;不仅仅把教书育人作为谋生职业,而且作为毕生追求之事业。

真正热爱生命。对生命饱含激情,不愿挥霍生命,虚度光阴;渴求生命的内在成长,希望从平凡抵达优秀,从优秀抵达卓越;愿意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职业尊严,探寻生命价值,努力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这一些激情满满的文字让我读来怦然心动,我读后竟然有一种终于遇到知音般的几乎热泪盈眶的感动。

于是开始认真的写个人阅读史,耐心的等待录取通知书、欣喜的把录取名单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又按照要求入群、选课、买书等一系列工作顺利进行完,才发现“我们的尺码”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这些天里得到了一点一滴的印证。

选课时,听从陈老师的建议怕贪多嚼不烂,所以只选一科。因为我本身就对教学理念、方法、教学技术的创新比较感兴趣,也考虑到我最近在摸索希沃白板5、班级优化大师、希沃授课助手剪辑师等一系列电教技术运用于课堂的学习,所以我选了《王子微课》。

所有的相识都是久别重逢

可以说进入王子微课后的每一天,都有很大的收获,无论是知识上还是理念上,尽管大家素未谋面,尽管才刚刚入学几天,王子老师详细耐心的授教,卢娜组长的认真负责,同学们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都真的让我有一种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觉!

内心也感慨良多,但却无以表达。那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打卡日记,愿它能呈现出我这个刚进入学新生的一些真实感受。

第三天小打卡日记:

1.与你初相遇

作为一个本学期刚入学的新学员来说,对于新教育的一切课程都是陌生的好奇的,满脑子的迷茫与困顿。

但是,当我进入王子微课后,我就发现我选对了,通过这几天老师交给我们的简单有趣而又实用的小程序就知道这就是我的菜。况且这个团队里大家的学习热情更让我备受鼓舞!

2.与你渐相熟

今天老师布置的打卡作业是预习王竹立老师的《学习与创新——互联网时代如何做教师》前三篇。然后写下自己的感想。

认真学习了之后,我发现王竹立老师是写教育叙事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里都有“教师专业成长启示”和“加厚点评”的引领内容,这让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容易理解多了。书里提到:“眼光很重要。看准了就行动,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想起我自己在备受争议的情况下一腔孤勇义无反顾的加入新网师到今天学习老师的课程,感觉越来越是自己的菜,所以对自己的选择又更加自信了。

读了竹立老师才知道,他是中途转行到教育技术学,这勇气本身就非常让人震撼和敬畏。

王老师倡导“读自己”(深挖个人隐性知识), 他本人的“读自己”、深挖个人隐性知识,也给我很多学习的启示。

是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富矿”和“宝藏”,挖掘得越早,个人受益越早,挖掘得越多,个人成就越大。就像那句话中所说:“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原来也可以呢!

王老师的亲身经历,与个人事例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剧,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线教师, 看到王老师这样优秀的榜样,对于自己渴望学习理论和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学习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太具有励志作用了!

第四天小打卡日记:

今天又解码了一个小程序,真开心!前两天就看见王子微课的群里有老师讨论说讯飞输入法的好处,当时就很感兴趣,然后还下载了之后摸索了一阵子。没想到今天王子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这个小打卡作业,而且王子老师教给我们的这个小程序要比我在网上下载的好用的多,辅导完孩子,赶快静下心来,反反复复的把每个功能都挨着学习了一遍,它的功能真的全面又便捷!感觉王子微课里学的知识越来越有趣了。这个小程序以后用于教学和生活都特别方便,当然还要再细细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让它为更多人更好的服务于工作和生活,大爱!必须得给王子微课的老师们一个大大的赞!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发现真的如于似芳老师说的这样:在网师中的每个日子都充满了挑战,成功的路漫长又崎岖,但只要奔跑,阳光终将为你照亮前行的路,你的模样就是远方!

第五天小打卡日记:

今天收获真多,有一种终于跟上步伐的感觉,因而满心欢喜,所以必须得记录一下。

1.巩固了讯飞小程序的各项小功能。因为昨天我已经初步进行了尝试,所以今天就在此基础上研究研究如何更好的用于教学,再更加熟练的操作,连续做了好几次小作业,然后再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提交到打卡日记里。打卡这个作业讯飞快读是我从图片识别文字后复制,再自己排版的一首小诗的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这样就是一个完整古诗解读,可以直接加入到课件里用于课堂教学,比较有实用性,因此而感到欣慰。

2.上午,王子老师的普通话锦集福利特别棒!对我这个爱好培养孩朗读的语文老师来说,真的是福利!

3.终于我今天学会了字云制作。

4.傍晚时分王子老师又发福利,初步学习了小年糕和爱美刻。

5.今天在“学习通”里看到组长卢娜老师问我有没有进王子微课微信群,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老师怕我们掉队而挨个核实,被这种负责暖到。被组织关怀的感觉真幸福!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希望有一天也能为新网师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6.今天还得到了老师的许多鼓励与指引,得到了许多同伴的帮助和解答。(我觉得这也必须算是一种收获)

另外,说说感悟:我个人感觉我是那种学习技术入门比较慢的人,但是一旦学起来就摸索不够的那种,学希沃白板的时候就是如此,经常一个人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反反复复尝试到半夜,得空就在一体机上使用我的新技术给课堂,给班里的孩子们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技术!让孩子们每天都有学习兴趣,能轻松学习还能收获多多。

这也许就是新教育吸引我的魅力所在吧,才短短几天时间,王子微课真的已经让我越来越爱!

在课件制作上,无论是ppt还是希沃5,我总是个细节控。从环节流程的构思到背景的制作,各种比对筛选,甚至字体颜色形状都会翻来覆去调试,因为不想将就,所以我能为做出一个满意课件而反复调试制作无数次,感觉每一次都会努力到无能为力才肯罢休,为此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经常孤军奋战到凌晨,自我压力也很大。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因为我的精心设计而学习兴趣高涨、收获满满,盼望//www.58yuanyou.com下节语文课的到来时,我总会觉得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大疯子,领着一群小傻子”的快乐旅程。

进了王子微课我发现我的这种学习热情依然不减,但是不同的是感觉王子老师教的小程序都特好学又好玩,还有一个团队的同学随时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是个网络学校,虽然才短短几天,虽然大家素未谋面,但是已经足够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力量与温暖!

看了王老师碎片化的知识可以化零为整的鼓励,我也终于让自己放下压力,允许自己从不完美做起,只要坚持努力,总会有进步与成长!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就从每天的小打卡日记开始,真实记录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就算没有华丽的语言,就算没有优美的文字,至少它记录了我坚定迈出脚步,见证了我踏实成长的足迹!

