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是什么意思

news是什么意思

news是什么意思

从news到“新闻”,从newspaper到“报纸”

——兼论近代新闻语词的衍变路径

以及话语实践

向芬 刘晓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传播系硕士生

陈寅恪言“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对于新闻学关键词“新闻”“报纸”的解释也是如此。

一、熟悉的陌生词——“新闻”

关于“新闻”,姚福申较早从词源上做出考辨。他认为,“新闻”一词始见于初唐人孙处玄所说的“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随着数据检索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将“新闻”一词的出现上溯至魏晋南北朝。梁代僧祐《弘明集》中,载有南朝宋人朱昭之的《难顾道士夷夏论》,其中提到“黩所先习,欣所新闻”。文中“新闻”一词,是“新近听到或发现”之义。这是目前所见“新闻”一词最早的出处。对于“新闻”语义的演变,有文章从思想史或语义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王樊逸从“佛教文献中的‘新闻’语义”以及“中国文学史上的‘新闻’用法”两方面拓展了“新闻”语义的内涵;李漫将“新闻”置于与习见、旧见、意见、异见、所见五个概念的对比关系中,建构出“新闻”概念的五个内涵及年代考证。

在古汉语中,“新闻”一词虽然习用已久,但是显然从未作为新闻学学科术语被使用。高名凯、刘正埮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中考证,现代汉语中“新闻”一词来自日语中的汉字“新闻”,而日语的“新闻”则来自英语的newspaper和thwww.58yuanyou.come Press。其有关“新闻”词源的考证并不准确,但却反映了诸多近代学科建立的普遍趋势——由日本将译介的西学再翻译引入中国。正如黄兴涛受到王汎森观点启发所说的,“若从‘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那些从西方传入、经由日本过渡的众多现代新学术科目整体的思想史意义,也就格外地凸现了出来。”

周光明认为“新闻学”这一名称创自日本人,时间当不晚于1899年,即使非松本君平首创,也是新创不久。根据现有材料,“新闻学”最早于1901年为中国方面所注意。1919年徐宝璜在《新闻学》自序中有言:“本书仍不完备,然对于新闻学之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之说明。”随着这本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的问世,可以认为“新闻”一词被正式纳入到学科领域,成为学科专业术语。

1833年郭士立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往往被视为中国本土报刊实践的肇始。经由“传教士办报——国人办报”的演化路径,到新闻学作为学科理论从日本译介而引起注意,直至国人的新闻学著作相继面世,这一过程整体上遵循由“术”到“学”的路线。而“新闻”一词,基本上也随着这一过程成为学科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这种衍变路径看似平滑,也具有史料上的可证性,但仍囿于“不管是对‘新闻’词源还是语义的考证,都只是从学科建立的既成事实出发而进行的逆推”这一思维定式。此外,由于忽略了“新闻”一词在近代新闻学科建立过程中的古今对接与中外转化,从而使得有关“新闻”一词考证的历史建构过程不够完整。

二、译介的“新闻”:从news到“新闻”,从newspaper到“新闻纸”

追根溯源,有关“新闻”一词的古今对接,还需从19世纪初传教士马礼逊身上找寻线索。

马礼逊自1808年开始编译《华英字典》,先后于1819年、1820年和1823年印行三部六卷。这部马礼逊尽15年心力完成的汉英、英汉辞书,被以后编撰辞书的传教士奉作“圭臬”。在《华英字典》中,马礼逊从古汉语中选择了“新闻、消息、信息”等词语对译news一词,并被卫三畏、麦都思、罗存德等人沿用。由此一来,news与“新闻”开始建立起了稳定的对译关系。

