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加桌子

时间:2018年7月1日16:00--17:00

地点:齐亚玲释梦微信1、2群

讲授、整理、编辑:张芸微(茉莉)

下午好,亲爱的大家!今天是7月1日,本月咱们“齐亚玲释梦群”里的公益微课由我给大家分享,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梦中场景的意义和作用》。

梦见加桌子

平时在群里,也有看到大家会分享梦,或者会直接问:“请问XX象征什么啊?我梦到苹果或者乌龟、大象、蛇等等。”就是做了梦之后,只要是能记住的,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咦,我梦到的这个是什么意思啊?就像我们看一场电影、电视剧或者舞台剧,我们会很自然地被剧中的人物或者事物吸引,被故事情节所吸引......

这些都很正常。因为一篇小说,一场电影,一部电视剧,它主要就是用人物、事物来展开活动的,这些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也都是通过它们来展现和表达的。所以,我们一梦醒来先关注到它们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平时经常说:梦是潜意识上演的一部舞台剧,梦者既是编剧、导演、演员,也是化妆师、造型师、灯光师.......在这场舞台剧中,除了我们精心演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梦中的场景。

梦中的场景就好比舞台背景,包括地理空间和时间等等,可能是在你现实中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时间可能会是现在,也可能会是小时候,甚至可能会是古代的某一个朝代……那么,谁出场在这个舞台上?接下来就是故事情节了,就是在这个场景了发生了什么。

我们在看舞台剧、电视、电影的时候,很多时候也会注意到其实场景的烘托效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一个鬼片,只是一个化妆的鬼或者道具,也许还没有那么害怕,但是加上“荒郊野外,漆黑的夜晚,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人物和故事情节就会显得更加鲜明生动和真实。再比如一个武林高手的的形象,只是看到他一味地练功恐怕是没有太大感受,要是加上月夜衬托出来的孤影,大雪纷飞的深山习武道场......一个行单影只、苦心修炼的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明,甚至可以因此感受到人物的一些内心活动。

在梦中也是一样的。梦中的场景在梦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我们潜意识情绪的一个很好的表达形式,它烘托了梦的情节,加深描绘了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同时也是打开心理咨询的一扇窗。

比如下面的梦例:梦者梦到“下雪了,我很喜欢下雪,就来到雪地里玩。一直在下雪,我伸出手,让雪花落在手心里。看着晶莹剔透的雪花,感觉特别FKpQUSrfTS的美。梦里遗憾没有找朋友一起来,这样可以拍个雪花的特写镜头了。”

当时梦者关注的是雪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一直是就这个角度来思考的。当我问道:“你梦中是什么地方下雪了?你在哪里看雪?”她慢慢地进入梦中去感受:是南方某个城市啊......是在公园里看的,来来回回也有人在走动观雪,但是她都不认识.......她说那个梦中的城市是没有下过雪的,而且在公园里是自己在游园,当看到别人都是三三两两地一起赏雪,本来自己是挺开心的,又不免有些孤单落寞了......

在这个梦中,雪的象征意义其实大家可能都知道:纯洁、冰冷等等。梦者似乎刚开始是很欣喜地去看雪的,觉得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美景,而她的潜意识把下雪的场景放在了南方一个几乎不可能下雪的地方,一个周围都是有人相伴游玩的公园里,也正是在勾画出了一个潜意识的被压抑的情绪背景:她的意识层面所想的和内心真正的感受是完全不一致的——正如这个雪的场景,地点放在了南方某个城市的公园里(她实际上也并不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一切的矛盾也正表明:冰凉美丽的雪地下面,掩盖了很多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对雪融化之后的恐慌——面对自己的恐慌。表面上她并不孤单,甚至觉得自己在享受这种生活,而实际上她的心理现实却是她和别人的关系并不亲密,内心是孤单无助的。她并不想这样,可是她让人感觉高冷孤傲的性格却无法让人接近,她也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有更亲密的关系——雪花的象征很关键,但场景也很清晰地展开了更多的内容......