第六天小打卡日记:

在昨天的基础上,又我认真的研究了一下小年糕和爱美刻的各种小功能。还从王子老师那里学会了爱美刻小视频免费下载。开心,但是就像王子老师说的,“技”并不难,难得是“术”,是我们怎样才能学以致用,更好的开动脑筋,运用智慧让其更好的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另外,王子老师:您的课也吸引了一个小粉丝哟!因为加入王子微课的这些天,九岁的儿子看到我每天都有这样好玩的小程序技术,总会说:“我也想要学习这样炫酷的技术!”尤其是今天,小家伙看见我琢磨小年糕和爱美刻,我给他看了王子老师昨天群里发的爱美刻开场宣传片,估计是被震撼到了,小家伙不禁兴奋地高呼:“这也太棒了吧!”然后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惊讶的话:“我要是也能加入王子微课该有多好啊!”随后自己又特认真特无奈地感慨到“唉,可惜我不会写三千多字的阅读史呀!”我不禁莞尔,安慰他说:“真想学?没关系呀,妈妈教你!”于是从最简单的开始,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小家伙竟然摸索出了一些门道。

看,咱们王子微课的魅力有多大!果然极简!这么小的孩子都成了您的粉丝了,我想,这就是极简教育的魅力吧!我可以想象以后如果把这些极简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管理之后,班里的孩子们该有多开心啊!

第七天小打卡日记:

今天的小打卡更有意思,一大早就看到王子老师让大家关注焦建利教授的公众号“EduTech自留地”进行诗歌《明天》的接龙,我立刻来了兴致,随即仿写了两首。也真的希望未来人类和机器人共处的世界是和谐共生的。

明 天(其一)

作者:199141刘玉雪

明天,我可能会和机器人恋爱

因为,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它越来越懂我

明天,我要让机器人为我服务

也许,我许多的决定

大多来自它提供的信息

明天,我想找个更舒适的工作

结果我发现

能读懂机器人的岗位更舒适

明天,我想回到人类中的生活

才发现机器人

早已与我们难以割舍

明天,我发现

自己和机器人越来越默契

甚至有时候

会不谋而合

明天,也许我不再属于我自己

或许会是这个地球上

又或者在这个宇宙间

形成的人机和谐共生的新新人类呢

明天,期待我们的明天是更好……

明 天(其二)

(199141刘玉雪)

明天,机器人也许变得更加完美

可无论它多么优秀

我都不会让他主宰我的生活

明天,你会发现

机器人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

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它还是和人类是友好的

明天,我希望教育这个行业能更好先进

结果我们发现机器人成了我的老师

我的学生中也有机器人了

明天,科技必将发达

这里已是人机共存的世界

无论机器是多么的高级,依旧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明天,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机器

而机器人也将会有思想、有情感

也会越来越懂得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人和机器的生活,已经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明天,我不再属于我自己

机器人也不再只是台机器

我们都将是这个社会大机器的小螺丝钉

明天,太阳还从东方升起,但,会更美的……

写完后才发现,毕竟自己才学有限,细细品读时实在汗颜。也是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敢发出来。加入新网师,感觉这里真的高手如云,我也一直用《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鼓励自己,就算我做的第三只小板凳也还远没有别人的第一次做的好,也不要灰心,路在脚下,勇敢起步即可,王子微课让我懂得了首先要敢于尝试,我们总要从第一只小板凳尝试做起,无论好坏都是成长路上踏实的足迹,加油!

第八天小打卡日记:

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个笨拙的人,不但学习东西比别人反应都慢半拍,所以琢磨不透总不放心。为了防止遗忘,也为了更好的把这些小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得空就想熟练一下,在熟练的基础上还想有所创意。

因为我经常摸索,所以两个孩子也对王子微课充满了兴趣, 心想:不如索性今天就用听听文档来个分角色亲子朗读。这个提议立刻引来了两个小家伙的兴致,于是我们开始反反复复试录,因为中间总出现各种小状况,每次录音都感觉不够满意。但也正因为各种尝试的各种小状况,才闹不少笑话,几次都笑到肚子痛,心想一个小程序让一家人开心成这样也算是服了自己。这样几经尝试,终于感觉最后一次还算凑合,再此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多指教。

因为录制期间孩子们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所以极大的调动了两个孩子的朗读兴趣,也满足了他们对手机小程序的好奇心。在教育孩子上上,我也一直同意:疏导比堵截要好得多。

我设想到开学后如果创建个班级阅读小打卡,或者也来个亲子阅读比赛小打卡,用这些小程序调动学习兴趣,效果应该不错。再跟我们一直用的班级优化大师等希沃软件结合起来,估计效果更佳。

一切行动的动力源于思维跳跃的火花,也源于王子微课的教育,而我总愿意通过不断实践,能给我的学生们更多的知识和乐趣,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是我的不竭动力。

每每此刻,我对新网师,对王子微课,内心满是感激!

归队、启航

如果你从不理解挑战,就感受不到胜利的刺激。

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低头有坚定地脚步,回头有一路的故事。

我何其幸运,在我苦无方向又渴望同伴时,遇到了新网师,又进入王子微课的大家庭!加油,刘老师,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引领相伴,成长路上从此不孤单!

新网师,就是我的诗与远方。加入新网师后,我也如同茫茫大海中,终于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船员队友,那么,看清了航向,接下来便勇敢的向着我的诗与远方:风雨兼程、扬帆起航!

走在对的路上

——致谢新网师

199265普利辉

很多时候,我都期望自己的忙碌是一个借口

可是

中年的我,工作、学习、生活……

人人都有说不清的“特殊”,我也不例外

老家有无人照看七十六岁高龄的母亲

身边有两个就读高二的孩子

还得帮经商生计的妻子进货

更得从事常规的教学工作

哦,说到教育工作

身居贫困边远山区的我:

两个班共每周22个课时

五个贫困学生的“包保”

五个“小手牵大手”

三个留守儿童辅导……

我并不抱怨工作的繁杂

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

因为我喜欢付出后回味

既来之则安之

二十年如此

往后的三十年如此

很多时候,我常常想“期望我的忙碌是一个借口”

忧愁苦恼的时候

我常常静下心来看看书——让自己充实

工作茫然的时候

我常常静下心来看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看看书

我咋二十多年了没做到“啃啃书”

感谢新网师

感谢李镇西老师

感谢郝晓东老师

感谢讲师们

感谢同学们

对,我得像新网师“前辈们”学习“啃啃书”

在新网师、在“啃书”中——

忘掉一切的不快,冲淡一切的忙碌

充实自我,提升能力

加油,走在对的路上的自己

跟着榜样,向着明亮的那方前行

——培训心得体会

199380 王昌侠

18点2019年8月22日),坐在电脑前,再次爬楼,把这几天的培训重温一遍。又从文件栏把6位老师的讲座下载下来,阅读回顾8月18日孙红老师的《新网师学习通技术培训》让我再次明确如何使用学习通;方娇艳老师的《踏上新网师的“方舟”》让我再次反思我为什么加入新网师,如何避免误区,自我成长;8月19日周娟园长的《新网师新起点新方向》让我对新网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8月20日于似芳老师《诗意的栖居大地,你的模样是远方》坚持精神深深感动了我;8月21日郭小琴老师的《我要上学》让我想起了我的求学之路,最让我佩服的是已经退休了,学习的劲头好多的年轻人都望尘莫及;8月22日穆勒滚老师的《有一种学习叫新网师》让我对新网师的文化深有同感。

