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鱼的

欢迎关注苏家酒窖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描写江鱼的微信搜索【苏家酒窖】

与唐朝跨越千年的共鸣,共饮一江水,同食一江鱼

上次提到的黄河鲤、松江鲈可都是中国四大名鱼里面的一份子。还有两大名鱼,兴凯湖鲌与松花江鳜,前者生长在黑龙江密山,后者生活在淡水河川之间,接下来就要带各位读者们了解剩下两大名鱼的属类了,以及其他常见于唐人食案的淡水鱼种。

描写江鱼的 四大名鱼之兴凯湖鲌

首先是鳜鱼,俗名桂鱼,其肉质细嫩洁白,味美鲜香,是我国名贵鱼种之一。鳜鱼产量也以沿长江上下为多。来看看鳜鱼客串唐诗的例子,唐朝著名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就描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里的西塞山,现在位于湖北黄石市东部长江南岸,诗里说这里的鳜鱼肉质肥美。唐代官员元结在安史之乱发生后,率领族人在猗玗洞(今湖原由网北大冶)避难期间,曾作诗《雪中怀孟武昌》,“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可知其食鱼之处是在长江中游。

描写江鱼的四大名鱼之松花江鳜

在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中写到,“盈筐盛芡芰,满釜煮鲈鳜”,韩偓曾经因大风而留宿于江东船家,写诗:“肥鳜香粳小髅牒,断肠滋味阻风时。”且不说逗留于此的感受怎么样,能品尝这美味的肥鳜也算是有所安慰了。陆龟蒙釜中的鳜鱼、江东船家招待韩偓的菜肴里有鳜鱼,在吴中(今江苏)一带寻常人家的桌案上都能常常见到鳜鱼,从侧面反映出了此地鳜鱼的产量有多丰盛。

描写江鱼的清蒸鳜鱼

鳜鱼在唐代被誉为“白龙”,出现在烧尾宴,是第二十九道奇异肴馔,名为白龙臛,也就是鳜鱼肉羹的文邹邹叫法。烧尾宴曾在唐朝长安盛行过一段时间,是用来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一种特殊的宴会,“烧尾”指的是新官上任、或者官员升迁。之所以称之为烧尾,是有三个传说来源的,一是老虎化人时,要烧断尾巴;二是羊进入新的羊群,要烧掉旧的尾巴才会被接纳;三是鲤鱼跃过龙门后,要被天火烧掉尾巴才能化为龙。

描写江鱼的 鳜鱼肉羹原材料

据史书记载,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韦巨源升迁官拜尚书左仆射,与此同时也烧了一大笔钱,因为按例需要在家中设烧尾宴,宴请皇帝。宋朝陶谷所著作的《清异录》中就记载了这次烧尾宴的不完全清单,记载有58道菜。有冷盘,如吴兴连带鲊,用腌制的鱼肉拌糯米粉和凉菜;有热羹,如卯羹,看名字就知道是用兔肉做的汤;有炙烤,如光明虾炙、升平炙,前者是烤大虾,后者则是烤羊舌、鹿舌;此外,饭食、面点、甜品应有尽有。山珍海味,面面俱到,可谓是极尽奢华了。

描写江鱼的 唐朝烧尾宴

再就是我国特有的白鱼出场了。白鱼分布很广,在唐代是重要的淡水食用鱼。唐朝马缟的《中华古今注》关于白鱼的记载,“白鱼曰魟……鱼子好群浮水上者曰白萍。”隋朝人开始淡水养殖的时候,白鱼就曾作为首选鱼种。虽然作为养殖鱼,但在唐诗中还是从大自然中捕获白鱼的也有,鲍溶《思琴高》有“我持曲钩思白鱼",方干《山中言事》的“家童引钓白鱼惊" ,描写的均是钓取白鱼的场景。

描写江鱼的白鱼

唐诗之中,写食用白鱼的诗,大多都在长江流域,可以推断长江流域白鱼的食用者最多。王建的《荆门行》,“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杜甫的《峡隘》,“闻说江陵府,云沙静眇然。白鱼切如玉,朱橘不论钱”;还有韦应物的《横塘行》里写到,“妾家住橫塘,……玉盘的历双白鱼。”这些诗里的荆门、江陵府(今湖北荆州)、横塘(今南京)这三处地方,都在长江流域。白鱼肉质鲜GUXGI嫩,鳞下脂肪丰富,除此之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生长在太湖的白鱼还有其他两个与它齐名美味食材,即银鱼、白虾,与之合称太湖三白。

