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论语孝造句

用论语孝造句

专题前言

//www.58yuanyou.com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不定期推出《论语》专题,专题主要由学生撰原由网写。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在感悟先哲智慧的过程中,和大家一起赞叹至圣先师的远见卓识。

写在前面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书中内容以伦理、教育、品行为主,也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位列四书之首。

在之前一段时间论语的学习过程中,《论语》中有关“孝”方面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总的来说,论语中孝从四个层面递进表现了百善孝为先,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孝,千百年来中国家庭历代传承的道德准则也是孝。

孝的四个层面

首先是养亲,赡养父母是子女最基本最基础的责任和义务,学而篇中,孔子曾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即是要尽力去赡养父母,满足父母的生活、温饱和健康

其次关于无违,对待父母要遵循道德伦理,孔子曾对曾参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虽然孔子主张不违逆父母,却以此告知弟子应顾及周全,不一味顺承。

做到养亲、无违再谈尊敬,www.58yuanyou.com子女对待父母应真诚并发自内心的尊敬,使父母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欣慰达到心情愉悦。为政篇中,孔子回答子游的问题:“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得正是子女不仅要善养父母,还要将内心真实的深厚感情投入到父母身上,让父母感到幸福。

孝道的最高层次就是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并怀有一颗慈爱仁孝之心。为政篇中,子夏问孝时,孔子答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日常生活中,倘若对待长辈时脸色不好看,心生厌烦,怎么能说是孝呢?子女在尊敬父母的同时,还应在脸色上表现出心底满满的爱,因此“色”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实孝敬长辈的情感表现。

修竹赏析 修析

《论语》是语录体的,读起来有一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老夫子自然是“述而不作”的,所以他的弟子原由网们归纳收集的语录,也自然有一些随意性。

学生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如果能把论语的精神归类总结,那是非常可贵的。其实除了“孝”以外,《论语》还有很多可以梳理的主题,比如“仁”“礼乐”“信”“反省自身”等等,学生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也应多多梳理,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

非常高兴能见到学生这样的梳理作品,也欢迎学生们能多多投稿。

至于“孝”的层次,我比较认同学生梳理的结果,赡养,无违,尊敬,和颜悦色,这几个层次确实是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读过《我为什么依然相信圣诞老人》这篇文章,就会知道,我对中国的亲子关系是颇有微词的,因为无论是“养不教父之过”的教育理念,还是“色难”的孔子观点,都没有涉及亲子关系的核心内容,“情感”,这恐怕是中国孝文化的一大缺憾。

我为什么依然相信圣诞老人

上山采蘼芜 (汉乐府)

读山海经 (晋)陶渊原由网

痛苦记忆删除之后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父母在,不远游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否则皆为转载,再次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标题: 用论语孝造句

文章地址: www.58yuanyou.com/wenzhang/347152.html

相关推荐