当然了,这说起来话就长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一是为了保护梦者的隐私,二是今天的话题也仅仅是围绕着“场景”来说,其他的不再展开。

正如上面的梦例,如果我们单纯只关注“雪”的象征意义,那恐怕只是盲人摸象,摸到一部分罢了。而梦中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和遗忘的场景,却在很大程度上也让梦者更加体会到了内心深处被压抑和忽视的感受。

也可以说,梦中的场景烘托和展现了梦者内在的心理现实。在释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这个空间里,潜意识铺开的场景很重要,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不浪费

比方说,梦中你是要去一个地方,梦的内容可能会是在火车上狭小的空间展开,也可能是骑着自行车走在午后没有一个人的荒郊野外,还可能是雨后的山路上;你可能会看到田地里快要成熟的庄稼,也可能会看到路边在风中摇曳的花花草草……当然,还可能是坎坷不平的路,路上可能会有凶猛的动物等等。

当然了,你可以用象征一点点把其中的意象去解析,比方说“火车”、“野外”、“山路”、“庄稼”、“花草”......但是我会觉得只是把这些看似偶然闯入同一个梦境中的意象分开用象征来解释,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在我释梦的过程中,或者我自己做了梦在感受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所谓的意象都不是偶然的组合在同一个空间里一起成为了梦的背景,反而它们看似偶然组合的背后,却有着必然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在探索潜意识的时候很好的一个视角:我梦中的“故事”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发生?而不是其他地方?梦中的时间为什么是古代/小时候/初中/大学......而不是其他时间?梦中的场景里为什么是这些在装饰、补充场景,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荣格在《梦的分析》中也说道:对地点和场景的描述非常重要,那是梦上演的地方,无论是旅馆、车站、街道、树林还是水下,在阐释中都会引起巨大的差异。

在释梦过程中,有的梦者会很主动地描述梦中的场景,场景带给自己的感受啊什么的,这些一般是醒来记得比较清晰的梦。也有人说:“我梦中没有场景什么的啊,不记得有啊!”但是在释梦过程中,让他尝试着回到梦中体会的时候,一般来说,会慢慢地感受到自己在哪里,那是一个什么地方,那个地方让我感觉......就像是拍电影,只是人物或者事物的特写镜头,会更清晰地看到他们鲜明的特点,会很吸引人。但是设想调整焦距,慢慢地把人物、事物放进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梦者潜意识想要表达的内容会跟着清晰很多。

虽然我们都知道在我们醒来之后能够记住的梦,也是梦过了三关,很多信息已经忘记了,回忆不起来,很模糊了,但只要梦者准备好了,可以放松回到那个感觉中,慢慢地梦会告诉他在传递什么信息。

我在给梦者工作梦的过程中,总是会让梦者放松去感受那是什么地方,详细地去描绘周围的场景,描绘的作用就是让梦者可以尝试着重新回到梦中去,尽量贴着梦的感觉走,场景慢慢地清晰化了,梦者的感受、体会也就出来了。那梦者最关心的某个意象在说什么,就很显然知道了。

以上说的是梦中的场景在梦中的作用:它既是我们潜意识的情感、情绪背景,也是我们内在的心理空间;是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我们通过梦来探索潜意识的一扇窗,一把钥匙。

梦见加桌子

茉莉拍摄于2017年秋

我们的梦千变万化,梦中的场景有时候却是不变的;有时候却是一个梦中要转换好几个场景。那这些是在说什么呢?下面我就我注意到的、观察到的,和大家聊一下梦中场景的几种常见形式。

先说一下不变的场景:有的场景,在同一个或者多个梦中是不变的,就是所有的故事发生都是在一个地方,一个环境下,一个氛围中进行的。这个可能比较普遍,一个梦的片段或者多个梦的片段都是在同一个空间和时间里,这个估计很多人有也有类似的体会:梦中这个地方,这个环境好熟悉啊,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是从哪里见过?……

