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怎么样

引言:今日【书画论坛】非常荣幸的采访了书法大家赵云龙老师,在此感谢赵老百忙之中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他跟我们分享了他学书道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对于书法爱好者和初学者来说非常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赵老在笔坛耕耘了几十年,历经磨练,作品颇丰,是一位值得学习、值得崇拜的老前辈。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1956年生,字旨藏,斋号静云堂,本科学历。祖籍山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沈名家讲坛特聘教授,中国炎黄书画协会特邀顾问。中国现代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主席。

书作入选《首届、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中外草书展览》、《中韩书法交流展》《当代书法精品展》、《中国近现代书法大展》、《中日破体国际书法大展》、《第二届海内外书画精品展》、《第九届国际美术大展》、《庆祝建党八十周年中国书画家精品赴海外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历史博物馆、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各种展出百余次。作品被北京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香港收藏轩画廊、广西北海博物馆、华侨文化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纪念馆、艺术团体、碑林、碑廊收藏刻碑百余件。

|与赵云龙老师对话实录|

小书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法的呢?

赵云龙:我是7岁的时候在外祖父的影响下开始跟他老人家学习书法的。刚开始也就只是拿笔写一写,启蒙的时候也不懂,对书法没有什么感觉,就感觉挺好玩的,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才正经的每天都在用功。

逐渐地通过这么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使我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艺术这五种书体,每一种书体的演变、变化,它都是相辅相成的。从篆、隶、楷、行、草这么五体过来,我从开始接触毛笔,到逐渐接触这五种字体,渐渐地对书法有了认识。当时外祖父年事已高,有时候也不在一块住,我就定期的写好上他那儿去请教,就是这么个学习过程。

小书童:您小时候最先从哪种书体入手的?

赵云龙:当年外祖父经过文革以后,各种字帖被四旧操了,他就剩了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我就从《玄秘塔》一笔一划开始的。当时我记得外祖父跟我说,好帖都没啦。《玄秘塔》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但你要是真正学书法的话,要有颜鲁公(颜真卿)的帖就更好,当时没有啊,没有办法我就写那个《玄秘塔》。

到了二十几岁,七几年的时候,我能买到帖了。我就开始临颜真卿的,在颜真卿的帖上我下功夫很多,从《勤礼碑》入手,到《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告身帖》、《李玄》等写了很多很多。

小书童:每一种书体的学习时间您是怎么分配的?

赵云龙:我这个人吧,就贪婪,我看哪一本帖都喜欢,一直是轮回式学习方法,当时也不太懂书法理论。记得外祖父告诉我,学书不能光写一种书体,首先要从静态书法入手。所谓静态书体,也就是楷书,隶书和篆书。首先要把握笔法,结构,用墨,字法,要体会出每一种字体的不同处和它的相同处,要琢磨出这些,就记得外祖父告诉我这些。外祖父看我什么都想比划,他当时也很吃惊,他就说你最好是一样一样来,我就不听他的,我就是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我都是轮着来的。所以,我整个都是循环式学习方法。

历史上有个王铎,一天临帖,一天创作。我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我就也开始用这种办法,今天临摹,明天创作。后阶段我就采取突击的方式,这一个月重点学楷,下一个月重点学隶,再下一个月重点学篆。就这样在学书的道路上,循环式的螺旋式的学习方法。

每一种书体,每一种风格我都喜欢。就好比一桌菜,我喜欢多样菜,我不喜欢单一的菜一样,当然了,这个需要胃口好。我记得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辽沈地区有好多老先生就跟我说,唉呀,小赵,你也不怕学杂了,怎么这么写字啊,怎么什么都写啊,我说我都喜欢。

我喜欢楷书,喜欢北魏,北魏这个大系列的我都喜欢。比如说《张猛龙》、《张黑女》等等;还有龙门系列的《龙门系列二十品》我都喜欢,还有墓志铭系列。我外祖父说,要想写好北魏,北魏从哪儿来的,你要知道,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我马上开始学隶书,学隶书我是从《曹全碑》入手,然后到《礼器碑》、《乙瑛碑》、《华山碑》;后来我又学了方笔,写了《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最后我又落到了隶书的“三颂”上,《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

