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我们会发现三的节奏环绕着我们。

俗话说,事不过三。

中国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西方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

西方童话故事:金发女孩和三只熊、三只小猪;

这好像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

因为它合人的心意。好像物理学研究的波,这个波震动的频率让我们舒服。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上图这本书非常推荐,尤其适合上了小学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

现在我们来总结情节节奏,绘本的情节节奏很重要,开头、中间过程、结尾任何一部分没有弄好,我们就会觉得这本书不够好。比如开头,绘本的开头通常是简明扼要的,一上来就说这是甘伯伯。

绘本因为是给孩子看原由网的,就不能像小说那样慢慢进入主题,必须从一开头就抓住读者。而且也不需要用优美的长篇描写来叙述场景。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的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写一本关于农夫的书,不会这样写开头:

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农场,那里被木栅栏环绕,还有一个巨大的灰突突的谷仓。我只会说:农夫杰克遇到了大麻烦。农夫这个词已经说出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画家决定农场是什么样的。而且这样也有助于启发孩子,孩子可能会问,农夫是什么?

如果一大段文字描述进行灌输,孩子已经晕了,不知道该如何思考,没有留白。(大家留意,国内很多作者的绘本都是这样的,所以才会让我们觉得读起来不舒服,不像绘本的感觉)。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我建议只给孩子读好书,因为这种情节节奏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以前举过例子,我闺女会自己联想情节节奏相同的书,比如《苏和的白马》和宫西达也的《我是霸王龙》。她喜欢听恐龙故事,喜马拉雅有很多,几乎全听了,比较好的《恐龙大陆》,有很多原创的书会抄袭它的情节,即使换了名字,改变了冒险过程,听到这种作品,她都会说这不是恐龙大陆吗?

高潮的处理也很重要。有些书高潮太不明显了,读的就很无感。

绘本节奏的话题很大,情节节奏可以分享的书很多,但是时间有限,有机会以后再分享。

情绪节奏

大家肯定有感受,同样的语句,说的方式不一样,就会传达不一样的意思。

《如何写好一个故事》的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小男孩从楼梯上摔下来这个句子,用哀伤的语气说,是要求我们同情;而咯咯笑着说,则可能会引发我们大笑。这是一个句子的调调,所说的内容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因为说的方法不同,就改变了话语的意思,以及我们对话语的态度。

在视觉图像中并没有与”调调“相对应的词,但是不同的绘图方法也能产生类似语调的效果。比如用卡通画描绘一个小男孩从楼梯上摔下来,和用阴暗压抑的写实图描绘,就会引起读者不同的反应。

所以图画书中营造气氛或情绪的非文字元素,就是它的节奏到底是靠文字还是靠图画产生的,是无法拆分的,是文和图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今天我们单从文字来分析节奏的话,文字的长短和用词会极大的影响一本书的节奏。

比如我给大家看一段《苏和的白马》里的一段。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年轻的白马带着那样重的伤,一直跑啊跑啊,终于跑回了它最最喜欢的苏和身旁。”

读到这样单纯的句子,任何一个内心柔软的人都会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这一页的图也感人至深。白马和老奶身姿极尽倾斜,全力向对方奔去。白马身上的箭和血并不夸张,但又让人惊心。画面第一次以温柔的绿色表现草原,那一定是有月亮。苏和只从帐篷里露出半个身影,因为他将面临生死诀别,娓娓的控诉更仍人心意难平。(我就是不放图,逼你们买一本书)。

它的表述是节制但不压抑,没有过度宣泄,反而让人更难过。

事实上文字上非常小的处理就会影响情绪节奏。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这是外国人写的一个扬子江边的故事,站在一个鸭子的角度,也有一点冒险故事的感觉,但是它的节奏特别的舒缓,我给孩子读的时候就是一点波澜不带、娓娓道来。

什么导致了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一是画面风格,很平静;二是句子很朴实、很长。

我给大家看一下开头,开头就定了基调。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漂亮的小鸭子,名字叫做平。平和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还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十一个阿原由网姨、七个叔叔、四十个堂兄弟和表姐妹。

他们的家住在扬子江的一条渔船上,船头上画着两只智慧之眼。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时,平和他的爸爸妈妈、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十一个阿姨、七个叔叔、四十二个堂兄弟和表姐妹就一个接一个,排成一列,从船上的小搭桥走下来,走到扬子江边。

文字上的什么小处理导致了这种风格呢?就是多人出现的时候是怎么表述的。

先看另一个故事。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开篇介绍人物和背景,这四年,戴维过的痛快极了,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他一个人的。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前面一页描述了独占父母时候的情景。

但是,情况发生了变化... ...

戴维有了一个弟弟,然后描述了有了一个弟弟的情景。

要是这还不够的话... ...

戴维又有了一个弟弟--迈克! 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斯图。(印刷的时候,这两个名字字号变大,提醒读的时候要大声读)。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在上图这一页,螺旋进去,

“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 ...米wROfOHMMKK基! 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 ...卡尔!... ..."