前面也有说过,先不要去想梦中的意象究竟是什么意思,象征着什么,只要你仔细去体会细节,会感受到这个场景传递给你的信息,你会明白梦在给你说什么。

例如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梦:“很多次不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就是自己迷路了,或者是正在看舞狮子,狮子突然变成了真的,向自己扑过来,特别的害怕......”。梦中的人物、情节每次都不相同,但是感觉却是相同的:有开心,但是更多的却是恐惧。

让他仔细感受这些梦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发生的,他说:“好像都是在过年很热闹的一个街上.....”我问他害怕什么?他说:“害怕自己丢了......

我和父母沟通后才知道,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年带他回老家过年,去庙会上他哭闹着要买东西,父母怎么也哄不下,一气之下就吓唬他不要他了,并且真的躲在一边看着他哭喊着找爸爸妈妈.......

很显然,曾经的经历让孩子有了被抛弃的恐惧感,而且这种恐惧感停留在那个曾经发生过的小时候的回忆里的场景里,在梦里就反复地用各种故事重演......

梦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场景,就是梦者现实中几乎没有可能见过、去过的场景会出现在梦中。

荣格的《梦的解析》一书中有一个梦例。一个男人的梦:他正在他家乡的一条普通的街道上行走,这时他注意到对面人行道上有一位陌生的高贵优雅的老年女士向他招手,邀请他陪她散步。那位女士领他来到了一个花园的大门口,他看到那是一个热带花园,到处是树木和美景。她邀请他进去,但是犹豫一些原因,他觉得很恐惧,想要退出。但是最终他放弃了抵抗,她引诱他进去了。醒来他觉得是个噩梦.......

事实上不久,梦者就是在从事不被允许的商业行为,而他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进了监狱。很显然,他没有经得住诱惑。

这个梦表面上看来是很美好、积极的,但是在“非热带”的地方有一个“热带的公园”,它就是不现实的,那个场景带给梦者的隐隐的、莫名的恐惧其实已经在告诉他了:那个地方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不能去的。而现实中他,并没有听从潜意识的警告......

经常做梦也经常会注意自己的梦的人可能会发现,梦中的场景很多时候是不同的:某一段时间,某个时期做的一系列梦,感觉都是相关联的,这一系列的梦往往在说同一个主题的内容,虽然梦中的意象和故事情节不尽相同。这时候场景就会引起梦者的注意,在诉说梦的时候会着重说到。

比如我做过的一个梦:我穿过热闹的街道,转弯,上坡,来到一个朴素的农家院子里。一个人说:“你来啦,等你很久了。”然后领着我走进三间上房的中间的房间说:“这是你的房间。”我走进去看,摆设很简单,却也一应俱全,书桌、床、做饭用的炊具都有,很干净的样子,灶火上已经在煮饭,我闻到了饭香味,才觉得已经饿了。

我原来的梦中也会梦到多次在街上、菜市场、超市等,都是在挑选东西,有时候很迷茫不知道挑选什么,有时候东西也没有太多可以挑选的等等,而这次梦中的场景是穿过“热闹的街道”到了一个朴素安宁的地方。就是内心是很笃定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干什么,所以似乎没有受到干扰“穿过热闹的街道”来到了那个本来属于我的地方。

这一系列的梦中的场景都不相同,空间、时间,包括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出现的人和物,看似没什么联系,但是对于尝试用梦来做探索和用咨询来做成长的人来说,场景的变化意义就很明显,它们几乎是一条很明显的主线,有着提示、延伸或者转折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拉长的镜头、或者是一幅画卷,很自然地描绘了一个时期内梦者的心理成长过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同一个梦中场景也是不尽相同的,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一个时空又转换到了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地方,就像是我们平时写作时常用的“移步换景”法。这样的场景的转变对梦而言,也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前后的场景看似跨度很大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承接、扩展、和整合等等。