这五天,这五位榜样深深的感动着我,鞭策着我。

一、若爱,就要学会深爱

从五位榜样老师的培训中,我能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字“爱”,对新网师执着的爱,深深的爱,迷恋的爱。周娟老师说“若爱就要真爱”穆勒滚老师说“做一名永不毕业的网师学员”于似芳老师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让自己优雅的老去,活出远方的模样。”

新网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那么多优秀的人去深深的爱着它?为什么只要是接触到它的人,就被深深的吸引进来,沉迷进去?周娟老师说“新网师的平台是公益免费的,新网师的学员是积极追求的,新网师的课程是丰富多元的,.新网师的学习是主动投入的,新网师的发展是幸福完整的”穆勒滚老师说“新网师,虽然是一个网络的世界,但它是每一个网师人温馨的“家园”;是每一个网师人呈现自我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是擦亮生命、成长自我的契机。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这里书写生命的传奇。”通过这几天在新网师的培训学习,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在新网师里可以重新学会深度学习,提升我的专业发展能力,找到我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主要的是新网师里有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他们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热爱生命,跟着这群尺码相同的优秀榜样,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这几天,榜样老师培训的讲座,圈里老师们的打卡日记,新网师公众号,让我也已经开始深深的爱上了新网师,着迷于新网师。每天早上睁开眼,打开手机不再是去关注快餐新闻,而是看看群里的消息。空余的时间就是阅读、写感想。这几天老师的培训讲座,每下午早早的就候在电脑前,逐字逐句的看,认真的倾听,如郭小琴老师的语音讲座,我反反复复听了5遍;认真的反思感悟,每一个老师的培训后我都会画一个导图,写一篇感想;认真书写打卡日记,自从加入打卡圈,读书打卡一天也没有落过。常常因为过于沉迷,不知不觉就过了10点,11点。我一向是个早起早睡的人,九点半前就要睡觉,否则就会失眠。18号、19号、20号,培训过后反思,写笔记,打卡,等这些都完成已经11点多了,上床后久久的难以入眠,榜样老师、群中老师们的打卡日记让我深深的感到了压力,感到了与他们的差距,我要努力的追赶。焦虑让我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再看看书,直到真正的困了,睡下,头脑当中还是老师们的培训内容,似睡非睡,早上五点来钟就又醒来了。这群优秀的人给我的压力太大了!穆勒滚老师22号的培训让我豁然开朗,我在当晚的打卡日记中写到“将今晚穆勒滚老师的课做成思维导图,在做的过程中,又是一步步的学习,升华,领悟!太佩服穆老师了,竟然一学期可以过三门课!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越来越感觉压力好大啊。刚开始看到一册通建议只选一门课,最多不超过两门,深不以为然,心想着再怎么也不能只选一门课啊。从工作到现在,通过自学获得大专文凭,中文本科,学前教育本科,以及其他的林林总总的学习活动,每次都没有只选一科的先例,凭着自己的学习劲头,两门课还不是小K斯啊。看了今晚的培训,各位前辈的打卡日记,学习历程,现在变得忐忑不已,真的担心学不透过不了关。但穆老师的那句“做一名永不毕业的网师学员,现在我更在乎我学会了多少,而不是学了几门课程,修了多少分”。是啊,进入新网师是为了提升自己,蜕变自己,只要在路上,就勇敢的一直走下去!”。穆勒滚老师说“不同的老师学习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中年、少数民族、数学教师、读书不多、写作不好。除了28年的教育经历,可以说起点很低。新网师可谓高手云集,当我阅读老师们一篇篇结构清晰、行文流畅、文笔优美的文章,总是让我心生焦虑,并常常问自己:我能跟上节奏吗?我能有多少进步呢?郝老师曾经说过: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匹骏马任你选。我在新网师一直以自己的节奏学习,和自己的过去比,不急不躁,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向下扎根,向内修行。”是啊,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只要在路上,每天都是进步。这两天,调整了心态,试着用自己的节奏学习,感觉似乎有点得心应手了。23日,参加完县局组织的暑假教师培训,回到家5点多钟,坐下来写了一篇1500余字的我们教育局局组织的三天暑期教师培训感悟,读了《学习与创新》第一章第二节“初试网络学习”写了一篇2200余字的感悟,读了方娇艳老师在打卡群中的文章《方娇艳老师“给学友:如何有效使用打卡圈”》写了一篇700多字的感想,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第一章1、2节,写了300多字的读书体会。这些工作完成了,九点多钟,特兴奋,特开心。感觉在新网师虽然才短短的几天,但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变的真正的爱学习了。新网师真的有股深深的魔力,让我不得不爱,不得不深爱。

二、进入,就要学会遵纪守规

新网师的招生简章上有相关的要求,qq群里发的一册通有相关的要求,在培训前,组织老师都会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要求。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新网师是大家的新网师,我们就一定要守。几位榜样学员可以说都是守规的楷模。穆勒滚老师在新网师养成的好习惯有4条,

1.不随意在群里发无关学习的信息。因为群里信息多,会让大家看不到老师或教务处发的重要信息。

2.认真看网师的公告和课程群里的通知。

“还是有老师文档命名不规范,严格说我们可以直接判不合格。学习通命名也不规范,增加了组长和我统计成绩的难度。”这是前几天我们课程群里的讲师在群里发的一段话,因为老师们的不认真,不仅会造成自己的作业不合格,也增加了讲师和组长的工作量,讲师的组长都是利用本职工作外的时间来新网师服务,工作很辛苦。我们做好每一个环节就是对讲师最好的回报。

3.不随便在群里提问。遇到问题找组长或其他老师私聊,我也遇到不少老师主动的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都会耐心交流,网师里的每一位老师都会这样的。

4.讲师提问时要认真思考后才回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倡积极思考并参与互动,但郝老师总是提醒我们回答要有质量,有深度。因此在讲师提问时,我也从开始的“对,好的”等简单的回应,慢慢的学会谨慎思考后回答,努力做到回答有质量。要么,就静静看老师们精彩的回答和讲师的讲解。

方娇艳老师在23日在《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打卡圈对如何打卡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列举了那些不适宜打卡的内容“鸡汤式文字,宜发朋友圈,或者自赏。与阅读无关的碎片化,主观感受。私人信息,包括无关的家庭照片等等。个人化的提问,宜在学习通进行,绝对不要重复提问,这是对学习群的尊重,也是自我形象一种侧面展示。”