隶书练完了,我就开始写小行书,因为先熟悉字态,连法,笔意。在学习小行书的时候,要追求用笔的精道,字型得把握住,体会用笔的气韵贯通的过程,一定要把握笔划的微妙变化。里面有动态,以实转为主,动态当中,还得有静态。

小行书我从二王入手,王羲之的《圣教序》,王羲之的传本墨迹,王羲之的《兰亭序》,然后我又往下学了赵孟頫的行书等等。然后我又开始学小草书,学小草书我是从智勇《千字文》入手,然后又学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后来又学王羲之的《十七帖》。小草完事儿了,我又开始学大草,大草我是从张旭,怀素开始的,之后又学了宋代的黄山谷,还有清代的王铎,我就学这些书家比较多。

小书童:小楷有花时间去练吗?

赵云龙:小楷我基本没有去练,换个笔就会了,所以我觉得小楷不要单独拿出几十年去学它。只要你中楷写得好,比如说王羲之这个类型的楷书,《黄庭经》、《乐毅论》、《佛遗教经》等等,这些中楷写得非常棒,换个笔小楷就出来了,小楷我从来不练,这就是我的体验。中楷写得特别到位,小楷不费劲。

小书童:篆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练的呢?

赵云龙:篆书我是在二十多岁开始学的,因为我是二十二岁那年学篆刻,当时我就知道,学篆刻必须要会写篆字,篆书就是铁笔书,你不会篆书,篆法你就不通,所以我就开始去接触篆书了。篆书我没有从秦代入手,而是从清代入手再上溯。清代从邓石如啊,吴昌硕,吴让之这些人开始的,然后上至赵之谦,然后我又上溯学了大篆,《散氏盘》、《毛公鼎》等等。然后我又临了秦代的几个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等。

我凡是买了的帖,没有不写的,这就是我的性格特点。但是到了四十几岁,我准备要出我自己风格的时候,我开始精选了。每一种字体我精选了多少本帖,开始认真的、反复的研习,这时候有重点了,我要琢磨我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味道。纵向取法,继承古代优秀书家的经典字帖。横向取意,横向我就看我所变的风格跟我周围当代的书家会不会撞车,我要规避这些。所以说从四十几岁一直到现在,我创自己字体的特点和风格的时候,这个过程是最累最难也最苦的时候。直到现在每种书体都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小书童:您现在每天在练字方面花多少时间?

赵云龙:每天至少一个小时以上。近二十年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现在每天除了写字,剩下的时间就是读书,一是读书法论,二是读书法史,然后读文学,读诗词,读散文等。

小书童:您觉得学书法是从硬笔开始还是毛笔开始学比较好呢?

赵云龙:真正想把字写好,我觉得还是学毛笔比较好,毛笔写好了,就换个笔而已,毛笔它是软的,软的你都能掌握,硬笔就不费劲了,硬笔说白了就是写毛笔的骨架,硬笔它缺肉,是骨架。毛笔它是有血有肉有骨的。所以说你要是真正想把字写好,为什么你非得拿硬笔去学呢,会毛笔,就俩都会了嘛。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网络技术的流通,有一个好处,我们见识是多了,但还有一个坏处,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所以对我们初学者来讲,这就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来点化和指路。

每个人不一样,所以书法教学它是艺术教学,绝不能全班一律,统一模式。统一化模式只能是搞艺术理论、书法史、文学史这些教学。书法教学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手感,手法,性情它是不一样的,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学书要找到你最适合的、最喜欢的,最适合你性情和手感的,你的进步就是最快的。但有一个原则不能丢,一定要先静态,再动态。往往有些初学者,他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他就容易迷茫。

学书要像攻山头一样一个一个的去攻,一步一步来,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别着急,高楼万丈平地起,一定把基本功,地基打好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地基还没打稳呢,就跑了,就写行草了,重心失调,笔力不对,重心散乱,线条多了等等,这些因素太多了。他不注重细腻,恰恰这个细腻的关注度上正体现了一个高度。因为笔法它是微妙变化的,比如说楷书,它是直观的变化,撇由粗到细,捺由细到粗。隶书它是微观的变化,艺术它要注重内涵,如长江黄河水飞流的、流走的感觉,现在很多人还没有悟出来呢。用笔的方法,力道,神韵怎么来,这需要有一段体悟过程。

小书童:您觉得学书法是一个字一个字吃透好还是通临比较好?

