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对联的短句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了众多朋友的喜爱。历史上有许多名联流传,也有一些对联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对仗工整,文采飞扬,很值得品鉴一下。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文采斐然的5副对联,堪称妙对,让人回味无穷。

第1副对联:同谱三十年,旧雨关怀,访我扁舟来白下;作客六千里,秋风忆远,与君剪烛话巴山。

这个对联是清代才子薛时雨所作,是他赠送给朋友王孝廉的。“孝廉”本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后来成为举人的称呼。同一科的举人原由网称“同年”,亦可称“同谱”。

上联薛时雨说自己和王孝廉同年原由网30年,可以说感情深厚,“旧雨”更体现以往的情谊。而 “白下”就是现在的南京。

下联进一步写薛时雨与王孝廉的感情。古人说,羁旅最愁,异乡作客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而薛时雨有王孝廉这个朋友,可以度过孤独,真是幸事一桩。

“与君剪烛话巴山”,脱胎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化用典故于//www.58yuanyou.com无形,体现情谊于文字,令人十分佩服。

描写对联的短句

第2副对联: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这个对联是数字对联,大家仔细一看,就能发现作者的才华了。上联的数字全部都是“一”,都是“一”的各种同义词近义词。而下联的数字呢,全部都是“二”,太神奇了。关键是这个对联上下联还比较通顺,意境也比较完整,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第3副对联: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据说古代有学生故意提着一个四面灯笼,来到教书先生面前,想要用这个上联来考一考先生。没想到教书先生才思敏捷,很快就对出了这个比较工整的下联。

对联巧妙融入数字,还放入了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另外还有叠词的运用,可以说相当有才华,确实值得品味。

描写对联的短句

第4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欣赏这个对联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类似的对联:“三才天地人;四诗风雅颂。”对联看似简单,其实另有玄机。因为上联的“三才”必须与后续的三个字相关。

而同样下联也要这种“二”加“三”的组合格式。但是因为上联说了“三”,下联没法说“三”了。后三个字必须要用前两个字统领,却不能包含“三”,确实相当难。之所以称为“四诗风雅颂”,那是因为诗经里面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所以称为“四诗”。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三绝诗书画”这个上联,显然本质上和“三才天地人”是一个模子的上联。如果不考虑平仄,我们甚至可以用“四诗风雅颂”来当下联。

描写对联的短句

不过,这个上联其实还有一层水平,那就是上联其实有一个典故。上联说的是唐代诗人郑虔,诗书画皆工,时称“郑虔三绝”。这个郑虔和杜甫是好朋友,喜欢历史文学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现在问题是,上联既然用了典故,下联也必须要用典故,而且这典故最好是要关系到人物。毕竟上联是人物的典故,下联也必须要人物的典故,这才叫工对。

所以,有人对出“一官归去来”这个下raMcBQjEVG联,的确很有才华的。这下联的典故,说的就是著名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故事。陶渊明当时还写了一首千古绝唱《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所谓//www.58yuanyou.com的“归去来”。一官归去来,妙哉,妙哉。

描写对联的短句

第5副对联:马笼笼马马笼松,笼松马跑;鸡罩罩鸡鸡罩破,罩破鸡飞。

这个对联类似文字游戏,没有什么具体含义,但是因为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觉文采斐然。如果有朋友能够对出更好的下联,欢迎留言哦。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大家有没有写过对联呢?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对联的短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36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