好的规范可以促进我们的新网师更好的发展,每一次的讲座前,课程组长都会发一遍遍的温馨提醒,可还是有的学员不遵守,插话,甚至于发布签到,一长溜的无效信息覆盖了重要的信息内容,老师说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改。我们真的要好好阅读学员手册、方娇艳老师的温馨提醒,养成穆勒滚老师那样的良好习惯。

三、若学,就要学会深度学习

这几天的培训老师都谈到了深度学习,谈到了啃读,他们的成功也得益于深度学习,得益于啃读。通过学习,我也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啃读,如何啃读。新网师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听讲师授课,而是自己要主动去预习、去阅读、去思考的过程。什么是啃读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点一点反复地啃。对于一些特别有价值但又超出自我认知水平的书,就需要放慢阅读速度,反复阅读思考。

啃读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第二层次,在书页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等,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第三层次,读完一章后,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第四层次,针对文本的核心概念或关键内容,或者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第五层次,阅读文章后,能写一篇内容综述,或者阅读心得。

郝老师所倡导的这种啃读是有难度的,但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啃读就是要耐着性子琢磨作者的含义,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有怎样的联系。啃读需要不厌其烦,如琢如磨。这几天我也在尝试着用啃读的方法来阅读、听讲座。以前,三两天就将一本书看完了,而现在四五天了都还没有把第一章啃完。通过啃读也让我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不再走马观花,而是去想去反思,去找相关的补充材料,以求理解的更深更透彻。比如读《静悄悄的革命》的前言,以前有可能匆匆的看过就完事,现在我不仅画重点句,做批注,思维导图就画了三稿,还写了一篇2000多字的读书笔记《改变须从改变校长开始》。现在也自觉不自觉的在读书或者听讲座中就会改变以前专家说什么就记录什么,而是采用思维导图的记录方式,一边记录一边在想着:我可以怎样做?这在我们的工作中运用好不好?……一边想,一边就及时的把想法记录在旁边。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确实是这样,就如我昨天写的关于我们局里的暑期教师培训感悟,内容主要源于我现场边听边思的记录内容。

8月22 日郝晓东老师在群里分享的何刚老师的一首诗,觉得太好了,写出了我同样的感悟:

这是怎样的五天?

每个晚上七点,

有一个地方,

百花香,蛐蛐叫

缱绻夏风,烁闪夜空,

让大家找到了灵魂的故乡。

一群守望土地的人,

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一群准备擦星星的人

在北国支起帐篷的草原,

在南方闪着霓虹的都市,

在升起袅袅炊烟的乡村,

在风尘仆仆的旅途

大家都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是怎样的五天?

每个晚上七点,

有一个人,

隔千里,不相识,

汩汩文字,娓娓声音,

激励着628颗充满热望的心。

5233、5296、14649、5587、8164

这不是数字!

是方娇艳老师、周娟园长、于似芳老师、郭小琴校长、穆勒滚教研员

倾其所有,

告诉我们:

明亮的那方,我们可以携手奔去!

33342个文字揭示了抵达彼岸的秘笈:

每一横都是热爱!

每一竖都是渴望!

每一撇都是执著!

每一捺都是坚韧!

郭丽丽老师说,持续五天的网师学员培训结束,一群真正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热爱生命的网师人汇聚、分享、交流,且思且行且悟。走进来的都是要卷入的,卷入的都是要成长的!在新网师文化的浸润下,在一群相同尺码人互相唤醒,互相鼓励下,我将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把新网师学习看作最大的福利,为了生命的最高目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跟着榜样老师向着明亮的那方再出发。

改于2019年8月25日晨

致新教育路上闪闪发光的她

198371张佳慧

好久没有动笔写人物,怕自己写的苍白生涩,没有内涵。因为曾经的我是个数学老师,这学期应学校需要,教了语文及数学,以一个语文老师的身份,参加了小学四至六年级语文教师培训,这场培训里白兰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五分钟”晨诵并告诉我们如何上好晨诵,整个会场教师全体起立配合,震撼无比;白兰老师那慷慨激昂的声音,让我跟着走入情景,触动着我内心柔软的地方,使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

白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十八里汰小学教师,教导主任,1984年出生,乐于学习、热爱阅读,从教16年,座右铭: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感染。从座右铭便可看出,白兰老师是如何在用实践中践行着最好的教育。就像武瑞山主任让我们记住的李镇西老师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我深深感受到白老师就是一直这样实践着。

和白兰老师相识是因为,我们都是隆化县2019年新网师的学员,她是我们的“大班长”。县组织了第一届新网师成员汇报展,说准备让我们也上台进行个朗诵表演,就这样,尺码相同的我们共同准备着一场精彩的演出,开始要选几个领读,本以为白老师自己会以主讲的身份进行这次节目,因为白老师的朗读确实很出彩,然而她没有,的一句“给你们更多表现的机会”让我被这个老师的善良、无私所触动,有幸我成为了19届网师领读中的一个,遇到读不好的句子,白老师一点点的指导,耐心十足。而我们,最终很好的完成了演出。

梦见打扫街道

照片中,左边第一个拿话筒的是我,而我身后是指导我如何读好的白老师

接下来便是打卡、发随笔,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兼学校的教导主任的白老师每天依旧坚持打卡,随笔写的更是让人佩服。一个爱“偷懒”的我,也一次又一次在白老师的文字中得到鼓舞,那次县组织新网师成员欢迎会,白老师打趣的说我在上演“静悄悄的革命”,我的懒惰让我后来没有坚持写作,确实有点惭愧,而在幽默中我看到了白老师对我的期望。

如今,培训台上的她,让我们亲切的称呼她白老师,她与我们共读一首诗,共感生活中虽有困难但还要阳光的面对每一天。我在台下默默的望着闪闪发光的她,一个让我觉得近的像姐姐,又远的像神仙的她,那个和我会有亲切互动,我却和她差之千里的她……未来的路,不知道还有多远,白老师曾告诉我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从小便牢记的话,告诉我们她所坚持的道路,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讽,可是她依旧努力做好自己,坚信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而且我也坚信:即使道路上人烟稀少,但是真的可以改变一生。

梦见打扫街道

照片中,会场全体教师起立与白老师共上晨诵

一位哲学家说过:伟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人有不同的需求,社会有不同的分工。一座城市,上要有市长,下要有清洁工。想当市长的人比想当清洁工的人多。但实际上是,一座城市里,只有一个市长,而清洁工却有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还是当清洁工的多。无论是心甘情愿的,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只要当了市长应该把自己负责的城市管好;当了清洁工,就应该尽心尽力地把自己负责的卫生区打扫好,保持好。这就是职业道德对每个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爱岗是义务,敬业是奉献。未来,我会追随着白老师的脚步在教育的道路上,努力亮出我的真诚、执着和自信。在平凡中,爱岗敬业,奉献终身!