对于newspaper与“新闻纸”的对译,马西尼认为:“此词作为英语newspaper的仿译词,始见于叶钟进《英吉利国夷情记略》(1834)一文。此文收于Haiguo Tuzhi(第1893页)”。其实,无论是叶钟进的记略还是《海国图志》中的记载,对于newspaper的译用,最早都来自于以马礼逊《华英字典》为代表的传教士的翻译与使用。马礼逊将newspaper对译为“京报、京抄、辕门抄”,后来出现卫三畏、罗存德等人厘定的“新闻篇”“新闻纸”等词。早期传教士在编撰中对newspaper做了如下对译:

news是什么意思

对此,大致可以从时间轴线上梳理如下:马礼逊最早将news与“新闻”对译,并将newspaper与gazette、京报等对译,郭士立则将newspaper与“新闻纸”互译,并将“新闻”“新闻纸”有关词语引入报刊实践领域,促成了这些词语的使用与传播。在其后传教士编撰的词典中,出现了newspaper与新闻纸、新闻篇、邸报、京报、邸抄等对译混用的现象。这一时期,newspaper的指称之物主要集中于古代“邸报”一类,暂时还没有衍生出现代“报纸”的含义。

三、互译:不仅是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刘禾研究近代中西语言的翻译行为时发现:“中国现代的思想传统就肇始于翻译、改写、挪用以及其他与西方相关的跨语际实践。”

news与“新闻”的对译关系,近两百年来鲜有变化,也正是这一翻译,悄然完成了词语的古今对接与中外转化,展示了近代新闻思想与观念的跨语际实践。针对news与“新闻”、newspaper与“新闻纸”互译中的跨语际实践需要回答以下问题:马礼逊等传教士是怎样通过翻译,来使用包括“新闻”及“京报”等在内的一系列语词的?这些语词和以往相关字词有何关联?如何将其与中西方不同背景下的传播实践联系起来?如此互译背后的社会观念语境是怎样的?这些语词的互译与变化对中国新闻观念的演化具有什么意义?

马礼逊或许没有观照过这些问题,而后人由于对news与“新闻”、newspaper与“新闻纸”的互译习以为常,也在“熟视”之中常常“无睹”上述问题。不经意间,news与“新闻”、newspaper与“新闻纸”这些概念,仿佛瞬间跨越了中西文化观念的种种障碍,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语际之间的互译被赋予一种不证自明的合理性,带有一种“本来理应如此”的意味。

然而,不同语言的互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等值般存在,穿越不同语言的边界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学或者翻译学的问题,而需要引向思想、文化乃至社会层面,从动态和跨文化中去认知其中的历史关联。

(一)翻译的政治:夷夏之辨、礼仪之争与适应性策略

早在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为近代天主教入华揭开序幕。当中西相遇甚至相冲之时,源自历史传统中的“夷夏之辨”自然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和判断西方的现成尺度。“来自欧洲的商人、教士、使节已经带着他们那个世界的产品和知识从地理范围进入了中国,然而历史和视野成为另一种界限,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世界始终难以进入盛世帝王的思想范围。这是一种深刻的矛盾。”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朝廷间“礼仪之争”的博弈持续了几百年,最终形成所谓“利玛窦规矩”,而其核心在于顺应中国文化传统。

1805年2月23日,马礼逊在日记中写道:“我还花费精力研究了‘礼仪之争’。”马礼逊初到中国时,在全面禁教的政治环境中行事谨慎,希望逐渐融入中国的政治与文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中国丛报》,定期有栏目刊登译介“京报”以及摘译自“京报”的英译文本。在1838年8月第7卷第4期《中国丛报》中,马礼逊发表《“京报”要闻分析》指出:“规范而仔细地阅读‘京报’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清廷的政策和国家机器之运作。”

进入19世纪,英美国家逐步奠定其现代报业基础,相较之下京报等中国“报纸”显得落后,然而在《华英字典》第一部中,马礼逊还是将gazette、newspaper与京报、邸报等词对应起来。可以说,适应性传教策略、马礼逊与其他阶层人士的交往,这些因素促使马礼逊选择“新闻”“京报”与news、newspaper对译。

(二)巧妙而又微妙:词与物的对应关系

通过news与“新闻”、newspaper与“京报”等的互译,马礼逊等传教士把newspaper所承载的意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语境建立了巧妙并且微妙的联系。

这种巧妙,体现在这些互译自然地将news、newspaper纳入中国传统的政治话语体系和文人士大夫的认知语境,尽力实现中西文化的转化。这种微妙,体现在这些互译以微小的、极容易被忽略的,而且时常借由文化互动的表象,让文人士大夫乃至统治阶层接受。在互译过程中,传教士们表面是在把握不同语词的对应关系,实际却是在对方的政治话语中通过语词使用、翻译等,生成隐蔽且有利于自己政治与文化实践目的“合法意义”。郭士立在一封写给美国劝世书会的信中写道:

在文字风格上,我们必须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倘若是一本向中国人传达思想意识的译著,最好的方法是将所要传达的思想意识通过中国人的表述模式表达出来。否则,这些翻译文字只是一堆亦英亦中的术语。

对于新闻传播活动而言,“中国人的表述模式”就是京报、邸报等词与物的对应关系,而newspaper所代表的“思想意识”,通过“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京报、邸报等表征出来,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办法”。

(三)附会: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按照列文森的观点,西方事物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被证明既是“真的”,又是“自己的”,就很难为国人所接受。“真的”是评价某一事物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标准;“自己的”是评价某一事物为中国所具备的标准。传教士运用以古证今的办法向士大夫介绍西方事物,的确是必要而且有效的。从newspaper到京报、邸报的翻译就是这种附会方法的力证。

马礼逊、卫三畏、麦都思、罗存德等一批词典编撰者,在对译之中透露出了他们编译词典的技巧:一是表述的本土化。选用中国传统早已有之的事物,建立起词与物的对应关系;二是词群丰富。每一个英文的对译后,都罗列了他们理解范围内存在的所有可能的义项。不过,从newspaper来看,这样做虽然有助于读者的理解,但也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newspaper与京报本身存在的区别。

一般而言,词典均被作为权威性的可靠工具来使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马礼逊等人的词典,对于词语等值关系的翻译具有初始性质,人们首先接受了它,并随着广泛使用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即使词语间的对等关系在后来看来并不全然准确,但是改变它已经显得无能无力了——newspaper与报纸的互译,正好能说明这个问题。

四、“新的标准”的崛起:从newspaper到“新闻纸——新报——报纸”

如前所述,newspaper这一词语先同“京报”建立起联系,进而产生了“新闻纸”这一意项。如今,“新闻纸”主要指“报纸书籍的主要用纸”,早已丧失了19世纪初被赋予的意涵。为什么“新闻纸”在词语的竞用中,发生了悄无声息的意义变化呢?

(一)从“新闻纸”到“新报”“报纸”的过渡与竞用

1839年3月林则徐赴粤就任之后,“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又购其新闻纸。”他对新闻纸的看法是:“又有夷人刊印之新闻纸,每七日一礼拜后,即行刷出,系将广东事传至该国,并将该国事传至广东,彼此互相知照,即内地之塘报也。”这里,林则徐是将新闻纸视为“内地之塘报”。另据《清实录》“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中“购得新闻纸实在情形等语”“探闻夷情坚欲进京一折,并钞录新闻纸呈览”等记载,可知马礼逊和郭士立等人在对译newspaper时选取的对译词,基本是为统治阶级和士大夫所接受的。

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放弃“朝贡体系”“天下体系”,逐渐适应与接纳列强的“现代世界体系”,同时,newspaper脱离了其附会的京报、邸报,新闻传播的特性逐渐显现。然而,脱离京报、邸报的“新闻纸”一词对于天朝上国的中国文人来说,显得陌生而突兀,于是“新报”应运而生。“在报名中嵌上一个‘新’字,与中国原有的邸报划清界线”,堪称中国新闻史和新闻思想史上的一个开天辟地之举。“新报”一诞生,就得以广泛使用,1854年,美国传教士马高温创办《中外新报》,在该刊中“新报”一词既作为报刊刊名,也意指西式报刊。《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至1872年8月更名为《教会新报》之前,“新报”在文中出现的次数达86次,“新闻纸”15次,而“报纸”则未曾出现过(见表2)。

news是什么意思

19世纪70至90年代,以“新报”为刊名的报刊有15种,占当时总报刊数的五分之一。在官方文书和民间报刊中,“新报”与“新闻纸”常常交替使用。在花之安《新闻纸论》一文中,“新闻纸”与“新报”分别出现15次和36次,他认为:“盖溯西国新报之始,从俗而言之则曰新闻纸,其实言新报则较妥。”可见,他属意用“新报”来泛指西式报刊。值得一提的是,“新报”这一现象,与熊月之所言晚清社会心理之变(夷学——西学——新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是在此混用时期,“报纸”这一用语也出现了。据考证,“报纸”一词始见于1873年。此后,“报纸”与“新闻纸”“新报”也经常混用。维新变法期间出现“第www.58yuanyou.com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报纸”这个名称也逐渐流行起来,“新闻纸”“新报”则逐渐被冷落。