比如下面的梦例:我梦到我站在一个半山腰,山上有一层层的梯田,梯田里的水稻马上要成熟了,但是水田里的水还没有放干,很清的水。我站在半山腰的稻田旁环视周围的山,很开阔的感觉。这时候听到有人说话,但是看不见人,似乎是农民在边干活边聊天,当时心里就有几句诗涌上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然后我来到一个很大、很干净的类似四合院的院子里,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开始做饭,做完饭就放在四合院的上房客厅里,放在一张木制的桌子上,里面的陈设不是太多,摆设原由网简单、古朴。我就坐在离桌子不远的地方等,看到桌子上做好的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时候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穿着简单大方,扎着马尾辫,我们俩相互笑笑打招呼,我看她长相清丽温婉,端庄大方。朋友说她是幼儿园的园长。

这是我的一个梦。梦中的场景从一个有快要成熟的水稻的半山腰,在同一个梦里直接换到了一个四合院。半山腰开阔的视野、稻田里的清水,构成了一副看起来很美的画面,也是有能量的心理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些孤单的,其实想想也就是这样的:成长的路上虽然说会遇到很多人,大家一起相伴而行,但是终究有些路是要自己走的。

接下来场景的转换实际上是整个梦的扩展,是一个成长阶段的整合:四合院,简单古朴的家具,和朋友一起做好的饭菜,等大家一起来吃......没有了那种孤单的感觉,而是有了欣喜和期待,直到那个幼儿园的园长出现——她汇集和承载了本性与本真等信息在,因为她是园长,是管理那些孩子们的。所以这个形象也是这个梦的落脚点,从半山腰到四合院,从自己一人到几个朋友一起做饭,到最后这位年轻的幼儿园的园长的到来……基本上是我前几年个人成长的一个总结。

在这里,场景的转换起到了一个延伸、扩展和整合的背景作用。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在“梦中梦”中的场景。詹姆斯霍尔认为:“梦中梦”里面的场景,就像是整个从一个舞台搬到了另一个舞台,所以前一个梦中的场景只是后面梦中的场景的一个角落而已。而一般的梦中的场景都是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的。(《荣格解梦书》P.153

这点呢,我稍微解释一下。因为梦中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梦的形式,一般来说最里面的那一层梦是距离梦者潜意识最近的,所以梦中的场景也有着和一般梦不同的意义,这个要看具体的梦境来说。因为一般的梦呢,无论它的场景怎么转换——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像一个舞台剧上演都是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的——比方说春天来了,然后他们就有一个春天的布景出来;若是要表达秋天来了,就会换一个秋天的场景出来......无论场景换什么样子,它都是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的。

但是梦中梦呢,用詹姆斯霍尔的观点来说,他这个整个舞台已经换了,就是从这里搬到了那里。那当然最里面那一层,是最关键的一层。一个大的场景呢,也就是说你外面梦见的这一层潜意识的这个场景呢,只是我们核心的最里面那个的场景中的一个角落。

梦见加桌子

茉莉拍摄于2017年冬

以上给大家说了梦中场景的几种形式,在释梦或者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情况:梦者或者来访者的梦似乎是没有场景的,或者说梦中的场景是很模糊的。但是在梦的工作过程中,在积极想象中,梦的场景可以重建。

在一个来访者的梦中,她经常会梦到回家,但是都是在晚上,所以几次的梦中都是除了害怕没有别的感受,也没看到有什么场景。在一段时间之后,有一次她的梦终于有了变化:好像是在白天回家了,她知道在路上,但是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别的了。

在释梦过程中,她回到梦中,我让她慢慢地去体会脚下的感觉,踩着路面的感觉。她就说:“我在走......走了一段路之后,好像是转了一个弯,这时候我觉得我脚下踩的是雪......在做梦的时候,我怎么不注意我梦里有雪啊?”她一下子从梦中出来了。

放松下来,然后重新回到梦中,她感觉自己像是走在不太高的山路上,山上有雪,似乎有太阳了,雪在融化中,能看到路边的野草根部长出了绿芽......