梦见打扫街道

张佳慧,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四道营中心小学教师,2019新网师成员,隆化县骨干教师,座右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不要在这个努力拼搏的年纪去选择安逸。作为隆化县新教育的种子,我,一直在路上!

我的生涯规划班会课

王聪慧

想给学生们上生涯规划的班会课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年带九年级毕业班,我终于有机会可以让生涯规划课落地实施了。

第一次有给学生上生涯规划课的想法是受迟希新博士的影响。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指出,未来五年之内,生涯教育将会走入课堂。我真的没有想到,我在大学里选修的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以后也将会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开来,真是意外之喜。其实,美好的人生真的需要认真规划。人这一生真的太宝贵了,只有真正活过才能称为不枉此生!

为什么要给学生上生涯规划课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做出的安排。也就是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思考、探索、计划和决策的一个过程。

其次,给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上生涯规划课合适吗?今年开学第一天我采取了心理学上团体辅导破冰的方式让学生在座位上介绍自己的简单情况,兴趣爱好和九个多月以后的目标学校。没有想到的是,有几个同学说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目标,我观察打量了一下这几个同学,又看了看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我就明白了。八门课总分一二百分,学习生活的目标果然是很迷茫啊。由此可见,生涯规划课太有开设的必要了!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为什么活着,这是困扰当前一部分学生的问题。而生涯规划课恰恰有利于解决这类问题。生涯规划课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明白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以前在学校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有一个孩子选了一个盲人的沙具做自我像的时候,我有一点惊讶。交流环节,我问那个孩子,选择这个沙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这个孩子立马告诉我说,她此刻的内心就像一个盲人,看不到路,看不到方向,眼前一片黑暗,不知道接下来究竟该往哪走。

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本无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了生活以意义。我认为人生最可怕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直活得糊里又糊涂,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走出青春期迷茫的第一步是找准正确的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如何生活,有事做让自己忙起来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了。

看着周围的人忙忙碌碌,而自己又无所事事的时候,人最容易迷茫,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引导,要尽全力,把孩子们的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一方面,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让他们忙起来,有事做,不荒废青春的美好时光。这样才无愧于班主任“人生导师”的称呼。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有困惑和迷茫的时候,这个时期,最好多读书,多学习。通过读书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增长本领、见识和阅历,这样才不会觉得生活无聊,内心空虚。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时,你的心胸就会越来越宽阔,做人的格局也会越来越大。内心这个时候也会越来越平静,心结也会逐渐打开。

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生涯规划课可以让学生立足现在,胸怀未来。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有规划的人和没有规划的人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有规划就会有目标,有目标就会有方向,所以不会走太多的弯路。但若是没有规划呢?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东一头,西一头,有可能一直都在同一个圈子里转,永远也走不出来。这就是有无规划的区别。表面上看,大家每天都是一样的忙,但忙和盲还是有区别的,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不同。

事实是,通过我们的想象未来就可以在我们面前显现。想想五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你就知道现在的自己需要怎样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真的成为现在自己所想的五年以后的那个人。人生可以倒叙,当然是在自己虚拟的想象里,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五年后的自己?三年后的自己?一年后的自己?半年后的自己?三个月以后的自己?一个月后的自己?半个月后的自己?一周后的自己?三天后的自己?明天的自己?这样一直问下去,你就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做了。理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关键是我们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付出!至于值得与不值得,只能自己去掂量了。

这就是我准备给学生上的生涯规划课。我希望上过生涯规划课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今后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文学观察对学生写作的启示

——第十三天阅读打卡日记

199570何刚

第六节实用文章阅读关于表达方式中谈到“描述或描写,基于观察。观察有三种类型:1、日常观察;2、科学观察;3、文学观察。”对于学生写作有指导意义。

我认为学生的写作秘笈全在日记之中。为什么呢?北大教授孔庆东在《轻松随意谈语文》说道:“学好语文其实很容易。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之外,我还是推荐写日记。我说的写日记不是每周交给老师看的日记,写日记是加强人生修养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它不光是提高语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够在写日记中体现出来,只要能坚持,就会有成效。你随便写,愿意记叙,愿意抒情,愿意议论,愿意骂人都可以。每天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你会发现写日记是会上瘾的。学生不知不觉就发现写作能力提高了,拿写东西不当回事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题目,学生一点都没有畏难情绪,什么都能写。家长送孩子去作文班,给孩子买很多优秀作文选看,却忽略了作文不是学出来的。‘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好的日记就来源于观察。我们常常批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如果不加以指导,就发现大多学生写的日记如白开水,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多学生对生活周围是熟视无睹的,即“日常观察”,书中写道:“日常观察即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眼睛的观感就能看到。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的眼睛所看到的大致趋同。”即只要不是眼盲,就能看到,百分之九十的人眼中看到的是相同的,其他的,即使一览无余,也视而不见。比如看荷花,看月亮,看湖水,大家只会同声赞叹:“好漂亮!”长此以往,人们就仿佛得了“失语症”,因为自己的语言系统被长时间搁置而生锈了,观察也仅限于“日常观察”。再比如上学路上,出了车祸。大多人只能说:“我看到十字路口出了车祸。”然而,车祸现场的肇事者,有无伤原由网亡,什么车辆,车上分别多少人,车辆颜色,车牌号,司机有无驾照……是不被看见的。如果车祸是因为司机与自己的情侣闹了矛盾,把情绪发在了油门上导致,就更不可能知晓了。有的人说:“你这不是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吗?用得着这么专业?”也正因为这样的心理遮蔽,眼睛也永远会被蒙住一层纱,看到一切都是像雨像雾又像风,肯定在形成文字时,笔下之物是模糊的,文中之事一定是笼统的,字里之人一定是符号的。

央视主持人柴静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深度的新闻调查节目——《看见》,并把做的节目结集出版,成了畅销书。这两个字应该告诉我们的是“看见我们所不能看见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或应该看见的”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文学观察”,王荣生教授说:“文学观察与其说是用眼睛看,不如说用心看。文学观察是主观的,是这一位作者在这一境遇中的独特观感,是由作者的想象、联想、情感、趣味等独特体验所酿造出来的主观之镜像,换言之,是其他人的眼睛所看不到的也不可能看到的。

我们都非常熟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我们读后一定是同苏轼一样肝肠寸断,泪流满面了,这就是“文学观察”给苏轼带来的感人肺腑的伟大作品。

龙应台在《政治人的人文素养》里说到: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我们的“文学观察”就是让你我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

我们用“文学观察”,实际上是照见我们的灵魂,启发我们的思维,激起我们的情感,激活我们的语言表现欲,从而诉诸笔端,伟大作品就诞生了。最重要的是“文学观察”让我们看见现实背面生活的本质,看见一种豁然顿悟的辽阔,洞见藏在隐秘之处的深刻伟大的美。长此训练,学生的言语生命潜能得到发现,言语智慧得到自主生长,言语生命得到更大可能的发展。