赵云龙:要一步一步来,比如说,从楷书来,你今天接触几个笔划,你接触了横竖,你就能写好横竖这样简单的字,把八法先通览一下。永字八字只是古代人用一个“永”字来代替,刚好这一个永字里面用那八法能勉强的带出来,但是它不全。永字八法你就是写一辈子也不会写书法,那个是不科学的。但是古人为了浓缩这一点,把永字八法给提出来了,当然也有它进步积极的一面。

我的经验是如果这个人从基本笔划练起,要比通临进步快得多。比如说你把横和竖练了,你就能写横和竖这样的字,比如说“上、石、土、四、”这样的字。横分长短,长短的变化要分清,每一个法度你都要记在心里,然后是横折、撇捺,往里添字,然后再通临。我们很多年轻人也好,成年人也好,上来就通临,你上来就通临,你接受不了。你是临完了,把这些字写了,比如说你写二十个字,但这二十个字没一个字写对,一看都qXDxdL有矛盾,都不到位,我不建议那样学法,这是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来的。要一步一步来,但是速度快慢,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智慧,聪明才智不一样,一个高明的老师教学生的时候就要考虑,他进入得快,那你就给他快进度,他接受得慢,你就得给他慢进度。

小书童:小孩和成人的学习方法一样吗?

赵云龙:小孩跟成人不一样,小孩容易坐不住,不能太过于呆板机械,要给他放松一点,严格的训练一段,再给他放松一段。但成年人就不允许了,因为成年人已经乱写字这么多年了,你原来的手感,结字根本就不对,都沾染了一些习惯和错误的东西,都要改掉,把你原来的手法都去掉,一张白纸是最好的。

小书童:学书法从篆书开始学好吗?

赵云龙:也不是不可以,篆书产生于什么年代,篆书从秦以前都叫古文字。我们文字先有甲古文,然后是金文,为什么叫金文啊,因为它都是青铜器上的字。所以从属性上来讲,它叫金文,也叫大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一个国家一个特点,样式繁多,有的散有的紧。那我的理解呢,学篆先从小篆来,小篆比较规矩,但篆书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识篆。因为离我们年代久远,识篆和记篆都不容易,那么就要学一些文字学,所以篆书就难在这。

小孩子不适合从篆书开始学,小孩子只会依葫芦画瓢,教小孩从篆书开始学的,到最后还得回来,最多会那么几幅字,为了应付家长和参赛,会那么几幅字,你给他一篇长文翻译,他会不,那才能考察他真会还是假会。书法最难记的书体就是两种书体,一个是篆,一个是草,得真正掌握,把理法掌握,把笔法掌握这是最难的。小孩子这方面他不够。

在大学里,篆书是专门的一门课。古文字学啊,它是一门学科,通古法,通篆法这是很难的,你照猫画虎,东拼西凑那是不行的。有很多字里面它不是那么写的,比如说商店的“店”,是一个“广”字加一个“占”字,但篆书必须写成“土”加一个占领的“占”;比如说晴天的“晴”,是一个“日”字加一个“青”字,篆书必须写成“夕”和“生”方为“晴”。现在很多篆书作品里面错字连篇,因为他不通文字学,有很多作品,包括印刷出版都有,篆书难在识篆,草书难在识草上。

孙过庭《书谱》里讲:篆当婉而通欲精而密,草贵而畅,章务检而变。所以我们学书,一是要符合规律,二是要适合自己,循序渐进,别上手就说这帖好,这帖大伙儿都学,我也学。这个帖好不见得适合你,就好比学微积分,我才小学一年级就学微积分,你能接受吗?所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跟你的水平,你的理解来逐渐的增加难度,别上来就特难,特难你也学不会,只不过是临时的依葫芦画瓢,画那么几个字而已。所以我的教学思想就是打基本功,基本功打好,你才有更大的空间,能往前发展的空间,打好底子,将来好发展。

小书童:学书法是先广临还是先一门深入?