这个很显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命萌动生长的场景:有了太阳的温暖,雪开始融化,小草发芽,而且要回家的不太高的山坡和一个个清晰的脚印,都在展现一个经历过寒冬的心理的转折点。这也正说明,她走在回归自己的路上,也开始和自己的原生家庭保持链接,看似孤单一人,但是暖暖的阳光会让人温暖而充满希望,小草也开始发芽,雪在阳光下开始融化,并成为滋养......

这就是在当下梦者体会和感受中自然而然的进行的场景的重建。也正如我们大家所熟知求雨者的故事,这和释梦其实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梦者内心的安全感建立了,安宁下来了,内心自我的疗愈能力启动了,也就可能建立一个符合当下自己需要的内在心理空间,找到疗愈自己内在的能量和资源。

附:《求雨者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的农村,当地的居民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于是派人到远处请来求雨者。求雨者到来之后,他发现整个村子混乱不堪,牲畜濒临渴死,农作物枯萎。村子里的人也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个个浮躁不安。村民们围着他,急切地要看他如何求雨。

他说:请在村头给我一间茅屋,还有三天的时间,任何人都不要打搅我。就这样,求雨者进了他的小屋,而村民们等待着。等到第四天早晨,天果然开始下雨,求雨者从那茅屋走了出来。

村民们不约而同地问他:“你是如何办到的呢?”

“哦,这很简单。”他说:“我什么也没有做。

村民们说:“你看啊!天已经下雨了。这怎么可能呢!”

求雨者解释道:“我本来已习惯于风调雨顺自然和谐的生活。当我来到你们的村子,却感到混乱与不安,这里的生活节奏已经失调,远离了自然之道。而我也受其影响,心神不定,失去了本来的和谐。这样我又能做什么呢?于是,我要有一个安静的处所来调整身心,重新恢复与道的联系。而当我恢复了自然与和谐的时候,有了这种转变和调整,有了合乎自然的心境与状态,我们失去的雨也就回来了。”

梦见加桌子

茉莉拍摄于2018年春

以上说的是梦中场景的重建。随着我们个人成长的进行和变化,我们的梦也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变//www.58yuanyou.com化,这和沙盘是一样的,一系列的沙盘下来,会有不断地变化在里面。梦也是一样的,不单单是梦中的意象在变化,场景也会随着梦者的心境而发生变化和转变。

下面是我的梦:我梦到我们全家在海边游玩,我下海游泳了,潜水比较深,我救了一只被渔网网住了的小海豚。它似乎很知道感恩,在我走的时候用额头碰碰我表示感谢。可能是救小海豚耽误了一些时间,回去的船已经没有了,这时有人指着前面说:“那里有路啊,我们从那里回去就行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田边的一条路,还挺宽敞的。走过去,看到路边开有各色各样的小花,我知道从这里走过去就到家了。

这个梦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其实我自己知道,那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原来在我梦中出现过很多次,每次无论是什么梦的内容,和谁一起从那里过,我都是充满恐惧的,而且很少有白天,几乎都是模糊不清的。而在这次的梦里还是这个地方,却没有了恐惧,时间也换到了白天,整个场景给我的感觉的安全而又愉悦的。

为什么以前梦中多次梦到这个地方,会这么恐惧呢?因为我小时候的记忆,在这里看过很多次埋葬人的场面,这个地方有也很多的坟地,平时人们也不大愿意从这里路过。所以在我心里,这就是一个死亡之地,对死亡的恐惧只要一出来,我就会梦到这个场景。但在这次的梦中,我潜入海中救了一只被渔网困住的小海豚,这也似乎在说,我解救了那个被死亡恐惧困住了的自己,所以回家路过那个地方不再害怕,甚至看到了路边开满小花。