引用我儿子何书豪的一篇日记《月亮》,我想这应是儿子“文学观察”后的真www.58yuanyou.com情流露:

我一抬头,发现一轮圆月。

这圆月,是柔和的,是清冷的,但,颜色是红色。

记得军训时的一晚,我们新世纪全体同学正坐在龙腾基地中的训练场上,正是睛夜,我正沉浸在其他同学的谈话中,忽然抬起头,在一阵悠长的火车气笛中,一轮“太阳”正缓缓升起。先是心中一凛,觉得不可能天亮了,揉眼再看,天哪!竟是一个月亮,太大了!还红得耀眼!顿时联想到了“血月之夜,碟仙重生”之类的恐怖事件:如果出现一个鬼该怎么办?如果基地后的一尊佛像突然动了该怎么办?我第二眼看那个月亮,此刻,它已经缩成常见大小,那光似乎热了一点。

将头垂下,想着苏轼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不禁掉泪。联想到来时爸爸那温暖而又略甜的眼神,那一个一直让我梦见的身影,那只手,那只每晚摸着我脚入睡的手,却在这里消失了,我仿佛是被扔下的一个孩子,心中的温馨回忆全部化作泪,和着月光簌簌地往下落。吃完晚饭,走出饭堂,看见来看望我们的爸爸,他的背影正在远我而去,我多想跑过去,让他抱我一下,甚至在我脸上亲一口,哪怕是喊我一声“儿子”也行啊!但他走了,留给我的就只有爸爸的一个背影。我站在那儿很久也没有离开,贪婪地望着,他始终没有转头,本想喊一声“爸爸”,喉咙却哽住,一颗泪落了下来,被水泥地蒸融了。

而今,这轮月亮来了,来安慰我了,它将最柔和的光投在我身上,我不禁问道:“爸爸,儿子想您了!您在哪儿?”

教官一声“睡觉了!”惊醒了我,我与同学一起走入宿舍,只留下那一个月亮,那个照着爸爸回家的月亮。

往窗外一看,还在啊!

2019.8.30

与孩子一起成长

王燕

假期接近尾声,回顾两个月的假期生活,感觉还是蛮充实的。

放假之初,我和大宝就商量着做个假期计划,她每天必须要完成的有诵读、拼音、数学、阅读,选择性完成的是陶笛、电影、画画;我每天必须要完成的是诵读、阅读,选择性完成的是写作、做题、练字。当然,中间我们还可以出游一下,放松心情,领略生活的魅力。两个月下来,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我俩都收获颇丰。

而在这两个月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影响作用。

先说二宝吧。自从断奶后和我们待的时间也就是放假的时候,因为来去匆匆,和二宝玩得时候比较多,读书上就欠缺了。奶奶一直担心二宝不爱读书,因为一看到给别人讲书她就把书夺走扔到一边去。所以假期中,我和大宝看书,就给她也摆上一些看过的巧虎书,再加上老公给她讲解,她居然也能安心的和我们一起坐下来读书了。晨起诵读,她也坐在那像模像样的不停地翻着书。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直霸着我给她讲书,就连姐姐来问题也要吃醋的。

再说说大宝。当我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她也会安安静静的坐在写字台前读书写字或者画画;而当我读书因这事那事不专注的时候,她也会随着我坐不住,甚至是上蹿下跳。不过好在家里人都比较爱读书,耳濡目染中,她也是看到书就走不动路。

当然也有一些坏习惯。比如在说话上,或许是因为我和老公都是老师的缘故吧,说话时总习惯性用命令的口吻,有时也是絮絮叨叨的讲上一堆道理,而反映到大宝身上就是她和其他小朋友玩得时候也是强硬的命令语气,而且有时候一个事要反复说好几遍。

看来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这句话是一点没错啊。若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才行。

做家长是这样,做老师更应该是这样。

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们,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期待将来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不放弃

王燕

最近小哪吒非常的火,我们也凑个热闹,带着孩子去影院观影。

小哪吒本应是灵丸转世,但是最终却变成魔丸转世,陈塘关的百姓对他是既怕又恨,李靖夫妇也一直将儿子藏在府里严禁出门。就连哪吒自己也调侃的说:“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

也就是说哪吒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被人贴上了妖怪的标签,但是最终,就是这个“小妖怪”解救了陈塘关,解救了陈塘关的百姓们。我认为这得益于三个字“不放弃”。

一、母亲对哪吒的不放弃

刚刚降生的小哪吒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这力量让人害怕,让人畏惧,是太乙真人用了乾坤圈才把这力量压制住,当时太乙真人就要把哪吒毁掉,百姓们也极力恳求李靖为民除害,是母亲出来挡在了大家面前,因为不管他是什么,他都是母亲的孩子。而这不放弃的母爱既让哪吒有安全感又让哪吒温暖。

二、父亲的不放弃

知道哪吒只有三年的时光,父亲求太乙真人带他去找原始天君解咒,希望延长哪吒的寿命,最终宁愿自己代替哪吒接受天雷。

与此同时,父亲并不想哪吒被世人影响 ,浑浑噩噩的度此一生,而是引导他正视自己。无论是灵珠转世的谎言,还是在江山社稷图中的拜师学艺,更或是挨家挨户求陈塘关的百姓们参加哪吒的三周年庆典,都深深体现了父爱中对哪吒的不放弃。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

三、师傅的不放弃

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老师传授哪吒仙术,然而哪吒却常常戏弄于他,太乙真人并未因此恼羞与他,而是认真的承担起师傅的使命,尤其是最后居然耗费了一百多年的功力,保住了哪吒与敖丙的魂魄。

四、哪吒自己的不放弃

当哪吒知道真相之后,也曾一度崩溃,但最终为挽救陈塘关,与敖丙和申公豹大战,他终于正视了自己,也赢的了陈塘关百姓的尊重。就像他自己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五、朋友的不放弃

哪吒短暂的一生,只交到了一个朋友,那就是被盗灵珠转世出来的敖丙。在哪吒遭受天雷之时,敖丙作为朋友,毅然跳到里面,希望用龙鳞盔甲保护哪吒,当盔甲被击破的时候,二人便携手共同抵御,哪吒说“你是不是傻?”敖丙说:“不傻谁和你做朋友”。这应该就是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吧——不离不弃。

其实人世间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是非善恶,有的只是倔强不甘的热血少年!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轻言放弃,更不要做别人口中的自己。要像哪吒那样“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后记:一直以来认为国产片反应现实的比较多,而现实之后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的非常少,比如之前看的《十七岁单车》《狗十三》,看完之后心情沉重又迷茫。而这部影片给我们的教育意义非常大,我们国产影片应该多些这样的作品。

梦见打扫街道

作者简介

王燕,女,1981年出生,现在河北沧州中捷产业园区高级中学任历史老师。2019年初与新网师结缘,相见恨晚。希望用新教育理念做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老师。