(二)走向变革与保持传统的双重趋向

“新名词一旦产生和流传,对于近代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还表现在它的构成形态本身所带有的某种现代取向的思维诱导性、价值倾向性、连锁反应性和不可逆性上。”“新闻纸”与“新报”“报纸”的竞用,看似只是词语的流行与衰落,但是这背后却隐藏着“对进步的回应”“对侵略的抵抗”等殖民话语。一次次词语交锋,不单是传教士如何构建词与物的问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也站在了中西文化交锋和政治博弈的场域之中。

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虽然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问题上,一味倚重“冲击-回应”之说,或是片面强调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内生性现代转化,都与历史实际不尽相符,但某种程uNEOYds度上说,此说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演变仍有一定解释力。如果说近代传教士报刊活动是来自西方冲击的话,那么国人创办报刊则是一种打破外报垄断地位的回应。可以说,从newspaper到“新闻纸”“新报”一直是传教士在主导,而“报纸”的出现、运用乃至流行,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自觉不自觉的一种回应。“报纸”在与“新闻纸”“新报”的竞用中,除却语言学的因素外,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保持传统”与“走向变革”的双重趋向。

“保持传统”体现在“报”的沿用上。“中国是通过使其帝国传统适应19世纪中叶的问题进入近代世界的,而不是放弃这一传统。”在报刊实践中沿用“报”字,既将近代中国报刊事业根植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稳固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又将报刊作用归结为“通上下、通民情”“有益于国事”。

“走向变革”则从报纸既没有沿用京报、邸报等称呼,也没有完全采用“新闻纸”“新报”这些名称,而是最终选用了“报纸”这一名词的衍变过程可见一斑,亦可从中国独立报人的成长、报纸的技术与形式渐趋西化、报刊观念的变革等方面略知一二。

在这一双重趋向中,士大夫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于自我、文化以及中国的重新认知。他们有选择地保持自身身份地位、文化传统的内核,但是也开始接触、理解、尊重他者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话。从news到“新闻”、从newspaper到“新闻纸”的衍变路径与话语实践,其实体现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宏观语境下近代新闻传播思想的嬗变轨迹,也折射着近代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之路。

五、互译的影响与意义

“翻译不是一次简单的转换,而是意义创作过程的继续,是意义在文本和社会话语的互相依存的网络中的循环”。对于近代新闻语词的考察,“不仅强调词义的历史源头及演变,而且强调历史的‘现在’风貌——现在意义、暗示与关系。”

从news到“新闻”,再到近代新闻学科的建立,“新闻”一词最终从古汉语的语义中凝结出了表征“事实”的义项。在报刊实践中,传教士采取附会、适应性策略,将其新闻观念深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影响了士大夫对于报刊功能的体认,此后一直将报刊视为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的辅助性工具。不过,这种语词的对译难免将newspaper在西方的某些意义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扭曲和变异,也造成后来有关“报”的词汇发展的不稳定现象,以及中国近代报刊思想、//www.58yuanyou.com观念的复杂嬗变。

另外,可以说,从newspaper翻译为“京抄”“邸报”开始,就已经为中国古代新闻实践融入现代新闻学体系预留了文化接点,也为“邸报是否是古代报纸”的争议埋下了伏笔。据此甚至可以推论,正是沿着这一翻译思路,使得以往对于古代报纸的考证,一开始就陷入“邸报考证”的路径依赖。但是,不管“从历史的兴趣开场,或早或迟渐渐伸展到现代”,还是“从现代的兴趣开场回到历史现场”,这些问题都应审慎对待,才有可//www.58yuanyou.com能建立更为严谨的学科话语。

详细请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6期。

news是什么意思

编辑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mediawatch@sohu.com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ID : meitiqianyan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news是什么意思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baike/3109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