场景的转化在很多的梦者梦中都会出现,在个人体验、个人分析或者自我www.58yuanyou.com的成长到了一定阶段,疗愈和转变在梦中尤为明显。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也包括大家)已经成长很好了,不需要再成长了。这些变化也仅仅是一个阶段而已,我们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在个体化的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是我们刻意去努力就能一下子升华到一个高度。

我常常说:“水到渠自成。”我们由心顺着自己的速度慢慢向前走。很多时候,慢就是快。这样就可能、也可以渐渐地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疗愈自己,回归自己。

梦见加桌子

茉莉拍摄于2018年初夏

好了,今天的微课主要内容大致就讲到这里了,没有很多的理论,我更多的时候喜欢用实例来表达和说原由网明,所以今天的内容包含了不少的梦例。梦者的梦例我已经经过了对方的同意,我的梦我也经过了自己的同意,因为梦例比较多,所以希望大家也尊重梦者和我,在没有经过允许情况下,请不要将任何梦例引用到任何地方。

另外我想要提醒一下大家,说一点看似和今天的微课主题没有太大关系的内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经历,成长的节奏和速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快有慢,有喜悦也有痛苦;我们都知道释梦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条捷径,所以在面对来访者、梦者的梦,要小心、尊重梦者成长的节拍,不要为了释梦而释梦。

换句不太好听的话说,就是:不要为了证明自己能解开一个梦而不顾梦者在此刻当下能不能接受,而鲁莽打开梦者情结和创伤,尤其是在单次释梦中。因为这样打开的话,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助梦者缝合伤口,梦者会感觉很痛苦,这样的话,很多时候就像拔苗助长,害多益少。

若是在释梦过程中或者咨询过程中,你作为释梦师、咨询师一直是站在主导位置频频出手去引导梦者、来访者,那可以自我觉察一下:这是自己的需要,还是梦者、来访者当下的需要?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咨询中、工作梦的过程中时常有的心态,要聊的话估计也可以做一个话题专门来说一下了。若是以后有机会,可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个释梦的方法是完全行得通的;也不是所有的梦都可以、都需要被解出来的。对于在成长中的我们而言,对梦的体会和感受比梦的普遍象征意义重要,释梦的过程远比结果重要。无论是象征也好,场景也罢,你越执着于梦的答案,反而有可能距离梦的真意越远。当你静下心来不再执着的时候,反而可能会更多的听到梦在说什么。

我依然很喜欢庄子的一句话:“先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其实在我们和梦相伴成长的时间也是这样的,先有觉再有梦,就是:我们先有觉察了,可以觉察了,到了这个点能够去觉察了,才可能回到梦中去,让自己重新置身于梦中的场景中去,去感受和体会梦中的人物、事物、故事情节,才能真正贴近梦境,“听到”梦在告诉我们什么。

好了,今天的微课到这儿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点击一下蓝色题目进行跳转阅读:

作者简介

梦见加桌子

张芸微(茉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心理分析学会(IAAP)北京发展小组成员,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会员。主攻分析心理学,擅长荣格式释梦、沙盘游戏、绘画分析、OH牌及婚姻、亲子、个人成长等咨询。

接受个人分析两年以上并继续进行中。

咨询理念:真诚做贴心的陪伴者。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作者精心创作,欢迎转发、分享链接。转载、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任何媒体及个人若想使用本公众号文章,敬请先联系管理员茉莉微信molimoli1202 。愿彼此尊重,共同成长。谢谢啦!

我们

齐亚玲释梦Q群523581732:现场视频互动式释梦。

荣格式释梦Q群534195776: 现场视频荣格派释梦、读书、《梦中的象征》系列讲座。

齐亚玲读书讨论群479207020: 每周一至周五公益读书活动。

齐亚玲团体成长微信群:入群请先加茉莉molimoli1202,留言:加入齐亚玲团体成长群。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梦见加桌子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jiemeng/4736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