一点思考

199406夏雪慧

我之前一直觉得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付费时代,任何东西都在追求快、快、快。本身这样其实也是各取所需,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种快的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知道问题的原因在哪,但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现象,学员在听完后写感悟这一点上,绝大多数人的感悟都只是在复述听到的内容,而发现不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如果不加分析,不加理解,不去思考所接收的东西,首先真正内化的有多少?要划一个问号,还有接收到的东西,是不是全都是对的,更要划一个非常大的问号。

这让我意识到,过于迷信某些人,某些书,都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那就意味着,你的好与坏都是由别人决定的。但即便是一个好人,也有不足的地方,也存在一些弱点。

想到这里,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人,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有多重要。只有在这个前提之上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也才有意义。

然后一想到,假如是一群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去教学,还要拼命追求唯分数论,那长此以往,培养的又是什么,我真是不敢往下想了。

1

那些教育中的小幸福

199056 房旭静

当我们聚焦于积极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陶新华

这几天,我仔细阅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中第一章脑科学启示:教师工作的心理学基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情绪的反应对于人的生存质量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吸取经验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把所有经历过的消极情绪体验都具有提醒功能,让人们防患于未然,建立自己的防御机制。另一方面,它也会让人变得抑郁、恐惧,觉得人生苦难、痛苦太多,对活着的意义产生怀疑,具有创伤经历的人反复回忆自己的创伤体验这甚至会破坏他们的生活和人生。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人们自然的大脑活动中比较容易遗忘,快乐的时间总是显得很短暂,而这个体验如果能够经常回忆,也具有积极的激发作用。当一个人沉浸于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他的内分泌会比较和谐,免疫力会有所提高,思想和行为动机比较容易被激活,自我的资源被开发利用得更好。

发生在四年级教室的一幕,至今我还记忆尤新。几个星期前,我安排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废弃的纽扣,以做缔造完美教室之用。当我看到三年级的常老师用粮食作画的那一刻,我也深受启发,被这种创意的力量鼓舞着。灵机一动,我决定用纽扣作画。看着孩子们带来的一粒粒蒙尘已久的纽扣,我感动不已。从画的涂色设计,到纽扣如何固定,从纽扣分类,到纽扣颜色选择,都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合作完成的。当某种颜色的纽扣紧缺的时候,刘昊冰和张驰同学踊跃举手,要回家继续找纽扣。我当时都惊呆了!这两个可是班上最不守纪律的两个孩子啊!自制力差,丢三落四,喜欢找借口拖延,在他们的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任何优点。可今天,他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积极地毫无保留地参与到班集体的活动。曾经那样没有责任心,没有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在新教育实施以来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是新教育的力量,它就像一股清泉,给孩子们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付出的人。终于,在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了我们的杰作。夕阳西下,当落日的余晖洒在孩子们的脸上,美丽极了。在我看来,那才是天地间最美丽的画卷。闲暇之时,孩子们会驻足在画作前,看着这一幅幅作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教师和学生是紧密相连的,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我也感同身受。教育就是这么神奇,有一种传染力。时隔一年,当我遇见陶新华老师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我才明白这就是教育中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促进作用,也为教育中的小幸福带来了理论支撑点。

曾经有一段时间,班上不写作业的现象越发严重,屡禁不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战胜自己”的主题班会。我说:“同学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懒惰的因子,都会犯错。关键是错了,能改正。星期天了,不想写作业,强迫自己完成。这就是“战胜自己”。与同学发生矛盾,想动手时,手拿起了又放下,这就是“战胜自己”。每个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中获得成功的。从今天起,完成作业的同学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没有完成作业的不仅没有小红花,还要受到惩罚:为其他同学表演节目。慢慢地,不写作业的现象得到了遏制。课下,孩子们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数自己得到的小红花,同时与同伴交流比较看谁的小红花多一些。刚开始,还有几个顽固分子坚持不完成作业。后来,看着同桌越来越多的小红花,自己也按捺不住了,下定决心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第一朵小红花。一次又一次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了大脑的记忆,激活了潜藏于大脑的人本该有的进取心。

这个故事验证了神经元工作www.58yuanyou.com规律之二——长时程增强效应。神经元的这一工作原理告诉我们,掌握一种独特的技能,建立一种稳固的连接,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就给教育的启示:孩子的改变是缓慢的,就像龙应台说的:“孩子,你慢慢来!”,要坚持做教育这片麦田上的守望者,等待每一朵花开的时刻。

与此同时,我们对付调皮捣蛋的学生,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把班级当做战场,把教育当成“行军打仗”,穷尽谋略、计谋把学生制服。面对学生不写作业这种情况,我们体罚武力镇压,或者罚抄作业等等,这些给学生带来的都是消极的情绪体验。不可否认,这种战术在一段时间内起了效果。但是,带给孩子的却是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害怕翻倍的罚抄,害怕体罚,不得不写作业,胡乱写写。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时间长了,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以至于害怕学习,对学习产生绝望感,甚至用死亡逃避。这样的教育是悲哀的。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的重大发现给教育重新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我们曾经无法解释的教育现象找到了理论的支撑。脑科学的启示告诉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情绪,就是心魔,当你决定不在乎的时候,生活就好起来了。开心快乐,迎着阳光,向幸福出发!

由二十年后打老师想到的

199056 房旭静

二十年前,他十三岁,被老师揍了,还被辱骂,伤了他幼稚而纯洁的心。

二十年后,他和老师狭路相逢,他开着越野车,老师骑着烂电瓶车,他把老师揍了,他上了法庭。

法庭上的常同学,一边拭泪一边诉说。

当我们为这位老师的遭遇打抱不平的时候,可否认真的反思过:二十年前,这位稚嫩的常同学也是受害者。量化之下,谁又是这场师生较量的胜利者呢?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因为陪伴学生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孩子。不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为什么当老师的换来的却是仇恨和报复呢?

时隔二十年,当这位常同学和当年的老师久别重逢的时候,所有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被唤醒。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的精心培育,这些在毕业典礼上的感动难道是谎言吗?这条疯传网络的新闻,让每一个老师的心凉了。可你们是否想过:这位被教育迫害的常同学的心在二十年前就凉了!二十年前,一颗教育的有毒的种子就深植在心里,二十年了,心灵的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反而生根发芽。再遇这位老师,常同学脑海里浮现的不是感恩,而是曾经的创伤留下的阴影。

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或许我们可以说常同学没有感恩之心,道德品质上有问题。但是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没有当年的因,哪有今天的果?假如当初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假如老师没有对常同学体罚和冷眼冷语,假如老师严中有爱,播下爱的种子,还会有今日的恶果吗?