赵云龙:这个不一定。我的教学经验是,如果他的手感好,一点就透,就是通常所说的原由网有灵气,干啥像啥这样的孩子。你用一个方法去要求他,就是在压抑他的个性,你可以放着胆子教他,有的孩子,一个还写不好呢,你得一个一个抠着来,不一样,因人而异。刚开始一门深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把底子打一打。坏处就是压抑初学者,也容易造成他厌倦。因为书法在初学这几年的阶段,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初学者还不能体会到文字内在的美感,运笔的流畅和节奏感,体验不到这个高度,他们都是机械呆板的去写字。所以这个时候你怎么把他的兴趣调动起来,还不失偏颇的把他引上道,这才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小书童:您在今后的书法道路上还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吗?

赵云龙:下一步我就想如何发挥我现有这五种书体的的特点,为弘扬咱们中国传统艺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对近些年来社会有浮躁的现象,有很多人不踏踏实实的临帖学习,就去搞所谓的创作,我体会书法艺术它主要是以继承、以法为先,然后以抒情的形式表情表意,必须以法为先,离开了法,它就失去了书法的意义。充其量就是拿毛笔写汉字了,中国人谁不会写汉字。所以我看到现在很多人不是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去挖掘、去继承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经典古籍,就急于求成去变法了。所谓的我创作了,但你创作的不伦不类,所以说我对这个非常反感。

近二十年我基本就沉下来也不参加什么活动,就是搞我自己的创作,一定要沉下来,耐得住寂寞,要心静如水,这样才能把书法学好。有些人还没有临几本帖,还没有临好,还没有掌握好,就到处写,到处跑,我觉得这个不好。书法艺术它一定要我们真真切切的先把古代的优秀经典传承下来,然后才发挥你自己的个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表现出你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语言,这是最重要的,不要急于求成,急于表演、原由网走穴。尤其我们现在新闻,媒介,报刊上刊登的,有些根本就不是书法,根本就是拿着毛笔写中国字的杂耍。这个既耽误了我们青年一代,又误导了我们的初学者,非常不好。

现在是电脑时代,尤其是现在年轻人提笔忘字,尤其是7080后,到90后这代年轻人,很多人都不怎么写字了,养成了不动笔的习惯,提笔就忘字。所以我们要逐渐把这些人引导过来,要知道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独特的立于民族世界之林的艺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尤其是我们的文字,所谓“文字一出,天地震荡,鬼神齐哭”,只有中国文字才能代表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没有文字哪来的文化。

我们中国文字是由六书原理形成的,象形,指事、转注、假借、会意、形声。那么这六书的原理它是区别于国外符号的文字。我们的字,既有音,又有形,还有这么多书体。虽然表面看是五大类书体,每类又有众多风格和流派,异彩纷呈。那么,形这么美,还有意,还有艺术,所以我们的文字是形音意全俱。世界上惟独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我们聪明的老祖宗把文字创造得这么有价值。

学书法这么多年我还有一个最大的体验,学书表面看是写字,实际上是舞文弄墨。你写的内容是什么,内容里边是文化知识,陶冶你,滋养着你,滋养着学书者。这种文字,这种文学,这种静态的艺术潜移默化的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又提高我们的文化品味。你看它的内容,都是文章、诗词歌赋、评剧等,都是非常的正能量,促进我们人类向前发展,提高我们内在的修养,通过学习还能锻炼我们坚韧向上的毅力。我们把时间投入到这方面的时候,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种提升。所以我觉得书法艺术太好了。

