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天上有的前一句

酒入豪肠,七分化为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笼罩半个盛唐。酒兴与酒愁,徘徊在诗词歌赋与迷离思想的边缘,游离在在理性与感性之间,闪烁着如星光般璀璨的灵感。

贺知章好酒,也喜欢结交酒友。诗仙李白与贺知章便是饮酒结缘,从此成为忘年之交。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来到京城,渴望通过朝中权贵的引荐,施展自己救过济世的宏大抱负。可京城多才子,在卧虎藏龙的长安城中,权贵眼中的李白,似乎与泛泛无奇的诗人没有什么不同。唯有贺知章,深知将相出寒门的道理,他虽不曾见过李白,对他的大名却早有耳闻。他想见识一下李白的才华与风流倜傥,便亲自来到李白的住所,邀他一同饮酒论诗。

只应天上有的前一句

二人来到一间豪华的酒楼,在等待酒菜上桌的间隙,贺知章对李白默默观察良久,他发现李白果然如传说中那样卓尔不群,心中便对他有了几分赏识。当酒菜上桌,李白拿起酒壶,连敬了贺知章三大杯。三杯酒下肚,即便是善于饮酒的贺知章也觉得有些禁受不起,可李白却仿佛不受丝毫影响,连呼好酒

此时的贺知章已经身居高位,京城中的无名小辈见了他,都要毕恭毕敬,唯恐说错话,做错事。唯有李白,在贺知章的面前就如同老友相见般放松自然,李白的豪放让贺知章认定,此人可做酒友,只是如果想要引荐他入朝为官,还要看看他的诗文如何。

当酒过半旬,贺知章便借口听说李白极有才华,想要欣赏他的诗文,李白自谦,称自己的诗作都是率性而为,并无章法。身边又没有携带写好的诗文,只好请店小二拿来纸笔原由网,现场赋诗一首:

《蜀道难》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看过第一句,贺知章便忍不住拍案叫绝,当全文看罢,他竟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置评。这并非一首简单赞美大唐山川的诗篇,字里行间,更能见出对藩镇势力割据的忧患,有原由网着如此文采,又能忧时儆世,这样的人,不能不让贺知章欣赏。

只应天上有的前一句

高兴之余,贺知章与李白频频举杯,不知不觉间,桌上的酒菜已经所剩无几,当贺知章召唤店小二上酒时,忽然发现身上的银两不够,可酒兴正浓,如果就此离席不免遗憾。于是,贺知章摘下了随身携带的金龟,要用此物换酒。李白虽试图阻止,可贺知章却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唯有一醉方休,才能不辜负今日相会。

金龟换酒,只为贤才,贺知章认为,李白这样的贤才,正是大唐所需,便极力向唐玄宗引荐。唐玄宗欣赏李白的才华,从此李白在朝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在贺知章面前,李白素来敬重,以晚辈自居,也许唯有如此,才能用一生去铭记贺知章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佛家所说的生生世世缘,无论深浅,皆有定数。知遇之缘,在人海中相遇,相识相知,结下一生友谊。缘分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聚聚散散,陌路相逢,知己半生,无论长短,也终将无怨。

成为太子宾客的贺知章,将酒当作了后半生的挚友。时任右率府长史的张旭,亦是贺知章的酒友之一。一次上朝归来,二人决定到一处冷僻小巷的小酒家坐一坐,酒家门前的杏黄酒旗上,写着越醪酒家四个字,专售贺知章的家乡酒菜,这让他倍感亲切。几旬酒菜下肚,二人一面称www.58yuanyou.com赞好酒好菜,一面询问起女店主为何在此开店。

说到身世,女店主不禁眼圈泛红,她称自己的父亲曾是会稽山的一名学子,可惜屡试不中,生性倔强的父亲发誓,如果不得功名,绝不回乡见江东父老,又把妻子接到京城,住在客栈内,终日埋头苦读。当女店主出生之后,父亲又几试不中,抑郁成疾,竟在京城吐血身亡。孤儿寡母无以为生,只好借了本钱,开了这样一家小酒馆,生意清淡,勉强糊口。

只应天上有的前一句

听到此处,贺知章和张旭越发的同情女店主,想要多付一些酒钱,可是却发现身上没有多余的银两,贺知章见到店堂后壁有一面雪白的墙壁,便让店家拿来笔墨,在墙上龙飞凤舞地用狂草写下十个大字:

小店雅趣足,老酒醉人多。

接着又将笔交给张旭,请他在墙壁上提字。张旭略一思索,便在墙壁上写下:

此酒只应天上原由网有,人家哪得几回尝。

写罢之后,两人相视一笑,告诉店家,这间小店,不出十天半月,一定宾客盈门。果然,贺知章和张旭在一件小酒馆留下真迹的消息,顷刻间//www.58yuanyou.com传遍京城,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品尝酒馆中的老酒,观赏两位书法家的真迹,酒馆的生意从此越发兴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只应天上有的前一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32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