纠其根源,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师生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师生处于一种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中,那么此类的悲剧就可以避免。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对以后的人格塑造和性格养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消极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还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不可修复的伤害。所以,我们教育者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时候,要谨言慎行,以局内人的身份参与,同时时不时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审视我们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如何建立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深思。

相信岁月,相信自己

198050朱喜臣

学校开会,为开学做好准备,一切按部就班。新学期初一语文两个班,其实已经习惯了“放假——开学——放假——开学”循环往复的节奏,可是这个学期感觉不一样,竟然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学,以前还总是嫌两个月的暑假太短。不是说这个假期过的不快乐,假期里也干了几件想要做的事,完成了远程研修,装修了房子,陪孩子去了好玩的地方,读了三本书,发表了两篇散文,参与主持的课题即将结题……最最最重要的是继续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学习,购买书籍,阅读,打卡,两个星期下来感觉收获了很多,急于将这些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

这是自己加入新网师的第二个学期,第一个学期选的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课,新教育给人带来的是理念的转变,是行动的坚持,现在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虽然缓慢,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这学期选了阅读教学设计这门课,选之前,白兰老师就对我说,这门课要求严,作业多,而且教材理论性强。不过,知难而上才是勇气可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虽然做足了准备,可是拿到教材后,第一章读下来还是有意想不到的打击。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可组合起来的话语却莫名其妙。第一遍断断续续磕磕绊绊,第二遍才能稍微有自己的思索,对阅读观、阅读理解、策略规则、取向方法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文学性和实用性两大类文章的阅读要点、阅读方式、注意事项等有了些许的心得。

几天来,一点点的品读,一天一个章节,一次重点关照一个问题,一点点推进,一步步翻越。不同于以往酣畅淋漓的阅读,没有小说的曲折离奇惊心动魄,没有散文的细雨蒙蒙飞雪连天,没有哲学的玄妙无穷深邃永恒。但一点一点的啃读,自己竟然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感觉,喜欢上了如何将文中难以理解的术语换成普通的词语,喜欢上了将自己的已有观念和王荣生教授的理念作对比,喜欢上了阅读过程中点头赞叹和沉默思索,喜欢上了……

本来这些时间自己完全可以来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象棋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完全可以每晚早早休息。但,自己从来没想过放弃,放假前有个新网师学员对我说,准备退出了,因为本来教学的任务就重,又要为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对此,我对她表示理解,但自己还想坚持。至于为什么坚持,我想也许是源自对教育的深爱,是源自想要改变自身使自己生命有所改变吧!

或许,新网师带来的改变不能立竿见影,但正如新教育的宣言一样: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每一颗种子都有萌发的愿望和力量,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机遇和时令;岁月的力量在于积蓄,岁月的力量在于沉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相信岁月,相信自己,愿我们都能在追梦的道路上遇到最好的自己,愿我们都能在三尺讲台方寸天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不知不觉夜已深,习惯了夜的宁静和夜的深沉,习惯了深夜里的心灵独白。忽然想起,自己还在洗着衣服,洗衣机早停止了运转,该去晾衣服了!

美好的事物,需要细细思量

199568朱凤英

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没文化。越来越发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读的书只是冰山一角,大海之水中的一小滴。

越走进书海,越觉得知识的深奥无边,像走进一片大大的密林,其中的珍奇异果,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书读得越多认识的人越多,切层次越来越高端,常与高知心灵对话,思维越来越清明,眼界越来越宽广,精神越来越明亮。当然,越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浅薄,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心。

早晨,阅读了郝晓冬院长的新网师一周观察,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潜心阅读?怎么样的阅读才叫“啃读”?什么样的打卡才不是走弯路?新网师一周观察给我指明了方向,改变了思维方式,解答了心中存在的疑惑,把我从正在拐弯的路上拉了回来。

一、关于打卡。

1.小打卡不是朋友圈,不能用风景照片或心灵鸡汤代替打卡笔记 ;

2.不能发与课程无关系的内容 ;

3.不能只写阅读痕迹,如:“已学习”“今天读了”“加油”之类的,没有实质内容,要让大家看到阅读所得。分享才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摩擦,摩擦后,才能共同提升达到美美与共。

4.“一面学习、一面成长,一面收获”收获了什么?要记录下来,不能空空的感慨。我们为什么打卡打卡,不是为了打卡而打卡,我们要给自己留下点什么的同时,还要给大家留下什么,要让大家看到我们的打卡日记,并有所思、有所学,有思维的碰撞。“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写下来的过程中,让我们把知识、把思维的灵感记下来,也许就是明天实践路上的重要依据。我们的大脑很多时候都是短时记忆,本来很好的灵感,转个身就能忘记,让打卡日记帮我们变成长时记忆,让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到实践中,变成推动我们成长的能量。

二、关于“啃读”。

基于各自的工作性质不同,选择或总结出自己的“啃读”方法。重要的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改变有没有思维方式,碰撞出灵感,拿着得来的灵感,去生活中、工作中实践,通过实践,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

不管怎样“啃读”,只要领会要旨,都是有效“啃读”。我通常从前往后看一遍,再从后往前泛读一遍,最后再从前往后过滤一遍,提炼关键词句和核心内涵为自己所用。在文章里走一个半来回的过程中,生成灵感随手记下来。

以平常心对待学习和工作。就像郝晓东老师说的:“非连续性,偶然性也是生活的本质和常态,不应该把它看作是可以避免的麻烦,也应该纳入考虑之中。这也是生活的养料。”既然是常态,就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把枯燥的学习、打卡、繁重的工作,过得既紧张又惬意,既枯燥又诗意。不以打卡而打卡,不以工作而工作,在完成工作、学习任务后,偶尔放空一会儿,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泡一壶茶、聊一会儿天,看一章更新小说,观一场心仪的电影也未尝不可。

关于“啃读”、关于打卡、关于工作,一切美好的事物,需要停一下脚步细细思量,片刻的休息过后,以更加清明的思维自在从容地去挑战学习、工作中的困难。

【编后】

本期周报发布后,有老师说,有不同姓名的作者简介是一样的。经过审核,事情是这样的:

陈清华是河南鹤壁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教师。新网师学员,学号199032。QQ号码尾数是3023,陈老师完完整整的QQ号码是:765603023.打电话咨询陈老师,她说没有写过此稿。

朱凤英老师的稿件没有作者姓名,没有学号,可是文末有作者简介,依然没有学号、没有姓名。根据投稿邮箱一查:QQ号码尾数是3023,而陈老师的QQ号码后四位尾数居然也是这个3023,完完整整的QQ号码是:734703023.于是张冠李戴。

稿件一定要规范:写清楚学号、姓名。编辑还需要再细心。查录取名单、查报名表,打电话,终于弄清楚问题出现在哪里。结论:作者规范,编辑细心。今后没有学号、没有姓名的稿件一律拒绝选刊。

梦见打扫街道

梦见打扫街道

梦见打扫街道

未完待续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打扫街道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8215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