描写江鱼的 太湖三白

提到了白鱼,就不得不提到银鱼。银鱼又叫王馀鱼、面条鱼、白小鱼,体态短小,状如玉簪,细嫩透明就像没有骨头和内脏一样。生活在东部近海,包括长江流域东部,尤其是太湖,这可是银鱼的盛产地之一。杜甫《白小》云:“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何如。”唐朝吃货们发现这种小鱼儿味道鲜美,因而常用于食馔之中,杜甫的诗里描述的就是唐人将足量的小银鱼当作日常菜肴的画面。另有白居易的《即事寄微之》,“饭下腥咸白小鱼”;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的,“垂钓钓得王馀鱼”,都能佐证银鱼是唐人的盘中餐。

描写江鱼的银鱼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需得到救助的人。鲋就是鲫鱼,虽然它小,但是不得不提。鲫鱼是我国淡水鱼类中生存力很强的一种鱼,生活在除青藏高原地区的各大水系之中。《酉阳杂俎》续集卷八记载:“浔阳有青林湖鲫鱼,大者二尺有余,小者满尺,食之肥美,亦可止寒热也。”这便是鲫鱼的一种名贵产品。唐朝人还把鲫鱼当作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食物,以至于体虚病弱者,多以此鱼补益。《证类本草》引孟诜的话说:“鲫鱼,平胃气,调中,益五脏,和莼作羹食,良。”鲫鱼肉质细嫩,鲜美清香,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卢仝《观放鱼歌》:“时白喷雪鲫,肥脆为绝尤",便是对鲫鱼优良品质的高度赞美。

描写江鱼的 鲫鱼www.58yuanyou.com

唐玄宗“以鲫为脍,日以游宴”。说唐玄宗嗜吃用洞庭湖产的鲫鱼做的鱼脍,他为了方便吃洞庭湖鲫鱼,让人专门运鱼来长安,养在长安的景龙池之中。晚唐时期,洞庭仍//www.58yuanyou.com然盛产鲫鱼,李商隐在《洞庭鱼》一诗中写,“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描述雨后的洞庭湖的鱼随处可捡到,根本不需要鱼钩来钓鱼,鱼多的就像雨前的蚂蚁,秋后的苍蝇,再加上洞庭湖一直盛产鲫鱼,还有一道关于鲫鱼的名菜,名为荷包鲫鱼。合理推断,李商隐的诗里随手可捡的鱼里有鲫鱼的存在。其他水域也产优质的鲫鱼。比如太湖,唐朝诗人李群玉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就有提到,“太湖浪说朱衣鲋,汉浦休夸缩项鳊。”

描写江鱼的鲫鱼汤

最后的淡水鱼便是鲇鱼了。鲇鱼,唐朝人称为鳀鱼,或称鮧鱼。肉食鱼,周身无鳞多黏液,带有土腥味,生命力极强,离开水还能扑棱很长一段时间。《证类本草》:“鮧鱼,一名鲇鱼,一名鳀鱼。”鲇鱼属于较低档次的鱼品,卢仝《观放鱼歌》在评价淡水鱼品时这样说:“原由网鳗鳣鲇鳢鳅,涎恶最顽愚。鳟鲂见豳风,质干稍高流。”卢仝认为,鲇鱼与鳗鱼、鳣鱼(鳇鱼)、鳢鱼(黑鱼)、鳅(泥鳅)属于同一类,鳟鱼与鲂鱼则高出前面的鱼们一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赞美鲇鱼味美的,比如韩偓的《江楼二首》言“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便是赞美之词了。

描写江鱼的干烧鲇鱼

唐人食案上常见的河鲜,有鲤鱼、鲂鱼、鲈鱼、鳜鱼、白鱼、银鱼、鲫鱼和鲇鱼等。如果还有其他常见的淡水鱼类,希望各位读者能不吝赐教。感谢各位朋友的阅读,我是本文作者渔舟,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记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苏家酒窖,每天为您带来最有趣的传统文化!也欢迎把我们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如果您其它有趣的想法,也欢迎评论留言给我们一起讨论哦~么么哒(o゚v゚)ノ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描写江鱼的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26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