从幼时的不懂,到拿笔墨这么多年,我感觉书法是一种静中有乐感,这种乐感,这种美感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灵魂。书法艺术绝对不能断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人的手里边。我们中华民族这么好一个国粹,排第一位的国粹,怎么能把它丢掉,这个很重要。尤其我当老师出身,有时候学生一闹,我说外语多少个字母,这些学生都知道26个,我说中国的楷书有几种笔法,知道的寥寥无几,这是很不好的。

现在我们国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正提倡文化兴国,现在国家在重视这个事了,尤其在两会期间,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主席,他倡导的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还有那么多委员签名。我们党中央习主席和他夫人也在国际重大外交场合拿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在和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和分享。所以我想,书法艺术在将来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的逐渐喜欢,一定会发扬光大原由网我们应该把它做好,学习好,传承好,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小书童:非常感谢您的分享和对学书者的建议

赵云龙:你练习的书法也可以发给我看看,给你指导指导。

小书童:太感谢赵老师了,真是我的荣幸啊!

|赵云龙书法作品赏析|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赵云龙怎么样

—END—

书画论坛◎与你分享

后序:

15190233202

本群自建立以来成功邀请到很多名家入群,现有:常树森,吴映强,黄今,路雨年,刘继彪,王申勇,李喆,陈东山,肖伟,鲁双喜,贾国英,佘焕晟,单言芳,鲜小云,邢诚爱,陈军,吕大江,高殿霞,卢立元,徐鸿义,晏彩瑜,李明,姚志臣,王侠力,冯增木,赵巨耀,李联起,徐宏清,郑胜德,白占荣,邵健,高喜占,张启兰,肖彦卿,郑路迅,范军辉,王彦志,赵云龙,宗新民,王四贝,赵小石,戴培诚,王树祥,卢承豪,杨文学,冯占奎,袁真,仰时国,宋晋,林永龙,冯永辉,吴娟玲,孙云霖,郑玲玲,丁建国,陈拥军,严华,周连刚,赵巨耀,赵桂明,蒋伟民,葛强,齐士方,王彪,田凯,王亚新,王月松,张文旗,王重兴,陈春生,徐文略,郝建武,刘元模,吴孔庭,宋俊琛,康以维,李凤龙,袁宏楷,赵克俭,李赞峰,冯随兴,张大川,姜波,宏树檀,孙爱琴,楚月娟,黄蕾,李海艳,王燕飞,殷明尚,刘明烈,赵桂明,刘华峰,高世峰,边永会,马瑞波,刘雪强,李保山,赵开新,吴楚天,吕丽娜,唐再辉,王喜堂,郭龙飞,高隆正,赵崇庆,吕国亮,钱玲萍,李永刚,李关亮,邓高健,张瑞,刘木龙,李长城,李仙儿,崔学超,刘华锋,温海龙,冯永辉,张文旗,于金英,王洪超,杜雕楼,左石,胡爱民,徐金敏,李雅菲,汪丽霞,张瑞,韩现忠,刘汉斌,张明辉,宋晋,段连芝,孙志刚,沈海清,党文军,张洪春,窦凤展,展增荣,项武英,刘备战,于金英,王本杰,周瑞青,李占军,高峰辉,刘景双,李世成,刘一骏,刘家生,张韫韬,王子维,姜彦,刘素玲,李亚飞,赵国辉,孙锡之,赵国辉,刘弘铭,王海轩,王振林,腾龙,赵星顺,任方程,三川,刘成生,宋庆辉,戈远,马丽,黄伟,葛军,张友粮,刘卫东,黄海勇,裴龙,沈文惠,张弓,唐慧纹,李玉春qXDxdL,李仙,王和,高银洪,刘月松,周艺烽,姜彦,齐勇军,赵维华,赵金明,王濂,杨清岭,李泱,吴玉荣,刘一如,黄少林,李明明,林永林,王晓萍,赵慧萍,任延仲,王文举,马建华,孙铭,王瑜,黄浩,等......

本群期待您的加入——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赵云龙怎么样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424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