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酒下一句

引言

展开历史www.58yuanyou.com的画卷,在波澜的色彩中,有一抹浓郁的墨色,扑面而来,隐约中有那么一群人,跃然纸上

江湖有酒下一句

在山阳的竹林旁,一袭长袍,立于山头,如清风明月的嵇康,望着不远处的裸怀而坐的刘伶,他杯中的酒似乎尽了,似乎醉了,还有阮籍也醉了,一同醉在这竹林深处。

此刻,时间凝固了,在诡谲多变,纷争不止的魏晋时代,这里似乎是一方净土。

是净土吗?何处为净土。在如此纷乱的世事里,朝堂虽近,是心中的朝堂吗?江湖有酒,可酒醒之时,身该放在何处?

一)广陵一曲人断肠

当20岁的嵇康,来到河南的山阳时,他被这里秀美的景色吸引,这就是他心中的家园

于是,他停下了匆匆的脚步,决定长居于此。

在山阳的竹林之中,他开了一间打铁的铺子,聊为生计。闲暇时,他读书悟道,或是出门访友。

此时的他,身在江湖,却有一个朝堂的梦,蛰伏于此,只是希望,能有一天可以济世天下。

24岁那年,嵇康带着他的成名作《养生论》来到了京城,洛阳城为他而倾倒,“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帅破天际的容貌,加上洒脱飘逸的气质,绝对是型男一枚,于是他成了当时的“名士”标准,他主张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更是效仿者众多。

当时的曹氏政权也对他青睐有加,曹操的儿子曹林,更是将自己的爱女-乐亭公主下嫁于他,他成了曹家的乘龙快婿,更身立朝堂,成了中散大夫,一时间他风光无限。

此时的嵇康,原由网达到了人生最完满的阶段

从此,山阳的竹林,成为了名士聚集之地,志同意合的向秀、阮籍、阮咸、山涛、王戎、刘伶,组成了“竹林七贤”,他们悠然山水间,摆脱了礼教的束缚,纵酒放歌,畅谈生命的意义,沐浴在老庄自由光辉中,朝堂与江湖,达到了平衡。

江湖有酒下一句

但是,风光背后,却埋藏着危机,嵇康已经不知不觉的卷入了魏晋变化莫测的政治漩涡之中了。

不久,朝堂寒风骤起,司马家族掀起的腥风血雨,曹氏政权已是大势已去,让嵇康回到的现实。

古代的文人,不过都是统治者的棋子和装饰。朝堂虽好,却必须仰人鼻息。

嵇康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投靠新兴的司马政权,还是转身离去归于江湖。

尽管心有不甘,但嵇康决然的选择了远离朝堂,回到江湖。

可离得开吗?

司马政权多次抛来橄榄枝,在“利”与“道”中,嵇康选择了他心中的“道”。

而当他的好友山涛,再次邀请他重回朝堂时,他彻底的爆发了,用1400字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

江湖有酒下一句

"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 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颇招司马昭的忌恨。

终于,嵇康的杀身之祸,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263年,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他从中相劝,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保全门第清誉。

但吕巽害怕报复,先发制人,反而诬告吕安虐母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引起了标榜以“孝”治天下司马昭的不满。

而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陷害嵇康。

钟会与嵇康结梁子的起因是,当年显赫无比的钟会曾到山阳造访嵇康,可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根本就不搭理他。钟会觉得很无趣,准备悻悻地离开。嵇康却说话了,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认为嵇康是瞧不起自己,从此记恨于心了。

司马昭在钟会的谗言下,更加怒不可遏,再加上嵇康对司马政权//www.58yuanyou.com一直的不合作态度,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

行刑当日,面对三千仰慕崇拜他而群情激奋的太学生,嵇康以一曲《广陵散》的清正之声,表达他不愿与世事妥协,孤傲立世的情怀。曲尽犹绕梁,嵇康引颈赴死,时年39岁。

从此,世上再无《广陵散》,世上也再没有从精神到肉体,如嵇康这样饱满而健全的生命

江湖有酒下一句

身在朝堂心在野

当嵇康抛琴于岗上,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他好友阮籍的心中是五味杂陈,他说不出是悲还是愧。此时,他所书的《劝进表》,正在传榜天下,为司马氏登基大造舆论。

阮籍出身世家,其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在阮籍3岁时因病而故,但其父在朝中做官时,与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关系很好,所以,在其父死后,曹家对他很是照顾。

年少的他也有过冲天之志,他悠游四海,怀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但自小就处在朝堂的环境之中的阮籍,很早就面对过幻变的政局,他开始对于入仕失去了兴趣,向往的江湖有酒的日子。

江湖有酒下一句

他如此做,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曹氏政权与司马氏的政治角斗,让朝堂风雨不断,为臣的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此时的阮籍想用远离朝堂的方法,远离是非

所以他屡次拒官,更做出些张扬狂悖,古怪出格的举动,以求避祸。

当司马昭问及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豁免,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阮籍竟大醉60天。

在山阳竹林的日子,是他人生快乐的一段

但他的出身决定了他不能自由。

司马氏集团掌握政权后,对不合作的名士,就是一个字“杀”,一时间杀得“天下名士减半”,竹林也不是避风港,为掩盖其杀戮篡权的行为,他们需要用名士来当礼贤的花瓶,当闪闪的钢刀悬在头顶时,山涛、王戎投原由网靠了朝廷,向秀、阮籍、阮咸被迫入仕。

阮籍不是脊梁型的直臣,入仕有着诸多的无奈,朝堂间的他心是悲凉的,可他无力反抗,江湖山野间的他是洒脱自由的,可在现实与理想间永远达不到平衡,所以阮籍活的很累。

比起他的好友嵇康,他缺少了那种宁折不弯的精神,虽然他也有嵇康的原由网骨气、傲气与洒脱,却少了几分坚持。他本想游戏人生,却被人生游戏了。

在嵇康死后的几个月后,阮籍在忧郁与悔恨中,身患重病,不久死去,时年53岁。

当阮籍的远去的身影逐渐的模糊,朝堂纷争依旧,江湖的酒却谁人饮?

江湖有酒下一句

刘伶去后无醉仙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容貌丑陋。

可他心中自有丘壑,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非常投机,携手共游山水。

刘伶是活的最通透的

,世事对他而言,不过是杯中的酒。

本就与朝堂遥远的他,与好友的遭遇相比,他是真正的融入了江湖中,江湖的酒,就是他避世最好的道具。

他好酒,他以酒言悲,以酒明志,酒就成了他最好的“保护伞”

江湖有酒下一句

当时,司马氏当权时,对朝廷策问,他强调无为而治,所作的《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躲开了朝堂的羁绊。

他喝酒从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

面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朝堂,梦既然已经碎了,

“不能达济天下,不如退而归隐”。

刘伶爱酒,不是浇己愁,而是他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及不为世事所扰的豁达心态和真正的赤子之心。

刘伶酒伴一生,他爱酒如命,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在他那一双迷离的醉眼之下的是一颗对世事超乎常人的清醒与认识的心。抱朴守拙,大智若愚。刘伶醉耶醒耶?

写在后面

嵇康的壮烈、阮籍的犹疑。刘伶的逃避,他们代表了中国文人对待朝堂与江湖,其实就是入世与出世,不同的人生态度,是坚持还是逃避,因人而不同,但殊途同归,当朝堂的“道”与自己的“道”相合时,朝堂有梦 ,当与自己的理想相悖时,江湖有酒。

江湖有酒下一句

文刀木公

历史大家说,欢迎点评!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江湖有酒下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65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