文字大小的处理、标点的用法,在提示我们要越读越快,声音越来越小。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它对名字的处理是把12个羊的名字都写出来,我们读的时候戏虐的成分就有了。假设它处理成:后来妈妈给生了12个弟弟。就没有这么欢快了对吧。

孩子是在看图,图是漫画风格的,所以文图配合,就能体会到这种欢乐。

上一篇我让大家画彩云追月的图,你可以看到它也是三段结构。这是高胡版本的。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网上还有李云迪和郎朗钢琴版本的,感觉钢琴版本的韵味又变了,因为钢琴的点好像很小,云好像变成了小碎云。

乐器的材质会影响音乐的情绪节奏,文字的组合也是一样。

节奏

实际上节奏原本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规律性的变化、重复、能够呈现出一种秩序美。

多数儿童绘本演绎的都是一个叙事流畅、情节紧凑、结构分明的故事。

它暗暗符合了某种音乐调性,这也是我们大人小孩疯狂爱它的原因。之前我曾经试图让音乐老师给绘本配乐,老师告诉我,日本的绘本必须用日本的音乐配,因为内在的节奏比较一致。

所以我们给孩子读绘本,不是只有语言知识启蒙,还有艺术、音乐启蒙。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绘本的局限性。

绘本的局限性-图

《说说图画: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里这样评论:图画书,不同于其他任何语言艺术或视觉艺术的形式,这种以年幼孩子为读者对象的书,通过一系列的图画,结合较少的文字或完全没有文字,来传达信息或讲故事。这些书里的图画和文字跟其他情境里的图画和文字都不同,传达信息的方式也不同。

我们在画廊里看画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假定那些画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视觉刺激或激发我们的美感。虽然图画书里的图也可能达到这些目的,但那并不是这些图的主要目的,它们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讲故事。

试图用图画书来教人欣赏艺术完全是误导,其原因在于:如果把图画书的每幅图独立出来,它们描述的往往都是单一、不完整的动作以及分裂混乱的时刻,极少具有在其他形式的视觉艺术里被认为应该具有或寻求的协调平衡。

图画书里的图是在邀请读者想象或猜测其所暗示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为了把故事说的更明确、更具体-故事早已隐含在上下文的图画语境之中,并且相伴随的文本也讲述了一部分故事。

图画书里的图,从字面意义来说就是图解(illustrations)-用来解释、澄清文字或与文字互相解释、澄清的图像。和其他插图,比如文字详尽、图相对较少的成人信息类图书里的插图相比,图画书里的插图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并担负着传达大部分信息的任务。

绘本的局限性-文

正因为如此,与这些插图相伴随的文字也是独特的,跟所有其他的叙述性文字都不同。在识字书或字母书里,文字可能只有一个单词或一句话。但是,在讲故事的图画书里,文字的特征是简洁而不具有细节的。这些文字总是要依靠相伴随的图,才能提供具体的意义,它们听起来常常更像情节摘要,而不像讲述故事的字句。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上图这本书挺难读的,轻易别买)。

尽管如此,图画书对孩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和图画之间的关系(仅限于所有优秀的图画书中)对培养孩子成为成熟的人,也许能原由网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图画书叙事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用两种很不一样的媒体和方式,来讲述一样的事情。因此,图画书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图画书比其他任何出于想象的体验都要强。”

当我们关注同一个信息时,会不断经历从视觉到语言、从因果关系到空间关系的突然转换。正因为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比起单凭文字或图画讲述的故事,我们能够从极少量的信息中获得极多的知识。

–佩里.诺德曼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上面这些都是文学评论家对绘//www.58yuanyou.com本作用的阐释。绘本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要学会欣赏它,但也不必过于推崇它孩子长大了以后需要训练大脑更复杂的抓取信息的能力,不能老依赖插图去理解文字,要能够多条线抓取故事,就得读情节结构更复杂的书。

美国的体系一般图画书是给0-8岁读的,并不是8岁以后不能读图画书了,而是说光图画书不够了,从五岁开始孩子应该读更多带文字的书,这些书可能有插图,但是插图对理解故事的作用越来越小了。国外有一套相对成型的分级体系,5-7岁读起步读物,7-9岁读初级读物,8-11岁读中级读物,11-12岁读高级读物。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结语

过去四年读绘本的大部分经验分享完毕了,虽然还有很多想写心得的好书,然而精力有限,只能日后慢慢补上。

感谢所有的老师、感谢所有的同行者,当然更加感谢我的女儿,没有她,我不会有机会探索这么美好的事物。我们拖延去做一件事儿,害怕开始,一肯定是这件事儿不够美好,让我们产生不了岁月静好的感觉;二是因为担心缺乏控制,对结果的控制,对过程的控制。然而二往往是一导致的,事情不够美好,我们就会很在意结果,如果很美好,享受当下还来不及呢,管其它呢?

下面这段音乐极准确的描绘了非常美好的感情,一开始一击而中,探索缓缓展开,上升到一个新的高潮,继续缓缓探索,新的高潮来到… …爱情、绘本、…你喜欢的所有人和事,投注于热情和专注都可以收获这种美好。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绘本的节奏怎么描写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2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