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洞成语下一句

20世纪80年代,每到元宵佳节,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里热闹非凡,数以千计的灯谜被写在花花绿绿的纸上,悬挂在大厅内。猜灯谜活动开始后,大厅内人头攒动,有的三两成组,互相比赛猜谜底,有的独自作战,手拿小本记录着一个个答案,每隔十几分钟,工作人员就爬上长梯,轻轻拽悬挂在灯笼旁的红绳子,撕下一张谜语纸,回头朝人群一喊:“谜底猜出来了”……几十载转瞬即逝,那红、白、绿、粉、绿彩纸上的谜面已经换了又换,谜底也从“收音机”变成了“微信留言”,猜谜的人来了又去,变了一波又一波,然而猜谜的老情怀还在,白天到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猜灯谜赢奖品,晚上吃着汤圆、元宵庆祝团圆。

无底洞成语下一句

上世纪的灯谜会连续办三天,三千余vgveawdWwb人来猜谜

1980年,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一次灯谜会,灯谜会分三天,每天持续三小时,一原由网千个灯谜等待有缘人来找谜底。“一天都得有千八百人来参与,都觉得很新鲜,不管会不会都来凑个热闹。猜出来答案,兴奋得不得了。”69岁的姜文清是冰城“谜人”,对于当时的情景还记忆忧新。

对于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市民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每天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市民询问:“明天活动还有吗?”活动达到了空前的火爆效果,文化宫内的猜灯谜活动也开始被人们熟知起来。

猜谜得礼品,橡皮、格尺、铅笔一大把

1985年,猜灯谜非常时兴。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都会组建灯谜协会,平时互相切磋、出灯谜,学习猜灯谜知识。而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在每个周末都会在文化宫门前的室外场地,举行市民都可参与的猜灯谜活动。

姜文清是那里的常客,不一会儿就能猜出一个灯谜,他的手里总会攥着的一小把奖品。“2分钱一支的铅笔手里一大把,橡皮、小铁片刀、木头格尺统统收入囊中。”后来,姜文清也加入到哈尔滨文化宫灯谜研究组,后升级成哈尔滨市灯谜协会。在这里,姜文清结识到好友郭藩:“他对猜灯谜的造诣颇深,我们亦师亦友,在协会里共同进步。转眼间,协会已经从几十人增长到现在的200余人。”

无底洞成语下一句

灯谜一般都是“别解”,经常练技巧猜得快

采访中,姜文清给记者讲了一些竞猜规律。灯谜一般都是“别解”,比如“他去也,怎把心儿放”,“他”字中“去掉也”,就剩下“他”的左侧偏旁,“怎”字放弃掉“心”字,剩下的“零件”加在一起,就是谜底“作”;也有表示方位的谜语,比如“前前后后”,留下“前”的上半部分,留下“后”的后半部分,加在一起,就是谜面“豆”。方法有“加减”和“比喻”,有时还得通晓古今事件,才能猜出谜底。如果想“秒杀”灯谜,必须经常练习猜谜技巧,才能形成思维定式,在最短时间内猜出谜底。

无底洞成语下一句

说起灯谜会,工人文化宫余涛主任感慨良多,一路走来,也鉴证了灯谜陪伴老哈尔滨的成长,“猜灯谜看似只//www.58yuanyou.com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殊不知,其中的学问要求猜谜者博古通今。其实猜灯谜并没有什么诀窍,只能是多涉猎、多见识,摸索竞猜技巧。”对于每一次的灯谜会,工作人员都要付出极大的辛苦和努力,请专家出谜面、请书法家书写谜面,最终到谜底揭晓发放奖品,环环相扣。近年来,哈//www.58yuanyou.com尔滨工人文化宫也不断重视灯谜文化的发展,多次组织南方“谜友”到哈尔滨切磋,可以说,冰城灯谜文化也在厚积薄发。

在今年元宵节期间,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将通过公众号举行线上灯谜比赛。届时邀请广大灯谜爱好者参与答题。

元宵佳节,本报邀您猜灯谜

26日是元宵佳节,生活报邀请“谜人”姜文清老师出了10个灯谜,每名哈尔滨本地参与者可参加一次,每人限答1题,按竞猜先后顺序及准确率确定获奖名单,答题截止时间为26日24时,答对的读者将收到中奖回复,通知具体的领奖时间及地点。发送谜底时,请按照“姓名+灯谜序号+灯谜答案”进行回复。 具体灯谜如下:

1、高高兴兴迎新春(猜曲牌)

2、喜形于色(猜词牌)

3、拱手而别(猜六画字)

4、把持光盘,点击键盘vgveawdWwb(猜老电影插曲歌词一句七字)

5、一块出徒(猜三字集体活动)

6、一个前失跌破头(猜微信名词)

7、不识冬夏与春秋( 猜植物学名词)

8、一( 猜一成语

9、无底洞 ( 猜一成语 )

10、爬竹竿 ( 猜一成语 )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 李丹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无底洞成语下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648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